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老 屋

  • 作者:李品刚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10-14 17:00:38
  • 被阅读0
  •   王家是个大村落,有一百多户人家,低矮的平房一幢连着一幢。我们住在村落东北角的老屋内,老屋大门朝东,往前数百米开外,就是大片低矮的农田。

      听父亲说,这老屋由我的爷爷兄弟俩建造,左右四开间、中间厅堂加后拖,南侧还有东西隔膳(共用一膳墙)的两间,共开有三扇门,东向是厅堂对过的大门和隔膳间的小门,西向是后拖的小门(后门)。两个堂叔全家,大伯全家和我们全家分住在老屋内,就像一群蜜蜂围聚在蜂箱四边,时而寂静平祥,时而却又嘈杂闹腾。

      每天清晨,堂叔们出后拖小门干活,我的父母和大伯大妈则从大门走出,虽然同住在一幢屋子内,他们却分属不同的小队。堂叔们属于西小队,父亲和大伯属于东小队,西小队的收益比东小队要好,分得的口粮年年都比我们多,堂弟妹们(三堂)挨饿的时间总是比我们要少。每年春播时遇上粮荒,我们餐桌上的面疙瘩等吃食,全仰仗两位堂叔接济。大堂叔常说,好歹是一家人,不能装作没看见。

      单干以后,各家田地上的收入一下子猛增,谷子、花生、大豆、荞麦、红薯等塞满老屋的每一个角落:堂叔们的粮仓(木头做的)紧挨着东开间的隔墙(木墙),大伯和我家的粮仓则紧贴着西开间的木墙,粮仓四边,围堆着大大小小的竹筐,里面装满各式农产品,本来还算宽敞的厅堂,转瞬间便变得拥塞不堪。

      虽然拥塞,堂叔、大伯和父亲等人却从未生有怨言。走过厅堂,堂叔会把挡在眼前的箩筐等移开,轻轻地移开,大伯和我的父亲做法也相同。大家的心绪都很平静:同在一个屋檐下活命,迁就和理解一下就过去了。

      面对物产的丰收,最为开心的是老鼠,木头根本阻挡不住它们的侵袭,粮仓里的稻谷,箩筐里的花生和大豆等,往往被它们啃咬得一塌糊涂。于是,堂叔、大伯和父亲他们就商议着建牢固的大粮仓,能够抵御老鼠侵袭的坚固大粮仓。

      建大粮仓,所需材质是水泥和沙石,东开间木墙边建一个,西开间木墙边也建一个,四方体大粮仓正中用一块木板隔断,粮仓便一分为二,每家各占其一。至此,农作物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老鼠们虽然每天仍要出来找东西吃,但除了围着粮仓打转转,它们什么也得不到。

      有一天大堂叔突然惊恐起来,他发现东边外墙上出现了一条大裂缝,檐口椽皮上的瓦片似乎都要掉落下来。

      父亲等人察看后也感到惊恐,若不马上修补,老屋恐怕很快就要倒塌。

      买来材料,立马修缮,所需费用由四户人家平摊,随着叮叮咚咚等敲击修补声的消去,外墙上的裂缝不见了,老屋算是暂时躲过了一劫。

      平日里,父亲和我住在后间,前间是大伯的厨房,虽然中间用木板隔挡开,但只要大妈一生火,满房间内便旋即烟尘滚滚,及至我们睡觉时也不会消散。父亲和大伯交谈过后,大伯就把炉灶改建到了门口,东、南两侧用尼龙布撑顶开来,一间半露天厨房于是立马落成。此后,卧室内总是空气清新,我总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读高中时,我们全家从老屋内搬出,父亲在老屋右侧大樟树底下造了三间平房,我们正在渐渐长大,一家人挤住在老屋内已经不方便了。不久大伯和小堂叔全家也搬离了老屋,只剩下大堂叔一家,暂时还蜗居在东面的开间里。

      政府实施农田机械化时,村里打算在老屋北侧修一条板车道,或许是因为挖掘机履带滚动时的猛烈颤动,或许是屋顶漏水经久未修的连续腐蚀,在风雨交加的一天,随着“轰隆”一声巨响,老屋瞬间彻底垮塌。大堂叔木木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一直不停地颤抖:菩萨保佑——好在已经搬出——

      后来,小堂叔在老屋地基上盖起了一幢三层小楼,老屋垮塌时的一堆破石瓦后来都被推填在了板车道上。

      站在小堂叔的楼房面前,我的脑子里有时会闪现出老屋的模样来:格子状的大开间和小开间,餐桌上如清水般的面疙瘩,厅堂里拥塞摆放的各式农产品,紧靠木墙砌起的两个坚固大粮仓,大伯建在门口的半露天厨房,还有......

      2024.09.29

    【审核人:站长】

        标题:老 屋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21159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