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侯,我家经常吃豆腐。豆腐做为我家的主菜,可没少吃。我家吃豆腐千篇一律的几样:白菜炖豆腐、酱油蘸豆腐、白水煮豆腐,小葱拌豆腐……
那时家里穷,豆腐实惠,两块钱的豆腐一大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再吃点蘸酱菜一顿饭也够了。所以为了图省事,也为了省钱,一听到大道有来了卖豆腐的,奶奶会扯开她唱京剧的大嗓门:“等会呀!”端着盆倒着小碎步跑出家门,掏出两块钱说道:“两块钱豆腐。”
卖豆腐的看见奶奶,一准会笑逐颜开热情地打着招呼,老主顾嘛,常年照顾他们的生意能不乐嘛,而且每次秤会高高的,多出个零七毛八的,也就不计较了。
每天走街串巷卖豆腐的小贩有两家,一家姓薛,一家姓白。两家做的豆腐都是卤水豆腐,进嘴润滑,有豆腐味,觉得格外地香。而且他们两家都很厚道,做买卖很规矩。但话说回来,同行是冤家。刚开始两家也不友好,经常为抢生意,闹得不愉快。那时姥姥和我们家住一趟街上,她和大舅开了一个饺子馆,会经常买他们两家的豆腐。赶上谁家的就会买谁家的,姥姥从不会认准一家买。饭馆用量大,有时两个人都在街上,姥姥会一家买一半。看见两家吵架,姥姥说话了:“人都说和气生财,你们两家总这么吵能生财吗?如果再这么吵我以后谁家豆腐也不买,就去街里集上买。而且我还会让村里人家,都不买你们两家的豆腐。”
姥姥不轻易说话,说话了,两个人也不吵了,慢慢的两家开始变得友好起来。两家的豆腐都卖得挺好。上午往往是两个人一起出来,村里人买谁的都不计较,两个人还有说有笑地互相谦让。上午卖不了的,会一起商量着去集上卖。
说起豆腐,姥姥会和我们讲起一段有关豆腐的往事,她说她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有粮食本的城镇居民,会供应豆腐。那时家家户户会发小票,去附近粮站排队买豆腐。为了买到豆腐,有的人家三四点钟就起床了。一人手里拿个大盆,冻得哆哆嗦嗦,来回跺脚排队等候着粮站开门。有时排了半天队,好容易轮到自己了,豆腐却卖没了,白排了。有一年过年,家里发了小票,姥姥早早去排队。好容易排到自己了,正好还够她一份的。后面的一个老爷子和姥姥商量说,能不能先让他买了,他家住在外村,赶着驴车来的,来一次不容易。姥姥看见老人穿着单薄,颤颤巍巍的也确实可怜,就把豆腐让给了他。老爷子买上了豆腐,一个劲和姥姥说着感谢话,脸上不知是泪水还是露水挂在了脸上的褶子上。那天没买上豆腐,第二天姥姥准备再去,结果睡过了头,去的时候,人家卖完了。为了买上豆腐,姥姥穿上她爹的军大衣,那一宿就守在粮站门口,排了个第一个,终于买上了豆腐。
买回的豆腐冒着一股股热气,早晨回到家。太姥爷调了蒜汁酱油说:“早饭就赏你豆腐吧。”那时的豆腐吃到嘴里满是豆香味,姥姥心里美呀!买回的豆腐留出一些,放在屋里开始炸丸子,炸豆泡,准备过年吃。而剩下一部分豆腐,则切成小块放在盖帘上。端到院子里的大缸上面,就等着冻一宿再放入缸里,留着过年吃火锅,吃酸菜炖冻豆腐。豆腐放外面一宿,第二天,两盖帘的冻豆腐连同盖帘都不见了,被人偷得一干二净。太姥爷见了,急火攻心一口气没上来,“嗷”一声就躺在地上。太姥姥急忙舀了一瓢酸菜水,给他灌下,他才慢慢醒过来。丢了豆腐,姥姥不甘心呀,那可是自己辛苦了好几宿排来的呀!那也是一年国家给的福利呀!姥姥就开始挨家挨户敲门去问,谁拿了谁会承认呀?
眼看着年也已经到了,豆腐也没找回来。那时人家讲究过年挨家挨户拜年。初一早晨,姥姥去了邻居于奶奶家里拜年,看见老两口正在吃黑面的菜饽饽,刚蒸好的菜饽饽放在盖帘上冒着热气,两个人也没做菜,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吃着。老两口有一个辛苦养大的儿子,长大成人后去城里打工,十几年了,一直没有音信。村里人都几乎忘了他们两口人还有个儿子。平时两口子有一块地,但也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两个人过得的日子不能说比黄连苦吧,也是饥寒交迫紧紧巴巴。看见他们大过年的就吃这个,姥姥心酸了。就跑回家端来了饺子。当不经意间,姥姥看桌子上的盖帘时,一下认出来那个盖帘是自己母亲编的还扎着红线呢。于爷爷看姥姥一直盯着那个盖帘看,急忙上前把盖帘端着去了厨房。
姥姥离开他家时,于奶奶忍不住承认了,那两盖帘豆腐是她偷回了家。之所以偷了豆腐,是儿子捎信说,初五要领儿媳妇回家。儿子嫌家穷,出门打工后一直没回来过,这次终于想明白了说要回家看看,于奶奶和于爷爷高兴呀!儿子从小就爱吃冻豆腐,他们是农业户口不属于城镇居民,没有票买豆腐,就拿了姥姥家的豆腐等儿子和儿媳回来吃。家里年前准备的一点点的白面和肉,还有一些青菜的都没舍得吃,就寻思等儿子和媳妇回来吃……
姥姥听于奶奶讲了事情经过,没有责怪老人。而是跑回家,和太姥姥和太姥爷说了于奶奶家里的情况。太姥姥和太姥爷,还让姥姥把家里炸的丸子和豆泡,还有煮好的红白肉给老两口拿了一些。那几天,善良的姥姥一家人,还把老两口请到家里过年。等老两口的儿子儿媳回来了,才让他们老两口回家一家团聚。过完年,老两口的儿子和儿媳要走时,太姥姥和太姥爷还去了于奶奶家里,和她的儿子和儿媳促膝长谈,让他们以后有空了,一定要抽空多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常回家看看!父母老了,需要身边有人陪伴照顾了。或许太姥爷和太姥姥的话真起了作用,没过多久,老人的儿子就把两个老人接到了城里……
姥姥说她小时候就偏爱豆腐,每次街里有人吆喝卖豆腐,她都会要么兜里揣上钱去买,要么舀一勺黄豆去换。过去经济匮乏,没有美食之说,觉得豆腐就是最好的营养美食了。买回的热豆腐,白白嫩嫩、水汪汪,可以直接浇上蒜汁辣椒就吃,怎么吃都吃不够。
姥姥自从开了饺子馆后,也开始主打豆腐,推出了自己饭馆的特色豆腐饺子。豆腐切碎,放一些白菜碎,粉条碎,再加一些精肉。这是豆腐白菜馅饺子。另外还有豆腐白萝卜馅饺子,主打白色主调。能文能武的姥爷,还在饭馆的墙壁上,用小楷字写出各种馅饺子的明码实价,各种菜系的价钱。另外他还画了几幅饺子漫画,题字道:白玉无瑕馅饺子,让你吃着放心健康,明明白白消费,清清白白做人!饺子讲究的就是吃烫嘴的,而吃豆腐这个馅的饺子,不能着急,饺子出锅后,要稍微晾一下。对于吃半斤饺子的食客,姥姥会赠送一盘溜豆腐,对于吃一斤饺子的客人,会赠送一个麻婆豆腐。另外对于在饭馆小聚喝酒的食客,姥姥会赠送一个砂锅豆腐。
来饭馆吃饺子的人很多,有的人喜欢喝一杯,但也有贪杯的。有个叫李赖子的就喜欢吃姥姥家的水饺,喜欢饺子就酒。但他比较贪杯,有时会喝醉,每次喝醉酒,大舅都会开车给他送回家。一次他又喝醉了酒,临走时大舅和他结账,他却说已经给了饭钱了。而且他还拍着胸脯说,他从不会差钱!姥姥觉得他是常客,经常照顾姥姥的生意了,就也没和他计较,钱不钱的就算了。但他嗔着大舅管他要钱了,不依不饶地还摔了几个碗和杯子,推搡中,打了大舅一个嘴巴。大舅也不是吃素的,就要还手教训他一通。姥姥急忙给拦住了,姥姥说大舅:“他兴许是真的喝醉了,你怎么能和喝醉酒的人一般见识呢?赶紧送他回家吧。”
大舅和姥爷给他送回了家。几天后,李赖子又来饭馆吃饭,补交了那天的喝酒吃饭钱,和大舅道了歉。说那天他真的喝醉了。醒酒后,才发现兜里的钱还在,是忘记了给钱。当他要赔偿摔坏的碗和杯子钱时,姥姥拒绝了,姥姥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又不是故意的。几个碗和杯子也不值几个钱,不用赔了。”
因为饭馆不大,以前姥姥饺子馆就姥爷和大舅三个人,也没招服务员。后来有一个要饭的孩子经常来饭馆捡吃的,姥姥看他实在可怜,又听说他有一个瞎眼妈和他相依为命。姥姥就收留他做了服务员,每天管他三顿饭还给他按月开支。后来他还和大舅学会了开车,大舅去外地做买卖了,就把给饭馆拉货的活计交给了他。从此,他和他老妈也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小时候,经常吃豆腐,也有厌烦的时候。有时我会抱怨也不做点肉和青菜。奶奶每次听我发牢骚,都会训斥我会说我矫性,说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她说,豆腐要比肉养生,能每天吃上豆腐就已经不错了。姥姥也说:“豆腐多好呀!含有许多营养成分,人吃了能长寿,还能补钙呢。‘
姥姥说的话我信,因为说到补钙,我会想起小弟小时候就缺钙,牙掉了许久也没长出来,奶奶就每天给他换着样给他做豆腐,果然没过多久,牙齿就长出来了。
如今,家庭生活好了,吃惯了大鱼大肉,我却喜欢上吃豆腐。豆腐作为养生食品,既然对人的身体有那么多的好处,我干嘛不吃呢?我家附近的菜市场里,就有一份卖豆腐的。她卖的豆腐也是卤水点的豆腐,她家的豆腐就有我小时候吃的豆腐的味道,那种味道让我回味,让我会情不自禁想起一些难以忘怀的往事。因为我也想像姥姥一样,清清白白做人。努力去做一个善良的好人!
嗯,我爱豆腐!
那时家里穷,豆腐实惠,两块钱的豆腐一大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再吃点蘸酱菜一顿饭也够了。所以为了图省事,也为了省钱,一听到大道有来了卖豆腐的,奶奶会扯开她唱京剧的大嗓门:“等会呀!”端着盆倒着小碎步跑出家门,掏出两块钱说道:“两块钱豆腐。”
卖豆腐的看见奶奶,一准会笑逐颜开热情地打着招呼,老主顾嘛,常年照顾他们的生意能不乐嘛,而且每次秤会高高的,多出个零七毛八的,也就不计较了。
每天走街串巷卖豆腐的小贩有两家,一家姓薛,一家姓白。两家做的豆腐都是卤水豆腐,进嘴润滑,有豆腐味,觉得格外地香。而且他们两家都很厚道,做买卖很规矩。但话说回来,同行是冤家。刚开始两家也不友好,经常为抢生意,闹得不愉快。那时姥姥和我们家住一趟街上,她和大舅开了一个饺子馆,会经常买他们两家的豆腐。赶上谁家的就会买谁家的,姥姥从不会认准一家买。饭馆用量大,有时两个人都在街上,姥姥会一家买一半。看见两家吵架,姥姥说话了:“人都说和气生财,你们两家总这么吵能生财吗?如果再这么吵我以后谁家豆腐也不买,就去街里集上买。而且我还会让村里人家,都不买你们两家的豆腐。”
姥姥不轻易说话,说话了,两个人也不吵了,慢慢的两家开始变得友好起来。两家的豆腐都卖得挺好。上午往往是两个人一起出来,村里人买谁的都不计较,两个人还有说有笑地互相谦让。上午卖不了的,会一起商量着去集上卖。
说起豆腐,姥姥会和我们讲起一段有关豆腐的往事,她说她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有粮食本的城镇居民,会供应豆腐。那时家家户户会发小票,去附近粮站排队买豆腐。为了买到豆腐,有的人家三四点钟就起床了。一人手里拿个大盆,冻得哆哆嗦嗦,来回跺脚排队等候着粮站开门。有时排了半天队,好容易轮到自己了,豆腐却卖没了,白排了。有一年过年,家里发了小票,姥姥早早去排队。好容易排到自己了,正好还够她一份的。后面的一个老爷子和姥姥商量说,能不能先让他买了,他家住在外村,赶着驴车来的,来一次不容易。姥姥看见老人穿着单薄,颤颤巍巍的也确实可怜,就把豆腐让给了他。老爷子买上了豆腐,一个劲和姥姥说着感谢话,脸上不知是泪水还是露水挂在了脸上的褶子上。那天没买上豆腐,第二天姥姥准备再去,结果睡过了头,去的时候,人家卖完了。为了买上豆腐,姥姥穿上她爹的军大衣,那一宿就守在粮站门口,排了个第一个,终于买上了豆腐。
买回的豆腐冒着一股股热气,早晨回到家。太姥爷调了蒜汁酱油说:“早饭就赏你豆腐吧。”那时的豆腐吃到嘴里满是豆香味,姥姥心里美呀!买回的豆腐留出一些,放在屋里开始炸丸子,炸豆泡,准备过年吃。而剩下一部分豆腐,则切成小块放在盖帘上。端到院子里的大缸上面,就等着冻一宿再放入缸里,留着过年吃火锅,吃酸菜炖冻豆腐。豆腐放外面一宿,第二天,两盖帘的冻豆腐连同盖帘都不见了,被人偷得一干二净。太姥爷见了,急火攻心一口气没上来,“嗷”一声就躺在地上。太姥姥急忙舀了一瓢酸菜水,给他灌下,他才慢慢醒过来。丢了豆腐,姥姥不甘心呀,那可是自己辛苦了好几宿排来的呀!那也是一年国家给的福利呀!姥姥就开始挨家挨户敲门去问,谁拿了谁会承认呀?
眼看着年也已经到了,豆腐也没找回来。那时人家讲究过年挨家挨户拜年。初一早晨,姥姥去了邻居于奶奶家里拜年,看见老两口正在吃黑面的菜饽饽,刚蒸好的菜饽饽放在盖帘上冒着热气,两个人也没做菜,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吃着。老两口有一个辛苦养大的儿子,长大成人后去城里打工,十几年了,一直没有音信。村里人都几乎忘了他们两口人还有个儿子。平时两口子有一块地,但也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两个人过得的日子不能说比黄连苦吧,也是饥寒交迫紧紧巴巴。看见他们大过年的就吃这个,姥姥心酸了。就跑回家端来了饺子。当不经意间,姥姥看桌子上的盖帘时,一下认出来那个盖帘是自己母亲编的还扎着红线呢。于爷爷看姥姥一直盯着那个盖帘看,急忙上前把盖帘端着去了厨房。
姥姥离开他家时,于奶奶忍不住承认了,那两盖帘豆腐是她偷回了家。之所以偷了豆腐,是儿子捎信说,初五要领儿媳妇回家。儿子嫌家穷,出门打工后一直没回来过,这次终于想明白了说要回家看看,于奶奶和于爷爷高兴呀!儿子从小就爱吃冻豆腐,他们是农业户口不属于城镇居民,没有票买豆腐,就拿了姥姥家的豆腐等儿子和儿媳回来吃。家里年前准备的一点点的白面和肉,还有一些青菜的都没舍得吃,就寻思等儿子和媳妇回来吃……
姥姥听于奶奶讲了事情经过,没有责怪老人。而是跑回家,和太姥姥和太姥爷说了于奶奶家里的情况。太姥姥和太姥爷,还让姥姥把家里炸的丸子和豆泡,还有煮好的红白肉给老两口拿了一些。那几天,善良的姥姥一家人,还把老两口请到家里过年。等老两口的儿子儿媳回来了,才让他们老两口回家一家团聚。过完年,老两口的儿子和儿媳要走时,太姥姥和太姥爷还去了于奶奶家里,和她的儿子和儿媳促膝长谈,让他们以后有空了,一定要抽空多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常回家看看!父母老了,需要身边有人陪伴照顾了。或许太姥爷和太姥姥的话真起了作用,没过多久,老人的儿子就把两个老人接到了城里……
姥姥说她小时候就偏爱豆腐,每次街里有人吆喝卖豆腐,她都会要么兜里揣上钱去买,要么舀一勺黄豆去换。过去经济匮乏,没有美食之说,觉得豆腐就是最好的营养美食了。买回的热豆腐,白白嫩嫩、水汪汪,可以直接浇上蒜汁辣椒就吃,怎么吃都吃不够。
姥姥自从开了饺子馆后,也开始主打豆腐,推出了自己饭馆的特色豆腐饺子。豆腐切碎,放一些白菜碎,粉条碎,再加一些精肉。这是豆腐白菜馅饺子。另外还有豆腐白萝卜馅饺子,主打白色主调。能文能武的姥爷,还在饭馆的墙壁上,用小楷字写出各种馅饺子的明码实价,各种菜系的价钱。另外他还画了几幅饺子漫画,题字道:白玉无瑕馅饺子,让你吃着放心健康,明明白白消费,清清白白做人!饺子讲究的就是吃烫嘴的,而吃豆腐这个馅的饺子,不能着急,饺子出锅后,要稍微晾一下。对于吃半斤饺子的食客,姥姥会赠送一盘溜豆腐,对于吃一斤饺子的客人,会赠送一个麻婆豆腐。另外对于在饭馆小聚喝酒的食客,姥姥会赠送一个砂锅豆腐。
来饭馆吃饺子的人很多,有的人喜欢喝一杯,但也有贪杯的。有个叫李赖子的就喜欢吃姥姥家的水饺,喜欢饺子就酒。但他比较贪杯,有时会喝醉,每次喝醉酒,大舅都会开车给他送回家。一次他又喝醉了酒,临走时大舅和他结账,他却说已经给了饭钱了。而且他还拍着胸脯说,他从不会差钱!姥姥觉得他是常客,经常照顾姥姥的生意了,就也没和他计较,钱不钱的就算了。但他嗔着大舅管他要钱了,不依不饶地还摔了几个碗和杯子,推搡中,打了大舅一个嘴巴。大舅也不是吃素的,就要还手教训他一通。姥姥急忙给拦住了,姥姥说大舅:“他兴许是真的喝醉了,你怎么能和喝醉酒的人一般见识呢?赶紧送他回家吧。”
大舅和姥爷给他送回了家。几天后,李赖子又来饭馆吃饭,补交了那天的喝酒吃饭钱,和大舅道了歉。说那天他真的喝醉了。醒酒后,才发现兜里的钱还在,是忘记了给钱。当他要赔偿摔坏的碗和杯子钱时,姥姥拒绝了,姥姥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又不是故意的。几个碗和杯子也不值几个钱,不用赔了。”
因为饭馆不大,以前姥姥饺子馆就姥爷和大舅三个人,也没招服务员。后来有一个要饭的孩子经常来饭馆捡吃的,姥姥看他实在可怜,又听说他有一个瞎眼妈和他相依为命。姥姥就收留他做了服务员,每天管他三顿饭还给他按月开支。后来他还和大舅学会了开车,大舅去外地做买卖了,就把给饭馆拉货的活计交给了他。从此,他和他老妈也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小时候,经常吃豆腐,也有厌烦的时候。有时我会抱怨也不做点肉和青菜。奶奶每次听我发牢骚,都会训斥我会说我矫性,说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她说,豆腐要比肉养生,能每天吃上豆腐就已经不错了。姥姥也说:“豆腐多好呀!含有许多营养成分,人吃了能长寿,还能补钙呢。‘
姥姥说的话我信,因为说到补钙,我会想起小弟小时候就缺钙,牙掉了许久也没长出来,奶奶就每天给他换着样给他做豆腐,果然没过多久,牙齿就长出来了。
如今,家庭生活好了,吃惯了大鱼大肉,我却喜欢上吃豆腐。豆腐作为养生食品,既然对人的身体有那么多的好处,我干嘛不吃呢?我家附近的菜市场里,就有一份卖豆腐的。她卖的豆腐也是卤水点的豆腐,她家的豆腐就有我小时候吃的豆腐的味道,那种味道让我回味,让我会情不自禁想起一些难以忘怀的往事。因为我也想像姥姥一样,清清白白做人。努力去做一个善良的好人!
嗯,我爱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