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吕士林《感恩随笔集》
汤碧峰
吕士林,我党政班同学,称呼同学似乎有点高攀,你想老吕退休前乃民丰集团公司董事长、嘉兴工商联合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实属重量级人物,向别人介绍老吕是我同学,似有攀龙附凤之嫌。不过老吕的书上题词“汤碧峰同学惠存”,我就大胆把自己拔高了。
老吕在书的(代跋)中说,“七年修一书”,出书后他将书送给大家分享。老吕在党政班微信群里让我们报地址,我想都在同城,就没必要麻烦他寄快件了,还得付邮资,没及时报。老吕却是打电话来了,说是书中题词都写好了,就差地址,惭愧,倒是怠慢老吕了。
代序《用感恩的心去养老》中说:“今年已七十五岁的我,回忆往事,一时兴起随笔,把一个个小故事如实讲述,从而串起了我的‘百味人生’。”“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去养老,怀感恩的心去欣赏享用温馨的夕阳红。”故而老吕将回忆录定名为《感恩随笔集》,确是表达了老吕感恩家人、感恩军旅、感恩社会的心。
老吕的回忆录从《千金难买少年贫》开场,讲述了童年的苦难,全家靠纸品厂糊纸盒的活,勉强糊口。老吕虽比我大几岁,但童年的苦难却是身受同感,有着刻骨的记忆。不过文中说得对:贫穷可以激励发愤努力,贫穷是成功前的磨练和考验。我不敢说自己是成功的,但至少让我们在人生路上勤奋努力,不敢懈怠。
《漫漫求学路》一文,讲述了因家庭的困境而上学艰难,因缴不起费用而倍感沮丧,幸好老师相助而感恩终身。初中因病辍学,好不容易进了民丰技校,快毕业满怀希望能成为民丰员工时,不想碰上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困难学校被裁撤。幸好应征入伍,进了部队这所大学校,退伍后仍成为民丰一员。
真正完全完成学业,还是在车间书记任上,进了电大党政班脱产学习。记得在班上时老吕就已发光,有聪明过人之举,让其担任一门课的课代表,老吕为全班上辅导课,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同学们记忆深刻,作为同学,我等只能望其项背,为此被评为优秀学员也是众望所归。
军旅生活的几篇文章,以及和战友有关的文章章节,占了书中第一卷的一半篇幅,可见老吕对军队的感情之深,从进部队成为文艺骨干到退休后成为摄影高手,建战友群,为战友制作U盘视频等等,无不表现出老吕的战友情。
《随笔集》第二卷的内容属老吕人生的辉煌时期,从书中其他人写的文章中,记录了老吕临危受命,将具有五千多职工的民丰造纸厂,开始15年的国企改革攻坚战。虽然老吕并未自己将这段历史叙述出来,但仍能感受到改革的艰难程度。
在任命为厂长时,厂内污水倒流,造成产品严重受影响;工人因违章而发生工伤事故;周边小纸厂兴起,厂内技术骨干流失。而老吕硬是使出浑身解数,烧出上任三把大火,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推出“分厂制”管理模式。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将企业打造成上市公司。
原副总经理郑健的文章,不仅总结了老吕的业绩,更是肯定了老吕的人品:“在吕总身边工作,时时感受到吕总的纯朴善良品行。他总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才服人,和以情服人。他从不搞小圈子,以领导班子的团结来形成最大合力。他特别能知人善任,量才适用,把合适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在吕总的排兵布阵下,同是这些人却激发出超常的能量。”
老吕的退休生活同样可圈可点,老吕退休后,并不因为自己曾是风云人物而深居简出、闭门谢客,而是积极社交,与十余位老年朋友组成“常青藤友加友”微信群,自己被公推为群主。平时网上交流互动,周三举办茶会,在自己居住的小区私人会所,搬来电水壶与饮用水,喝茶聊天谈人生。
外出旅游,老吕安排车辆日程,设计旅游攻略,并手持攝像机,记录下全过程。回来制作录像,发送给大家。我们知道老吕平时风趣幽默,善于调动情绪,无论何时何地,一定是团队的核心,从书中战友写的文章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一点。
老吕在书中说:“我要写的回忆录首先是给自己看的,不奢望能成为什么流传后代的精神财富,或是什么野史佐证,而是想把生平那些小故事,拿出来晒一晒,为自己留下一些美好回忆,给亲朋好友提供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老吕谦虚了,任何回忆录都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无论对家族、对社会,相信老吕的书一定会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读一本书,特别是熟悉人写的书,自然要写书评,可我尽管也在平时写点文章,却鲜有书评实践,因此不知从何角度评说,只能胡乱涂几笔,权当与老吕作文字交流。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