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风拂过枝头,光阴已然转凉,林子里的蝉鸣才觉匿迹,少了热闹与喧嚣,太多的盛夏背影,化作点点碎碎的回味,不经意淡了,不知觉远去。时节里的秋意,浅浅深深,描绘在小城街路的行道树上,乡村的田野里,也将秋色,渐渐染遍了崇山峻岭。
一、
清晨的阳光,不炽不烈,散淡的从树叶间筛下来,懒洋洋的,泼洒在路上。这情景,好似一幅新绘的水粉画,又似一部旧时光的老电影,将人的思绪和记忆都拉得深长幽远,又沉静。
一杯蔬菜汁,一个白煮蛋,一只小馒头,一枚老玉米。一个人简单早餐之后,出门去乡下买新米。
眼前是一块块金黄的稻田。一个个沉甸甸的稻穗在晨风吹拂下,轻轻摇曳,形成此起彼伏的稻浪,散发着一股清新的稻香。
路过稻田,勾起了许多年少时的回忆。那时的农村一般都种两季稻,早稻和晚稻。通常在早稻收割的时候,同时插种晚稻,也就是平常说的“双抢”。儿时暑假,照例会和大人一起参与双抢,起早贪黑,挥汗如雨,累并快乐着。
终于在农家那里买到了新米,是加工厂的老板介绍给我的一个农妇。之前我联系几个农户,不是稻子没收,就是不肯卖。米老板介绍的那个农妇对我说,她家一般也不卖米,都是自己吃的。又说,这稻谷刚刚加工回来,自家还没来得及尝新呢,你想吃就先卖点给你吧。
新米的颜色有点灰暗,不像超市里打过蜡的大米般晶莹发亮,但我知道营养成分肯定比超市里的陈米要多许多。
买到这样新米真开心!于是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写道:生活在这烟火气的人间,我们总会被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击中心扉。支撑我们活下去的,正是日常中小小的温柔和善意。只有我一人知道,这是点赞米厂老板和卖米农妇的话。
二、
午后,收到远方文友路老师寄来的一幅字,伟人的沁园春雪。喜欢他飘逸洒脱的行草,就是四尺对开,字体有点小,下次向他要大一点的字幅,挂起来看着大气。
另外,有人留言说,给我寄了一盒正山小种过来,估计快到货了,记得查收。几个朋友常常给我邮寄东西,中秋的月饼,当季的水果,还有当地土产,我很少能够拒绝掉。每次都说以后不要再寄,但那些朋友总是照寄不误,我也不再多话了。知道在这茫茫人海里还有几个人惦记着我,心里暖暖的很贴心。所有的遇见都是缘分,也是命中注定,人与人如此,人与动物如此,花草树木与人,亦是如此。
栾树在秋日的讲述中,轻易地擦亮了我的眼睛。都说栾树春季观叶,夏季观花,秋天观果实。而我却在这里看到了它的一树三季。
风像天籁一样,静静拂过。我是在一场又一场雨后的地上,被湿漉漉的细小而稠密的黄花打动。
栾树枝头上,那一串一串圆锥形蒴果,小灯笼似的微微颤动,玫红色、红褐色、褚红色,一半在树上,一半在风中。
小灯笼是栾树的蒴果,先是绿色,继而转白,再变红,外形有点像杨桃,也有人将栾树的果误认为栾树的花。
成熟的蒴果,小灯笼的外层逐渐生出细腻的网纹,便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轻轻炸裂,把黑色的种子释放出来。每片果瓣夹带一粒种子,随风而去,一边漂泊,一边寻觅适合生根发芽的土壤。
黄的小花、红的蒴果与绿叶相互映衬,无论从高处俯看,还是从低处仰视,弥漫开来的浓墨重彩,油画般燃烧,成了秋韵最好的注脚,让人毫不犹豫地选择沉沦。
放慢脚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真心去感受,去对待每一株花木,每一处风景。
生活再平淡,也需要些许情趣的。就像每天经过的最熟悉的道路,只要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就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验。
三、
寒露前几日,后院的一株桂树开花了,满屋都是桂花香,流淌在鼻端的馥郁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
“天水之间,皆是清明,温暖的空气里,带着一点点桂花的香味”。秋天的浪漫,应该就是如此吧。
盛花期的桂花,从枝丫上逃脱出来,活像一个个米黄色的小精灵。如果植物有“人设”,桂花一定是个撩拨高手。虽然长得不算显眼,但每年中秋前后,“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的桂花便会散发魂牵梦绕的幽幽香气,暗搓搓地撩拨着你我的心绪。
今年的桂花开得有点迟,这几天才花香四溢。据说迟的原因大概是入夏持续高温天的缘故。桂花一点点地开起来,起初那香气若有若无,羞羞怯怯的,至后来,渐渐地热烈、饱满起来。时浓时淡的甜香,一阵一阵袭来,香透肺腑,令人欲醉。
小时候,每年桂花开时,家里都要做几罐糖桂花。母亲在桂树下摊好几张旧报纸,轻轻摇动树枝,金黄色的桂雨便簌簌地落下来,不一会儿就能收一小篮。洗净,拣去细枝末叶,放到小陶盆里,拌好糖,用手轻轻揉一揉,待汁液出来,便装入广口瓶中,做桂花糕或烧桂花汤圆时用筷子稍微挖出一些。
脑子里忽然跳出以前学写毛笔字时会的一句诗来:“桂花”满地不开门。仔细一想觉得好笑,自己笑自己。诗人明明说的是满地梨花,怎么就成了桂花满地?不过,除了季节不对,梨花改桂花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晚饭后,在灯火阑珊的满树桂花下站了许久,好喜欢闻这甜腻腻的香气,能治愈一天的疲惫和焦躁。秋光如此恬静,生活如此富足,不该为不值得的人或事烦恼。
仰望夜空,墨蓝色的天幕上有一弯月牙儿,不由地想起施肩吾的《秋山吟》。
“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即使今夜无月,应也能落一身桂香在衣的。
一、
清晨的阳光,不炽不烈,散淡的从树叶间筛下来,懒洋洋的,泼洒在路上。这情景,好似一幅新绘的水粉画,又似一部旧时光的老电影,将人的思绪和记忆都拉得深长幽远,又沉静。
一杯蔬菜汁,一个白煮蛋,一只小馒头,一枚老玉米。一个人简单早餐之后,出门去乡下买新米。
眼前是一块块金黄的稻田。一个个沉甸甸的稻穗在晨风吹拂下,轻轻摇曳,形成此起彼伏的稻浪,散发着一股清新的稻香。
路过稻田,勾起了许多年少时的回忆。那时的农村一般都种两季稻,早稻和晚稻。通常在早稻收割的时候,同时插种晚稻,也就是平常说的“双抢”。儿时暑假,照例会和大人一起参与双抢,起早贪黑,挥汗如雨,累并快乐着。
终于在农家那里买到了新米,是加工厂的老板介绍给我的一个农妇。之前我联系几个农户,不是稻子没收,就是不肯卖。米老板介绍的那个农妇对我说,她家一般也不卖米,都是自己吃的。又说,这稻谷刚刚加工回来,自家还没来得及尝新呢,你想吃就先卖点给你吧。
新米的颜色有点灰暗,不像超市里打过蜡的大米般晶莹发亮,但我知道营养成分肯定比超市里的陈米要多许多。
买到这样新米真开心!于是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写道:生活在这烟火气的人间,我们总会被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击中心扉。支撑我们活下去的,正是日常中小小的温柔和善意。只有我一人知道,这是点赞米厂老板和卖米农妇的话。
二、
午后,收到远方文友路老师寄来的一幅字,伟人的沁园春雪。喜欢他飘逸洒脱的行草,就是四尺对开,字体有点小,下次向他要大一点的字幅,挂起来看着大气。
另外,有人留言说,给我寄了一盒正山小种过来,估计快到货了,记得查收。几个朋友常常给我邮寄东西,中秋的月饼,当季的水果,还有当地土产,我很少能够拒绝掉。每次都说以后不要再寄,但那些朋友总是照寄不误,我也不再多话了。知道在这茫茫人海里还有几个人惦记着我,心里暖暖的很贴心。所有的遇见都是缘分,也是命中注定,人与人如此,人与动物如此,花草树木与人,亦是如此。
栾树在秋日的讲述中,轻易地擦亮了我的眼睛。都说栾树春季观叶,夏季观花,秋天观果实。而我却在这里看到了它的一树三季。
风像天籁一样,静静拂过。我是在一场又一场雨后的地上,被湿漉漉的细小而稠密的黄花打动。
栾树枝头上,那一串一串圆锥形蒴果,小灯笼似的微微颤动,玫红色、红褐色、褚红色,一半在树上,一半在风中。
小灯笼是栾树的蒴果,先是绿色,继而转白,再变红,外形有点像杨桃,也有人将栾树的果误认为栾树的花。
成熟的蒴果,小灯笼的外层逐渐生出细腻的网纹,便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轻轻炸裂,把黑色的种子释放出来。每片果瓣夹带一粒种子,随风而去,一边漂泊,一边寻觅适合生根发芽的土壤。
黄的小花、红的蒴果与绿叶相互映衬,无论从高处俯看,还是从低处仰视,弥漫开来的浓墨重彩,油画般燃烧,成了秋韵最好的注脚,让人毫不犹豫地选择沉沦。
放慢脚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真心去感受,去对待每一株花木,每一处风景。
生活再平淡,也需要些许情趣的。就像每天经过的最熟悉的道路,只要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就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验。
三、
寒露前几日,后院的一株桂树开花了,满屋都是桂花香,流淌在鼻端的馥郁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
“天水之间,皆是清明,温暖的空气里,带着一点点桂花的香味”。秋天的浪漫,应该就是如此吧。
盛花期的桂花,从枝丫上逃脱出来,活像一个个米黄色的小精灵。如果植物有“人设”,桂花一定是个撩拨高手。虽然长得不算显眼,但每年中秋前后,“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的桂花便会散发魂牵梦绕的幽幽香气,暗搓搓地撩拨着你我的心绪。
今年的桂花开得有点迟,这几天才花香四溢。据说迟的原因大概是入夏持续高温天的缘故。桂花一点点地开起来,起初那香气若有若无,羞羞怯怯的,至后来,渐渐地热烈、饱满起来。时浓时淡的甜香,一阵一阵袭来,香透肺腑,令人欲醉。
小时候,每年桂花开时,家里都要做几罐糖桂花。母亲在桂树下摊好几张旧报纸,轻轻摇动树枝,金黄色的桂雨便簌簌地落下来,不一会儿就能收一小篮。洗净,拣去细枝末叶,放到小陶盆里,拌好糖,用手轻轻揉一揉,待汁液出来,便装入广口瓶中,做桂花糕或烧桂花汤圆时用筷子稍微挖出一些。
脑子里忽然跳出以前学写毛笔字时会的一句诗来:“桂花”满地不开门。仔细一想觉得好笑,自己笑自己。诗人明明说的是满地梨花,怎么就成了桂花满地?不过,除了季节不对,梨花改桂花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晚饭后,在灯火阑珊的满树桂花下站了许久,好喜欢闻这甜腻腻的香气,能治愈一天的疲惫和焦躁。秋光如此恬静,生活如此富足,不该为不值得的人或事烦恼。
仰望夜空,墨蓝色的天幕上有一弯月牙儿,不由地想起施肩吾的《秋山吟》。
“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即使今夜无月,应也能落一身桂香在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