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自认为就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也成了一名老师,并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三十春秋,虽功名不成,但也未辱使命。幸运的根源,除了自己老老实实地做人以外,就是一生当中无数的老师们给予我的栽培和关爱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其中,对我关爱最多,影响最大的,便是我复读初三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龙在堂了。事实上,他后来也成了我的寄父。“老实人不吃亏”,这是他当年对所有学生的教导。在这一点上,我算是一个忠实的信奉者并一直在努力的践行。
老师个子不高,身体微胖,宽脸,目光犀利,快要贴到头皮的短发稍微有点向上卷曲,走路带风仿佛又有点高低肩,穿了一身颜色很旧的蓝色中山装,加上左边口袋别着的钢笔,更容易让人辨别出他肩膀的高低来。那时,他提了一个黑色的鼓鼓囊囊的皮包,走进教室,一将书从包里拿出来,就开始了讲课,作为班主任,他既没有介绍自己,也没有提出纪律方面的要求,直接就进入了一种很投入的教学状态,这不禁使我想起了藤野先生。
说实话,他那时的形象,留给我的第一感观是这老师有点“土”。但他上课的确很有一套,他很能抓住语文教材上每一课内容的要害,并能用极为通俗明了的语言让你轻松的理解。这一点,一下子抓住了所有人的心,同学们都是打心底里佩服,极少有人在他的课堂上“作祟”。偶尔有,被他三言两句就给“镇”住了,并且颇有些杀鸡儆猴的效应,旁边的人再不敢轻易造次。他给我们讲古诗《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至今印象深刻,他说:蝴蝶在花间飞舞,大的小的、花的麻的、公的母的……并且是用了一种抑扬而很有顿挫的腔调,弄得同学们想笑又不敢笑。但他也不会管这些,只管沉浸在他的讲课当中,他怕的是耽误讲课的时间,所以几乎不会在语文课上讲别的杂事,以致于介绍自己都不舍得。今天看来,他的教学语言着实通俗,甚至有些粗糙,但那时的升学考试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提高授课的效率就远比欣赏语言来得重要了。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老师的来历,据后来我对他的了解,他于上个世纪40年代出生于高寨乡久长村一个非常偏僻的桃花寨组,成长过程中因家庭“成分”不好,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后来于60年代中期有机会去读了两年南江耕读师范速成班,期间是半耕半读,也就是半天读书,半天劳动,加上师资的缺乏且老师也要劳动,所以专业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严重不足的。但他学习非常刻苦,那时他们的学校的格局,不过是两间民房,底下两间是教室,楼上是宿舍而已。在离这个教室兼宿舍不远的地方有一间仓,是用来储存粮食的,那粮仓楼顶与椽瓦之间的狭小空间,便是老师学习的地方。在那里,他看完了从他的语文老师江志渊那里借来的《中国文学史》,这是他老师在师大进修时的教材(一套四本),而且留下了一本光联纸记录的学习笔记并保存数年。
后来,为了教书,他从清河(禾丰)教到羊场(龙岗),又从羊场教到清河,并从小学教到了初中,小学教了十五年,初中也教了十五年。其间,他参加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中等师范专业的函授学习,付出了难于常人的艰辛,因为要一边上课,一边协助家里搞生产,学习经常是在油灯下进行的。凭着一种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志,他完成了学业,提升了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这样的一种学习背景,能把初三的语文讲得如此透彻,让我们真的刮目相看。更何况,他已是出了名的“把关”老师,他的教学质量年年都是第一。
他是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白天给我们上课,晚上给我们辅导晚自习,其余时间不是批改作业就是在专心备课,他的教科书上总是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足见他下了多少功夫。他经常教导我们:学习就像种庄稼,来不得半点虚的,要不然,你哄地皮,地皮就要哄你的肚皮,这就叫老实人不吃亏。他对我们要求很严,但是也对大家辅导很耐心,因此同学们在他手下学习提升都比较明显。
我因为在学习上缺少了一种刻苦专研的精神,因此中考落榜后复读初三,才和他结下师生缘并结下父女缘,他成了我的干爹。现在想起来,也是一种缘分。那时我们就读的学校,犹如就在荒坡野岭,几座房子零落分布,整个校区是没有围墙的,哪像现在的学校这么安全。每个周末,同学们都要回家换洗衣服和进行生活补给,但同时又要有学生留在学校轮流值守学生寝室,避免被盗。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情形真是有点不堪回首。
那个星期轮到我值守寝室没有回家,正好我们也考了语文。星期天一早(那时上的六天课),我就突然想起去找老师看分数,压根儿也没想到人家会有没有起床,鬼使神差的就去了。结果是遇到了老师的妻子,我现在的干妈。她告诉我,老师生病了,已经到街上就医去了。她说:最近你们老师每天上课一回来就总是念到你,说你如何优秀,如何聪明,如何能干,他要收你做干女儿。那时他们家已有两个儿子,年龄比我稍小一些。听她这么一说,我其实首先是感到有些为难,说实话,当时对老师的感觉还是一种惧怕。然后我也不明白我为什么会给老师留下这样一种印象,我自己也一点没有发现我有什么优点。
也不记得那时我在班上有没有担任什么“职务”,但是,我的确是为班上做了一些工作。正是因为有了曾经的那些“经历”,才使我在后来的工作中能做很多事情。有一次是学校要举行歌咏比赛,其中一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必唱歌曲。老师在音乐方面应该是缺少了一些细胞的,训练期间,他是完全放手由我去组织我们班同学进行训练并担任指挥,当时印象很深的就是这首歌的后半拍起唱和切分音有点难搞。班上要组织晚会,他也交给了我。在运动方面,我也从来没有发觉过自己有什么运动细胞。可有一次学校组织篮球比赛,因为没人,从未摸过篮球的我被迫上场,瞎猫碰到死耗子,在围观师生擂鼓呐喊当中,在通过“几歪几跛”的艰难一举之后,我投进了关键的一球,从此威名大振,大家都以为我会打篮球。后来,我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了县“三好杯”中学生篮球赛。当了老师过后又有机会代表乡镇参加了县“园丁杯”教职工篮球赛并曾获评县“十佳”运动员称号。
1993年,我参加工作,在一个条件非常艰苦的村级学校,6个年级6个班级6个老师,一个人上一班。那年12月26日,恰逢毛主席100周年诞辰,乡里组织歌咏比赛,我辅导我们学校的学生参加,其中有一首歌曲是《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一举夺得全乡同类学校第一。后来工作调动到中心学校或别的学校,也曾担任教师歌咏活动指挥或学生比赛指挥并获取过优异成绩。那些年主持晚会的经历,也让我多次担任乡镇春节联欢晚会或一些大型文艺活动的主持。
虽然,我最终也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但是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感谢他教给了我扎实的文化知识,让我在后来的学习中有了很好的基础。感谢他教给了我做人的准则,让我对每一件事认真,对每一个人真诚。感谢他给了我那么多锻炼的机会,让我在后来的工作当中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如今,老师已年逾古稀,退休已二十余年,并已在贵阳定居二十余年。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他领着干妈回到老家盖了小别墅,重新又回到了农村。他说,几十年了,干妈的工作就是为他们三爷子服务,现在,干妈的愿望就是想回到自己的老家,这栋小别墅也算是了却了干妈的一个心愿。
我是他们的寄女,他们将我视为己出,别墅的钥匙也交给了我,叫我随时回去。事实上,有时周末休息,我还是会领着夫君去走走看看。最主要的是,每次回去,老师不仅要继续教导和勉励我,还要教导勉励我的夫君。在全国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当天,我和夫君专程去看望了两老,感动之余老师又开始教导起我们来。
他说:教师这个职业很光荣,虽然苦、累、平凡,但是当看到我们曾经教过的学生有出息,看到他们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努力贡献,心中无限的宽慰啊!当下,国家正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祖国发展的新征程上,希望你们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对你们的鼓励和要求,我也把它送给你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