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海参葳之旅

  • 作者:婉清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7-15 18:34:55
  • 被阅读0
  •   2024年6月20日,我们滨海自助旅游团一行27人,登上淮安直飞龙嘉的飞机,后转乘火车到珲春,开始了为期10天的海参葳之旅。

      海参葳,有着中国人的伤和痛,承载着一段屈辱的历史。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1860年被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海参葳在内。

      而现代,中俄关系又非常友好,面对美帝围堵挑衅,逼得我们互相支持,所以我们的心情错综复杂,既有昔日国土割让的酸楚,也有今日联手之开心,五味杂陈。

      跨过珲春口岸,就入境俄罗斯。中方出境十分钟搞定,而俄罗斯入境却需五六小时,办事效率之低下让人咋舌。刚开始导游介绍出关入关要耗时一天,我们对他安排感到不可思议,但实践证明并不夸张,落后的检测手段,慢条斯理的工作节奏,与一个大国形象并不匹配。直至下午二点半,才拖拖拉拉办完手续,踏上征程。

      大巴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急驰,摇摇晃晃,导游打趣说这是摇篮路,同伴们不少在摇晃中酣然入睡,我却难以入眠。摇摇晃晃似乎给我一种登上战车的感觉,思绪又穿越至160多年前那屈辱时刻,腐败政府为获得自己的苟且,不惜国土沦丧,留下千古骂名。我们今天重访故地,似乎也在寻找当年伤痛的印记。

      沿车窗向外望去,大片原野上青草馥郁,一片苍翠,本可种植庄稼的土地因无人问津而杂草丛生,毫无顾忌的肆意生长,沃土无端被挥霍作践,实在让人心疼。想想延边这边大片丘陵,层层梯田,一层绿意一层坡,青翠的玉米苗摇曳身姿,自信地生长,农民用勤劳种植着希望。我头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奇怪问题,要是那片土地还为我耕种,怎能留下荒凉、留下惆怅?

      第二天,大巴直奔海参葳港口标志——托卡内夫灯塔。天公不作美,北风呼呼吹,寒雨萧萧下,肃杀的冷意浇灭了赏景的热情,好多人坐车上不愿下来,选择避而不争,我是军人出身,怎能被严寒吓倒,拉开车门,信步向前,凸起的观景点在两面大海的挟持下,显得郁郁寡欢,肆虐的狂风把我吹得直跑,赶忙下蹲,抓住风向转换间隙,留下一张灯塔合影。

      托卡内夫灯塔,始建于1876年,重建于1910年,它是海参葳港导航的第一座灯塔,因其出现在电影《七月与安生》的片尾中,有人生指路明灯的寓意,而成为旅游人群流连的打卡地。而我更关注灯塔始建的时间,是海参葳已和别人共管已达16年后建成的,好像在自己的土地上,长着别人的果实,心情只能和当天的天气一样,冷飕飕的。

      海参葳,源自满语,表示海边的小渔村,因盛产海参而得名,葳是指洼地,而现在的名称俄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是统治东方的意思,当年沙俄的野心毫无遮拦直白地表达出来,好似抢夺者还一副耀武扬威趾高气昂的神态,让人不爽。其实真正解决边界争端的是2001年,中俄达成共识,2004年签署文件,确认海参葳不再属于中国,从此此段领土不再争议,完全划归俄罗斯,赢来一方安宁。

      来到金角湾,一派祥和景象,俄乌战争似乎没给他们带来任何影响,悠闲自在的步履,谈笑风生的神态,战斗时可从容赴死,闲适时悠闲淡然,战斗民族的风采在交流接触中有了更真切的了解。

      海上游艇,追风逐浪,像一匹脱缰野马恣意狂奔,把我们带向远方,带向遥远的年代。

      水波涌动,满怀激情的互相纠缠,碰撞成深深的思念的浪花;马达轰鸣,奏响眷恋故土的情歌。海鸥翻飞,正追随先人足迹,有时也有回望,也许它也思考着来自何方!

      艇上两位海参葳人,非常友善,热情的脸上写满真诚,我们似乎看到似曾相识的影子在他们身上折射,那是渊远流长的回望,又是未来友谊的畅想!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过去风云已过,未来更待期求,中俄友谊之树正旺盛生长,希望之果已挂满枝头,成熟的明天正在招手。

      海参葳之旅的印象镌刻在记忆中,不会忘却!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海参葳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8830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婉清婉清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50篇
      • 获得积分:1033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