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孩子气,是很傻的天真,是令人可笑的幼稚。我看,也是稚气未脱的浪漫。人老了,忽然觉得曾经的那股孩子气的离去,有点可惜。
涌起这番感慨,是因为老舍先生的一段话——
“人,即使活到七八十岁,有母亲在,多少还可以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但却失去了根。”(《我的母亲》)
我也想起从小有母亲在的日子,我的孩子气很浓,很粘人,上小学前,几乎是母亲的跟屁虫。心理学家说,有孩子气的男人,一生都粘人。我觉得未必,母亲没有了还粘谁?算说对了一半吧。我高中毕业以后,务农一年,又走出去干事了,在外工作三年,不再粘人。当然有母亲的叮嘱,长大了,不能有孩子气,不能像过去,老粘着妈……我懂得,这是母亲的担心,用胶东话说就是怕“像浆糊”,黏黏糊糊,不爽。孩子气立刻没了,变得沉默很多,只能把孩子气悄悄地收藏在心底,不再轻易天真,遇到大人们的事,睁大眼睛吃惊,也不会容易说什么,不能像在母亲身边,可以任性,冲动。
孩子气上来,就是倔,属相也改成了属牛的。一个牛脾气的孩子,几头牛也拉不回。这是母亲话的大意,她懂得我的孩子气。
生气了,本该消消气,可就是不肯。饭菜上桌,母亲喊我吃饭,“我不吃饭!”想想这话,抛给母亲,多么像一个炸弹,母亲笑笑,知我是孩子气上来了。这不是对自己的残酷,语言的威胁恐袭对象只有母亲,母亲仿佛必须当一个受气包,一笑置之。瞄一眼我的脸色,轻轻地把饭菜推到我的面前,什么也不说,生怕再激起孩子气,一声怒吼。
那日看到电视剧《家有老母》,她的孩子们,还一直擅长用倔强的孩子气来处理一场生死恩仇,假如是我遇到,会不会还是如此?母亲在,我可能还是不能改变孩子气,自己总觉得这就是一次在母亲面前撒娇,哪管母亲的伤心。我曾经也有口头禅,连说两个“就不”,自己的孩子发作,就立刻火冒三丈,怒目以对。而母亲对孩子,立刻就软下来,如果母亲活着,看到这样,一定说一句“又来孩子气了!”
孩子气,是情绪的极端草率,好在有母亲可以原谅。而成人以后,大半辈子都像兵荒马乱,要格外小心,于是懂得了,孩子气是给母亲看的,成熟的标志就是孩子气的消失和隐藏,有谁可以容忍和接纳我们的孩子气呢。
二
其实,我一直很长时间,孩子气不断。高中毕业,我第一次随车去烟台港装卸木材,这份务工,相当于出外一次,母亲问,带点什么?我说“我想吃点心!”点心,这是最为难母亲的东西,这是相当于过年的礼遇,在我家,过年也不能吃到,都是借着亲戚送来的点心,再装包去走亲戚,馋急了,就从碎了的一角,抠点放在舌尖舔一舔,解馋。到底还是母亲有经验,悄悄地,半夜起来在正厅间点火,炒一布袋玉米面。早晨出发,母亲提着,怯怯地说,没开水冲了喝,就抓一把摁在口里,嚼嚼香。再解释一遍——就像点心一样。母亲知道委屈了孩子,孩子来一顿孩子气的牢骚,母亲反倒觉得舒服了一些。
“点心是点心,炒面是炒面!”我还是要驳斥母亲。母亲,何尝不知,哪里是不懂得二者的区别,只能默不作声。
孩子气,一直以来是我们生命中最独特的享受,是以伤害母亲心为代价的。就像母亲在熥菜里放了几片肉,总是用筷子挑到我的面前,她却说,不喜欢吃,怪油腻的。母亲委屈自己,也要呵护着我们的孩子气。
所有的孩子气,几乎都不能归结为性格使然,差不多都是自己的母亲娇惯出来的脾气,母性是可以把孩子的全部委屈一点不漏地储存起来,当作孩子给她的温暖来享受。
可能孩子气只有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才有意义,别人根本不懂得我们的孩子气。
母亲戴着眼镜,剪一张漂亮的窗花,我问,那只蝴蝶会不会飞进来?母亲笑靥如醉,连忙回答“会的,会的!”母亲喜欢陶醉在我们的孩子气里,变得也像孩子,回到她的童年。
老家过清明节,各家都要蒸小燕子(燕子形的面食),放在炕头上,我问会不会招来更多的小燕子?母亲笑得前仰后合,不回答。这样的孩子气,把母亲带进了“燕双飞”、“燕子斜”的美好意境,别人这样问,不会引起母亲的兴奋和感动。
犹记得,小时候家中养了三只兔子,过年时要宰杀了吃,嚷着母亲用兔皮给我做一个坎肩,母亲说,长大了,是不是要穿貂皮狐皮呀?“就要,就要!”摇得母亲坐不稳,就像荡起了秋千,母亲并不嗔怪。
家里宰杀了一只公鸡,母亲准备留下鸡毛做风箱,居然被我抓去多半,我要做几只带着翎羽的风轮。母亲将就着我,说等下一年再凑一点鸡毛做风箱。
孩子气,曾经带给母亲无尽的快乐,尽管那时很穷,但孩子气并未被贫穷扼杀。回顾起来,这可能是我给母亲最大的快乐。尽管空洞,但一时高兴,母亲也觉得很有意义。
天下母亲都愿意把自己沉浸在孩子气里,天下的儿子都希望自己不要长大,在母亲那里尽情释放孩子气。全然不顾生活的艰难,母亲成全了我们的孩子气,孩子气也成了一种童趣的执着,执拗,当然孩子气也给一个人的性格养成了柔软的一面。
三
孩子气,源自对世事的知晓不深,没有孩子气,等于是把一颗童心过早地藏起来,这是为走向成熟的需要,也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有时候,我们不能不装出一种成熟,言语行为,最好要告别那种孩子气,礼貌待人,手势坐姿,都要合矩,谨小慎微。每个人都经历了从孩子气到成年的过程,但骨子里的孩子气,有时候是掩饰不住的。
我听过几个版本的流行歌《孩子气》,觉得歌词很艺术化,太过成熟的口吻,怎么吟唱,也回不到曾经的孩子气,我倒觉得老舍笔下的那段话,最能挑起我们情感的弦,找到发泄孩子气的地方。不敢奢望,如果母亲九十岁,我们过了古稀之年,还能在母亲面前撒娇,来一顿适度的孩子气,那该是怎样的喜欢!会不会在母亲面前跳起来,拍着手,唱起六一歌?这不是我们的感情脆弱和不成熟,是我们太需要情感的百转千回,回到不老的童年,来一次短暂的任性。
有些东西,包括某种感情状态,失去了,才懂得了珍惜和渴求,想原样唤回,是不可能,但骨子里是在寻找着取代,说得文雅点,叫童心未泯。
没有了父母,长子如父,长女若母。前几年,我的老姐老姐夫都是接近九十的年纪了,我突然觉得在他们面前可以来点孩子气,而且是顺其自然地发生。那时,老姐已经患上脑血栓,言语不清,行动不便,只能坐在炕头上,见我去看她,眼睛放出一种惊喜的光。我毫不迟疑地掰过她的腿,躺在一边,枕着,她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知觉微弱。我装作睡着的样子,她抚摸着我的头,拉过小被子盖上,我不敢撒娇,来一场短暂的孩子气,故意把脖子抬起,希望头的重量不能伤害老姐。孩子气的成色锐减,但我就像一个很小的孩子,真希望老姐说一声“想不想吃糖果?”或者我撒娇地让她翻出藏着的点心……
为何一块糖果、一片点心就能够勾住孩子的心?我觉得就像成人会在愉悦的事情上多巴胺猛增一样。
老姐夫坐在靠椅上吧嗒吧嗒地吸烟,我从背后抱住老姐夫,夺下他含在嘴里的烟卷,轻轻抠着他的腋下,他一笑,被一缕烟呛得咳嗽起来,他不嗔怒,也没表现出厌烦。我知道他喜欢我的孩子气……他不善言语,微笑就是千言万语,一笑而不止。
孩子气,简单地说就是天真,天真是人在最浅显的行为逻辑中得到的心性释放,不深刻,但很愉悦。看似意义不大,但往往在我们回忆时,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这种快感,是成人逻辑无法实现的。
四
保持一颗童心,不以成熟为借口丢掉孩子气。不要说要唤回童心,融入孩子们中间;不要说,要亲近孩子们,关注他们的行为。成人与孩子有着很远的距离,尽管我们曾经是孩子,还是不能懂得现在的孩子。我觉得,面对孩子,我们应该唤醒我们的孩子气。
在海滩,孩子用儿童铲,雕塑着他们心中的沙雕,我喜欢脱掉鞋子,凑上去,帮他们捧起一抔沙子,堆筑他们的梦想世界。
在乡野的小路上,遇到孩子顶着风,飞跑着转动着他们的风车,我喜欢跟在后面,冲刺三五十米,吆喝着,呐喊着……
走到村子,我喜欢沿街走走,看到白发老人在日光下,撩针飞线,我喜欢凑到跟前,装一个孩子的模样,说一句“好想穿大姐姐纳的鞋子”,不敢撒娇,但这样的语言已经将自己的孩子气表达出来了。
遇到在街上剥玉米叶的老太太,我喜欢蹲下去,闲搭话,说“很想吃爆米花”……
我不想把心中仅存的孩子气摁回去,被视为天真也好,无聊也罢,此时,我觉得自己就像没有长大。如果我的母亲那时还有口红,我一定偷出来,把脸描成大花脸。我老家的老街人,总喜欢在我家院墙外吆喝我母亲“义婶”,我多么想淘气地也跟着他们一样地吆喝,我明白,这样的称呼是有悖于伦常的,但母亲肯定不会计较我的孩子气。
有孩子气的孩子,现在都称为“神兽”,我多么希望返老还童,不在于让年龄倒转,而喜欢那种顽皮的美好时光。
真的不想说,再见了,孩子气!
真喜欢那些人说的,在母亲面前自己永远都是孩子,永远不会变老。不能依偎在母亲怀抱,也要蹦蹦跳跳绕着母亲跳起孩子舞……
现在,谁若说我一身孩子气,我不觉得是给我了一个幼稚的标签,而是赞许我的活力和率真。
2024年11月12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孩子气,是很傻的天真,是令人可笑的幼稚。我看,也是稚气未脱的浪漫。人老了,忽然觉得曾经的那股孩子气的离去,有点可惜。
涌起这番感慨,是因为老舍先生的一段话——
“人,即使活到七八十岁,有母亲在,多少还可以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但却失去了根。”(《我的母亲》)
我也想起从小有母亲在的日子,我的孩子气很浓,很粘人,上小学前,几乎是母亲的跟屁虫。心理学家说,有孩子气的男人,一生都粘人。我觉得未必,母亲没有了还粘谁?算说对了一半吧。我高中毕业以后,务农一年,又走出去干事了,在外工作三年,不再粘人。当然有母亲的叮嘱,长大了,不能有孩子气,不能像过去,老粘着妈……我懂得,这是母亲的担心,用胶东话说就是怕“像浆糊”,黏黏糊糊,不爽。孩子气立刻没了,变得沉默很多,只能把孩子气悄悄地收藏在心底,不再轻易天真,遇到大人们的事,睁大眼睛吃惊,也不会容易说什么,不能像在母亲身边,可以任性,冲动。
孩子气上来,就是倔,属相也改成了属牛的。一个牛脾气的孩子,几头牛也拉不回。这是母亲话的大意,她懂得我的孩子气。
生气了,本该消消气,可就是不肯。饭菜上桌,母亲喊我吃饭,“我不吃饭!”想想这话,抛给母亲,多么像一个炸弹,母亲笑笑,知我是孩子气上来了。这不是对自己的残酷,语言的威胁恐袭对象只有母亲,母亲仿佛必须当一个受气包,一笑置之。瞄一眼我的脸色,轻轻地把饭菜推到我的面前,什么也不说,生怕再激起孩子气,一声怒吼。
那日看到电视剧《家有老母》,她的孩子们,还一直擅长用倔强的孩子气来处理一场生死恩仇,假如是我遇到,会不会还是如此?母亲在,我可能还是不能改变孩子气,自己总觉得这就是一次在母亲面前撒娇,哪管母亲的伤心。我曾经也有口头禅,连说两个“就不”,自己的孩子发作,就立刻火冒三丈,怒目以对。而母亲对孩子,立刻就软下来,如果母亲活着,看到这样,一定说一句“又来孩子气了!”
孩子气,是情绪的极端草率,好在有母亲可以原谅。而成人以后,大半辈子都像兵荒马乱,要格外小心,于是懂得了,孩子气是给母亲看的,成熟的标志就是孩子气的消失和隐藏,有谁可以容忍和接纳我们的孩子气呢。
二
其实,我一直很长时间,孩子气不断。高中毕业,我第一次随车去烟台港装卸木材,这份务工,相当于出外一次,母亲问,带点什么?我说“我想吃点心!”点心,这是最为难母亲的东西,这是相当于过年的礼遇,在我家,过年也不能吃到,都是借着亲戚送来的点心,再装包去走亲戚,馋急了,就从碎了的一角,抠点放在舌尖舔一舔,解馋。到底还是母亲有经验,悄悄地,半夜起来在正厅间点火,炒一布袋玉米面。早晨出发,母亲提着,怯怯地说,没开水冲了喝,就抓一把摁在口里,嚼嚼香。再解释一遍——就像点心一样。母亲知道委屈了孩子,孩子来一顿孩子气的牢骚,母亲反倒觉得舒服了一些。
“点心是点心,炒面是炒面!”我还是要驳斥母亲。母亲,何尝不知,哪里是不懂得二者的区别,只能默不作声。
孩子气,一直以来是我们生命中最独特的享受,是以伤害母亲心为代价的。就像母亲在熥菜里放了几片肉,总是用筷子挑到我的面前,她却说,不喜欢吃,怪油腻的。母亲委屈自己,也要呵护着我们的孩子气。
所有的孩子气,几乎都不能归结为性格使然,差不多都是自己的母亲娇惯出来的脾气,母性是可以把孩子的全部委屈一点不漏地储存起来,当作孩子给她的温暖来享受。
可能孩子气只有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才有意义,别人根本不懂得我们的孩子气。
母亲戴着眼镜,剪一张漂亮的窗花,我问,那只蝴蝶会不会飞进来?母亲笑靥如醉,连忙回答“会的,会的!”母亲喜欢陶醉在我们的孩子气里,变得也像孩子,回到她的童年。
老家过清明节,各家都要蒸小燕子(燕子形的面食),放在炕头上,我问会不会招来更多的小燕子?母亲笑得前仰后合,不回答。这样的孩子气,把母亲带进了“燕双飞”、“燕子斜”的美好意境,别人这样问,不会引起母亲的兴奋和感动。
犹记得,小时候家中养了三只兔子,过年时要宰杀了吃,嚷着母亲用兔皮给我做一个坎肩,母亲说,长大了,是不是要穿貂皮狐皮呀?“就要,就要!”摇得母亲坐不稳,就像荡起了秋千,母亲并不嗔怪。
家里宰杀了一只公鸡,母亲准备留下鸡毛做风箱,居然被我抓去多半,我要做几只带着翎羽的风轮。母亲将就着我,说等下一年再凑一点鸡毛做风箱。
孩子气,曾经带给母亲无尽的快乐,尽管那时很穷,但孩子气并未被贫穷扼杀。回顾起来,这可能是我给母亲最大的快乐。尽管空洞,但一时高兴,母亲也觉得很有意义。
天下母亲都愿意把自己沉浸在孩子气里,天下的儿子都希望自己不要长大,在母亲那里尽情释放孩子气。全然不顾生活的艰难,母亲成全了我们的孩子气,孩子气也成了一种童趣的执着,执拗,当然孩子气也给一个人的性格养成了柔软的一面。
三
孩子气,源自对世事的知晓不深,没有孩子气,等于是把一颗童心过早地藏起来,这是为走向成熟的需要,也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有时候,我们不能不装出一种成熟,言语行为,最好要告别那种孩子气,礼貌待人,手势坐姿,都要合矩,谨小慎微。每个人都经历了从孩子气到成年的过程,但骨子里的孩子气,有时候是掩饰不住的。
我听过几个版本的流行歌《孩子气》,觉得歌词很艺术化,太过成熟的口吻,怎么吟唱,也回不到曾经的孩子气,我倒觉得老舍笔下的那段话,最能挑起我们情感的弦,找到发泄孩子气的地方。不敢奢望,如果母亲九十岁,我们过了古稀之年,还能在母亲面前撒娇,来一顿适度的孩子气,那该是怎样的喜欢!会不会在母亲面前跳起来,拍着手,唱起六一歌?这不是我们的感情脆弱和不成熟,是我们太需要情感的百转千回,回到不老的童年,来一次短暂的任性。
有些东西,包括某种感情状态,失去了,才懂得了珍惜和渴求,想原样唤回,是不可能,但骨子里是在寻找着取代,说得文雅点,叫童心未泯。
没有了父母,长子如父,长女若母。前几年,我的老姐老姐夫都是接近九十的年纪了,我突然觉得在他们面前可以来点孩子气,而且是顺其自然地发生。那时,老姐已经患上脑血栓,言语不清,行动不便,只能坐在炕头上,见我去看她,眼睛放出一种惊喜的光。我毫不迟疑地掰过她的腿,躺在一边,枕着,她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知觉微弱。我装作睡着的样子,她抚摸着我的头,拉过小被子盖上,我不敢撒娇,来一场短暂的孩子气,故意把脖子抬起,希望头的重量不能伤害老姐。孩子气的成色锐减,但我就像一个很小的孩子,真希望老姐说一声“想不想吃糖果?”或者我撒娇地让她翻出藏着的点心……
为何一块糖果、一片点心就能够勾住孩子的心?我觉得就像成人会在愉悦的事情上多巴胺猛增一样。
老姐夫坐在靠椅上吧嗒吧嗒地吸烟,我从背后抱住老姐夫,夺下他含在嘴里的烟卷,轻轻抠着他的腋下,他一笑,被一缕烟呛得咳嗽起来,他不嗔怒,也没表现出厌烦。我知道他喜欢我的孩子气……他不善言语,微笑就是千言万语,一笑而不止。
孩子气,简单地说就是天真,天真是人在最浅显的行为逻辑中得到的心性释放,不深刻,但很愉悦。看似意义不大,但往往在我们回忆时,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这种快感,是成人逻辑无法实现的。
四
保持一颗童心,不以成熟为借口丢掉孩子气。不要说要唤回童心,融入孩子们中间;不要说,要亲近孩子们,关注他们的行为。成人与孩子有着很远的距离,尽管我们曾经是孩子,还是不能懂得现在的孩子。我觉得,面对孩子,我们应该唤醒我们的孩子气。
在海滩,孩子用儿童铲,雕塑着他们心中的沙雕,我喜欢脱掉鞋子,凑上去,帮他们捧起一抔沙子,堆筑他们的梦想世界。
在乡野的小路上,遇到孩子顶着风,飞跑着转动着他们的风车,我喜欢跟在后面,冲刺三五十米,吆喝着,呐喊着……
走到村子,我喜欢沿街走走,看到白发老人在日光下,撩针飞线,我喜欢凑到跟前,装一个孩子的模样,说一句“好想穿大姐姐纳的鞋子”,不敢撒娇,但这样的语言已经将自己的孩子气表达出来了。
遇到在街上剥玉米叶的老太太,我喜欢蹲下去,闲搭话,说“很想吃爆米花”……
我不想把心中仅存的孩子气摁回去,被视为天真也好,无聊也罢,此时,我觉得自己就像没有长大。如果我的母亲那时还有口红,我一定偷出来,把脸描成大花脸。我老家的老街人,总喜欢在我家院墙外吆喝我母亲“义婶”,我多么想淘气地也跟着他们一样地吆喝,我明白,这样的称呼是有悖于伦常的,但母亲肯定不会计较我的孩子气。
有孩子气的孩子,现在都称为“神兽”,我多么希望返老还童,不在于让年龄倒转,而喜欢那种顽皮的美好时光。
真的不想说,再见了,孩子气!
真喜欢那些人说的,在母亲面前自己永远都是孩子,永远不会变老。不能依偎在母亲怀抱,也要蹦蹦跳跳绕着母亲跳起孩子舞……
现在,谁若说我一身孩子气,我不觉得是给我了一个幼稚的标签,而是赞许我的活力和率真。
2024年11月12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