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女放暑假了,久违的朝九晚五与我再次相遇。
小孙女一家住海淀,我和老伴住丰台,相距不是很远,路况好的时候,开车也就是大约二十分钟的车程。两处还有便捷的公交通达,只需中间同站换乘一次,也是我和老伴的出行选择,这样要耗45分钟左右。
早上,老伴做好早餐,我们吃罢早饭,收拾停当,或开车或坐公交,在上午九点前后,可以准时到达小孙女这里。
其实,来这里的任务主要只有两个。一是负责完成午饭、晚饭,再就是陪伴小孙女玩一些游戏,如掷骰子的旅行家,一种扑克桌游,还有跳棋。不过,多数时间小孙女或写假期作业,或看书、听故事,或做手工,独自在做自己的事,不再如小的时候动辄缠着爷爷、奶奶与她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我和老伴或弹琴,或写字,或画画,或刷刷手机,家里那个叫“绵绵”的四岁豺犬,慵懒地卧在沙发上、地上,或漫无目的地在室内四处游走,彼此都各忙各的事,时间过得倒是快。
每日午餐只小孙女一个人吃,我做起来也比较简单、快捷。她喜欢吃三文鱼,常常煎三文鱼,配上白灼青菜,再加上蛋炒饭、牛肉盖浇饭之类的主食,就搞定了午饭。退休后,我和老伴实行一日两餐,减去了午餐。开始一段时间,我还有些不适应,主要是“一日必食三餐”的心里因素起作用,上班时单位午餐也算丰富,但也吃的很少。午间,我和老伴会安排茶、咖啡,极少的点心,辅之以水果。很快,我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节奏,觉得肠胃的负担轻松多了,体重指数也控制在了标准之内,减量少食在我这里还确实见到了效果。
晚餐是一家五口人的,自然是要丰盛一些。主菜有肉类,以及鱼类,辅以鸡蛋、豆腐,蔬菜都是应季的蔬菜,如上海青、蒜薹、韭菜苔、蒜黄、青笋、黄瓜、茄子、卷心菜、茭白、芹菜等,主食一般是米饭。老伴负责采买,她网上购物比我有心得的多,谁家的蔬菜新鲜、品质有保证,哪家的快递小哥责任心强,什么时候有优惠活动,她可以说是烂熟于心。网购来的蔬菜虽令我少了逛菜市场的乐趣,但的确为我节省出大块的时间,对不喜欢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我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当然,餐桌上不会少了我家的“保留餐食”新疆抓饭,也时常会有豆角焖面、牛肉面、炸酱面等。小孙女现在还吃不了太过辛辣的菜品,饭菜的口味得尽量迁就她。偶尔,我会做虎皮尖椒,也满足一下四位大人的口腹之欲。
准备晚餐时,我和老伴要共同忙活一阵子。老伴负责摘菜、清洗各类蔬菜,禽肉之类的由我上手处理,配菜、上灶则是我的事情了。晚饭做得了,我和老伴还有一项任务,在下午五点前准时送小孙女去参加足球训练。这时,我和老伴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我和老伴驾车沿着四环,汇入下班的车流之中,在夕阳照耀下,缓缓驶向丰台方向。一路上,我们谈论着今天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商量着明天的菜谱和采购计划,当日“工作”当日毕,一日一清,一日小结,再预想一下明天的“工作”,实乃几十年惯性使然。
为高质量完成“工作”,我从食物原料入手。每隔一段时间,逢周六日,我和老伴去牛街采购牛羊肉,这里牛羊肉皮质较好,买回来后,按每次用量分割好,放入冰柜。采购次数多了,与店经理已经熟了,有时去之前给经理发消息,说明这次采购的肉类品种和数量,车到牛街店门口后,即刻拿货走人,省去了牛街停车的麻烦。视频号、抖音、小红书成了我的忠实、得力助手,反复研究各种烹调攻略后,我原来就拿手的牛肉面、抓饭、腊肠饭、红烧肉等的厨艺巩固提高了不少,做得更加可口且普遍欢迎。土豆烧牛肉、红烧鲷鱼块、白灼鲷鱼块、东北粉条芹菜炒肉、白灼青菜等菜品,在尝试中,持续改进完善,也屡次获得好评,最终纳入了保留菜谱中。不过,也有“失手”之时,看到某平台的鸡蛋炸酱做法,觉得是素口味的,比较健康,某日便尝试做了一次。结果反响多为负面,主要是干虾仁的味道不受欢迎,不过老伴还是喜欢的。看来,做饭之事也得少数服从多数为好。
一个暑假下来,我对做饭的体会有二,首先要喜欢做、勤快,二是吃饭的人要有“一二三”的点评,厨师与食客形成互动,菜品才能不断地提高。经常的情况是,许多知名的菜品都是出自食客的要求,或为食客特别制作而冠名,如京菜中的醋溜苜蓿肉源于京剧大师马连良,还有西来顺的马连良鸭子,某知名品牌的牛排则源于著名企业家,还有众人皆知的东坡肘子等等。再就是,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不可过度追求,毕竟是家庭版的菜肴,可舍去一些过于繁琐的煎炒烹炸,以营养、清淡、健康为宗旨,兼顾色香味,关键是不断满足用餐者的需求,否则,下厨忙活半天,不受欢迎,剩饭剩菜一大桌,既是浪费,也很扫兴。厨艺无止境,且行且提高,你若投入进去,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这样的朝九晚五较之从前几十年工作时的朝九晚五,节奏类似,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且“班味”迥异,内涵更是完全的不同,其中之差别与感受还是你自己体验为好。
2024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