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不得是多少次上冶父山了。
有山有水的地方有灵气。冶父山位于巢湖南麓,可能是八百里湖水的滋润,这里的山林郁郁葱葱,植被茂盛,远远望去,云雾蒙蒙,绿植入云,青山绿水,苍翠欲滴,风光旖旎,如诗如画,宛如仙境。
进入山里,古道漫漫,山高坡陡,气势巍峨,让人能够体会到大山的雄壮。每攀登一次,都是腰酸背痛,尤其是小腿肚子疼痛难忍,腿抬不起来,迈不开步子,要休息好几天才能恢复。然而,尽管如此,内心却是无比愉悦的。
盛夏时节,与友人结伴,再游冶父山。与前几次游览所不同的是,居然看不到山门口那座上书“江北小九华”的牌坊了,因随着旅游开发的旺势,冶父山景区概念外延,规模已大大扩展,据说,这座冶父山标志性的石牌坊,现已位移到街外去了,成为冶父山大景区的大门楼。
不了解冶父山的游客,一般都是带着“拜佛”的心理而来,多年来,“江北小九华”的对外宣介,早已深入人心。而来到冶父山才知道,这里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依附其上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底蕴深厚,博大精深,似一幅山水画卷,铺展在江淮之间。
现如今,这里是一处网红旅游打卡地,香客成群结队,常年游人如织,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冶父山,民间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山脚下、半山腰、山顶上,各建有一片庙宇,相互呼应,自古以来,晨钟暮鼓,香客兴盛。在现存庙宇中,以“实际禅寺”规模最大,以山顶之上的“伏虎寺”最为古老。更为神奇的是,庙宇里供奉有果安法师和妙山法师的肉身,据说,山上原有三座肉身,有一座永生法师肉身安放在附近的矾山庙宇里了。高僧得道,修成正佛,这理所当然是冶父山文化的一部分了。
佛教圣地,必有灵气。这里的香火兴旺了近两千年,想必自有神灵佑护。入山门内左上边的“实际禅寺”,据说是唐代伏虎法师所建,地方志书载:“始建于唐,重修于宋,梵宫宏大,甲于江淮,鼎盛时期,受戒僧人千余众。”由此可见,当时的“实际禅寺”着实场景宏大,规模空前。这座佛寺历经沧桑,几经兴衰,从历史深处走来,能展示出如今这番模样,也是佛法无边、功德无量了。现在看来,寺庙的布局上有点像个大学校园,古木丛生,庙宇规整,错落有致,幽静幽雅,这里不仅是一处禅修之地,也是拍摄古装影视剧的绝佳选地。
山顶上的伏虎寺,同样是始建于唐代年间,同样是伏虎法师建造,时间上要比“实际禅寺”略早一些,应该是冶父山佛教文化的核心所在。登上山顶可以看到,伏虎寺高高在上,依然气势巍峨,气度非凡。拾阶而上,无量殿、望江楼、伏虎洞、弥勒殿、万佛楼、千手观音殿、佛塔等建筑排列紧凑,空间利用率极高,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寺庙建筑的文化氤氲。
与伏虎寺毗邻处有一洞穴,曰“伏虎洞”。代代相传,当年伏虎法师开山建造寺庙时,因山上无处栖身,就住在这个洞穴里。洞穴里有一老虎,它是这个洞穴久居的主人,伏虎法师的到来,老虎并没有惊恐,而且是摇头摆尾表示欢迎。伏虎法师与老虎栖息在一起,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相安无事,世人称奇。冶父山上,老虎、伏虎法师、伏虎寺、伏虎洞……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也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
伏虎寺的佛殿老建筑多,可以想象,过去年代在山顶之上盖房子,一砖一瓦,全靠肩挑背驮,着实不易。寺庙后面重修的佛塔高耸入云,登临其上环视四周,群山叠翠,田地沃野,能够看到远处的巢湖水波粼粼,比近距离观水还要耀眼明亮的多,霎时令人心旷神怡。
古道文化意境幽深
我每次攀登冶父山,都是顺着古道而行。据说,这里早已修建了上山的车道,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山顶上了。但我总认为,如果开车上山,那就体会不到名山文化的意境了。
冶父山古道历史悠久,追溯起来,应该是早于伏虎寺的。想当年,伏虎法师攀援山道,登上山顶,放眼一望,霞光瑞气,彩虹高悬,莲花丛生,似是佛国。于是,就定居了下来,招徕信众,开山拓土,建造庙宇,弘扬佛法,普渡众生。
民间传说,过去这里湖水泛滥,山民们行路困难,只能翻越高山而行。然而,山路陡峭,杂木丛生,一到阴雨天气,石头湿滑,人行其上,险象环生。何况,在肩挑手提的时代,出行的人们一般都携带着物什,负重而行,更增添了一定的艰难和危险性。
当地山民口口传说,伏虎寺落成之后,一时间香客云集,香火旺盛,经鼓和鸣,昼夜不息,高高的山顶上,呈现出一派热气升腾的景象,成为远近闻名的风雅灵地,吸引了不少云游的僧侣,也纷纷落脚定居于此。随着庙舍的逐步扩大,山顶上寺庙多了,僧侣多了,香客多了,生活物资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蜿蜒曲折的山道上,一个接一个的挑夫,应运而生,结队而行。
山高,坡陡,石滑,行人尚且如此,挑夫就更加艰难了,每走一步都是险途。这时候,一位白衣师太挺身而出,风餐露宿,四处化缘,慷慨出资,请来当地的石匠,取材山中,依势打造出了一条台阶式的山道,赋名“菩提道”。
我曾考证这位慈善师太的来历,有的资料上说是“南洋师太”,“南洋”一词是从明代才出现的,如果说是南洋师太,那么,她是怎么来到冶父山的?在冶父山居住多长时间?后来又到哪里去了?是终老于此山,还是去游四方?照此说法,这条古道的历史,最早应该从明代算起。当然,还有说是“白衣师太”的,由此我也思索,是“穿白衣的南洋师太”,还是另有其人?因为在冶父山附近,“白衣庵”“白云禅寺”等多处冠名与“白”有关的寺院,这是不是“白衣师太”的归宿?
时光轮转,石寿千年。古道之上,外形粗糙而表面光滑的石阶,把人的思绪带入了过去时光,想象着古人出行的不易和艰辛。漫步期间,大有回归自然之感。
杉木文化独具特色
在古道两边的山坡上,能够看到成片的杉木高耸入云,成为冶父山别具一格的风景。树立的一块牌子上写道:江北杉木第一林。
大凡立碑树牌者,要么是标识,要么是纪念,要么是说明解释。我想,树立这块牌子,这几种意思兼而有之吧。况且,能堂而皇之称为“第一”者,想必是有不凡来历的。
同行的友人介绍说,冶父山为大别山余脉,自古有“杉木不过江”之说,因杉木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怕寒,不适宜在江北地区生存。解放初期的新中国,人们敢于“战天斗地”,冶父山苗圃硬是不信“杉木不过江”这个邪,他们从江南引进杉木于此,经过林业技术人员的精心培育,积极科技攻关,不断探索总结,终于引种成功,其典型经验受到肯定和推广。随后,杉木被逐渐引种栽植到舒城、霍山、六安等地,都取得了较大成功,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进行了宣传报道。由此,冶父山苗圃成为全省林业工作的一面旗帜,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林业工作者前来参观学习。
现如今,冶父山的杉木森林已经形成,成为一道壮丽的景观,与自然成林的竹子、松木等,互为衬托,相映生辉。杉木笔直,直插云端。竹海翠绿,如墨涂染。松木粗壮,深沉厚重,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对比强烈的油画画面。
虽说杉木是普通的一种树,但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文化寓意。杉木质硬,挺拔,坚韧,向上,极赋生命力,那一排排高耸入云的伟岸形象,始终令人抬头仰望,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力。
在我们欣赏、赞叹这不平凡的杉木丛林的时候,刚好看到有一个亭子,有块匾额上书“半山亭”。登上十几个台阶,来到亭子里,坐下来吹吹凉风,擦擦汗水,稍事歇息。忽然,听到“哗哗哗——”的流水声,如琴如弦,似同天外之音,空鼓传声,悦耳悦心。恰是八月时节,还处梅雨,今年的降雨量虽不算大,但也不小,这流水声撞击心扉,扣人心弦,抬头望去,看到有几处瀑布飞流直下,场景壮观,搅动了整个山谷的轰鸣回声……
铸剑文化历史辉煌
更为奇妙的是,在山顶上伏虎寺和月身殿南北两座庙宇之间,修建有一处开阔的铸剑广场,宽宽阔阔,大概有两三个足球场地那么大。高山之上,能有如此平地,犹如天造地设,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叹为观止,惊为神奇。从这个平台上鸟瞰四周群山,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慨!
广场上及周边有几尊雕塑,显然,这是人文开发的痕迹。佛山肯定有大佛的雕像,一座观音菩萨塑像高约丈二,坐南朝北,高大威严。塑像前摆一香案,常有香客进香,磕头朝拜,身临其境,给人以神秘之感。但表达最多的,还是与“铸剑”有关的显迹,如欧冶子雕塑,干将与莫邪夫妇雕塑,铸剑场景雕塑,以及铸剑亭、铸剑池、试剑石,等等。
在这片人文景观中,铸剑池最为抢眼。这里是游客留影的打卡地之一,池虽不大,水也不深,但造型别致,布局精巧,水池边两棵高达十多米的蒲树,一棵在东,一棵在西,两两相对,几乎是一样粗细,造型也基本一致,就连弯曲的弧形也相似。大自然不偏不倚,两棵树仿佛模具制造一般。我看,这两棵蒲树更像是两位威武的士兵,带着某种使命感,日夜守护在铸剑池这里,守护着欧冶子,守护着干将莫邪,守护着冶炼铸剑的前世今生。陪同的友人介绍说,这两棵树也称连理树,象征着当年干将、莫邪夫妇,他们与欧冶子在冶父山一起铸剑的深厚情谊。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欧冶子受楚王令,在山顶上冶炼铸剑,此山三百六十四峰皆居其下。欧冶子与“干将、莫邪”共铸造有10把稀有传世名剑,这10把名剑皆有其名:一曰干将,二曰莫邪,三曰龙渊,四曰泰阿,五曰工布,六曰湛卢,七曰纯钧,八曰胜邪,九曰鱼肠,十曰巨阙。名剑传世,无与伦比,形成了独特的“铸剑文化”,厚重而深沉,在历史的长河中,赫赫留名。
除此之外,史书载,欧冶子还铸造了雌雄七星剑,也叫“七星龙渊剑”。据说,当地曾出土一柄距今有两千多年的七星剑,剑长二尺,柄刃上镶嵌有七颗铜钉,是为“七星”,出土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连考古专家都称之为奇。
所以,铸剑广场有一尊雕像,反映的是欧冶子双手托起七星剑,目视前方,威风凛凛,傲视群雄,气贯长虹,一派大英雄形象呼之欲出,底座上镌刻道:“中国铸剑之父”。
山风习习,古道悠悠。辞别欧冶子,顺着石阶下山,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石阶陡峭湿滑,行人亦步亦趋,比上山又多了份心惊胆战。身边几处瀑布的水流声,犹如欧冶子打铁炼钢的敲打声,依稀回荡在山林间,穿透着亘古久远的定律,让历史与现实,在此缠缠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