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不因学习给孩子增加太多的压力

  • 作者:傲然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6-20 19:06:09
  • 被阅读0
  •   众所周知,上学是孩子们的唯一出路,知识改变命运,这只说对了一些,但不全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绝不能死搬教条,死搬教条屎都不如,要灵活运用,灵活掌握,早在几千年前孔圣人提出因材施的理念,是很有科学依据。我非圣人,但我认为:孩子们的智商能力与天赋存在一定的差异,智商好的天赋高的多学点,智商差的能力低的少学点,只要尽力就行。

      上学究竟是唯一的出路吗?否。不见得上大学的学生都过得很有出息很幸福,而没有上大学的孩子,不一定必上大学的孩子过得差。相反,没有上大学的孩子甚至比上大学的孩子发展更好,更有出息,更幸福。显而易见,这就是命运。应该说命运机遇改变一切,天时、地理、人和,要不那些命理学家说的话就不成立了。现在有许多家长盼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盲目给孩子们选择好校,送各种辅导班,高薪聘家教,走不出这个误区,犯拔苗助长的错误,你对你的孩子了解多少,是成才的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学校都能成才,过去没有辅导班,没有择校仍在偏运的农村学生照样成才。大家都熟悉诗圣李白的一句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苍天既然把你带到尘世间,那你就有生存之道,就会发特长,行行出状元。

      社会变了,时代变了,人情变了,自然也变了。不要常拿过去的人与事,苦与累,饥与饿,讲给一代因为他们没有经历,他们不耐烦听,也根本听不进去,浪费口舌,我曾与孙子说过去的事,他反驳说: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不要拿过去当现在,我反驳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怎样讲。是的,当我静坐常思之后,时代真的变了,并且变化很大,我已老矣,那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拿过去的眼光看待一切根本不行,我总结三十年前与现在比较,望读加以分析评论,三十年前孩子们上学破旧的书包里少笔缺本,现在孩子们的崭新的书包里笔本双重。三十年前拿到文凭的人,按排工作,跳龙门改变命运。现在拿到文凭,到工地上推车搬砖当小工,三十年前茅草屋里不花钱,照能娶上媳妇。现在有车有房花重金,不一定能上媳妇。三十年前村里有台电视机全村人都跑着看,现在家家有电却放着没人看,三十年前媳妇侍候婆婆,现在是婆婆侍候媳妇,真是颠倒颠,媳妇骑驴婆子牵,这就是倒退吧。三十年前生孩子罚款还是偷着生抢着生,现在生孩子奖励没人生,三十年前,一个赚钱养活全家人,现在全家人赚钱养活一个娃。三十年前穿破洞或补丁衣服叫真穷,现在花钱买破洞衣服那叫阔,三十年前因吃饭发愁,现在想法设法少吃点,就是减瘦。三十年前愁没米没面难做饭,三十年后有米有面不知怎么做,三十年找不到几个戴眼镜的,三十年后找不到几个不戴眼镜的。三十年前的孩子们,懂得感恩报恩,勤奋好学,家长不让学,孩子偷着学,三十年后的孩子们,不知感恩报恩,目无尊长,不勤奋好学,家长逼着他不学,偷着玩手机游戏。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我认为学习是靠自身努力拼搏,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内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拿一个鸡蛋和一块石头来讲,把他们同时放在一定的温度下,而鸡蛋会生出鸡娃,而石头却还是原来的石头,这就是内因所在。学习更是如此,大家都知到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却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留传后世。因此,是成才的无论在什么闲境都能成才,不是成才的孩子,你给他多的优越环境,聘请特级教授,也是徒劳无功。

      我曾看到一个小故事,很受启迪,一个百万富翁家有个独生子,视为掌上明珠,但孩子智力非常低,富翁发话谁能教会我儿子写个一字,给以丰富的酬金,这话传到一个知识渊博人耳朵里,他想再笨的孩子,教会一个一字是很容易的事,于是就主动找上门来,给富翁的儿子讲一字的写法,结果努力讲了四五天,富翁的儿子终于学会写,富翁很高兴想测试一下,便从地上捡根小棒在地上画了一横,问孩子这是什么字,儿子摇篮头不认识,旁边的先生忙说这就教你学会的一字,孩子辩解说本上一字小,地上的一字这么大,我怎么能晓得。于是这位渊博的先生放弃酬金,灰溜溜地走了。因此说明不成才的孩子,环境条件再好,聘请教授也无用。

      是的,好学者,不如乐也,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牛不喝水强按角是不行的,学习是主动的,靠自己,读书全靠自用心,老师是个引路人,因材施教,因材施用,不强逼,不硬逼,发挥孩子们的特长,一切顺其自然。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不因学习给孩子增加太多的压力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8085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