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人物散文
文章内容页

司徒位木:乡村种茶人

  • 作者:袁熙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08-07 00:12:55
  • 被阅读0
  •   初春,老知青高庠到阿林家游玩,阿林带着她,在村边千亩园林中漫步到村西与南史村毗邻的三叶梦华园赏景。梦华园那大手笔,色彩缤纷、惊艳无比的郁金香等数千种花草树木,让人惊叹不已。

      他们在花园凌水亭台坐下,柔和阳光下,望着软如波涌的树梢,听着清风低吟,树叶沙沙,心舒情畅。

      他们还游览了三叶园林外东坡岭上300亩水蜜桃园。桃园东面,数千亩农田一片鹅黄,一片葱绿,麦青菜花黄;农田中间的一条长达5华里的小溪两岸,垂柳绿,梨叶红,柔波浸润,温情柔韧,袅袅相依,如一位位清新柔婉,温丽含蓄,不胜娇娜彗敏的江南风韵女,晴雨均可赏。

      应老高要求,到她当年挥洒汗水的地方——吴村桥茶场看看,更要看看当年的林业队长严景万。

      严景万热情接待中讲述了他粉色郁金香般的爱产业、追品牌历程。

      阳光耀梦想。“严景万,不简单/一肩挑起三座山/一座叫作粉塘山/主岭青堂茶最香/梨花茶香竹堂山/今又茶颜溧水山/一炒碧螺口感香/名满江苏赞誉响”这是当年南报记者采访我时有感而发的。

      “我1965年调入大队林场当林业队长。由于我勤奋、好动脑,得到乡林业负责人倪辉的支持,于1974年我带人在吴村桥西林场的青堂山和竹堂山种了茶。遗憾的是那时所有劳力都投入农业改变,致使茶场杂草丛生,百亩茶树死的死,荒的荒,只够采摘四五斤茶叶。看到茶园如此境遇,我心里滴血。1983年,吴村桥茶场终于迎来了改革的春风,我跃跃欲试,但等来的是我与另外两位林业队长再加一位退伍军人四人一同承包。承包后另两位林业队长做他们的甩手队长,还指手画脚,安插亲戚,工作散漫,与退伍军人经常发生冲突,气得军哥嗷嗷叫,我使尽浑身解数,还是‘老爷不服老也教’,到年底,茶场亏本负债1000多元,这在当时已是天文数字了。四人中三位都退出了承包。我没有退缩,接手续包后放弃了‘事必亲躬’的作法,建立管理队伍,聘请技术人员与长年操作人员,建立长效之制,以达增效。年底发出所有开支,润利800元,我没有张扬,而是投入到茶园的松土施肥等越冬管理。”

      “我经营了5年步入轨道后,常探索:怎样将优质的茶种培植得更优质;怎样将青叶烘炒出色香味形具优的碧螺春、炒青。我经常外出取经:苏州太湖东山、安徽黄山,学习碧螺春、毛尖的炒制,经过十年的摸索,我的茶每年参与区、市评比,总是抱着金奖而归。我的产业小有成就后,让一些人眼红,一天茶场西边20户人家的耿家村队长,借儿媳不按要求采茶被扣除斤量价格为由,天黑的晚上,带着兄弟、两个人高马大的儿子,到茶场闹事,气势汹汹的说‘没有我们的土地,哪有你今天的发财,你家还敢扣我们的工钱,哪个给你家的底气?给我砸!’儿子要跟他们拼命,我阻止了儿子,儿子怕他母亲身体经不住闹腾就报了警。我劝说队长他们静下心来,好好沟通。王队长他们听到警车鸣嘀丢下‘明天再来’就走了。第二天,我请村委出面调解,平息了这场风波。事后我批评教育了儿子。从那以后,我指导儿子女儿建自己的茶场,走自己的道路。”

      “进入新世纪,我把茶园扩大到3000亩,2016年后创出了“江苏名茶”这一品牌,我的茶成了‘一茶难求’。这期间,我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带出吴村桥东茶,骆山白茶、云鹤荷塘炒青茶,让‘走共同富裕道路’落地生根。我充分挖掘资源,聘请吴村桥老党员、老村干30余人,建立茶场管理队伍。我还安置了50余闲散人员工作,在振兴乡村、共同富裕的路上,我的茶场成了区域标识。我从‘茶饭,茶饭’的村言俗语中悟出,茶与饭不可分离,其质量是一个家庭,一方区域,乃至一个民族的品位。因而我生产制作的茶,无论多躁的人,泡上一杯喝上一口,能静下心来。我烘炒的茶清香绵纯,回味悠长,如同知己,可遇不可求。”

      老知青感叹:“农村人由辛劳戚戚到豁达坦荡,改革的魅力让严景万成了品牌人”。

    【审核人:雨祺】

        标题:司徒位木:乡村种茶人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eren/8417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