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人物散文
文章内容页

碧血青山•横山之子——抗日英烈费明龙

  • 作者:以墨静川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3-18 16:04:07
  • 被阅读0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一、叛逆家庭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反帝运动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开来。

      那天子夜时分,一个男婴一声响亮的啼哭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一颗革命的种子在当涂县小丹阳镇东库村一户人家诞生了。

      说起这户人家,在当地可谓无人不知。这户人家姓费,祖籍湖北省孝感县,早些年因灾逃荒至当涂县横山脚下。因几代人的勤劳能干,善于经营,家道逐渐殷实起来。至辛亥年未,费家已成为拥有300多亩田地、在丹阳镇上有29间市面房的大户人家。

      费明龙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可谓是生活优渥,衣食无忧。祖父一心望他成龙,故取名费明龙。他三岁那年,父亲因病身故,祖父便将全家希望寄托到费明龙身上。学贵得师,为了让他拥有良好的教育,祖父特聘塾师来家教读,不久送他到丹阳镇藤子圩上学,后又让他跟从名师陈兆麒学习诗文。他勤学好问,从《诗经》、《论语》到唐宋时期李白、杜甫、辛弃疾等人的诗词,笃学不倦。尤其是对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诗词句,总是念念不忘,若有所思。博学明志,费明龙天生聪颖,悟性极好,不久便学有所得,视野宽阔。

      十七岁那年,在祖父和寡母的安排张罗下,他和本地一女子结婚并移居到小丹阳镇上居住。这期间,他在丹阳镇做过教员,也当过小职员。他目睹了当时的军阀混战,家乡兵荒马乱,平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深感旧中国的黑暗与民族危机。费明龙意识到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中国革命必须走新的道路。

      那段时期,他深刻感受到了更多革命先烈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与爱国情怀。他们的诗文也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像恽代英的《狱中诗》,夏明翰的《就义诗》,毛泽东的《西江月•秋收起义》,陈毅的《梅岭三章》等,每每读来都让他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他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了解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认清了当前中国革命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萌发和坚定了自己的民主新思想。他给自己起了别号“凌云”,寓意做为一个当代青年,要胸怀为国为民的凌云壮志。

      他看到街上隔壁纸扎店里的学徒,每天在店里扫地,联想到《后汉书•陈王列传》中一段话:“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便说道:“光扫这巴掌大的地有什么用呢,真正要扫除的是社会上的一切不平等啊!”他对自己暗下了决心和愿望。

      同时,他在反省自己的人生状态,对祖辈打拼遗留下来的家产,认为是不合理的。每当他看到附近有贫困潦倒的农户或食不果腹的路人,便相方设法予以相助。时间久了,周边人都觉得费明龙与其他富家子弟大不一样。他不但对穷苦人慷慨解囊,而且还在闲暇之余经常与当地有志青年聚谈理想与国事。随着知识阅历的增长,他追求革命的理想日渐强烈。

      当他告诉母亲与祖父决定放弃教师职员的安稳生活,要去投身于革命事业,却遭到祖父和母亲极力的反对。他们劝阻他不要去,劝他过好自己安稳的日子,他却坚定地对他们说:“面对社会的黑暗,我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该碌碌无为。男儿当有远大理想与抱负,我不能再这样继续生活在黑暗的笼子里,我要走出去寻找一片光明。”见他决心已定,祖父非常失望,生气地对他母亲说:“养牛能耕田,养猪有肉吃,我费家怎么出了这个逆子!把他养大了,不想着光宗耀祖,扩大家业,却去做和自己不相干的事,这真是费家的不幸。”

      二、投身革命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当涂、南京等地相继沦陷。日军到处烧杀抢掠,实行三光政策。一时间横山地区草寇司令多如牛毛,他们到处奸淫掳掠,鱼肉百姓。一件件一桩桩,费明龙看在眼里,恨在心头,更加激发了他要革命的念头。

      “七•七事变”后,当涂亭头三杰之一的邵时安放弃上海教师的工作,回到大官圩(今大公圩)组织“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七月,新四军二支队挺进到当涂县小丹阳地区,并在小丹阳陈塘里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7周年大会。正是这次大会的召开,让小丹阳地区很多进步青年热血沸腾,革命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这一年冬,费明龙毅然加入了“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更坚定了向往真理、投身革命的信念。

      1938年夏,新四军二支队三团在团长黄火星的带领下,根据革命形势需要再次来到小丹阳地区,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抗日救国纲领,开展打土匪、捉草寇“司令”的行动。当时部队常驻东库村一带,团部设在村东的一座破庙中。每逢刮风下雨,庙内便四处漏风漏雨,根本无法立足。费明龙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主动去找黄火星团长。在他的再三请求下,三团团部设在了他的家中。

      费明龙白天跟着团部进行训练,晚上抓紧机会学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团长黄火星向他推荐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这两本著作,让他茅塞顿开,他明白了关于把握全局、预见未来、克敌制胜的道理,领悟到其“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精髓。费明龙越看心里越亮堂,越看心里越有底,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当前革命形势的了解,坚定了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团长黄火星和其他人的帮助教育下,费明龙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下定决心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要踏上革命征程,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费明龙的影响下,一批进步青年也积极加入党的队伍。1938年下半年,他们被新四军送到皖南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受训半年。1939年,在溧水三区举办的培训班上,费明龙被第一批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经过长达半年的革命教育培训后,费明龙抗日救国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组织领导能力大大提高。回横山后,他被任命为小丹阳区委书记。同年8月任中共江当溧县委副书记。

      费明龙个子不高,面颊黑瘦,两眼炯炯有神,走路快步如风,做事沉着果断,为人谦虚稳重。担任区委书记期间,他亲自带领一个游击小组,不断利用时机突击敌人。尤其擅长夜间行动,袭击日伪军,人称“夜老虎”。经常从敌人手里缴获武器,扩大队伍武装。不到一年时间,游击小组已由10多人发展到80余人。

      1939年冬,中共江当溧县委以费明龙组织的游击小组为基础,组建“新编第二连”,费明龙任连长。费明龙经常带领战士,化装成农民,跨着竹篮或挑着稻草,神出鬼没地袭击敌营,把敌人搞得惴惴不安。他还出其不意地查捕了一些汉奸,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作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三、舍家为国

      1939年12月,大雪过后,千里冰封。这天下午,新二连得到一个消息,距离小丹阳镇10公里的黄盖庄,有一帮日伪军刚到村里,可能在此休整。为了确保消息可靠,费明龙立即派人前去侦察。得知敌人确切的情况后,他立即周密安排突袭行动。子夜时分,他带领全连战士,踏着一尺多深的积雪,趁着一丝微弱的月光一路急行来到黄盖庄。

      此时的日伪军酒足饭饱后正在村西的祠堂里呼呼大睡,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在这冰天雪地的夜间,新四军战士会从天而降。费明龙一个手势,新二连战士立刻把祠堂包围起来,架好机枪,准备好手榴弹。随着一声:“给我打!”手榴弹便像长了眼似的往窗子里直飞,轰!轰!轰!睡梦中的日伪军有的被直接炸出了窗外,有的没反应过来就一命呜呼了。其他被炸醒的伪军来不及穿上衣服纷纷从窗户跳出去打算逃跑,早已架好的几顶机枪对着他们一阵扫射,不一会便一个个倒地身亡。屋里剩下的几个伪军一看无路可逃,便从窗户里挑出了小白旗乖乖举手投降了。这次夜袭行动,击毙日伪军近二十人,俘虏了七八个,并缴获枪支弹药十余箱。

      类似这样的战斗,在新二连不胜枚举。经过大大小小多次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也为新二连的战斗力提供了有力保障。费明龙的名字,更是使得敌人闻风丧胆,他也成了横山一带老百姓的骄傲。

      随着战斗的不断持续和寒冬的到来,再加上日伪顽固封锁,部队给养困难重重,战士们每天只能吃两顿粗粮和野菜,没有布料做军衣,甚至连睡觉都成了问题。看着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和漏出脚趾的布鞋,费明龙心中非常难过。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战士们的艰辛,心急如焚,寝食难安。这天深夜,他又一次失眠了。他走出房间来到战士们的寝室,借着微弱的灯光,他看到几位战士紧缩一团,以相互抱着又准备随时跃起的姿势,睡在铺着稻草的地上,身上仅盖着一条有好几个破洞的旧棉被。见到这一幕,他不忍惊醒战士们,转身离去,眼泪却忍不住刷地掉了下来。

      回到房间,他脑海中浮现出林则徐那首《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诗句:“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是啊,只要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事,我还因为顾虑什么祸福而不去做的呢?想到这,费明龙怀着对自己部队的热爱和战友们深厚的感情,他毅然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卖田,卖房!

      为了解决部队经费和给养问题,他先后卖掉了自家200多亩良田和镇上所有29间门面房,全部用于资助革命事业。他为了革命事业卖田卖房的事情很快传播开来,一度被部队和地方百姓传为佳话,上级党组织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

      他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事迹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昂扬斗志,也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热情。

      四、横山突围

      1940年3月,根据上级党组织任命,费明龙兼任县委军事部部长。6月,任江当溧三县抗敌自卫委员会武装动员部部长。7月,任江当溧边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主任。

      1940年6月10日,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在仓口村抓捕了溧水上方寺恶霸、县特务大队长张满和反动分子刘莹西等人。在押往句容茅山途中,张满企图逃跑,被新四军处决。刘莹西等逃回后,传播了张满被杀的消息。张满的妻子黄春娟串联了溧水的周石安、张仁昌,以及江宁、当涂等地的刀会头目,策划暴乱。

      为贯彻“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1940年7月陈毅率新四军苏南主力北渡后,苏北南调部队迟迟未到,皖南军部东移又一拖再拖,因而苏南一带兵力甚为空虚,当时只有活动于茅山地区新四军四团和新三团1000余人。新四军主力部队调出横山后,整个横山地区更是没有主力,只有由赵家淦、费明龙、陈宗茂领导的200多地方武装来坚持。日伪顽军和新四军之间,力量对比愈加悬殊。一时间,恶霸地主蠢蠢欲动,大刀会头子也开始策动暴乱,企图围攻横山地区的抗日部队。

      1940年8月1日,国民党顽固派的江苏省第一行区督察专员兼溧水县县长汪国栋,联合顽固派江宁县县长杨鼎侯、伪当涂县县长刀会头目张四郎、江当溧三县刀会首领胡玉堂、熊三星、张方燮等,在横山马武村成立“大刀会总司令部”。在反动势力“一村不来就烧一村”的胁迫下,“大刀会总司令部”纠集横山地区30余村的刀会会众2万余人,以及新市“十三太保”部、小丹阳胡妖部、横溪周广忠部、薛家洼熊三星部、梁村周石安部,共分五路向我新四军和县委机关进攻。同时日军80余人、伪军100余人密切配合刀会行动,国民党顽固派的挺进军第二纵队也纷纷装作土匪分股进入边区,一时名震江南的“横山事变”最终爆发了。

      8月2日凌晨,时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三团政治处主任的彭冲,带领新三团一个主力连赶到横山支援,与费明龙及县委机关同志会合,迅速抢占制高点,在五座山头抗击刀会和敌、伪、顽的凶猛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多钟,这时已伸手不见五指。彭冲等同志决定由费明龙为前导,趁机组织突围。在天亮之前,部队从敌人的眼皮底下,悄无声息地转移到了郭庄庙。天刚微亮,敌人便在一片喊杀声中冲上山头,一看新四军早已没了踪影,方知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悔之晚矣。

      横山事变后,随着我军在横山转入地下,新四军转移到江溧句地区,面对日伪势力的威胁,“江当溧三县抗敌自卫委员会”处于无人领导状态,“三县联抗会”随之自行解散。横山地区再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日伪顽军到处搜捕杀害我地下党员和抗日志士,抗日活动一时趋于低潮。

      五、叛徒出卖

      为了迅速恢复横山地区的抗日活动,费明龙受上级党组织派遣,与江当溧句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汪大铭,于1940年9月30日夜间,步行来到横山脚下的山西地区。他将汪大铭安排在亲戚家隐蔽下来后,带着通讯员戴金山回到东库村家中。

      母亲看见他回来后,声泪俱下,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说:“现在到处捉拿你,这次回家就躲起来吧,不要再离开家了,儿呀……”

      费明龙心头发酸,强忍眼泪,坚决地说:“家难国难压肩,保国才能保产,妈妈,请原谅我顾不了家了。”

      横山新四军主力部队撤离后,不少干部及其家属惨遭杀害。一部分党员在日伪军白色恐怖下叛变自首,一部分党员信念动摇,消极躲避。

      费明龙回家当晚,通讯员戴金山便借口回村探亲离开东库村。不料他叛变了,当晚他就带领伪自卫团长和伪区长等人闯入汪大铭住处,幸好汪大铭有所防备,在亲戚的掩护下机智逃脱了敌人的抓捕。见抓捕汪大铭扑了个空,戴金山立即又带领伪自卫团长和伪区长等人前往费明龙家,把正在与母亲话别的费明龙捆绑起来。母亲见状,泣不成声。他对母亲说:“革命的火焰是扑不灭的,新四军一定会打回来的!”

      他们先把费明龙带到江宁县横溪桥边伪自卫团部,给他松了绑,但把他软禁起来。这期间伪自卫团长和伪区长前来与他套近乎,拉家常,劝他认清当前形势,并许诺只要他投降便立即释放并让他担任要职。费明龙冷笑一声,一言不发。临近中午,他们又把费明龙带到团部,安排了一桌丰盛的酒席。酒桌旁还坐着刚判变的戴金山。

      见费明龙进来,戴金山忙站起来满脸堆笑地哈着腰说:“费连长受苦了,你可要认清形势啊!你看,我现在已是自卫团副团长了,你过来当团长吧!”

      费明龙看了一眼戴金山和满桌酒菜,大吼一声:“革命抗日当头,你这个无耻叛徒,还有心思在此吃喝,卖国求荣!”说完,他拿起桌上的酒瓶,狠狠往戴金山头上砸去,“咣”地一声,戴金山捂住满手是血的脸,惨叫着倒在了地上。随后费明龙双手用力一掀,整个桌子便被掀翻,所有酒菜洒了一地。

      伪自卫团和伪区长气得跳了起来,掏出手抢指着费明龙叫道:“反了,反了,押下去,押下去!”手下立即蜂拥而上把费明龙捆绑起来,押往横溪桥边那座关押重犯的牢屋。

      六、血洒横溪

      194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早些。连续多日的雨水天气,让人倍感阴冷,寒风拂过,刺肤砭骨。

      这天黄昏,一缕久违的残阳透过锈迹斑驳的铁窗射进屋内,落在墙角戴着手铐和脚镣的费明龙身上。他的眼睛仿佛被针刺了一下隐约感受到了一丝光亮,努力睁开早已结痂的眼角,那缕残光却很快被小屋的黑暗吞噬,只在残缺的泥墙上留下一抹余晖印迹便消失不见了。

      费明龙被秘密关押在江宁县横溪桥边的这座小屋已经一个多月了。小屋四周有高厚围墙包裹,地面要比外面墙基低矮得多。屋内昏暗潮湿,空气浑浊,连日雨水的渗透加上凝结的血迹,夹带着一股血腥和霉味,阴气森森,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本就消瘦的费明龙,经过敌人数次的严刑拷打,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头发蓬乱,衣衫褴褛,伤痕累累,但他却宁死不屈,眼里闪烁着凛然的光亮。

      敌人见软硬兼施无果后,决定将他密谋杀害。得知这一消息后,曾被费明龙处决的恶霸地主张满的老婆黄春娟,拿出50块大洋,买通了凶手张晋兴,让他寻找机会尽快除掉费明龙。

      1940年11月19日上午,刚刚放晴的天空又飘起细雨。费明龙被三名伪军押出小屋。当他看到横溪桥边那一排排银杏树凋零殆尽,只有极少的黄叶在风雨中呜咽,他知道他人生最后的一个冬天来了。“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想起宋代诗人仇远的那首诗《立冬即事》,他感叹到: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寒风中,伪军压着费明龙行至横溪浴室门口,带队伪军示意费明龙进去理个发。费明龙步履蹒跚走进浴室,却见室内悄无一人,他似乎觉察到了一些异样。但他还是镇定自若地坐在了凳子上,静静地等待着。而暗藏在浴柜旁的张晋兴潜到他身后,掏出手枪,对着他的后背连开三枪,费明龙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

      噩耗传来,横山四周的百姓无不震惊,悲恸不已。他的遗体放在横溪街上被示众。直到三天后,遗体才被家人偷运回来,安葬在东库村头。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解放初期,包括黄春娟在内的这些恶贯满盈的土匪恶霸、刀会头目全部被依法处决,得到了他们应有的下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费明龙牺牲时,年仅29岁。他的人生如同夏花一般,短暂而绚烂,却将最美的一瞬留在了世间。他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犹如长风出谷、雷霆万钧,迸发出摧枯拉朽的力量。正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后记

      采访中,费明龙长孙费世贵动情地说:“我们为有这样的爷爷感到骄傲和自豪。父亲在世时经常跟我们讲爷爷革命的故事,可以说我是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的。爷爷的革命事迹对我们后人影响很大,我也时常教育我们的后代,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做坏事,更不能做对不起国家和社会的事情!”

      据他回忆:爷爷牺牲时,他父亲和胞叔刚刚7岁,小叔叔5岁,姑姑年仅3岁。奶奶一个人带着四个小孩子一路逃亡,其遭遇的艰辛可想而知。我们后代不会忘记祖辈先烈,人民政府也没有忘记他。每年丹阳镇政府及市区领导都会经常过来看望慰问我老母亲,我们家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烈士家属的关心和温暖。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倍加珍惜!我们作为烈士的子孙后代,不要别的,只要人民心中有他。

      1982年,当涂县人民政府为费明龙立碑,定为革命烈士。1983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了费明龙“革命烈士证明书”。2012年11月,抗日英雄费明龙烈士墓被命名为马鞍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丹阳镇党委、镇政府、博望区公安局及爱国企业等共同出资8万多元对东库村头的原费明龙烈士墓进行了进一步修缮,并作为博望公安分局、丹阳派出所、丹阳镇山河村、金大进重工机床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或其他重要时节,都会有大批青年党员、职工和学生前去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饮水思源,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烈士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碧血青山•横山之子——抗日英烈费明龙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ieren/12332.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