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二十八那天,回到农村老家,又一次见到了老公的同宗兄弟。
其实去年春节时也远远地见到过,当时我不敢上前打招呼,因为我身边跟着三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这次因急需买白醋和辣椒酱,便硬着头皮踏入他家的店铺,他家的店距离最近。
大门只开了条缝,我钻进去扫了一眼店内,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地上只有零星的几样杂物,货架上也是空荡荡的,仅有几瓶酱油之类的调料。
没见有人,我喊了一声“叔叔”。他便从里间出来了,头发几乎全白,才40来岁人。挤了挤笑容说哦,你们回来啦。然后告诉我没去拿货,过期的都清理了。
我张了张嘴,却出不来声。心里已经很懊恼了:我这种笨人,进来干什么?我根本没有能力面对这样的局面。
我觉得我该说点什么的。可是我可以说点什么呢?
因从小便在外地,我的潮汕话表达本就不利索。情商智商也总在关键时刻掉线。再者此刻说什么话有意义呢?像往常一样开心地闲聊几句吗?我又做不到。
我木木地“哦”了一声,逃也似的离开了。
在那件事发生以前,他家的店可热闹了。虽然是开在农村里,却规模不小,两层楼,上面一层做仓库,下面一层除了有几排摆得满满当当的货架以外,还有两张台球桌以及弹珠机,一间麻将房,厨房厕所都挺大。有收发快递,代收多多买菜,上门送大米,送煤气罐等服务。设施齐全加上俩公婆热情周到,买东西时总是让人如沐春风,生意非常红火。
最让乡亲们称道的是他家俩壮实又懂事的儿子。早已像大人一样能干,看店,做饭,用自行车送货等等,大的甚至能扛煤气罐了。春节期间还勤快地摆起烧烤摊子…… 日子过得是那么有盼头!
万万没想到老天爷会如此残忍,这么乖巧的俩孩子一个都不给他们留下。
这俩孩子是前年暑假期间出事的,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四岁,跟着舅舅去海边游泳,结果舅甥仨人无一生还。
全村悼心疾首!人人落泪。提起来便深深地惋惜,哀叹老天不开眼。
我第一次听说此事时,也震惊不已,好几天都不敢相信。更无法想象他们该怎么度过接下来的日子。
……
值得安慰的是,离开村子前,婆婆告诉我,他们已生了个女孩。我听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很好,不管怎样,生活还得继续,一切向前看。虽然艰辛,再难的坎也得过。人间本就不易,不是吗?
02
大年初三,为了买到正宗的蕃薯粉条,婆婆领着我穿梭在小巷里,询问哪家有存货。
虽有过以往的教训,心里有些提防,仍被“砰”的一声炸开在脚下的鞭炮吓得不轻。几点红色纸花在怀里蹦开去,低头一看,毛衣上已有个小洞,还晕开了一小片黑色。婆婆也被吓了一大跳,直拍胸口。
我怒火中烧,抬头一看,拐弯处一个六七岁的熊孩子正坏笑着打算溜走。
我破口大骂:“衰奴仔,你骗惊死我!你敢走?”(此时潮汕话格外流利)
他拔腿便跑,我拔腿就要追,婆婆在后面喊住我:“迈追了迈追了,算数啦,你爱叫伊“叔公”啰!”
什么?我?喊他叔公?
……
嗬!孙侄媳妇教训叔公,貌似有点大逆不道?
罢了,一件毛衣而已,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心里默念几句国粹解解恨就是了。
(其实,我是害怕他家长,辈分更高啊,哎)
03
大年初四,该收拾东西准备回城啦。每次回老家农村过春节,都让我既爱又厌。
爱,是因为除了能换个环境调剂一下生活,感受与亲人团聚的快乐以及热烈的春节氛围以外,还能吃到正宗的潮汕美食。厌,是因为我大潮汕农村的“拜神”观念实在太深厚了!
潮汕有一句流传久远的俗语:“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这个“时年八节”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除夕,在这些重大的节日,潮汕人的头等大事就是祭祖和拜神。
我很佩服生活在农村的乡亲们在拜神这方面超乎常人的记忆力,他们能牢牢记住每年众多需要祭拜的节日,以及每个日子所要拜的各路神仙。
春节,祭祖和拜神仪式更加隆重又复杂。整日准备各种供品,忙得团团转不说,有的神仙居然得在深夜祭拜,还有的则要在清晨。
可想而知,睡个整觉只能是梦想。
祭祖方面除了要到祠堂拜祖先,还要拜马路边的“百姓公”,(无名氏公墓)。拜神方面,家里头要拜的有地主公,灶王爷,门神,财神爷……外头要拜的有土地公,天公,老爷庙,关公庙等等等等。各路神仙的名头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大年三十开始到年初二便是各种祭拜仪式。彼时人头攒动,接踵摩肩,乡亲们挤在一起跪了又跪,拜了又拜。大家在烟雾缭绕中挤进挤出。
供品种类繁多,色彩斑斓,有荤有素,看得人眼花缭乱。数量也非常惊人,供桌上摆得满满的,甚至只能叠起来放。
拜完的这些供品怎么办呢?肯定就是人吃啊!于是乎,开始了每天反反复复的这些供品的翻锅或再造!十几口人吃他个五六天,你以为就能吃完吗?
不不不,不可能吃得完的。一群孩子,看着餐桌上摆得满满的,其实新菜没两个,三天就该腻了,剩下的两三天就是象征性的扒拉几口,然后各种零食吃起来了。
通常我们回村过年,年初五初六就该返城了。那还剩这些吃的怎么办呢?留给老人是不可能的,老人家吃得不多,都留给他们,那得从年头吃到年尾,再说了,元宵节就要到了,又是各种拜神,又有丰富的供品。
不带走,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分掉这些,让老人家能早点吃上新鲜的肉菜才是孝顺老人。
因此,猪肉啦,鸡鸭啦,肉丸子,肉卷啦,各种糕点米粿等杂七杂八的熟食,都得打包带走!回城再吃个十天八天的吧,呵呵。
我并不挑食,只是厌了翻锅与再造,都已做成熟食了,任大厨出手,也翻不出花样与不同味道了吧?
曾经几次跟老人家提议:熟食供品可否准备少些?
回答都是:不行,不好看,别人会笑话的!
年轻时的我气性高又大概觉得好玩,嚷嚷着:谁?谁敢笑话?我找他骂架去!
老人家不说,只是苦笑。但我知道,俩老人都老实惯了,肯定是有人笑话过他们准备的供品寒碜。
现在的我没有那种动不动就义愤填膺的气概了。只会在心里暗想:呵呵,祖先若真有灵,自会保佑子孙们健康平安,吃喝不愁,会计较供品的多与少吗?神仙若真有灵,更会体谅人间疾苦,保佑各方安定,会根据供品的多与少给凡人分三六九等,区别对待吗?
信仰是自由的。
诚心祭祖,拜神没有错,但是不是该回归本心呢?若把祭拜现场变成了攀比现场,以此彰显谁家更富有,一切便都变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