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一泉一窖(散文)

  • 作者:薛志成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2-19 23:22:53
  • 被阅读0
  • 天底下多泉,叮咚叮咚不知几万万眼。小时窝山峁,见泉一二。夏日,山野偶有泉,隐隐于芊芊芳草,锅口大,盆子浅,清凉甘洌。也有庄头老泉,泉水汩汩,清澈见底,一把把木瓢舀了几辈辈人,无人知晓,知晓它是村里人的命根子。村里人好饮,独爱清晨的一担泉水,围炉煮茶,饭后再酌几杯小酒,说能通经络。

      十五岁那年,父亲陪我来县城参加中考,寄宿一家私人客栈。四合院,青瓦土屋,苔藓爬墙头,大通炕,一个炕上能睡四五人。和我们挤一个炕上的,是父子俩,也是父亲陪儿子参加中考。另几间房,一个样。算是“志同道合”,大人们搭上了共同的话题。饭后茶余,坐屋檐下,聊子女,聊家事,聊国事,聊柴米油盐,天南地北,说东道西。聊到一眼泉和一瓶酒时,月牙儿就拉开了话匣子,似乎要盛了满天的星星才收得住。

      少时不善言辞,不闻窗外事,只听得大人们说,泉是汤峪温泉,酒是上邽大曲。仅此而已。现在想来,倘若闲谈即为作文,那一定是浓墨重彩的大篇幅了。

      在外求学,遇到舍友父亲,博学多识。他知我从清水县来,顿时饶有兴致,说汤峪温泉声名远扬,泡温泉,仿佛投身大自然的温柔怀抱,洗去的是身上的污垢,更是尘世的万千疲惫,让心灵在氤氲水汽中悠然自得,重拾宁静与平和。还说清水是个好地方,轩辕黄帝生于清水,秦非子为周王室牧马有功封邑于清水,还出了一位策马扬鞭击匈奴,屯田戍边的西汉名将赵充国。中国文化里少不了一个“酒”字。文人墨客,对酒当歌。不知他好酒几分,对清水的酒亦如数家珍。说清水清水水至清,酿的酒绵软醇和,幽雅静爽。

      一个异乡人对清水的熟悉,让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清水人汗颜至极。清水历史特有的厚重与文化独具的魅力吸引着他,超越了地理与时空的参照系,在文化的层面上重新找到了一个故乡的坐标。我呢?一只井底之蛙,在一个形似闭合的圈里跳着永不连通的路。

      他乡,故乡。故乡,他乡啊!

      渊博的学识如波涛汹涌一般,拍打着我孤陋的心岸,将那泉引入我的心海,将那酒窖藏在我的心房。似乎每一次心跳,都是泉水叮咚叮咚响,为酿那千年的杜康。

      过了几年,每周的七分之五,我都与粉笔黑板为伴。偶有一个悠闲的周末,出来透透气,温泉必是心之所向。

      春日,骑车漫游。

      出老城百来米,东风迎面,拂来阵阵酒糟的馥香。渐行渐浓。

      素来不沾酒,偏喜其香,没有酒味的浓烈,有百花溢不出的芬芳。酒香迷人,醒脑提神通窍,总不会让人东倒西歪,舌头打结,以至痴言失态。

      想起古时江南,梅子黄时雨,青石板的深巷里常有人吆喝:“买酒糟了,买酒糟了!”那酒糟之气,逆於人鼻。古书记载清泉四注,以得清水县名。这水清甘醇的北方小城,焉能不有锦绣江南的几分酒气?

      过一门口,见天河酒业矗立于广袤之地。银白色的不锈钢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偌大的发酵罐,宛若一座巍峨的城堡。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酒不在名,有窖则醇。贮酒库房内保存有1956年天水市酒厂和1982年清水县酒厂建造的木质酒海和藤条酒海152件、陶瓷酒坛520只。其酿造的历史可上溯到清朝末年(1911年)的“常盛茂”烧锅,百年的传承演变形成了“醇厚绵香、净爽味长”的独特风格。痴迷数学,向来崇拜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用数学的眼神看,跨度之大,年代之久,数量之多,这足以使天河酒业一举成为国家3A级文化旅游景区和甘肃省第二批工业遗产,实至名归。

      曾经的上邽大曲窖藏在酒家的脑子里了,如今的天河春、羲皇故里和充国酒又成了酒家的琼酿。

      “天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皆爱酒,难怪酒是中国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符号,难怪北方的小城有如此悠久的酒文化。

      偶有名酒,陶渊明无夕不饮,作《饮酒诗二十首》。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嗜酒,沉醉不知归路。爱酒懂酒,绕不过苏东坡,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作个闲人。谪仙人举樽,绣口一吐:“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倘若时光能穿越到盛唐,太白回故里成纪,云游来上邽古城,举杯邀明月,定有一篇传世佳作。

      呜呼哀哉!如我不胜酒力之流,闻其香而不好酒者,始终徘徊在墨客达官贵人之外,高山仰止,一介布衣涂鸦自赏,文章自然难入妙境。

      向东再行十里,入了山,到温泉景区。野草碧绿,芦苇白绿,柳条葱绿,松针苍绿,柏叶翠绿,杉木青绿,槐叶嫩绿,桃叶墨绿,银杏鹅绿,满眼皆绿。绿里又一片粉,粉中带红,红中带紫,紫中带白,白中映粉,是笑开颜的丁香。一朵朵、一簇簇,挤压压一片片,一丛丛。绿里露出了亭台,露出了长廊,露出了楼阁,露出了荷塘,露出了村落,露出了酒旗,露出了茶馆,露出了幼童的酒窝,露出了女人的眼眸,露出了汉子的伟岸,露出了老者的鹤发。山上有怪石,石上有山绵延不绝。有真山,藏脉聚气,也有假山,细流成瀑。石,是真石,生得可爱,勾人魂。

      泉,比景更有来头。

      人类远古的历史,不论东方中国还是西方欧洲,几乎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神话。相传后羿射掉的九个太阳落在了九州大地,泉水因跌落的太阳的余热而温烫,便称之为温泉。另一个神话更是惊心动魄,说天塌地陷之时,女娲炼化五色石补天空,斩神鳌之足撑四极,而在她补天之时,五彩石熔化滴落地上成了温泉。《诗经》中描述的在水一方的这块古老土地里,必是深藏着一颗太阳的,抑或涌流着五色的补天石。邻近的陇城是女娲故里,距此不远的花石崖有颗巨大的补天石,莫非温泉是史前文明的遗迹?

      文字记载始于北宋。这里原有一座龙神庙,庙前有温、寒二泉。自古以来,当地百姓视其为“神水”,纷纷前来洗浴治病。如今庙宇已毁,现存温泉石碑两通。一通为诗碑,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诗曰:水性原皆冷,此泉何独温?天留千载泽,池贮四时春。善洗身心病,蒸销眼耳尘。好乘天际马,洒鬣暖吴民。另一通为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所刻,除赞美之辞外,还记述了温泉龙神庙的扩建情况。可见,温泉在明代已是陇上胜迹之一,位居清水八景之中。

      泉深不见底,泉口水雾蒸腾,是天空里落下来了云脚?袅袅而上,是薄薄清烟,又蒙蒙地落下,是淡淡丝雨。

      触目一幅烟雨山居图,出于何人手笔?

      轻解衣,缓缓入水,一股暖流从脚心儿升腾起来了。仰面而卧,只露脖颈以上,暖流蔓延至周身。脸,扑通扑通地热起来了。发根里生了气,生了雾,和着硫磺的微熏味儿,又结成露珠,爬上额头,打个滚儿流下脸颊。有三两滴遛进了眼角,热乎乎的,不痒,全然舒服。那不是朝露,朝露太晶莹太冰冷太绝情。这时,露了膀子和胸膛,不闷不燥不热,恰恰合适。闭目,凝神,梦一般憩息。几处早莺争暖树,蜻蜓点水立荷头,凉风红叶青苔,雨雪霏霏。任窗外世事变迁与季节轮回吧。

      披衣,坐藤椅,面朝青山。青山暗暗送来阵阵秋波。听个《高山流水》,掀开茶碗盖子。袭来豆香,是熟悉的龙井香。熏目而后饮。平生最爱龙井,叶片舒展,不失圆润秀气。汤绿,淡雅清亮,味浓郁,香气宜养目。

      身旁一饮者,鹤发童颜,眉目间流淌着当年的清俊,少了壮汉的气场,多了的尽是慈祥。不多不少,白酒一小杯,看山听水细品慢尝。一瞅,杯是鸳鸯夜光杯,酒是充国老酒。

      一碗茶在手,知足常乐。

      一杯酒入口,知足常乐。

      叮咚叮咚,天底下多泉。清泉四注的地方有汤峪温泉。那年那时,天河里的清水四注,是后羿,是女娲感动了天?感动了地?将进酒,一杯一杯复一杯,杯莫停,天底下有的是窖。天河里的窖独一无二。三杯通了大道,一斗合自然。

      一泉,汤峪温泉。一窖,天河酒业。

      脸,水淋淋的润。撩起一绺儿湿漉漉的头发,呡口西湖龙井。依依的杨柳风,送来门前溪水潺潺的告别,不觉喃喃自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审核人:站长】

        标题:一泉一窖(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3129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