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大别山腹部的革命老区、纯山区、贫困县。
全县总面积2372平方公里,耕地28.4万亩,山多地少。境内山脉纵横、峰峦重叠、沟河密布,是长江流域的皖河、淮河流域的淠河两大水系发源地和分水岭。海拔500米以上的中低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0.6%,境内最高峰1755米,最低点70余米。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岳西地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四十万老区人民,祖祖辈辈在这个“八山一水半分田”里刨食生存,繁衍后代,建设家园。
以人为核心,山川、河流、大地、田园、屋舍,乃至牛栏、猪圈、鸡棚……组成了宏阔的水土、生态的水土。
宏阔的水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的水土,是人们赖以发展的基础。
风水好,人丁兴旺,发家发财,这是迷信;水土好,生态优良,经济繁荣,这是科学。
岳西的水土向来是贫瘠的,生态是脆弱的。
它们是要精心呵护的。
如何呵护?
呵护的过程是曲折心酸的。
岳西的山如何从“光头”变为“绿荫”的?岳西的水如何从“浑流”变为“清溪”的?
水利人做出了艰辛努力和巨大奉献!
说及岳西水土及其生态环境的糟糕状况,“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小雨山洪淌,大雨泥石流”是标配式描述。对此,山里人留有清晰的记忆,更承受了莫大的损失和痛苦。
岳西最稀缺的是水,最浪费的也是水。
全年的降水,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突然电闪雷鸣,黑云压顶,天兵天将,骤然而至。雨水奔流而下,在山坡上,在耕田上,冲出一道道沟壑,像一道道血淋淋的伤口。
苦苦期盼的雨水,化做满沟黄黄的泥浆,流走,流进皖河、淠河,流入更远处的长江和淮河……
看着急急而来匆匆而去的流水,村民们是多么的无奈啊。
如何留住水、保住土?
这是岳西的大事。
毛尖山乡红旗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和炉给我讲述了他们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的故事。
刘和炉是个憨厚的汉子,言谈中略显腼腆。
他说,红旗这个村,山高岭大,交通不便,经济条件差,自古以来,村民们都扼守着“靠山吃山”的理念。
二十年前,家家户户靠砍树窖茯苓、窖天麻为生;前几年又以挖山挖河洗沙来谋求生计,导致山场、河道到处伤痕累累。
二十年前,只要抬头环顾,就发现周遭山排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白花花的“补丁”。
——其实,他说的“补丁”,是村民们在山上随意开挖的窖茯苓窖天麻的“窖场”,是山林的“伤疤”,是水土流失的“起因”,是生态破坏的“祸根”。
但这能责怪村民吗?不能!“民以食为天”,人人都要生存、都要吃饭呀。
一到雨天,洪水挟裹着泥沙从山排上、山沟里冲刷下来,肆虐着田地、道路和村庄,层层梯田成了“沟壑”,道路成了“破折号”,村庄成了“泥石场”。
谈起泥石流,他还心有余悸,他说,算他命大,1992年的大洪灾,雨大而急,半夜,他家屋后的山坡发生了泥石流,一块200多斤重的大石头,冲下山坡,击穿了他家屋墙,准准地砸在他的床上。那晚,如果他睡在床上,那后果不堪设想。但老天有眼,不,应该是父亲有灵,头天,他父亲坚决要他去淮北看望哥哥而躲过了死劫。
他莞尔一笑,说:“要不是父亲无意之中的指派,哪有今天我刘和炉”。
副乡长方和平和其他村干,也纷纷说着这里的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的点点滴滴。
流经红旗村的鹭鸶河,是县城饮水保护区,也是皖水之源,但村民们为了眼前利益,挖沙卖沙,一条清秀美丽的大河被挖得千疮百孔,浑水长流。
曾几何时,山场随意开挖是没人管的,树木随意砍伐是没人管的,挖山挖河采沙也是没人管的。
怎么管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千百年来祖先们留下来的生存之道。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历来贫瘠,除了穷山,就是恶水。雨来水涨,雨停水断,靠水吃水不行。只有靠山上那稀稀疏疏的树木,靠河道里的沙。油盐没了,就上山砍棵树买买;一年的生活开销人情往礼全靠窖茯苓窖天麻和洗沙的收入维持。这些一直是岳西老百姓的主产业,是他们唯一的生计,在他们心目中,这都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而且,岳西的茯苓一度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畅销的名贵药材,为岳西发展及其老百姓脱贫致富贡献了巨大力量。
谁敢断了千家万户四十多万人的生活?
放任不管,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巨大的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灾难;管住,又制约了千家万户的经济发展和岳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业。
这是矛盾,这是困扰岳西上下的难题。
权衡利弊,与时俱进,取其利大。岳西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时代发展到今天,要坚决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取缔砍树开山窖茯苓窖天麻,坚决杜绝挖山挖河洗沙,坚决保护好岳西贫困山区本就脆弱的水土和生态。
一声令下,全县立马行动。
发传单,贴标语,造声势,进村入户宣传,让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的政策和理念入千家,进万户,深入人心。
山区的老百姓厚道淳朴善良。
他们立即响应号召,收起了斧头,停下了锄头。
但吃喝要钱啊,脱贫致富要产业啊。钱哪来?产业哪来?生计哪来?
政府也考虑了百姓的需求和心声。在严管山场山林和严禁开山窖茯苓窖天麻、规范采沙的同时,也出台了支持发展其他生态产业的政策和措施。
引导全县老百姓产业转移是上策,政府提供发展项目、全力给与技术与资金的支持帮助是措施。
岳西县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多批次请来地质、水利、农业、林业等各类国家级专家,来分析、指导、定位产业转移方向和产业主打项目。
专家认为,岳西境内多山,以中山地为主体。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9座,最高峰与最低处,相对高差大,达1680米左右。境内侵入岩、火山岩十分发育和活跃,超过全境基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该两类岩石极易风化,裂隙发育、破碎,水土保持性能差,雨水季节或遇到连阴雨时,特别是在人类活动切坡处,极易产生滑坡地质灾害。境内山坡坡度大多在40~60°,河谷纵坡落差大,多发育冲沟及“V”型谷。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由于构造都是砂及砂砾石层,风化裂隙,构造裂隙,结构松散,透水性强,所以水土保持效果极差。
村民们常说的“易涨易退山溪水”“雨来水急急,晴来干裂裂”,是最形象的描述。
作物生长离不开水土。
所以,专家建议要做好水土保持,要发展适合高山生长和耐旱的作物。
因地制宜。岳西只有瘦山,只有贫地,只有弱水。在瘦山贫地弱水上如何念好水土经,做好山水文章?
综合专家的意见,岳西有了思路。
既然梯田有“三保”功能(保水、保土、保肥),能长庄稼和经济作物,那就从整修梯田、固坝修塘入手吧。
水利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一系列项目源源而来。
一时间,各地掀起了整修梯田、加固堤坝、改建水塘、建设水渠等等项目建设的热潮。
2008年,国家进一步推动“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岳西县更是抓住这个机遇,一马当先,做出了整治梯田5万亩、新修梯田5万亩的“双五万”规划,对整治梯田每亩补助200元,对新建梯田每亩补助400元至500元,并由水利部门牵头落实。
红旗村也紧锣密鼓地实施了梯田改建工程,并借此机会,修建了集水土保持、防洪抗旱、美丽景观于一体的鹭鸶河生态坝,实施了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整治系列工程。
老百姓见到我们,竖起大拇指,说,以前的泥石流没有了,现在的河水清了,没有“急浪”打坏河坝的事情了,更没有大水冲掉田地和房屋了。
主簿镇白果村。新、老两位书记,争相告诉我他们村修梯田保水土的故事。
白果村四面环山,极为缺水。村民们年年为争水抢水骂架打架。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村里动了许多脑筋,想了许多点子。但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全县统一部署下,白果村也积极实施修梯田、保水土、种作物。
但村民们议论纷纷。有支持的,有反对的。焦点都集中在“水”上。反对的村民说,本来就缺水,修了梯田还是缺水,花了钱花了功夫,肯定没有效果,搞这个无用的工程干吗?那可是劳民伤财啊。
村里人开始了观望和等待。
老书记杨堂旺,说话干脆,铿锵有力,是一个很有威望的老村干。他想,自己带头,做好示范,定有效果。
他自费请来了推土机、挖掘机,在自家荒废多年的山田里开始修梯田!
部分村干和许多村民都很诧异。国家鼓励修梯田有补助,为什么不等国家补助呢?自费修建,这不是傻子么?
他在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说,国家规划优先从大流域开始,循序渐进,蚕食死角。我们白果村最偏僻,且地形复杂,高山围着的一块地方,处于规划的末端,坐等国家补助,该到何时?
可整修梯田需要一大笔资金啊。大家都说。
早一年修成梯田,种上茭白等经济作物,一年就会赚回来。
杨书记一边做宣传工作,一边自顾自地修建梯田。
两个月后,杨书记将自家荒废的几亩坡耕地,全部改造成标准化梯田,并及时种上了茭白。
第二年,茭白收获季节,每亩净收入5000多元。他逢人便说,我这几亩荒地,以前杂草丛生,现在“长出”了几万元钱。
村民们不需要高谈阔论。白花花的银子就是最好的宣传与诠释。
于是,白果村一下子掀起了整修梯田种茭白的热潮。
家家户户修好了高标准的梯田,种上了茭白。并同步修建了“旱能蓄水,涝能排水”的沟渠网络及水塘。一下子从根本上化解了以前家家户户“护水、抢水”的矛盾,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需求。
更可喜的是,几年时间,茭白名扬山外,登上了合肥、武汉、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的菜市场和菜桌,成了地标产品、名牌特产,供不应求。
白果村的茭白时代来了,主簿镇的茭白时代来了,岳西县的茭白时代来了。
现在,只有你进入主簿镇境内,公路两边电线杆上,都挂上了“茭”字广告艺术路灯。
“茭白”亮了主簿镇,亮了整个山区。
主簿镇家家户户的“茭白楼”建起来了,钱包鼓起来了。
现任书记杨堂胜说,当时,村民们没明白,以前长满野草的荒田荒地,修了梯田怎么就变为聚水盆。
科学揭开秘密。水土保持的原理,就是利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把地势变得平缓,改变微地型,消化径流,使水不下坡,水不出沟,最大限度地蓄住田间的水。据测算,每亩梯田可以拦蓄四十至七十立方米雨水。
梯田蓄了水,就有蓬勃的生命,就是源源不断的财源。
石关乡马畈村,地处高山深沟里。村民们像一丛丛爬满了山坡的荆棘,含辛茹苦地趴在贫瘠的土地上要生活。
一座座大山,一条条沟壑,一块块巴掌田、眉毛田、卧牛田、一线田维系着这里的子民。
贫穷、苦难能启迪人的智商,能磨炼人的意志,能塑造人的精神。
马畈人是聪明的、是勤奋的,一代一代传承着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他们采取多种方式脱贫致富,包括积极改造“巴掌田、眉毛田、卧牛田、一线田”,让这些梯田成为高标准水田,种上茭白和高山蔬菜。并修建了四公里长的排水渠、三个蓄水池,达到了“旱时有蓄水,涝时有沟渠”的生态系统。
几年时间,马畈村就富了。成了带头村、先进村、示范村。
省委书记李锦斌两次视察马畈村,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和赞赏。
如今,岳西县梯田总面积十五万余亩。
梯田,不仅改善了农业条件,更改善了环境,提高了百姓的收入,推进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现在,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岳西人,有一个明显感觉,断流多年的山泉现在长流不息,而且,山中的泉眼也明显增多。
什么原因?
水土保持好了!
生态好了!
现在,行走在岳西乡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又一片的绿。
这一片一片的绿不是偶尔为之的点缀,而是肆意的铺排,洋洋洒洒,给人一份妥帖感和富足感,让人在不经意间放心地交出自己的呼吸和身心。
岳西的绿,是清新的绿,融化在风里,将人的周身包围,挥洒着淡然而清新的土木香气和泥土芬芳。
这就是岳西现在的生态。
为了这片绿,为了这方水土,为了美好生态,岳西人一直在奋斗。
五河镇镇长聂蓓,是一位肯干能干善干的女性。
她担任五河镇镇长后,发誓要改变五河镇生态环境,根除“芭茅山”。
在她办公室,她侃侃而谈。
她说,岳西是林业大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7.2%。俗话说“靠山吃山”,岳西曾经就是靠林业支撑经济发展,靠砍树买树来养家糊口,整个岳西县一度砍树成风。以至于大树砍没了,山光秃了,山洪一来,灾害泛滥,全县上下吃了“光头”亏;五河镇更是吃了大亏,前几年全镇山林“光秃”率高达45.1%,山上没有树木,就尽长芭茅草,春天芭茅草肆意生长,冬季又是森林防火的最大隐患,年年防火,总是防不胜防,一到防火期全镇上下就想不到休息,日夜防守。“芭茅山”治不了,五河镇的生态环境就不好,经济就发展不了。
所以,五河镇下定决心治理“光山”,他们通过招商引资等各种方式,将所有“芭茅山”分别种植了构树、香榧等经济林。
几年时间,五河漫山遍野已经是绿意融融了。
何止是五河?
现在的岳西,到处都是山清水秀,绿芜朗朗。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呼朋唤友,来此“煮酒邀明月”“把酒话桑麻”,尽情地享受水土岳西、生态岳西。
全县总面积2372平方公里,耕地28.4万亩,山多地少。境内山脉纵横、峰峦重叠、沟河密布,是长江流域的皖河、淮河流域的淠河两大水系发源地和分水岭。海拔500米以上的中低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0.6%,境内最高峰1755米,最低点70余米。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岳西地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四十万老区人民,祖祖辈辈在这个“八山一水半分田”里刨食生存,繁衍后代,建设家园。
以人为核心,山川、河流、大地、田园、屋舍,乃至牛栏、猪圈、鸡棚……组成了宏阔的水土、生态的水土。
宏阔的水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的水土,是人们赖以发展的基础。
风水好,人丁兴旺,发家发财,这是迷信;水土好,生态优良,经济繁荣,这是科学。
岳西的水土向来是贫瘠的,生态是脆弱的。
它们是要精心呵护的。
如何呵护?
呵护的过程是曲折心酸的。
岳西的山如何从“光头”变为“绿荫”的?岳西的水如何从“浑流”变为“清溪”的?
水利人做出了艰辛努力和巨大奉献!
说及岳西水土及其生态环境的糟糕状况,“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小雨山洪淌,大雨泥石流”是标配式描述。对此,山里人留有清晰的记忆,更承受了莫大的损失和痛苦。
岳西最稀缺的是水,最浪费的也是水。
全年的降水,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突然电闪雷鸣,黑云压顶,天兵天将,骤然而至。雨水奔流而下,在山坡上,在耕田上,冲出一道道沟壑,像一道道血淋淋的伤口。
苦苦期盼的雨水,化做满沟黄黄的泥浆,流走,流进皖河、淠河,流入更远处的长江和淮河……
看着急急而来匆匆而去的流水,村民们是多么的无奈啊。
如何留住水、保住土?
这是岳西的大事。
毛尖山乡红旗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和炉给我讲述了他们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的故事。
刘和炉是个憨厚的汉子,言谈中略显腼腆。
他说,红旗这个村,山高岭大,交通不便,经济条件差,自古以来,村民们都扼守着“靠山吃山”的理念。
二十年前,家家户户靠砍树窖茯苓、窖天麻为生;前几年又以挖山挖河洗沙来谋求生计,导致山场、河道到处伤痕累累。
二十年前,只要抬头环顾,就发现周遭山排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白花花的“补丁”。
——其实,他说的“补丁”,是村民们在山上随意开挖的窖茯苓窖天麻的“窖场”,是山林的“伤疤”,是水土流失的“起因”,是生态破坏的“祸根”。
但这能责怪村民吗?不能!“民以食为天”,人人都要生存、都要吃饭呀。
一到雨天,洪水挟裹着泥沙从山排上、山沟里冲刷下来,肆虐着田地、道路和村庄,层层梯田成了“沟壑”,道路成了“破折号”,村庄成了“泥石场”。
谈起泥石流,他还心有余悸,他说,算他命大,1992年的大洪灾,雨大而急,半夜,他家屋后的山坡发生了泥石流,一块200多斤重的大石头,冲下山坡,击穿了他家屋墙,准准地砸在他的床上。那晚,如果他睡在床上,那后果不堪设想。但老天有眼,不,应该是父亲有灵,头天,他父亲坚决要他去淮北看望哥哥而躲过了死劫。
他莞尔一笑,说:“要不是父亲无意之中的指派,哪有今天我刘和炉”。
副乡长方和平和其他村干,也纷纷说着这里的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的点点滴滴。
流经红旗村的鹭鸶河,是县城饮水保护区,也是皖水之源,但村民们为了眼前利益,挖沙卖沙,一条清秀美丽的大河被挖得千疮百孔,浑水长流。
曾几何时,山场随意开挖是没人管的,树木随意砍伐是没人管的,挖山挖河采沙也是没人管的。
怎么管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千百年来祖先们留下来的生存之道。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历来贫瘠,除了穷山,就是恶水。雨来水涨,雨停水断,靠水吃水不行。只有靠山上那稀稀疏疏的树木,靠河道里的沙。油盐没了,就上山砍棵树买买;一年的生活开销人情往礼全靠窖茯苓窖天麻和洗沙的收入维持。这些一直是岳西老百姓的主产业,是他们唯一的生计,在他们心目中,这都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而且,岳西的茯苓一度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畅销的名贵药材,为岳西发展及其老百姓脱贫致富贡献了巨大力量。
谁敢断了千家万户四十多万人的生活?
放任不管,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巨大的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灾难;管住,又制约了千家万户的经济发展和岳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业。
这是矛盾,这是困扰岳西上下的难题。
权衡利弊,与时俱进,取其利大。岳西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时代发展到今天,要坚决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取缔砍树开山窖茯苓窖天麻,坚决杜绝挖山挖河洗沙,坚决保护好岳西贫困山区本就脆弱的水土和生态。
一声令下,全县立马行动。
发传单,贴标语,造声势,进村入户宣传,让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的政策和理念入千家,进万户,深入人心。
山区的老百姓厚道淳朴善良。
他们立即响应号召,收起了斧头,停下了锄头。
但吃喝要钱啊,脱贫致富要产业啊。钱哪来?产业哪来?生计哪来?
政府也考虑了百姓的需求和心声。在严管山场山林和严禁开山窖茯苓窖天麻、规范采沙的同时,也出台了支持发展其他生态产业的政策和措施。
引导全县老百姓产业转移是上策,政府提供发展项目、全力给与技术与资金的支持帮助是措施。
岳西县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多批次请来地质、水利、农业、林业等各类国家级专家,来分析、指导、定位产业转移方向和产业主打项目。
专家认为,岳西境内多山,以中山地为主体。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9座,最高峰与最低处,相对高差大,达1680米左右。境内侵入岩、火山岩十分发育和活跃,超过全境基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该两类岩石极易风化,裂隙发育、破碎,水土保持性能差,雨水季节或遇到连阴雨时,特别是在人类活动切坡处,极易产生滑坡地质灾害。境内山坡坡度大多在40~60°,河谷纵坡落差大,多发育冲沟及“V”型谷。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由于构造都是砂及砂砾石层,风化裂隙,构造裂隙,结构松散,透水性强,所以水土保持效果极差。
村民们常说的“易涨易退山溪水”“雨来水急急,晴来干裂裂”,是最形象的描述。
作物生长离不开水土。
所以,专家建议要做好水土保持,要发展适合高山生长和耐旱的作物。
因地制宜。岳西只有瘦山,只有贫地,只有弱水。在瘦山贫地弱水上如何念好水土经,做好山水文章?
综合专家的意见,岳西有了思路。
既然梯田有“三保”功能(保水、保土、保肥),能长庄稼和经济作物,那就从整修梯田、固坝修塘入手吧。
水利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一系列项目源源而来。
一时间,各地掀起了整修梯田、加固堤坝、改建水塘、建设水渠等等项目建设的热潮。
2008年,国家进一步推动“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岳西县更是抓住这个机遇,一马当先,做出了整治梯田5万亩、新修梯田5万亩的“双五万”规划,对整治梯田每亩补助200元,对新建梯田每亩补助400元至500元,并由水利部门牵头落实。
红旗村也紧锣密鼓地实施了梯田改建工程,并借此机会,修建了集水土保持、防洪抗旱、美丽景观于一体的鹭鸶河生态坝,实施了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整治系列工程。
老百姓见到我们,竖起大拇指,说,以前的泥石流没有了,现在的河水清了,没有“急浪”打坏河坝的事情了,更没有大水冲掉田地和房屋了。
主簿镇白果村。新、老两位书记,争相告诉我他们村修梯田保水土的故事。
白果村四面环山,极为缺水。村民们年年为争水抢水骂架打架。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村里动了许多脑筋,想了许多点子。但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全县统一部署下,白果村也积极实施修梯田、保水土、种作物。
但村民们议论纷纷。有支持的,有反对的。焦点都集中在“水”上。反对的村民说,本来就缺水,修了梯田还是缺水,花了钱花了功夫,肯定没有效果,搞这个无用的工程干吗?那可是劳民伤财啊。
村里人开始了观望和等待。
老书记杨堂旺,说话干脆,铿锵有力,是一个很有威望的老村干。他想,自己带头,做好示范,定有效果。
他自费请来了推土机、挖掘机,在自家荒废多年的山田里开始修梯田!
部分村干和许多村民都很诧异。国家鼓励修梯田有补助,为什么不等国家补助呢?自费修建,这不是傻子么?
他在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说,国家规划优先从大流域开始,循序渐进,蚕食死角。我们白果村最偏僻,且地形复杂,高山围着的一块地方,处于规划的末端,坐等国家补助,该到何时?
可整修梯田需要一大笔资金啊。大家都说。
早一年修成梯田,种上茭白等经济作物,一年就会赚回来。
杨书记一边做宣传工作,一边自顾自地修建梯田。
两个月后,杨书记将自家荒废的几亩坡耕地,全部改造成标准化梯田,并及时种上了茭白。
第二年,茭白收获季节,每亩净收入5000多元。他逢人便说,我这几亩荒地,以前杂草丛生,现在“长出”了几万元钱。
村民们不需要高谈阔论。白花花的银子就是最好的宣传与诠释。
于是,白果村一下子掀起了整修梯田种茭白的热潮。
家家户户修好了高标准的梯田,种上了茭白。并同步修建了“旱能蓄水,涝能排水”的沟渠网络及水塘。一下子从根本上化解了以前家家户户“护水、抢水”的矛盾,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需求。
更可喜的是,几年时间,茭白名扬山外,登上了合肥、武汉、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的菜市场和菜桌,成了地标产品、名牌特产,供不应求。
白果村的茭白时代来了,主簿镇的茭白时代来了,岳西县的茭白时代来了。
现在,只有你进入主簿镇境内,公路两边电线杆上,都挂上了“茭”字广告艺术路灯。
“茭白”亮了主簿镇,亮了整个山区。
主簿镇家家户户的“茭白楼”建起来了,钱包鼓起来了。
现任书记杨堂胜说,当时,村民们没明白,以前长满野草的荒田荒地,修了梯田怎么就变为聚水盆。
科学揭开秘密。水土保持的原理,就是利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把地势变得平缓,改变微地型,消化径流,使水不下坡,水不出沟,最大限度地蓄住田间的水。据测算,每亩梯田可以拦蓄四十至七十立方米雨水。
梯田蓄了水,就有蓬勃的生命,就是源源不断的财源。
石关乡马畈村,地处高山深沟里。村民们像一丛丛爬满了山坡的荆棘,含辛茹苦地趴在贫瘠的土地上要生活。
一座座大山,一条条沟壑,一块块巴掌田、眉毛田、卧牛田、一线田维系着这里的子民。
贫穷、苦难能启迪人的智商,能磨炼人的意志,能塑造人的精神。
马畈人是聪明的、是勤奋的,一代一代传承着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他们采取多种方式脱贫致富,包括积极改造“巴掌田、眉毛田、卧牛田、一线田”,让这些梯田成为高标准水田,种上茭白和高山蔬菜。并修建了四公里长的排水渠、三个蓄水池,达到了“旱时有蓄水,涝时有沟渠”的生态系统。
几年时间,马畈村就富了。成了带头村、先进村、示范村。
省委书记李锦斌两次视察马畈村,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和赞赏。
如今,岳西县梯田总面积十五万余亩。
梯田,不仅改善了农业条件,更改善了环境,提高了百姓的收入,推进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现在,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岳西人,有一个明显感觉,断流多年的山泉现在长流不息,而且,山中的泉眼也明显增多。
什么原因?
水土保持好了!
生态好了!
现在,行走在岳西乡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又一片的绿。
这一片一片的绿不是偶尔为之的点缀,而是肆意的铺排,洋洋洒洒,给人一份妥帖感和富足感,让人在不经意间放心地交出自己的呼吸和身心。
岳西的绿,是清新的绿,融化在风里,将人的周身包围,挥洒着淡然而清新的土木香气和泥土芬芳。
这就是岳西现在的生态。
为了这片绿,为了这方水土,为了美好生态,岳西人一直在奋斗。
五河镇镇长聂蓓,是一位肯干能干善干的女性。
她担任五河镇镇长后,发誓要改变五河镇生态环境,根除“芭茅山”。
在她办公室,她侃侃而谈。
她说,岳西是林业大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7.2%。俗话说“靠山吃山”,岳西曾经就是靠林业支撑经济发展,靠砍树买树来养家糊口,整个岳西县一度砍树成风。以至于大树砍没了,山光秃了,山洪一来,灾害泛滥,全县上下吃了“光头”亏;五河镇更是吃了大亏,前几年全镇山林“光秃”率高达45.1%,山上没有树木,就尽长芭茅草,春天芭茅草肆意生长,冬季又是森林防火的最大隐患,年年防火,总是防不胜防,一到防火期全镇上下就想不到休息,日夜防守。“芭茅山”治不了,五河镇的生态环境就不好,经济就发展不了。
所以,五河镇下定决心治理“光山”,他们通过招商引资等各种方式,将所有“芭茅山”分别种植了构树、香榧等经济林。
几年时间,五河漫山遍野已经是绿意融融了。
何止是五河?
现在的岳西,到处都是山清水秀,绿芜朗朗。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呼朋唤友,来此“煮酒邀明月”“把酒话桑麻”,尽情地享受水土岳西、生态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