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两块板子,一米五宽,五米长,灰白色,平展光滑,上面弯曲着一道道的柳木花纹。这两块板子,从我记事就有,怎么来的,我没有问过,也没有人说过。用途呢,我只知道,暑天到来的时候,在堂屋垫几块砖,把两块板子拼在一起,就是父亲睡午觉的床。再就是,用它打墙,干打垒。
板打墙,板子是最必要的工具,也是最简易的工具。把这两块板子竖着戳在原有墙基上,相隔半米,用铁丝和木棍固定住,形成一个空间。就往这个空间里填土。土是三合土:黄土、沙子和石灰,当然,有炉渣或石子更好。填一层土,就用粗些的木棍夯实,再填土,再夯实,连续三次,可着这两块板子的一小节墙就算打成了。解下木板,换个地方再重复填土和夯实。填了夯,夯了填。一面二十米长三米高的土墙,要这样重复二十多次。两个人连续作业,也要一整天才能交活。当然,三合填土还要事先准备好。
从小,我就看着父亲用这两块木板打墙。稍大,父亲就招呼我帮他一块用板子打墙。
源于老祖宗的遗产,我家的院子很大,是个通宅,南北一百多米,东西十米多。中间是三间草房,父母住东屋,二哥、三哥和和我住西屋。南院,还有两间东厢房,我的老爷住着。南北院各有二门。二门内打院墙,二门外夹寨子。父亲每年所打的板墙,就是厢房对过,和西邻相连的西院墙。有厢房的这个南院,是我家的中心地带。正房南厢房北,是个没顶的小棚子,储存一些煤、劈柴之类。小棚子的外边,是个简陋的鸡窝,五六鸡每天栖居在里边。正房西屋南面,放着咸菜缸、酱缸,最南端二门边,是个羊圈,长年养着一只白色的山羊。夏天臭哄哄的。羊圈东面,是一棵毛桃树,有三枝杈子。我经常坐上去。中间是个不小的空场,冬天挖菜窖,储存大白菜、土豆、萝卜、菠菜等一家人过冬的蔬菜。春天,菜吃完了,填上菜窖,平好土地,就是鸡们的乐园,也是我和小伙伴的乐园。春天到了,羊崽出生了,小羊崽更是在这块地上和鸡们撒欢嬉戏。北面、东面是房,南面是二门和墙,西面这堵墙,如果打不好,院子就好像漏了风,很不整齐。
所以西面这堵墙,很重要。
重要的原因,还有西邻的地势太洼。我家的西邻是户池姓人家,只有三间西厢草房,正好对着我家这段墙。按理,这段墙,我们也可以夹寨子,这是我家作为东邻的自由。西邻地势太洼,从我家南院任何角度往西一看,池家院内的一草一木,一鸡一鸭,我们即可尽收眼底。他家五六口人的任何活动,吃饭睡觉,喂猪打狗,我们也可一揽无余。对我家来说,他家就没有保密的了。如果没有院墙,夏天雨水一多,羊圈的羊粪就会顺着雨水四处流淌,直接灌进他家,我家的几只鸡也会随时飞往他家,到他家的院子刨食。打好这堵墙,就打造了两家的相互尊重,打造了邻里的和睦友好。
“西院是外乡人,凡事敏感。池老太太又神神叨叨的,心里并不敞亮。这堵墙,一天没有也不好!”我时常听父亲和母亲这样说。
这面墙,为什么非得我家打造呢?这是规矩。户户相连的一条街,西面这个屏障,都由东边这户负责。打墙可以,夹寨子也可以,不管不可以。以此类推。这是谁、什么时候定的规矩,或是约定俗成,都不知道,但每家每户,就是这么自觉地遵守着,没有怨言,不会推诿。这是一种很公平的规矩。没规矩不成方圆。细想起来,一村少则几十户,多则几百上千户,每一户都要住房,都有院子。街道两端两户除外,每家都涉及东西两面墙,如果这个规矩没有,就会出乱子。
这也可能是风水学在打墙这方面的应用。风水学在建房这件农村的大事上,有一种“压东不压西”的论断,是说建房时,西邻的房子可以比东邻高,但东邻的房子,万万不能高于西邻。否则,西邻,早晚有灾难降临。西墙,由东邻负责,任你打得再高,也不会影响东西两院的风水。祖宗的智慧,祖宗的规矩,真是拍案叫绝,无懈可击。
所以不管如何费事,不管多大代价,父亲也总是把这段墙打好,而且尽可能往高里打,让我们上不了墙,让鸡飞不过去,挡住雨水粪尿。西院有什么事情,也不用担心暴露在我家人的眼皮子底下,鸡羊等家禽也骚扰不了他家。
我母亲曾说,我的父亲随我奶奶,一生屈已待人,与人为善。
我们村,赵家是大户,是原始土著。六百多年前,是赵家的祖宗在这里建立的村庄。别的姓氏,相对对赵家来说,都是外姓,赵家视他们也为外乡人。小农经济的陋习,有一条是欺生。外姓人家往往人微言轻,受赵家歧视,话语不占地方。六七百户的村庄,只有两户池姓,和我家邻居。我家和他们相处得非常好融洽。我想,这一定与父亲为人做事有关——我们是正宗赵氏家族。
板打墙,是个很累的活。要从地里一小车一小车地推来黄土,到村西大坑挖来沙子,找些别人家建房淘汰的石灰渣子,适当放点水,均匀地搅拌。三合土,竖起墙来,不显很多,摊在地上,可是很大很大一堆。三合土,要潮乎乎的,用手一攥,可以攥成圆球,这样才能打上劲。往两块板子里填土,是个最费力的活。打一层尚好,二层以上,就要把铁锹高高扬起,均匀地放入两块板子之内。再高,还要拿来板凳,拿来小筐,蹬上凳子往里填。这更是一个人干不了的。把三合土夯实,也是板打墙的关键环节,最上边一层,蹬着凳子也往往用不上劲,就上去人用脚踩。这个活,小孩子最合适。我往往要求上去。啊,天高地阔,我可以看到很远很远。
把最后一层打完,墙顶铺上一层麦秸,上边再抹上一层灰泥,这堵墙就算打完了。
父亲个子小,体质弱,打墙时,不一会就出一身大汗,但打起墙来,他半点不含糊。
盖房子,打院墙,一家一户一处宅院,家家户户又宅院相连,构成一个村庄。细想起来,这是充满仪式,充满智慧的事情。这是几千年小农经济的产物,也是农耕文化的象征。泱泱大国,民族众多,五千年文明史,生生不息,但她的最基础的细胞组织,是家庭。一个个小的家庭,构成一个大的宗族,无数的大宗族,链接成我们这样一个大一统的生生不息的国度。这个国度,在内,建设自己的家园,扬弃自己的文化,对外,抵制颠覆,抗击侵略。而宅院,是每个公民的来源之地,是每个家庭的栖居之所,院墙,维系着家庭的存在,是家庭得以相对独立、相互区别又相互联接、相互依赖的物理标志。村民们,打造院墙的生存意义,就不言自明了。
土墙,来自于土地,把土搬上了墙,搬进了家,赋予黄土以更多的功能。这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农耕文化的一种渗透,是否也算我们祖先的一大贡献或一大发明呢!
用砖石打墙,水泥抹面,或可一劳永逸,但那时,有几家用得起呢?脱坯打墙,灰沙抹面,三五年也能坚持,但脱坯费工,还要用麦秸或麻线,成本高。越不值钱的工,越舍不得用,农民是最懂得计算成本的。算计来算计去,板打墙,还是最节省时间和费用。
板打墙的寿命自然大打折扣。加之,父亲毕竟不是打墙的专业选手,两块木板、砸夯的木棍,也不是专业工具,三合土更是自造非标产品,我家的板打墙,就会经常出现墙沿脱落、墙体掉土、半面墙松软甚至整墙倒塌现象。个别时候,还造成砸伤砸亡家禽的事故。
我十二岁那年发大水,门口几个大水坑连在了一起,田里到处漂着一层水,大队组织社员,在街道上挖了一米的水沟往外排水。这天下午,刮着东风,我们全家正在草房里用脸盆、饭盆四处接着房顶漏下的雨水,忽听南院隆隆几声闷响,从堂屋往外一看,那面板打墙全部倒向西院,几声鸡叫同时传来。没过一分钟,隔壁老奶奶便喊了起来:“我家鸡呀,被砸死了,正下蛋呢!”
父母一商量,雨刚停下片刻,妈妈就把我家正在下蛋的鸡给他家送去一只。他们当然不要,但挡不住我母亲的坚决。
所以那几年里,我几乎每年都帮着父亲板打墙,有时在春天,有时在秋后,夏天雨大,墙塌了,就在夏天。
我家那两块木板的利用率很高。(2024.10.22)
板打墙,板子是最必要的工具,也是最简易的工具。把这两块板子竖着戳在原有墙基上,相隔半米,用铁丝和木棍固定住,形成一个空间。就往这个空间里填土。土是三合土:黄土、沙子和石灰,当然,有炉渣或石子更好。填一层土,就用粗些的木棍夯实,再填土,再夯实,连续三次,可着这两块板子的一小节墙就算打成了。解下木板,换个地方再重复填土和夯实。填了夯,夯了填。一面二十米长三米高的土墙,要这样重复二十多次。两个人连续作业,也要一整天才能交活。当然,三合填土还要事先准备好。
从小,我就看着父亲用这两块木板打墙。稍大,父亲就招呼我帮他一块用板子打墙。
源于老祖宗的遗产,我家的院子很大,是个通宅,南北一百多米,东西十米多。中间是三间草房,父母住东屋,二哥、三哥和和我住西屋。南院,还有两间东厢房,我的老爷住着。南北院各有二门。二门内打院墙,二门外夹寨子。父亲每年所打的板墙,就是厢房对过,和西邻相连的西院墙。有厢房的这个南院,是我家的中心地带。正房南厢房北,是个没顶的小棚子,储存一些煤、劈柴之类。小棚子的外边,是个简陋的鸡窝,五六鸡每天栖居在里边。正房西屋南面,放着咸菜缸、酱缸,最南端二门边,是个羊圈,长年养着一只白色的山羊。夏天臭哄哄的。羊圈东面,是一棵毛桃树,有三枝杈子。我经常坐上去。中间是个不小的空场,冬天挖菜窖,储存大白菜、土豆、萝卜、菠菜等一家人过冬的蔬菜。春天,菜吃完了,填上菜窖,平好土地,就是鸡们的乐园,也是我和小伙伴的乐园。春天到了,羊崽出生了,小羊崽更是在这块地上和鸡们撒欢嬉戏。北面、东面是房,南面是二门和墙,西面这堵墙,如果打不好,院子就好像漏了风,很不整齐。
所以西面这堵墙,很重要。
重要的原因,还有西邻的地势太洼。我家的西邻是户池姓人家,只有三间西厢草房,正好对着我家这段墙。按理,这段墙,我们也可以夹寨子,这是我家作为东邻的自由。西邻地势太洼,从我家南院任何角度往西一看,池家院内的一草一木,一鸡一鸭,我们即可尽收眼底。他家五六口人的任何活动,吃饭睡觉,喂猪打狗,我们也可一揽无余。对我家来说,他家就没有保密的了。如果没有院墙,夏天雨水一多,羊圈的羊粪就会顺着雨水四处流淌,直接灌进他家,我家的几只鸡也会随时飞往他家,到他家的院子刨食。打好这堵墙,就打造了两家的相互尊重,打造了邻里的和睦友好。
“西院是外乡人,凡事敏感。池老太太又神神叨叨的,心里并不敞亮。这堵墙,一天没有也不好!”我时常听父亲和母亲这样说。
这面墙,为什么非得我家打造呢?这是规矩。户户相连的一条街,西面这个屏障,都由东边这户负责。打墙可以,夹寨子也可以,不管不可以。以此类推。这是谁、什么时候定的规矩,或是约定俗成,都不知道,但每家每户,就是这么自觉地遵守着,没有怨言,不会推诿。这是一种很公平的规矩。没规矩不成方圆。细想起来,一村少则几十户,多则几百上千户,每一户都要住房,都有院子。街道两端两户除外,每家都涉及东西两面墙,如果这个规矩没有,就会出乱子。
这也可能是风水学在打墙这方面的应用。风水学在建房这件农村的大事上,有一种“压东不压西”的论断,是说建房时,西邻的房子可以比东邻高,但东邻的房子,万万不能高于西邻。否则,西邻,早晚有灾难降临。西墙,由东邻负责,任你打得再高,也不会影响东西两院的风水。祖宗的智慧,祖宗的规矩,真是拍案叫绝,无懈可击。
所以不管如何费事,不管多大代价,父亲也总是把这段墙打好,而且尽可能往高里打,让我们上不了墙,让鸡飞不过去,挡住雨水粪尿。西院有什么事情,也不用担心暴露在我家人的眼皮子底下,鸡羊等家禽也骚扰不了他家。
我母亲曾说,我的父亲随我奶奶,一生屈已待人,与人为善。
我们村,赵家是大户,是原始土著。六百多年前,是赵家的祖宗在这里建立的村庄。别的姓氏,相对对赵家来说,都是外姓,赵家视他们也为外乡人。小农经济的陋习,有一条是欺生。外姓人家往往人微言轻,受赵家歧视,话语不占地方。六七百户的村庄,只有两户池姓,和我家邻居。我家和他们相处得非常好融洽。我想,这一定与父亲为人做事有关——我们是正宗赵氏家族。
板打墙,是个很累的活。要从地里一小车一小车地推来黄土,到村西大坑挖来沙子,找些别人家建房淘汰的石灰渣子,适当放点水,均匀地搅拌。三合土,竖起墙来,不显很多,摊在地上,可是很大很大一堆。三合土,要潮乎乎的,用手一攥,可以攥成圆球,这样才能打上劲。往两块板子里填土,是个最费力的活。打一层尚好,二层以上,就要把铁锹高高扬起,均匀地放入两块板子之内。再高,还要拿来板凳,拿来小筐,蹬上凳子往里填。这更是一个人干不了的。把三合土夯实,也是板打墙的关键环节,最上边一层,蹬着凳子也往往用不上劲,就上去人用脚踩。这个活,小孩子最合适。我往往要求上去。啊,天高地阔,我可以看到很远很远。
把最后一层打完,墙顶铺上一层麦秸,上边再抹上一层灰泥,这堵墙就算打完了。
父亲个子小,体质弱,打墙时,不一会就出一身大汗,但打起墙来,他半点不含糊。
盖房子,打院墙,一家一户一处宅院,家家户户又宅院相连,构成一个村庄。细想起来,这是充满仪式,充满智慧的事情。这是几千年小农经济的产物,也是农耕文化的象征。泱泱大国,民族众多,五千年文明史,生生不息,但她的最基础的细胞组织,是家庭。一个个小的家庭,构成一个大的宗族,无数的大宗族,链接成我们这样一个大一统的生生不息的国度。这个国度,在内,建设自己的家园,扬弃自己的文化,对外,抵制颠覆,抗击侵略。而宅院,是每个公民的来源之地,是每个家庭的栖居之所,院墙,维系着家庭的存在,是家庭得以相对独立、相互区别又相互联接、相互依赖的物理标志。村民们,打造院墙的生存意义,就不言自明了。
土墙,来自于土地,把土搬上了墙,搬进了家,赋予黄土以更多的功能。这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农耕文化的一种渗透,是否也算我们祖先的一大贡献或一大发明呢!
用砖石打墙,水泥抹面,或可一劳永逸,但那时,有几家用得起呢?脱坯打墙,灰沙抹面,三五年也能坚持,但脱坯费工,还要用麦秸或麻线,成本高。越不值钱的工,越舍不得用,农民是最懂得计算成本的。算计来算计去,板打墙,还是最节省时间和费用。
板打墙的寿命自然大打折扣。加之,父亲毕竟不是打墙的专业选手,两块木板、砸夯的木棍,也不是专业工具,三合土更是自造非标产品,我家的板打墙,就会经常出现墙沿脱落、墙体掉土、半面墙松软甚至整墙倒塌现象。个别时候,还造成砸伤砸亡家禽的事故。
我十二岁那年发大水,门口几个大水坑连在了一起,田里到处漂着一层水,大队组织社员,在街道上挖了一米的水沟往外排水。这天下午,刮着东风,我们全家正在草房里用脸盆、饭盆四处接着房顶漏下的雨水,忽听南院隆隆几声闷响,从堂屋往外一看,那面板打墙全部倒向西院,几声鸡叫同时传来。没过一分钟,隔壁老奶奶便喊了起来:“我家鸡呀,被砸死了,正下蛋呢!”
父母一商量,雨刚停下片刻,妈妈就把我家正在下蛋的鸡给他家送去一只。他们当然不要,但挡不住我母亲的坚决。
所以那几年里,我几乎每年都帮着父亲板打墙,有时在春天,有时在秋后,夏天雨大,墙塌了,就在夏天。
我家那两块木板的利用率很高。(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