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陈永兵:秋游蔡家畈

  • 作者:叫我靓仔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10-19 16:04:03
  • 被阅读0
  •   花亭湖畔,有一座古老村落——蔡家畈,它掩映在鱼鳞瓦、马头墙和袅袅炊烟、青青翠竹间。据了解,蔡家畈无人姓蔡,均为殷氏后裔。它背靠来龙岗,面朝大金山,一条清澈的溪泉,缓缓穿村而过。周末,驾车沿着环湖修建的这条宽敞的水泥道行走,专程去探幽访古,寻觅乡愁。

      老水井

      一进村口,村支书张贝就领我们来到一眼石砌的老井旁,娓娓介绍起这口数百年来清泉不断的“龙泉”井的神秘。这口老井有400余年历史,与别的水井不同,它内圆外方,井口与古宅地基保持水平,清沏见底的井水几乎要从井口漫出来。

      传说蔡家畈的先祖当年因这口水井而落脚这里,后因蔡氏香火中断无男丁,作为外甥的一名殷姓男丁过继给蔡家为嗣后,才逐渐人丁兴旺,建成了这片古宅民居。如今,蔡家畈后人虽都姓殷,这一地名却一直得以保留。

      数百年来,这眼“龙泉”一直水流涓涓,即使在大旱之年也从未干涸过。蔡家畈的先祖全靠这口水井饮用、防火。让我感到特别好奇的是,这口“龙泉”井口要比旁边的小溪高出约两米,水井里的水却始终与井口几乎保持一致而不往低处的小溪流去,至于它的源头到底在哪里?蔡家畈人无人知晓。

      “龙泉”里的水冬暖夏凉,传说有美容长寿的功效,长期洗脸可消除脸上的痘痘;据说那些不易怀孕的女人,长期喝了井水后还容易怀上孕。如今蔡家畈人丁兴旺,莫非得益于这比送子观音还要灵验的井水?

      小小的蔡家畈,也是当地闻名的长寿村,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有20多名,其中大部分老人还能坚持每天下地干些农活。据说这些长寿老人与天天喝这口老井的水有关。如今村里虽通了自来水,但老辈人说“龙泉”井的水甘甜滋润,对身体有保健作用,仍是天天坚持饮用。

      的确,村中近百岁的老人也很多,个个身材瘦削,精神状态极佳,却极少生病住院。有好事者把“龙泉”井里的水拿去化验,发现这里的水土富含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及硒元素。

      “龙泉”井的旁边置有一块石头,有热心的村民在上面放了一把竹勺,供往来游客和村民使用。舀一勺,轻啜一口,细细品尝,确实甘甜浸润、回味悠长。

      古民居

      蔡家畈古村落依山而建,三面环山,主体建筑坐西北朝东南,落在山冲间。据记载,这座古村落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深藏与皖西南大别山区,古时因山高林密,岭路弯弯,交通闭塞,才使得650余间明清古建筑群免遭战火损毁。

      村落正中央是一块巨大的广场,广场正面有石碣状的舞台,青山就在背后,村落围着广场,这里是古今村民聚散地。正值金秋,风和日丽,村民们晒秋的场景为古村落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在这样的秋天里,看到这样的晒秋光景,让人心潮澎湃,为这美好的季节献上崇敬和感激之情。

      穿过一道道地势起伏、略有高低且狭长的小巷,轻抚着斑驳的石墙,岁月的沧桑遗落在蔡家畈的每一个角落。从青灰砖瓦间可以看得分明,尽管被岁月所磨刻,但这座古村落依旧一如既往的被居住、被守候。颇具明清建筑风格的天井、院墙依稀可见,只是容颜老去,色彩斑驳。

      蔡家畈古村落,为殷氏独姓聚居的古民居建筑群,分普通民居、堂轩、祠堂三种建筑类型组成。普通民居为大别山传统土木结构房屋,内外装饰古朴简单;而堂厅与祠堂均系青砖小瓦、雕梁画栋的徽派建筑。坎上坎下民居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户户有弄道相连,一条用青石垒岸的小河溪水围绕着民居流淌。

      这座古村落代表性的古建筑有“上堂厅”“中堂厅”“下堂厅”“呈禧公屋”“维甲公屋”“浴春公屋”“殷良弼故居”“粹和故居”“殷氏宗祠”等9处。其中,“呈禧公屋”建于公元1679年,迄今有340多年,是古村落中现保存最早的建筑。

      建筑群中建筑等级最高的是“殷维甲故居”和“殷赉臣故居”,这两处建筑属典型的皖南徽派风格,还有殷氏宗祠、“殷先拔故居”“殷翠和故居”“浴春公私塾”等古迹,白墙黑瓦,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是皖南土寨民居中明清建筑的集中典型,至今仍保留了大量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雕刻、楹联和匾额。

      在光绪年间钦取内阁中书“殷赉臣故居”里,有一块独特的青砖石块,上面清晰地刻有“康熙二十八年”字样,相传说是殷赉臣父亲先拔公做官后,回到蔡家畈修建宅子时留作的记号,以便日后寻找墙壁下面埋藏的宝藏。

      为了解这一传说的真实性,我特向村里诗书精通的老主任殷文闯求证。原来殷氏故居深埋宝藏一说,实乃村中某些人故弄玄虚,无中生有,性格使然。实则是在烧制砖块前,在土坯未干时用竹片划刻的,待土坯干了再烧制成青砖,从其笔画中的痕迹也可以断定。

      殷文闯介绍,先拔公乃同治优贡,与康熙年相差五六代人,因此与其父子更无关系。砖块上的“康熙二十八年”,说明的是此砖块烧制时间,也可以佐证是那幢建筑的年代时间。

      石板路

      沿着一条青灰色石板路行走,置身与古风古韵古宅间,仿佛今人变古人,穿越回到古明清。守候在溪水边几百年的青石板路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和时光流逝的沧桑。

      进入蔡家畈的路都由青色的石板铺成,暗暗的,年代已久远,青石板间长满了青苔,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葱葱茏茏。道路两旁古式的碾子、石磨、水井、古树,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向每一位游客展示着蔡家畈的古老和对未来的希望。

      当你走近了时光凝固的蔡家畈,才知道她原来是一座古朴的小山村,虽历经岁月沧桑之巨变,却安然如初,古朴、典雅、幽静,民风淳朴,乡土文化、尤其是诗词文化十分浓厚。

      对长年生活在喧嚣都市里的人们来说,想要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真的很难。而这个静谧的小村,古树郁郁葱葱,炊烟袅袅升起,就像一幅年代久远的山乡水墨画,让人觉得淡定而又扑实,古老的房子、灰色的屋檐、滴水的檐角,爬满青苔的矮墙,散发出潮湿的气息。

      沿着这条青石板路再往前走,看见一座爬满青苔的石桥,走过去,站在桥头,迎风而立,让我忽然想起戴望舒《雨巷》中那个像丁香一样的姑娘……我在想,这条青石板路,历经几百年风雨吹打,也不知有多少人与我一样,慢慢地走着,还有在村前广场晒秋的村民和那些陪着古村落一起经历风雨的老人们。

      蔡家畈大大小小的天井里都是用青砖或石条铺砌成的,在这座古民居交错的村落里行走,很容易迷失走出的方向。彼时,只要你停下脚步,静静地聆听,听到那贯穿村落的那条小溪涓涓的流水声。这是一条不曾干涸的溪流,从远古流到现在,将一直流向未来。

    【审核人:站长】

        标题:陈永兵:秋游蔡家畈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21319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