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有一座明代的古建筑清源宫,它是渝川黔毗邻地区老百姓心中神圣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所,宫中有一尊“大菩萨”,人们怀着虔诚之情,顶礼膜拜,倾心保护,当“大菩萨”生日,灯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清源宫庙会”、“川主会”等纪念活动。曾几何时,逢久旱无雨时节,当地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用8抬大轿供着“大菩萨”四处巡游去求雨,求老天爷普降甘露,恩泽四方(那些年曾经以封建迷信活动予以禁止)。
清源宫建于明代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距今510多年历史。人们纪念的“大菩萨”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都太守李冰治水的功德,令万人敬仰,百姓拥戴,“川主会”是重庆、四川、贵州毗邻地区广大民众重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重头戏。
清源宫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是西南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
石蟆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文荟萃,诞生了以“石蟆百戏伎艺”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见证了石蟆古镇变迁的前世今生。幼时我曾经在石蟆场生活过,住在当时的石蟆区公所里,与清源宫咫尺之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过年过节,石蟆场上的人都要扎宫灯、舞狮子、玩龙灯等活动,热闹非凡,人们欢天喜地。当时的石蟆场只有一条独街,青石板铺路,有几条所谓的巷子,从下场走到上场一袋烟的功夫,二溪巷子、罗湾巷子、烂屋巷子、羊石盘巷子等,是古镇出气的口子,也是方便居民下乡,农民上街赶场的通道。区区千余人的石蟆场,逢赶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我们幼时最喜欢跑到清源宫去捉迷藏、搓搓滩儿、爬古树,清源宫当时是石蟆公社办公所在地。文革前,宫内文物保护完好,各种设施完善,由戏台、川主大殿、灵官殿、玉皇殿、日月亭、清风亭,月台、踏梯,以及数十株百年古香樟树群组成,它的侧门与区公所的后门形成八字形,都要下到枯井去挑水饮用。
正门广场右侧有一株高大挺拔的古香樟树,与清源宫同龄,距今有510多年树龄,有重庆市"香樟树王"的美誉。可惜“香樟树王”太过高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某一年,天降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偌大的一支树冠被雷公劈断,从此,石蟆人更加爱护古树,保护心中的生灵。
我们有一帮年龄相仿的玩伴,十来岁的少儿,经常爬到两边的文武魁星阁上去玩耍,当时阁内还有供奉着弥勒佛,人们叫“笑头和尚”,戏台两边是男女宾楼分布左右。正殿和后殿共有32根大圆石柱支撑。
清源宫的正门由青石板铺就的月台,宫前垂带式踏阶石梯,在石蟆到二溪的公路上沿40级台阶拾级而上,进入清源宫。宫内的石坝供人们看川戏,看电影,开展娱乐活动的场所。
上溯到若干年前,勤劳智慧的石蟆人创作出了“石蟆百戏伎艺”精彩绝伦的绝技,成为江津区民俗文化的奇葩,多年来流传在渝川黔毗邻区县的传统民俗文化表演艺术,各种招式步步惊心透出环环精彩,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形式活泼,观赏性强,回味无穷,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成为我国古代百戏传统的“活化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石蟆百戏伎艺”已经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前不久,我们一行人亲眼目睹了这个古老的民间文化传统艺术。在清源宫内堂的坝子上,首先看到的是一根竹竿朝天而立,三根带子成三角形拉扯固定着。橦技,俗称“猴子爬竿”,表演者穿戴孙悟空的扮像,缘杆而动,时而倒立、爬杆、滑桩,时而翻身、倒挂金钩、扣人心弦,惊叫声、喝彩声、掌声响成一片,每次表演都让人心惊肉跳。
“学习猴子爬竿有些危险,也很辛苦,要头脑清醒,手脚灵巧的人才能掌握好技巧。这门手艺年轻人不愿意学了,找个接班人很难,如果不能将这门绝技传承下去,实在让人惋惜!”“石蟆百戏伎艺”传承人傅代华如是说。他是1969年出生,岁数也大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石蟆百戏伎艺”与西南地区的“巴渝舞”、“傩戏”等文化传统形式表演融合,取长补短,兼容并蓄,保留了古代百戏伎艺传统为脉搏,又以橦技、狮舞和“耍和尚”为传承代表名目。
狮舞,又称“翻五台”,是传统高空杂技和传统狮舞融合的艺术表演样式,用5张八仙桌重叠在一起为舞台,2名舞狮艺人自下而上逐层表演,整个表演由猴王立桩、阳蛤蟆、阴蛤蟆、立脚、立头、重塔、偷梁换柱、狮子踩斗、耍狮子下桌等9个动作体系一气呵成,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随着锣鼓点子的节奏感,把人们的眼球吸引到了异彩纷呈,高潮叠起的表演中去,还有小彩带龙舞、柔术、钻火圈、川戏绝技喷火等表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维系着历史文脉,承载着各个阶段的灿烂文明,塑造着后人的性格品性。如今“石蟆百戏伎艺”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行列,相信能收获更多的保护,让李冰治水精神得以传承推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迈上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大台阶,继续流传百年、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