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傅晓棣:与战友在文字中的遇见

  • 作者:张力超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1-15 17:59:12
  • 被阅读0
  •   退休之后,报刊和网络微媒体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不仅使我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了国家大事,增长了许多知识,退休生活更加充实,而且常常带给我许多惊喜。看了报刊和网络微媒体上许多对军旅生活的回忆文章,使我仿佛又回到了那火热的部队工作和生活之中,过去经历的许多事重现脑海,产生了许多美好的遐想,体味几十年来的酸甜苦辣。特别是通过阅读报刊和网络微媒体,获悉了许多很久没有联系的战友的信息,因而感到高兴和欣慰。现在,报刊一到手,我便迫不及待地查看目录,或通过手机打开网络微媒体,看看有没有我所熟悉的人和事。

      有一次,我打开刚来的一本杂志,发现刊登了王友军的文章,王友军?这是不是我认识的王友军老师呢?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从文章的内容我确定作者就是我熟悉的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著名舞蹈家王友军老师。通过查阅,发现王友军老师这些年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比如:《〈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军旅舞蹈绽风采》,以及随中央领导出访或慰问有关单位的回忆文章,每每读完这些文章,我对王友军老师的传奇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加崇敬这位著名的舞蹈家。

      我认识王友军老师是源于她对我们部队宣传文化工作的指导和帮助。这已经是33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北京军区某师任政治部主任,为了对部队进行光荣传统教育,要组织创作和排练纪念建师52周年大型歌舞剧《劲旅雄风》。根据师史梗概,歌舞剧分为《序幕——七十师师歌》《桐柏星火》《挺进淮南》《转战山东》《淮海决战》《挥师渡江》《抗美援朝》《坚守海防》《扎根燕山》《卫我京华》《雄风再展》《英雄赞歌》《尾声——继往开来》共13幕,其中有舞蹈和歌伴舞20多个。临时组建的演出队人员都是从基层连队选拔的战士,没有舞蹈和表演基础,必须从零练起。

      为此,我们向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求助。王友军老师知道此事后,主动要求来我们师帮助指导。她不辞辛苦从北京来到400多里外的河北省丰宁县我们师驻地,投入了紧张的辅导和编排工作。王友军老师组织演出队的20多战士从舞蹈基本功练起,耐心地讲解和示范,手把手地辅导和纠正动作。她还根据每个人的练习状况,实施分类分层次指导,使大家的舞技有了快速提高。尔后,王友军老师根据每个节目内容进行编排和动作设计,组织大家先分解练习,再组合练习,一个节目一个节目地过关,以最快的速度使这台节目有模有样。王友军老师在我们师的几十天里,一直没有回北京度假,天天和战士们在一起排练,全程跟踪,严扣细训,精益求精。歌舞剧在师部试演后,王友军老师认真听取师机关和师直部队官兵的意见和建议,对节目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完善。王友军老师还随演出队驱车300多里到驻承德市的集团军军部作汇报表演,具体进行现场组织指导,确保演出获得圆满成功。这台歌舞剧先后给部队演出了十几场,得到了广大官兵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使部队受到了生动形象的光荣传统教育,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和斗志。歌舞剧《劲旅雄风》的成功与王友军老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王友军老师的艺术家气质、平易近人的风范、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久远的影响。

      原北京军区战友报社副社长郑健同志在报刊上也发表了许多文章,如:《我的老班长,你现在过得怎么样?》《一辈子一首诗》《淀里飞出一支歌》《绵绵不尽的思念》《再遇益友好读写》《指甲花》《笔走龙蛇长相忆》《脚踩东西两半球》等。读了这些文章感到非常亲切,因为郑健同志也是我很熟悉而且对我们部队帮助很多的人。我和郑健同志相识是39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某团任政治委员,为了团里的新闻报道工作,我们常向战友报社求教,有什么重大新闻报道线索也及时向战友报社反映,当时郑健同志在报社总编室工作,许多事都是通过他处理的,他耐心地解答我们的问题,及时安排记者来我们部队采访,热情接待去报社送稿的报道员。有时我到军区开会或参加读书班,郑健同志总要来看望,我也会去报社拜访他。我在团里和师里工作的10多年期间,通过郑健同志的安排,先后派出了5名报道员在战友报社学习,这些同志在部队的新闻报道和宣传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所以,对郑健同志关心、支持和帮助基层工作的作为,我们心存感激,永远难忘。

      在报刊上,也常常看到梁文俊同志的文章,如:《赏评数字入联》《“土豪”的演变》《语林中的“动物世界”》《“书香”之“香”》《批语之趣》《读抗战小说〈生死场〉》等,看了这每一篇文章后,我都要给梁文俊同志打个电话祝贺一番。梁文俊同志与我是认识44年的老战友了。44年前,梁文俊同志在军政治部组织处工作,我在师政治部组织科工作,属上下级关系。1981年,我们一起在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上学,分在一个班,属于朝夕相处了。梁文俊同志敦厚稳重、才思敏捷、文采出众。当时,他学习非常刻苦,爱钻研,成绩优异,是我们的榜样。梁文俊同志还非常注意锻炼身体,用木条削了一把“宝剑”,课余时间常去小树林耍剑。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他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在学院附近的雁塔体育场跑上几十圈。从西安政治学院学习回来后,梁文俊同志又先后在省军区系统和总参谋部陆航系统工作,处处大展身手,不仅工作干得好,而且出版了多部专著,发表了大批文章。退休之后,梁文俊同志除积极参与干休所和社区公益活动,以及精心培育孙子辈外,仍笔耕不止,作品颇丰。从梁文俊同志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我仿佛看到了他在电脑前,时而仰首久久沉思,时而俯身快速敲击键盘的身影。期望梁文俊同志在报刊上发表更多的文章,更好地展现退休老同志的精神风貌。

      衷心感谢报刊和网络微媒体为我们创造了回忆与思考的广阔空间,开辟了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良好渠道!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傅晓棣:与战友在文字中的遇见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3215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