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让时光倒流,打开尘封的记忆,儿时历历在目。
自我记事起,爸妈都在县城南郊的一个工厂里上班。早中夜三班倒很忙、很辛苦。由于无暇顾及我和妹妹,奶奶在爸年幼时就已过世,妈只好把姥姥接来。就这样,一家五口人在一起生活多年。
我们住的是厂里宿舍。一共三间瓦房,两间大一间小,大概四十多平米。大的一间是爸妈的卧室。另一间既要吃饭会客,又是姥姥带我们睡觉的地方。那间小瓦房,作为厨房烧水做饭了。
没有卫生间,我们每次洗澡时,屋里就放一个大塑料盆,再放一个倒满热水的小盆,用毛巾浸着热水往身上浇洗。天冷了,妈会在屋子里放一个浴罩挡寒。我和妹妹还是怕冷,最不喜欢的就是冬天洗澡。
厨房里没有自来水管。在宿舍不远处,有一个公共水池供职工们使用。每天快中午饭点时,家家都会在那里淘米洗菜,洗好再用扁担担一挑子水回去。洗衣服需要撇开高峰期,否则就要等很长时间。
离宿舍一百米的地方有个公厕,最原始的那种,没有固定人打扫,不是很干净。好在附近一公里的地方住的有农户,他们会经常过来挑运种庄稼。
我们家都是妈安排生活,她很节省。在83年的时候,像现在买房一样,家里分期购买了一部黑白电视机,有电视看,我和妹妹很开心。在后续的几年里,家里又陆续添了几样电器。
84年,我到了上学的年龄。三年后妹妹也紧跟着入学。学校在城区南大街,有些远。早晨我们跟职工班车去学校。其他时间爸妈有时间就接送,没时间我们就步行来回。
后来爸被调到县城北郊的一个工厂里,妈也跟着一起过去。去过寿县的人都知道,县城是被一个古老的城墙围着。爸妈三班倒本来就很辛苦,现在上班又要从南郊穿过城区,再到达北郊的工厂。路程很远,骑车来回要在路上耽搁一个多小时。
碰上恶劣天气,冷不说,穿上雨衣还是浑身湿透。我印象中阴雨天,特别是夜班,都是爸去给妈顶岗。
那时候上早班,妈还为了节省午饭钱,经常一点多下班来家再吃。由于长时间空腹,她在那时,还落下了胃疾。
再后来职工宿舍进行了房改。我们家买下来以后,就拉上了院墙。并在院子里打了一口压井。水很清澈,冬暖夏凉的。那时候健康意识还没有那么强烈,家里吃用都是那口井,就不常去公共水管了。
随着我和妹妹渐渐长大,姥姥也已回到自己家。但家里的房子还是不够住。爸妈商议着在院子里又盖了一间平房。盖好以后,他们搬过去休息,我和妹妹挪到里屋。屋里铺了两张床,我们一人睡一张,很宽敞。
这样的日子到了91年春天。那一年我印象深刻。那年对我们家来说,简直是祸事连连。
爸在工作时,出现了生产事故。腿部被严重烧伤。厂里很快安排了车子,把爸送到了淮南矿二院治疗。得知消息我们都吓坏了。妈没再上班,每天就这么家和医院的两边跑。那段时间她非常辛苦。
两个月后已是入夏,爸出院在家继续修养。那季节雨水特多,一直下不停。我们家的房顶漏水严重。爸拖着未康复的身体上房顶检查,准备修房换瓦。哪知房顶全是青苔,他没站住脚跟,直接从房顶上滑了下来。瓦房很高,爸摔得很严重。当时就捂着腰痛得站不起来。
那天妈出门办事不在家。我不知所措,多亏邻居大伯大妈们帮忙,找了两轮拉货板车把爸送到医院。经诊断,爸摔伤了腰椎,腰部被打了石膏。这下爸旧伤未痊愈,再添新伤。妈又在医院照顾了多日。她是既生气又心疼。为此事,妈数落了爸很久。
雨还是一直下不停。听广播说,大坝已快破,即将准备开闸泄洪,寿县会成为蓄洪区。妈慌了,她决定,我们家赶紧搬到北郊工厂的宿舍。听说那个宿舍是楼房,我和妹妹很好奇,就想试试住楼的感觉。
02
说动身就动身,家里亲戚们都来帮忙收拾。那时邻里关系处得也比较好,像样的家具都搬到邻居家自建房的二楼上。我们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生活用品,前往北郊宿舍。
宿舍是三层顶楼,只有一大间。面积三十平米左右,筒子楼的那种,一间挨着一间。
妈在走廊放了一个炉子当临时厨房。屋里门口的位置,挂了一个小布帘,挡着一张小床给我和妹妹睡觉。中间又挂了一个大布帘,里面留爸妈休息。很拥挤,不过妈收拾的很整洁。
爸身体康复以后,在屋内的拐角处砌了一个下水道,又找人从楼下接了水管上来。有了自来水,不用再下楼去提,省了不少力气活。
夏天洗澡的时候很不方便,不洗的人要在外面等候。天冷了,我们就去厂里的澡堂。当时厂里职工有一千多人,再加上家属也有好几千人。澡堂洗澡时间还有限制。我记得每周日不上课,天不亮,我和妹妹就起床去澡堂抢位置了。
厕所依然是最原始的公厕,每天有人打扫,卫生稍稍好些。大清晨的最热闹,家家的女人们都提着夜桶往厕所里跑。遇上一起还不忘打个招呼,东家长西家短的再闲唠两句。
厂里机器每天都是轰隆隆,产生的灰尘很大。碰上刮东北风的时候,我们就遭殃了。那烟囱里冒出来的废烟,顺风向就奔过来,整个住宅区像下雾一样被瞬间弥漫。这时候家家户户就赶紧关门窗。
厂里的邻居们很勤快,住在这样脏兮兮的环境里,每家屋里包括门口院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水泥地面都拖得锃亮。
虽然我们居住的条件很差,但是爸妈上班却省心了。不用再担心他们的安全问题。至于我们上学,还是和以前一样,从南郊移到北郊,路程没有多大变化。厂里专程安排了学生车,负责每天来回接送。
搬来没多久,再次遇上房改。隔壁的邻居搬走,爸妈花了三千元把房子买了下来,给我和妹妹做卧室。又把放在南郊的家具搬来,多了一间房,我们家方便了很多。
自从搬到北郊,寿县果真成了蓄洪区。城区有城墙围着安然无恙,但城外四周却成了汪洋大海。我家也未能幸免,最高水位快到门头了。水退去以后,爸回去重新修整房子租了出去。租期到人家没有再续租。正好有人想买,爸妈商议着把房子便宜处理了,我记得那时候卖了九千多。
第二年秋天,妈那时身体很不好,中药西药都吃了,却未见疗效。后来她就没有再继续上班。
由于妈是临时工,不干没有。那时候全家的支出,不得不靠爸一个人支撑。特别是在93年,我考入厂里委培的中专。爸一个月也就四五百,既要负担家里开销和妹妹读书,还要给我在六安上学的生活费。那时家里很苦。妈说他们省点没事,不能让我在外面饿着。我很感激,养育之恩铭记于心。
这样艰难的日子一直到95年初,我在实习期,找了临时工干了一年多,所挣工资都交给家里生活。96年5月,我正式毕业回厂参加工作,工资依然全部留作家用。那时候我们家的经济情况才有所缓解。
97年,妹妹考入和我一样的学校。两年后实习开始打工,一直到毕业参加工作。那时候,我们家成了真正的工人阶级。当时能够成为国营龙头企业的职工,很知足。家里四个人,三个人拿工资,我们家生活越来越好了。
2000年以后,我和妹妹相继出嫁到城里,每天上班都是坐班车来回。
03年,厂里的效益极端不好,厂子被福建老板承包。我们上岗和下岗自主决定。爸那时已调入销售科几年,也为了生活继续留岗工作。我和妹妹先后有了孩子要照看,都选择下岗,每月领着最低的生活补助。
06年,爸妈住的房子已经破旧不堪。每逢阴雨天,房顶也是漏水厉害。又因为是顶楼,没有隔热层,夏天屋里热得就像刚开笼的馍馍锅。
妹妹提议干脆在城里买处房子吧。这样我们都在城区,也能互相有个照应。妈也正有此意。只是爸不同意,他说哪住惯哪好,主要还是怕花钱。后来被我们说服。
03
房子是妹妹通过中介选的。在城区靠近街心的位置。老式商品房,已有不少年代。考虑爸妈以后年龄渐长,上楼不方便,所以选了一楼,三居室外加一个院落。前主人还在院子里又盖了一间平房,总面积有九十多平米,当时连上过户花了十一万。房子拿到手重新装修,屋里又添置了新家具,我们家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居。
新居虽从外形上看很老旧,但是有独立的厨卫,比以前在厂里生活改善太多。厨房在院子,炒菜时不怕油烟呛到卧室。卫生间里安装了太阳能,想何时洗澡都行,也不用起大早的去澡堂抢位置。更不用再去原始的公厕了。
以前在厂里住三楼,楼梯就在我们隔壁。俩孩子在走廊玩,我们都要寸步不离的跟着,生怕有闪失。现在是一楼又有院子,尽可以放心的让他们玩耍。
最方便的是上街购物,步行几分钟就能走到街口,街上很热闹,想买什么都有。晚上吃过饭也能随便去街上逛逛,夜市更热闹。
城里有爸成立的二胡乐队,活动室就在城区内的老县委会,他的队友们也都住在城区。每次要有活动,他们相约起来,很快就能集合到一起。
妈自多年前身体不好,就爱好上锻炼。每天跳跳健身舞,或者约几个老朋友一起去城墙上走走,吹吹风,聊聊天,很惬意。老朋友们都住在城内。
我们带孩子回娘家,路程也近了很多。总之爸妈搬到城区住,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也就在当年,爸到了退休年龄。他平时工作很负责,福建老板又专程聘请他二度返岗。工作强度不大,三天才去一次。这样爸就有了双份收入。
第二年,经过厂里的代表们和劳动局争取协商,像妈这样以前临时工,也可以领取退休金了。虽然不多,但是对妈来说,却是一份不错的保障。我记得妈领到第一个月养老金时,很开心,我们家还小庆祝一次。
爸妈他们有了三份收入,平时逢年过节的,我和妹妹也会表示心意。所以二老的生活还不错。
妈经过锻炼,身体也越发好。她最喜欢掰腕子,我们都不是她对手。说话时嗓门特别洪亮,走路我们都追不上她呢。可以说,我们家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08年底,福建老板撤走,厂子彻底倒闭。爸、我、妹妹我们三都领了买断补助,算是跟以前的工作单位做永久了断了。拿到钱的那一刻,心里失落无奈。毕竟那个厂有我们挥洒的汗水和逝去的青春。但是企业都有兴衰成败,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转眼,俩孩子已到上学年龄。我和妹不再赋闲家里,都出去找了工作。爸妈除了帮我们接送孩子,业余时间还接着进行他们的娱乐。我们家继续过着温馨平凡的日子。
这期间的几年里,有人相继来打听我们家原来厂里的房子。很想出钱购买。虽然那房子不值钱,但是我们没有舍得再出售。
16年春天,一个特大好消息震惊了原厂所有的住户们。政府加大城郊建设,把我们破旧的厂房和住宅连着一起拆迁了。这无非是一个利民的好工程。站在城墙上,远观我们以前的厂区一片灰蒙蒙,跟后面的青山绿水极不相搭。听说拆迁,所有人无不拍手叫好。
我们家原来可值一万多的房子,经过拆迁拿了十八万多。这次是妈眼光长远,她看清了未来趋势,寿县发展最好的在南郊。想当年我们家卖了那里的房子亏大发了。她说这次一定要把损失补回来。爸一向生活图安稳不愿冒险,他劝妈,房子饱和了,未来不会再有升值空间。可是妈这次非常固执,执意要买。
04
我和妹妹很支持妈的决定,陪着她,在南郊众多的小区里转悠了几天。外观、质量都进行了比较,最后挑中紧挨县一中隔壁的小区。二居室,面积八十五平米,以三十三万买下。这么多年一中频频传捷报,考入清华北大等众名校的学子极其多。房子买在那,未来无论出租或者出售,都是不错的选择。
小区是电梯房,整体造型大气,红砖青瓦,很漂亮。有绿化,有物业进驻,居住环境极佳。楼下紧邻公园湖畔,空气好,适宜锻炼。附近不远处有农贸市场,购物也很方便。
拿房后,三个月装修完毕,房子除甲醛空置了一段时间,我们家再次搬迁。起先,爸妈搬来还不习惯,在城区嘈杂的环境呆久了,来城外总感觉空捞捞的。
但城外居住条件明显提升很多。城内因老宅,一进小区,电线就像蜘蛛网一样缠着,形象上大打折扣。又加上一楼环境潮湿,虫鼠不断,很是头疼。没有天然气,太阳能也只有晴天可以使用。在城外这一切都不存在。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爸妈渐渐适应,也喜欢现在的生活了。
前些年,政府加快城郊建设,寿县房产炙手可热,房价水涨船高。我们家房子也跟着翻了两倍。佩服妈当年的果断决定,她为此事得意很久。
寿县是古城,历史悠久。近两年正在为申请AAAAA风景区加快建设。城内老旧的东西都在拆除改造。我们的老宅,经过政府重新修整,焕然一新。多年未变的房价也跟着蹭蹭上涨。爸妈考虑不会再回去居住,挂了网上售卖。没多久,就以三十五万卖出。
前年春天,爸妈再次买入一处公寓,四十平米,价格二十万。装修好已租出去,年租金万余元。妈说,这辈子没给我们留什么,就算给我们姐妹俩攒点家业了。父母之爱,无以回报,感恩!
16年秋天,俩孩子升入初中。为了他们的未来,我们姐妹俩家一起迁往合肥。几年过去,生活逐渐稳定,孩子们已读大学。
现在爸妈已入古稀之年,身体都算硬朗。感谢国家和政府,他们的养老金也在逐年上涨。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愿爸妈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俩孩子前途定局,我们再回他们身边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