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潘常春:那年开仓“放盐”

  • 作者:阳阳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3-12-09 16:06:08
  • 被阅读0
  •   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缩写:SARS),于2002年发生,疫情遍布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SARS病毒传播初期,处于高度恐慌状态的村民们,纷纷采用84消毒液室内外消毒;白醋稀释后喷雾生活区域的每一个角落;还用燃烧香樟树皮和樟木等土办法防疫,说是所产生的浓郁香气,可以驱赶病毒,增强人的免疫力。

      SARS病毒发生那年,我继续承包了太湖县新仓供销社杨桥代销店。店面不大,店容也和我一样的邋遢。经营范围很广,不仅有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代换液化气,还卖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在周边几个村也算响当当的商贸中心。

      在SARS病毒开始传播初期,一股“抢盐”潮从沿海发达地区迅速蔓延到内地,全国所有盐业公司开足马力生产包装,都不能满足人们的哄抢。

      在太湖,抢购食盐风从新、老城开始了。位于老城北门的县盐业公司门前车水马龙,排队等候的人们延伸到马路中间,交通一度堵塞,交警部门不得不安排警力维护秩序。尽管当地政府和盐业公司贴出安民告示,都不能阻止人们的“抢盐”热情。毕竟,人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盐。

      城里的抢盐风,像瘟疫一样,又迅速蔓延到农村的每个角落,我所在的村子也不例外。村子周边有商户囤货居奇,待价而沽,梦想获取暴利。人们传闻广州的商户将平时一块一斤的盐,卖到四块甚至五块一斤,短短几天,就成了十万元户。有的老板打我电话,邀约统一价格,欲以高出平常价格一倍销售。他们知道,我家食盐库存较大,有一吨(两千包)的储量,如果能抬价,受益最多。

      一边是利益的诱惑,一边是党性修养和商业道德底线的约束。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望着站在中渠公路两边等待抢购的父老乡亲们,我和妻子一合计,大声宣布,我家食盐库存充足,一律按原价销售,一元一包,既不涨价,也不搭售任何商品。

      我们的表态给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也得到了村领导的高度肯定,他们不仅现场宣传疫情预防措施,还主动帮助我制定销售方案,引导村民自觉排队,无论本村外村,每户两包,每包一元(500克),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2000包食盐,可以供应1000户,足以稳定附近两三个村的食盐供应秩序。当我家的销售方案一公布,试图鼓动涨价的商户偃旗息鼓了……

      谣言止于智者,我国的食盐产能和储备充足,因抢购造成的暂时短缺现象很快消失。食盐,作为战略物资之一,在价格方面向来稳定,一直以来没有大幅波动过。

      “抢盐风波”是人们从众心理和行为的真实表现,往往被不良商家利用,他们借助广大人民群众的从众和恐慌心理,有的哄抬物价,有的囤货居奇,有的惜售搭售,最终不仅会受到相关执法部门的处罚,也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被世人所唾弃。

      后来,我从央视新闻和《新安晚报》得知,广州港湾商业公司在非典期间,将小包装精制碘盐零售价抬高至4到5倍销售,哄抬物价,干扰市场秩序,影响社会稳定,被广州市物价局依法依规处理,罚款20万元。不良商家得到应有的惩罚。

      无数事实证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企业获得人民群众支持信任的制胜密码。无论国有、合资、民营、个体,概莫能外。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潘常春:那年开仓“放盐”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12053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