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戴星:汪胡桢先生与佛子岭水库连拱坝

  • 作者:瑶瑶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3-11-11 19:13:43
  • 被阅读0
  •   “大别山下卧巨龙,佛子碧波映彩虹。防洪发电泽良田,库清鱼肥生态园。花山锦水赛天堂,神坝巍峨冠远东。遥念当年治淮人,安居乐业铭党恩”,我的家乡安徽省霍山县,是“新中国第一坝”佛子岭水库所在地。只要来到佛子岭水库参观,看见大坝上镌刻的毛主席手书“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大字,相信每个人都会触景生情、热泪盈眶。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感恩共产党。安享国泰民安、河清海晏的中国人,会时刻铭记那些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事和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今年8月19日,隆重纪念举世瞩目的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大会在六安市举行。65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成一项以防洪和灌溉为主、城乡供水和生态供水并重、兼有水力发电和水利旅游等综合功能的“人间天河”。淠史杭工程联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灌溉供水范围涉及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设计灌溉面积1098万亩,让昔日“水深火热”的荒田薄岭蜕变为五谷丰登的“鱼米之乡”。在淠史杭工程最上游,1954年建成的佛子岭水库,作为淮河流域第一座水电站,始终是下游群众生产生活、安居乐业的“定心丸”。要深入挖掘淠史杭工程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应该先从佛子岭水库连拱坝说起,要深情回顾那激情燃烧的流金岁月,大坝设计者汪胡桢先生无疑是感人故事中最出彩的主人公之一。

      翻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将关注的目光停留在新中国成立前。因淮河流域“两头高、中间低”的奇特地形,成为“岗上无雨易旱,洼处有雨易涝”的重灾频发区。因政局不稳和部分统治者的腐朽无能,非旱即涝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一首短短的《恨水谣》,唱出当时灾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无比痛楚和无可奈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承担着百废待兴、重整山河的历史重任。1950年夏天,淮河流域又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水灾,农田淹没、房屋倒塌、满目疮痍。收到安徽省委的洪灾报告,毛泽东主席泪流满面、心痛如焚。为彻底根治淮河水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是党和国家几乎同时做出的两个重大决策。国家主权是国泰民安的基本保证,兴修水利何尝不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要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951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动员令,一大批工程界的精英、青年学子和解放军战士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波澜壮阔的治淮洪流。

      水利工程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面对迫在眉睫的治淮任务,必须要有一支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专业队伍。毛主席曾说过,领导的责任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历史证明,选准了目标、用对了人才,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获得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曾经参加过国外多座水电站设计施工、主编出版中国第一部《中国工程师手册》的汪胡桢先生,无疑是当时新中国水利建设最合适的能工巧匠人选。为尽快落实好根治淮河的重大决策,周恩来总理代表党和政府亲自给正在浙江大学任教的汪胡桢先生写信,诚恳邀请他参加新中国的水利建设。周总理成为求贤若渴、独具慧眼的“伯乐”,汪胡桢先生这匹才华横溢的“千里马”,一身报国热情和真才实学有了用武之地。

      事实证明,汪胡桢先生没有辜负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重托,他亲自送儿子奔赴抗美援朝战场,自己也义无反顾地投入治淮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按照党中央“蓄泄兼筹”的治水方针,汪胡桢和其他专家们一起编制了治淮总体规划,决定在淮河上游兴建一批山谷水库,可以在汛期有效拦截上游的洪水压力。1950年10月,汪胡桢先生由治淮工程部部长转任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凭一腔爱国热情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历经千辛万苦、用尽千方百计,带领2万多名建设者们用“新中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向人民交上一份优秀的“成绩单”,铸就了新中国“大禹冶水”的不朽丰碑。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既没有修建大型水库的先例,也没有先进的器械设备,又面临着西方的技术封锁。面临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严重缺乏的严峻形势,既要保证水库的质量安全又要尽量减少人力物力的成本消耗,都是建坝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经过慎密分析和考察调研,汪胡桢认为在雨量充沛的大别山和地震带建设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既能抵挡大洪水的压力,也能利用倾斜的拱面上水体的重量维持坝身的稳定,而且因为钢混凝土连拱坝的体积只是其他坝型的五分之一,可以大量节省建材、缩短工期。

      为了对水库拦河坝有更为直观的认知,汪胡桢请木工师傅按特定比例将钢筋混凝土重力坝、平板坝和连拱坝做成模型,并邀请10余位水利、发电、建筑和地质界著名专家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比较论证和慎重研究,连拱坝方案终于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和上级的批准。1952年1月,新中国第一代水电大军开赴佛子岭,风餐露宿、战天斗地,耗时880天完成了佛子岭水库连拱坝这个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至今,佛子岭水库经历过67年洪水与地震袭击的多次考验,为下游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最坚实的保障,不仅每年发电超过一亿度,还成为灌溉下游千万亩农田的重要水源,累计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超600多亿元,也为举世瞩目的淠史杭工程提供了丰富的“源头活水”。

      佛子岭水库连拱坝是中国共产党根治水患大决战的第一次胜利成果,真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生动诠释了人民领袖对老百姓的深切关怀和江淮儿女永跟党走、敢做敢为的必胜信心,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1954年至1958年,在淮河南岸支流的淠河、史河、杭埠河上,马不停蹄地兴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万佛湖五座大型水库,筑起蓄水防洪的“铜墙铁壁”。1958年至1972年,以佛子岭水库等五大水库为水源的淠史杭工程从破土动工至骨干工程基本竣工通水,形成了“长藤结瓜”式灌溉体系,既发挥了防洪减灾的重要作用,又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也孕育了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

      鉴于汪胡桢先生为振兴祖国水利事业立下的汗马功劳,河海大学精心编制《水利百年丛书》之《百年百“禹”》,汪胡桢先生用青春和汗水为共和国水利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作为佛子岭水库连拱坝的设计者,汪胡桢先生被后人尊称为“中国连拱坝之父”,在后来建设连拱坝的“战场”上,走出了不计其数的能工巧匠。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专门设立了“汪胡桢实验班”,用最优秀的教学资源为国家培养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便是汪胡桢先生成功的奥秘所在。

      水利兴则仓廪实、仓廪实则人心稳。“淠史杭水滚滚流,流来幸福流去愁。流来幸福满河面,流去苦难不回头”,一首短短的《亲水谣》,唱出老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心满意足。2023年,佛子岭水库和淠史杭灌区荣登国家“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名单,佛子岭水库连拱坝也被列入安徽省首批红色资源名录。当然,这只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治水兴水的生动缩影。

      因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旱灾害多发频发的客观存在,中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之一。从遵照毛主席关于“蓄泄兼筹”的科学方略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创新思路,一项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覆盖面广的水利工程陆续拔地而起,新中国治水兴水的具体实践和伟大成就星罗棋布、不胜枚举,江河湖泊的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治水能力实现系统性提升。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施展才华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千里马”。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高站位和大格局,更要有守正创新、善作善成的真本领和硬功夫。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戴星:汪胡桢先生与佛子岭水库连拱坝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11376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