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曲曲的一条老街经历了数百年的苍桑,青石板磨出了道道痕迹,园卵石划出了车辙伤疤。
临沟边长满了绿色灌木草丛,从记事起这条C型老街就是用红土子写满了大红标语“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万岁”是当时的三面红旗。村东街有一处四合院是解放前地主的一处院落。寂寞的青石板巷,斑驳陆离的砖墙收藏着古老岁月的痕迹。
记的是一年春天,村里在这处院里成立了全村人的食堂,全村社员都拎着瓦罐到食堂领杂粮糊糊。那时候我走路还掌握不了平衡,深一脚淺一脚,已经好顿没吃上饭,是因为母亲得了风湿病连梳头都不能自理。看我饿得着急,母亲柱着双柺爬到食堂给我打了一碗糊糊,那是我童年最得意的一顿饭。也深感母亲的伟大。
紧接着,大街上和公共场所砌筑了大锅台配上大风匣,每天上百人去矿石沟背铁矿石,晚上十几座炉灶火光冲天,燃料是从村周边砍的树木。第二天灰堆里是炼的发亮的铁杂,后来人们把自家的铁锅,门栓都扔进了练铁炉,自己是凑热闹,往炉子里填柴。
六十年代初,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大街快步走的人都没有,个个面黄饥瘦无精打采。房前屋后的老榆树都剝成白条,苜蓿根也刨光了,村街边的几台小石碾昼夜转动,把树皮、草根碾碎当代食品。人们饿疯了,开始刨小片荒种点山药瓜菜之类补充口粮。白天给生产队干活,晚上经营个人的小片地,一天夜里父亲背着一袋葫芦进家,全家人高兴的不知所措,饿怕了的老百姓脸上露出了一絲喜悦。后来才明白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情况,也是“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孕前产物。
还是那条街,人们多了一个话题,以猪存栏分荒地,苜蓿地等。其实是缓解饥荒的一种措施。
六十年代中期,大街上的标语又是“五不忘记”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接着由工农兵组成的四清工作队驻进村,听说是某部坦克兵,半年多时间他们吃派饭,每天晚上开会学习,全村各户都划定成份,贫农、中农,富农等,街上增加了四类分子监督台。还有毛主席语录牌给弯曲的土街增加了亮丽的风景。
一晃就是八十年代初,老街又有新变化,大标语是“分田到户,责任到人”一夜之间取消了生产队。我家也分了十几亩青苗,农具和一头花眉驴。这次是我父亲从未有过的高兴。
第一年秋天,全家人留足口粮,一天集日去向国家粮库交了公粮。中午过后,一群人坐在小酒馆里海阔天空,眉飞色舞讲诉了责任田的好处。
农民腰包鼓了,有的成了万元户。老街的篱笆墙变成砖墙,土房换成砖瓦结构,老街旧貌有了新的变化。等拿到一轮责任田承包本的那一刻,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个个热泪盈眶,脸上露出笑容,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2017年国家的扶贫政策落实到全国贫困地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深入人心。国家规定凡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村全部整村移民,彻底解决了小山村人们两不愁三保障。现在老街已经全部复垦,村庄将要退出历史版图,可爱的家乡,美丽的老街将变成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