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的小区距离市区较远较偏僻,小区只有三栋高层楼,马路长度是半条街长,平坦、笔直,路边有几处健身器材,这里也是健身,闲聊的地方。
马路上有一道风景:一个开着电动轮椅的老头在马路上一圈又一圈遛弯儿,他头顶鸭舌帽,戴一幅墨黑墨黒的太阳镜,一个白口罩,镶红边,一身黑衣服,一双白手套,是工人干活时戴的劳动手套,脚上是皮鞋。无论春夏秋,他都是这一身打扮。我搬这小区两年了,从未见他不戴帽子,不戴口罩,不戴眼镜的模样,没有疫情也戴口罩,暑天也戴手套,所以人们不识他的“庐山真面目”,只觉得这人深不可测,他让我想起了契诃夫笔下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不过如果遇到熟人,他也会举半臂,跟人打招呼,那姿势很有范儿。听说他姓庄,耄耋老人。
说老庄头怪怪的,丝毫不为过,他的生活起居,他的饮食习惯也怪怪的,他早晨吃面包,面包肯定是“秋林”的,也吃烧饼,不吃菜,一片五花肉扔到锅里,放上水,加点盐,不放任何佐料,汤烧开了,扔掉五花肉,喝汤。中午,吃饺子或馄饨,自家包的饺子不够档次,必须吃“喜家德”的或者是“柏记水饺”,如果喝油茶面必须是“老鼎丰”的。晚餐不是通常人家吃晚饭的时间,他把24小时被3除,每8小时吃一餐,晚饭就是夜间一两点钟。夜间儿子睡得迷迷糊糊,披衣,起床,给他冲奶粉,陪着他,看他吃完一块蛋糕,当然蛋糕也含糊不得,是名牌“老鼎丰”的。儿子再陪着他去洗手间,这一折腾,儿子再入睡难与不难,明天上班睏不睏,就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了,他认为这是科学用餐。
他的科学包括:不吃任何蔬菜,水果,坚果,不喝自家烧的白开水,茶水,家里整箱存放冰红茶。女儿说:“爸爸,冰红茶糖多,不如喝白开水,茶水有益健康。”老庄头眼睛一瞪:“心疼钱了?你懂啥?康师傅冰红茶那叫名牌,喝冰红茶时尚。”常年吃桔子罐头,秋天鲜桔子上市,女儿劝他:“爸,吃鲜桔子吧!含多种维生素,口感好,多有营养啊!”“胡扯,你看哪个有钱人,有身份的人不吃罐头水果?”真是匪夷所思,这是哪个朝代人的思维逻辑?不吃蔬菜,水果,严重便秘,全靠泻药,肚子不舒服,骂人!
考究的饮食也有吃腻的时候,一天,老庄头把女儿叫到身边:“你动动脑子,给我的伙食改善一下!”女儿问他:“你想吃啥?”“你琢磨吧!”女儿又问“鱼肉,猪肉,鸡肉你吃吗?”摇头,“那么蛋类呢?”摇头,“豆角,土豆,绿叶菜吃吗?”摇头。女儿苦笑着说:“你什么都不吃,离了这些食材,让我怎么给你改善伙食?”心想:“这老爹真矫情,真难伺候。”庄芬和我谈及此事,一脸的愁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炒空气呀?我心想:这老人真是异想天开,“奇葩”。
早晨女儿来接班了,大女儿家离父亲家约10公里距离,女儿的女儿开车上班送母亲。二女儿坐10多站公交车来照顾父亲,姐妹俩的家快到呼兰了(哈尔滨远郊)轮班陪父亲。如果雪天路滑,女儿的艰难可想而知。
女儿首先把轮椅推到他的床前,他双下肢不太灵活,但是,两只胳膊和手很灵活,他要享受被人伺候,女儿给他穿衣服的感觉,自己不穿衣服,也不主动把胳膊伸进袖管,他身材高大,两个女儿身材矮小,给他穿好衣服,女儿已是一身的汗了,转身去给他准备早餐。
早饭吃完了,不管女儿收拾没收拾碗筷,必须先把他推到电梯间,如果雨雪天,大风,有雾霾或者太冷,他宁可在一楼大厅坐上一,两个小时,大厅不大,四处透风,单元的门不断的开合,上班的人穿梭般往来,他竟然不烦。女儿半调侃半揶揄地说:“爸爸真坚强!”,他家客厅很大,光线充足,冬天房间暖洋洋,也吸引不了他那颗渴望外出的心。
有一次,小区停电,从清早一直停到晚上,中间有三次物业发电,开启电梯,一层三户,走廊里很狭窄,黑漆漆的,没有灯,7点半,他坐在轮椅上,在电梯门旁盯着电梯上的按钮,时刻准备着,进电梯下楼。邻居倒垃圾,一开门,黑洞洞的走廊里坐着一个人,“妈呀!”一声,吓一跳。这一天,可把老人憋坏了,这个老人大概是大自然的“骄子”,他是不耐烦在房间里打发时间的。
他大女儿庄芬,是农村公办小学教师,喜欢文学,和我投缘,我俩无话不说。告诉我:“我们家在农村,年轻的时候,母亲独自带五个孩子,忙得像个陀螺,但是,父亲宁可站到大道上,眺望远方,也不回家。”我想:不知道他是热爱大自然,还是逃避家务劳动?总之是自私。
天冷了,我不外出,庄芬见不到我,她发微信:“想你了!”,我回她:“你父亲睡觉时,来我家小坐,咱们的楼挨着,方便。”庄芬回我:“不行啊,我父亲睡觉,我得坐在床边,白天我一刻也不能离开他的视线,醒了,看不见我,就骂人,大吼,敲墙,当当当,再不如意,就用拐杖砸地,咚咚咚!”他是农村人,从前住平房,现在住楼房,邻居的感受他全然不顾。小儿子原来和老人同住,老头24小时开电视,失聪,电视声音震耳欲聋,不许开窗户。小儿子一家人不堪忍受老人的折腾,折磨,只好在附近租房,晚上过来照顾老人。如此混搅合,他痴呆了吗?没有,他要在儿女面前立威风。
他很明白,三年前刚刚生病,行动不便,他在儿女面前诉苦,痛哭流涕,怕儿女不照顾他,大女儿说:“爸爸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姐弟都会伺候你,放心!你把我们帶大不容易!”
是的,这老人农民出身,当了七年兵,退伍后当了农村民办教师,一当20年,没有编制,没有固定收入,只靠年终村委会的寥寥无几的资助。他虽然是农民出身,但肩不担担,手不提篮。又不顾计划生育的规定,我行我素,一连生了三儿,二女,家境贫寒,妻子贫病交加,不到50岁,撒手人寰,13.4岁的大女儿帮他撑起半个家,他也终生没再婚。为此儿女感恩,尽孝。
如今,他已是米寿之年,年龄长,脾气也“与时俱进”。去年春暖花开时,他让女儿擦玻璃窗,她的大女儿小时候注射,伤了左腿神经,左腿半残,二女儿从小风湿又缺钙,成了罗圈腿。这两个女儿不能登高擦玻璃,请钟点工帮忙,这老人愤愤然,故意捣乱,也不去遛弯了,坐在沙发上看着钟点工,每当钟点工要去洗手间涮抹布,老庄头就喊女儿,他要小便,占据洗手间,不让钟点工取水,一整天让女儿陪他去九次洗手间,本来半天就可以擦完玻璃,足足拖了一整天,反倒多付了工钱。真不可思议,他是精明,还是愚蠢?他不心疼女儿,心疼钱,女儿又气又无奈,只能忍气吞声。
擦玻璃用钱他心疼不已,他吃东西很“考究”就不心疼钱了,老人月收入350元退伍兵补助,当七年兵,一年50元,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40元,共390元,就凭这点收入,过考究的日子,花的是子女的钱,那是一个字“装”两个字“摆谱”!不可理喻。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百善孝为先。他的三男两女事亲至孝,孝得很艰苦,儿子多年夜间休息不好,两个女儿,60多岁了,身体不好,大女儿心脏病很重,一次住院多日,出院后,老人不问女儿病情,只是气汹汹责备女儿:“你这么多天不照顾我,住什么院,吃点药不可以吗?”他的心中只有自己。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俗话讽刺人:“小姐身子,丫鬟命”,老庄头是“公子哥身子,穷人命”他一世贫困,心存不甘,更没有本事,他想过阔人的生活,便用“孝”对儿女道德绑架,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儿女吃苦受累上,把绑架子女的淫威发挥到极致,哪里有父爱如山?一个绝顶自私的父亲!
儿女赡养老人责无旁贷,该不该换位思考,老人也体恤子女,尽量少麻烦子女一些?像老庄头耄耋之年,儿女也是花甲之人了,身体状况下滑,也该考虑子女的难处,不对子女颐指气使。
卢梭: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同理,子女也不要太惯着父母。老庄头被子女宠溺得成为一个等吃,等伺候,等死的人,无用的,冷血的人,难道不是人生之大不幸吗?不是陷父亲于不仁不义吗?这是愚“孝”。自己能做到的事让他自己做,例如他能穿衣服,让他动动手也是锻炼,楼房单元门前有两个台阶,旁边是一段不长的坡道,我也是开电动轮椅上楼,很轻松,可是这个老人有手不用,让女儿推电动轮椅上坡道,电动轮椅很重,上面还坐一个人,至少160多斤,残疾女儿,花甲老人,吃力地推电动轮椅,这老人不心疼女儿,真是铁石心肠,女儿就应该让他自己启动轮椅。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认为:人体器官用进废退,用则发达,不用则退化。西方国家儿女让父母尽其所能,自已照顾好自己,而不是包揽老人的生活的一切,父母自己照顾好自己,也会有活得有价值的感受,而不是多余的人,不是儿女的累赘,老人完全失能,儿女再照顾父母。我很欣赏西方国家这种理念,这种做法。
写下老庄头的故事,意犹未尽,苦于自己笔拙,我想如果哪位大文豪掌握了老庄头的素材,也会写出如同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一个中国的,现代的,极典型的,呼之欲出的“装”老头,怪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