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时的记忆,我特别清晰,有些事情,只有亲身经历了,或者亲自体验了,才会感到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感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真正让我爱上书法,是源于一次父亲和我收看了一档电视节目,当时,电视节目中,正播放一位书法家的从艺经历。由于对于书法的热爱,那位书法家日夜临习古代碑帖,外出时,没有条件,就用手指蘸上自来水,在水泥地上书写练字,在家里,经常闭门谢客,独自在书桌上临池不辍,当书艺得到了很大进步后,觉得自己付出了最大的潜能,不管怎么用功刻苦,书艺始终停留在现有水平上。于是,有高人指点,让他必须拜访名师大家,只有受到高人指导,书法才能出神入化。
在一次偶遇中,书法家认识了当地大名鼎鼎的陈利民教授,陈利民是一所名牌大学的书法教授,在书法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一套完善的教学理念。陈利民在五体书法的创作上,最擅长魏碑的创作和临习,通过陈利民指导和教学,书法家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经过不断的临池揣摩,反复锤炼,终于让书法家在书法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书法家不但深得魏碑的真谛,还用魏碑的笔意写出了他独有的行草书。这时,书法家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参加了各届书法篆刻展,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的作品不但入展,还获得了各种奖项,仿佛成了获奖专业户,书法家把荣誉证书展示出来的时候,我和父亲都感到了无比的震惊和赞叹,看到了书法家丰硕的成果。父亲便试探地问我:“小龙,喜欢书法吗?”我看见父亲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和期望。我顿时被书法的浩然之气,以及厚重多,变的线条深深吸引了,很是高兴地点头回答道:“我太喜欢了,我也要像他一样,将来做一名书法家。”父亲一脸喜悦,很满意地告诉我:“如果喜欢,明天就开始练字,而且不能停止,每天都抽时间临习。”我似乎和父亲达成了一种承诺,向父亲保证,今后,一定要坚持临帖,天天如此。
开始,为了节省用纸,父亲把母亲用过的记账本,用复印纸和尺子,在纸上打出了很多方格,便于规范和书写,每天晚上放学后,我先把家庭作业写完,然后,端出笔墨纸砚,开始了我的书法临帖。父亲说,他经常看电视上的艺术栏目,据说颜真卿的字具有大家风范,而且字如其人,颜真卿的人格也具有浩然正气,刚正不阿,是一代忠臣良将,值得学习。父亲为了节省开支,从街道上的地摊上,买来各种字帖,什么《多宝塔》《颜勤礼碑》《争座位帖》《祭侄文稿》等等各种字帖。在翻阅各种字帖后,我眼前一亮,发现出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字体十分秀气和古朴,字字饱满而富有灵动之气,我便取出毛笔,蘸上墨水,仔细揣摩出《多宝塔》的字体结构和用笔方法,尽最大能力和感悟,一字一字临习,当一页帖临完,我把写完的字,和字帖上的字对比,看看哪老字比较接近,还有哪些字存在距离和不足。为了强化训练,我把一个完整的字拆开了写,先把握住每一画的用笔方法和结构,当每一画临像后,再把一个完整的字加以临习,经过反复锤炼和打磨,最终把每个字都写得接近了原帖。
练习书法是件苦差事,冬天要经历三九天的寒冷彻骨,由于孩子手上的皮肤细嫩,经常被寒气冻伤,有时还生冻疮,一旦冻疮破裂,便流血不止,让人疼得直跺脚。而在炎热的夏天,农村上的蚊子特别多,只要有皮肤的地方,蚊子都不会放过你,一口下去,让人疼得尖叫起来,蚊子就会被狠狠拍死了,但皮肤上就会留下一块大包,又痒又疼,让人痛苦而难受。对照着字帖,一字一字认真临习,数月后,我终于把《多宝塔》写得有模有样了,就算父亲在一旁,也不断点头称赞。父亲高兴的时候,点头自语道:“不错,这本帖算是入门了。”经过父亲的肯定,父亲为了让我更好地临习碑帖,便托熟人,在安徽的宣城,带回了很多毛边纸和宣纸。这时,父亲就鼓励我说:“小龙,你已把多宝塔吃透了,该用上正规的宣纸练习了,从此时起,你就在毛边纸上临习《多宝塔》吧,如果每次需要参加比赛,你就在宣纸上创作,这样,我的不但节约了很多宣纸,还让我们清楚认识到我们书写水平的不足之处,看到了不足,就及时改正,加强临习,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书法作品。”
当我把记账本改成毛边纸的时候,开始,我有些不适应,因为毛边纸也分熟宣、生宣、和半生熟宣,通过尝试,正楷必须用半生熟宣或熟宣上书写,生宣是不适用的,因为生宣吸墨性太强,很容易把字化掉,变成一滩墨块,所以,通过反复练习,我最后喜欢用上了半生熟宣,半生熟宣既有吸墨性,又有书写性,更适合行草书的临习与创作。这时,我的《多宝塔碑》已临习了多年,而且在几次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我获得了各种奖项。在这些奖项中,有省市的大赛,也有全国性的大赛。父亲看到了我收获的成绩,及时教导我说:“小龙,千万别骄傲呀,比你写得好的人才,全国都数不清呢,没有什么可骄傲的,继续努力呀。”我听完父亲的终告,心里也平静了许多,也认为写字只是一个兴趣爱好,并不是用来炫耀和沾沾自喜的理由。
这时,父亲也告诉我,说我的正楷已经入门,只要不断练习,是不会退步的,但为了更好地继承书法艺术,就必须换种字帖,比如临习行草书《争座位》和《祭侄文稿》,这是在颜体正楷的基础上,再加深临习行草书,把书法艺术作一次系统而正规的提高,由于我有了正楷的研究和入门,在临习颜真卿的行草书上,便有了更快的吸收和消化。我一遍遍地临帖,并一遍遍地把《祭侄文稿》全文背诵了下来,而且,在背诵的同时,我通过在大脑中形成了字体上的结构和章法上的布局,很快在心中形成了一种原帖上的面貌。基本复原了颜真卿的原帖,为了比较和学习,我不断读一遍帖,再背临一遍帖,背临出来后,再对比,看看不足和差距,逐字逐句地研究和分析,通过时间上的考验,我临写的《祭侄文稿》基本也入帖了,父亲看后,觉得几乎接近原帖风貌,并难以分辨。
我听完父亲的肯定,心里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要想把行草书练好,就必须通过严格的背临,还原字帖原貌,只有背临出了原帖,才能举一反三,更好地把章法和集字运用到行草书的创作上。于是,我利用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行草书的创作上,并在省市级的书法篆刻大赛上,获得了各种奖项,这让我为参加全国性的书法大赛,奠定了基础。
如今,我已是专业的书协会员,但想起儿时练习书法的过程和经历,不免感叹,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吃得苦中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经历了苦难的人,才懂得苦尽甘来的甜蜜。同时,我也想起了父亲为了我的书法艺术之路,一路的鼓励和支持,我有理由相信,我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会一路走下去,把我的人品,也修练成和书法一样的出色和精彩。
在一次偶遇中,书法家认识了当地大名鼎鼎的陈利民教授,陈利民是一所名牌大学的书法教授,在书法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一套完善的教学理念。陈利民在五体书法的创作上,最擅长魏碑的创作和临习,通过陈利民指导和教学,书法家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经过不断的临池揣摩,反复锤炼,终于让书法家在书法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书法家不但深得魏碑的真谛,还用魏碑的笔意写出了他独有的行草书。这时,书法家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参加了各届书法篆刻展,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的作品不但入展,还获得了各种奖项,仿佛成了获奖专业户,书法家把荣誉证书展示出来的时候,我和父亲都感到了无比的震惊和赞叹,看到了书法家丰硕的成果。父亲便试探地问我:“小龙,喜欢书法吗?”我看见父亲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和期望。我顿时被书法的浩然之气,以及厚重多,变的线条深深吸引了,很是高兴地点头回答道:“我太喜欢了,我也要像他一样,将来做一名书法家。”父亲一脸喜悦,很满意地告诉我:“如果喜欢,明天就开始练字,而且不能停止,每天都抽时间临习。”我似乎和父亲达成了一种承诺,向父亲保证,今后,一定要坚持临帖,天天如此。
开始,为了节省用纸,父亲把母亲用过的记账本,用复印纸和尺子,在纸上打出了很多方格,便于规范和书写,每天晚上放学后,我先把家庭作业写完,然后,端出笔墨纸砚,开始了我的书法临帖。父亲说,他经常看电视上的艺术栏目,据说颜真卿的字具有大家风范,而且字如其人,颜真卿的人格也具有浩然正气,刚正不阿,是一代忠臣良将,值得学习。父亲为了节省开支,从街道上的地摊上,买来各种字帖,什么《多宝塔》《颜勤礼碑》《争座位帖》《祭侄文稿》等等各种字帖。在翻阅各种字帖后,我眼前一亮,发现出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字体十分秀气和古朴,字字饱满而富有灵动之气,我便取出毛笔,蘸上墨水,仔细揣摩出《多宝塔》的字体结构和用笔方法,尽最大能力和感悟,一字一字临习,当一页帖临完,我把写完的字,和字帖上的字对比,看看哪老字比较接近,还有哪些字存在距离和不足。为了强化训练,我把一个完整的字拆开了写,先把握住每一画的用笔方法和结构,当每一画临像后,再把一个完整的字加以临习,经过反复锤炼和打磨,最终把每个字都写得接近了原帖。
练习书法是件苦差事,冬天要经历三九天的寒冷彻骨,由于孩子手上的皮肤细嫩,经常被寒气冻伤,有时还生冻疮,一旦冻疮破裂,便流血不止,让人疼得直跺脚。而在炎热的夏天,农村上的蚊子特别多,只要有皮肤的地方,蚊子都不会放过你,一口下去,让人疼得尖叫起来,蚊子就会被狠狠拍死了,但皮肤上就会留下一块大包,又痒又疼,让人痛苦而难受。对照着字帖,一字一字认真临习,数月后,我终于把《多宝塔》写得有模有样了,就算父亲在一旁,也不断点头称赞。父亲高兴的时候,点头自语道:“不错,这本帖算是入门了。”经过父亲的肯定,父亲为了让我更好地临习碑帖,便托熟人,在安徽的宣城,带回了很多毛边纸和宣纸。这时,父亲就鼓励我说:“小龙,你已把多宝塔吃透了,该用上正规的宣纸练习了,从此时起,你就在毛边纸上临习《多宝塔》吧,如果每次需要参加比赛,你就在宣纸上创作,这样,我的不但节约了很多宣纸,还让我们清楚认识到我们书写水平的不足之处,看到了不足,就及时改正,加强临习,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书法作品。”
当我把记账本改成毛边纸的时候,开始,我有些不适应,因为毛边纸也分熟宣、生宣、和半生熟宣,通过尝试,正楷必须用半生熟宣或熟宣上书写,生宣是不适用的,因为生宣吸墨性太强,很容易把字化掉,变成一滩墨块,所以,通过反复练习,我最后喜欢用上了半生熟宣,半生熟宣既有吸墨性,又有书写性,更适合行草书的临习与创作。这时,我的《多宝塔碑》已临习了多年,而且在几次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我获得了各种奖项。在这些奖项中,有省市的大赛,也有全国性的大赛。父亲看到了我收获的成绩,及时教导我说:“小龙,千万别骄傲呀,比你写得好的人才,全国都数不清呢,没有什么可骄傲的,继续努力呀。”我听完父亲的终告,心里也平静了许多,也认为写字只是一个兴趣爱好,并不是用来炫耀和沾沾自喜的理由。
这时,父亲也告诉我,说我的正楷已经入门,只要不断练习,是不会退步的,但为了更好地继承书法艺术,就必须换种字帖,比如临习行草书《争座位》和《祭侄文稿》,这是在颜体正楷的基础上,再加深临习行草书,把书法艺术作一次系统而正规的提高,由于我有了正楷的研究和入门,在临习颜真卿的行草书上,便有了更快的吸收和消化。我一遍遍地临帖,并一遍遍地把《祭侄文稿》全文背诵了下来,而且,在背诵的同时,我通过在大脑中形成了字体上的结构和章法上的布局,很快在心中形成了一种原帖上的面貌。基本复原了颜真卿的原帖,为了比较和学习,我不断读一遍帖,再背临一遍帖,背临出来后,再对比,看看不足和差距,逐字逐句地研究和分析,通过时间上的考验,我临写的《祭侄文稿》基本也入帖了,父亲看后,觉得几乎接近原帖风貌,并难以分辨。
我听完父亲的肯定,心里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要想把行草书练好,就必须通过严格的背临,还原字帖原貌,只有背临出了原帖,才能举一反三,更好地把章法和集字运用到行草书的创作上。于是,我利用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行草书的创作上,并在省市级的书法篆刻大赛上,获得了各种奖项,这让我为参加全国性的书法大赛,奠定了基础。
如今,我已是专业的书协会员,但想起儿时练习书法的过程和经历,不免感叹,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吃得苦中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经历了苦难的人,才懂得苦尽甘来的甜蜜。同时,我也想起了父亲为了我的书法艺术之路,一路的鼓励和支持,我有理由相信,我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会一路走下去,把我的人品,也修练成和书法一样的出色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