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难忘巷子里的那些婆 ——党家巷记事

  • 作者:秋天的芬芳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8-23 09:50:54
  • 被阅读0
  •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几度山花开,几度潮水平,以往的幻境依然在梦中,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难锁我童年一寸心----故乡的土,故乡的人,故乡有我一颗少年的心……”这首程琳原唱的经典老歌《故乡情》,歌声优美动听,令人百听不厌,深受广大听众喜爱!我远在它乡异地,时常会想起它。优美动听的歌声,伴随着旋律的响起,总会勾起我对故乡的思恋!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那些令人感动的往事,想起那些给予我很多关爱的巷子里的婆(关中地区对于奶奶的称呼)。

      

      一、对门婆

      对门婆是我家老屋对面的婆。是我阳升叔叔的母亲。记忆中的婆总是那么和善可亲,笑容可掬。她个子不高,身材瘦小,头后总是盘着梳得整整齐齐用银簪子拢着的高高的发髻,身穿黑色的大襟上衣,衣扣都在手臂下方,直统裤子下面的裤脚总是扎得紧紧的,看起来很精干!她有一双被裹缠得很小的脚,因而走路总是很小心谨慎,慢慢悠悠的。她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平易近人,非常受我们巷子里晚辈的爱戴与尊敬!

      我3岁的时候,我的婆因久病而去世。当时,我姐姐5岁,妹妹1岁多。后来,弟弟和小妹相继出生,我母亲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在那个生产队劳动挣公分的年代,父母白天总是劳碌繁忙至天黑才回家,我们几个小孩时常得到对门婆和对门爷爷的照顾。

      记忆中,对门婆夏天的时候总是在门套做一些防线、缠线、拐线等活计或者在织布机上织布。在她的旁边,总给我们铺有一张凉席,当我们玩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她会叫我们喝晾好的白开水,有时还会给我们加点白糖;当我们玩累的时候,她会摇着那把大大的芭蕉扇哄我们睡觉。不知有多少次,我们就在对门婆扇子扇出的习习凉风中安然入睡,然后被父母抱回家。有时父母饭点没有按时回家,对门婆就盛饭给我们吃,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那样对待外人实在是太难得!

      阳升叔和对门妈婚后好些年没有生小孩,对门婆就特别稀罕我们,待我们像亲婆一样。她有四个女儿,她们回娘家总是带点礼品,婆都藏起来一些好吃的留给我们。后来,对门婆有了自己的小孙儿,小孙女,婆依然如故,把好吃的分成很多份,让我们分享。在对门婆的关照下,我们一直玩大,直到现在我们都是很亲近的好姊妹好兄弟!

      我记事时,对门爷爷就是花白胡子拄着拐杖的老爷爷。他身体不好,脚很肿胀,穿不进鞋子。他经常坐在门前的青石墩上拧麻绳。我非常喜欢看爷爷转“绳转子”。

      “绳转子”是一种老物件,由木头和一根短铁棍制成。使用时,将麻丝一端系在铁钩上,然后一只手捏住麻丝,另一只手转动下面的木头,使其快速转动,从而将麻丝拧成一股细绳。对门爷拧麻绳时,我肯定会站在一旁,将麻丝一条一条整理好递到爷爷手里,我和对门爷拧绳子配合得特别好。有时,爷爷也让我学着转“绳转子”,我觉得那是一种游戏,挺好玩,我学得很认真,常受到对门爷和婆的赞扬,很快地我也学会了拧绳子。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对门婆家也搬迁到城外去住,我们两家距离比较远,但对门婆非常牵挂我们,我们也常常去城外去看看对门婆一家人。我们两家既是对门,也是世交,关系非常亲密!

      

      二、那婆

      那婆家住在我家斜对门,与我对门婆家隔一家。在我的印象中,那婆个子高大,总是穿着宽宽大大的衣服,显得有些臃肿,她的眼睛视力不是很好,常坐在门套大门外摸着防线,顺带帮着看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那婆很热心,她常常充当我们孩子玩耍时的“维和警察”。

      那婆家门口有一颗特别高大的有上百年树龄的老槐树,生产队上工开会用的大铃铛就挂在那棵大树上。

      每次铃声想起,大槐树下就聚集了所有去为生产队干活的人们,其中有不少大人带着孩子。大人们去田间地头,小孩子们就留在那婆家门口玩。

      那棵古槐遮天蔽日,树干有五个小孩手拉手合抱起来那么粗,树下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地方。那婆总是将门房前的台阶及巷道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小孩子们常在那里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打纸包,踢毽子,跑“马城”,滚铁环,鸡斗斗等,有时会围着大槐树疯跑追赶。在玩耍追闹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有孩子受伤了,那婆会给那个小孩洗洗伤口,抹点清油,抱着那个孩子安抚好半天,直到小孩不哭为止。

      如果孩子们玩得打起来,那婆就会摇晃着胖胖的身子来到孩子们中间,她的嗓门很大,具有很强的威慑力。等大家安静下来,那婆会逐个问明原因,然后狠狠地批评惹事的孩子,并让犯错的孩子去道歉。倘若这个孩子不肯道歉,那婆一定会告诉家长要严加管教!那个时候的家长真的很配合,对孩子的管教都比较严格,邻里关系相处很融洽。这其中有那婆很大的功劳。

      那婆与人为善,热心助人,只要谁家有事出去,大人招呼一声,孩子留在那婆那里就可以放心出门。那婆不仅看管孩子,而且也留意巷道里的过路人,替整个巷道的人操心看护家门,因此人们都非常感激她,尊重他,喜爱她!

      我们小时候,农村没有幼儿园,在那婆家的那棵大槐树下,我们巷子里的孩子度过了开心快乐的幼儿时期。那婆好多年如一日,帮了这家帮那家,毫无怨言,无私地把爱奉献给各家各户,至今思之,仍然令我感动不已,永生难忘!

      

      三、绒儿婆

      绒儿婆是我们党家巷心灵手巧最为忙碌的人。

      在党家巷,无论婚丧嫁娶,祝寿满月,家家户户都会蒸各种各样的花馍去行门入户或者作为摆设。绒儿婆是每家随叫随到从来不会推脱的蒸花馍能手。她牵头蒸出来的花馍无论是花草鱼虫,还是飞禽走兽,都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俨然是一种艺术品,让观看者啧啧称奇,赞不绝口!当然,主家会感到花馍为自己长了脸,赢得面子,会发自内心感到高兴!

      另外,党家巷有老人去世,绒儿婆一定会主动前去帮忙。她给去世的老人洗澡,穿好寿衣,戴好鞋帽,整理好棺材里按习俗应该放好的所有东西,然后再去灵前帮忙做孝子披麻戴孝用的像孝帽、麻绳、纸扎之类的活,有时还要按照远近亲疏撕扯亲戚所用的孝布,总之,党家巷的丧事没有一家她不去帮忙的,而且还是自始自终,没有丝毫马虎!

      每年七夕节,是我们巷道里非常热闹的一天。在这一天,绒儿婆会积极组织党家巷的巧手女人缚巧娘娘和拜巧娘娘的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在这一天,人们会搭建起一座大棚,然后用棉花、干草、布、木棍,彩线等物品制作成类似稻草人的神像。他们是活灵活现的王母娘娘、牛郎、织女,还有一个是活泼可爱的正在荡秋千的小童子。童子的背上背着好多胖乎乎的用棉花团做成的小娃娃。这些神像制作好后被缚在高高的搭好的架子上,然后人们在两边贴上对联,在神像前的祭桌上摆放好来自各家各户成熟的瓜果,如西瓜、葡萄、桃子等以及蒸好的各种各样的花馍来进行拜祭活动,以此来祈求巧娘娘的保佑。祭祀活动结束后,凡是想在当年生孩子的女人,可以从小童子的背后带走一个棉花宝宝放回到自己的被窝里,来年就会心想事成!此事的真假我无法考究,但绒儿婆的美好祈愿和善心总是令人很感动。

      有关绒儿婆,还有一件事我记忆很深。她家的偏院里有一台很高大的压面机,她和荣爷爷(绒儿婆的爱人)经常帮村里人压手工挂面,每一斤收加工费2分钱,压面用的盐主家自备。我和弟妹时常聚在他们跟前,看荣爷爷费力地搅动着比他还高的大轮子,大轮子带动着小轮子不停地转啊转,然后绒儿婆那边辊子上的面片就越来越薄,最后变成一丝丝如细雨般纷纷飘落的长长的洁白的面条,绒儿婆将那些细长丝一缕一缕整理好搭在一根横放的木椽上晾晒,我们时常看得入迷,心里想:要是我们能天天吃上白挂面,那该是世界上多么幸福的事!

      那时的人们很真诚,绒儿婆给压面的人一斤一把切好面,剩余的面头面渣也会打包送给主家。有时,主家忘了带盐,她也不计较,将自己家的盐贴给对方。有的人比较随和大方,剩下的碎面条头就留给绒儿婆,婆看到我们在周围的时候就将积攒了好久的一些送给我们。有时过年过节,她也会送一两把挂面给我们解解馋!

      

      四、南头婆

      南头婆是我们小阔党家党卫斌之妻。她出生于湖北麻城一个名门望族之家。她从小跟随在甘肃为清朝武官的父亲生活,家境优渥,受到良好的教育。

      南头爷才智双全,年少有为,早年在西安经商,生财有道,生意兴隆,为人厚道,深得南头婆之父喜爱,于是他将其女许配于南头爷,成就一桩美好的姻缘。

      南头婆知书达礼,聪慧贤淑,颇有大家风范,成为党家巷人敬慕的贤妻良母型的典范。她孝敬老人,教育子女有方,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个个都有一技之长,其中两个儿子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她做事大度,巷子里哪家有困难,只要开口求助,她必会倾力相帮;邻里之间有矛盾,她都会尽力说和,以理服人;她平易近人,待人有礼有节,说话轻声慢语,从来不急不躁;她的微笑很有打动人的魅力,处处给人以舒服轻松的感觉。

      南头婆很喜欢巷子里的小孩儿,她的炕头有一排炕头柜。柜子分好几个抽屉,里面放着好多儿女孝敬给她带回来的东西,大红枣、核桃、水果糖、米花糖、点心、江米条、麻饼等等,只要有孩子去她那里,她都会拿出点分给孩子们吃。在物质极度贫乏人们生活极度艰难的时期,南头婆那里有许多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好吃的,她是贪嘴孩子公认的最富有最好的婆!

      南头婆在西安生活的时间比较长,她见多识广,常常鼓励巷子里的孩子好好读书,将来要做有出息的人。她从来不重男轻女,认为只要读好书,女孩子同样会有好的出路。在她的劝说下,巷子里我们这一代女孩子有不少都考上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也是其中比较幸运的一个。感恩南头婆,我们巷子里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或许与她的影响分不开吧!

      

      五、后巷婆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极度贫困,如果家里有人生病,那就更是加雪上加霜,苦不堪言。好多人无钱就医,只是硬扛,耽误了病情。好在我们巷子里有一位婆,我们叫她后巷婆。她虽然没有学过医,但却懂得很多农家人治病用的偏方,给巷子里的老少看病。说来也奇,她的方子很灵验,许多人用过她的偏方后,病就被治好了,我们巷子里的人都称她为“神医”。

      后巷婆有很多偏方,我知道的并非很多,但有些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比如:用棉花套子烧成灰止血、用生谷子泡水发汗治感冒、用老井泥或者老花椒树下的淤泥贴在脸上治疗腮腺炎、用芦苇根治疗小便不利、反胃干呕、用茅草根治疗尿少浮肿、用炒热的盐装在袋子里治肚子痛,用头发丝缠绕去掉扁平疣,等。

      除了那些不用花钱的偏方外,后巷婆还有其它拿手的办法来治疗眼部疾病,比如:用针挑法治疗眼部麦粒肿(眼部脂肪粒),倒睫毛以及刮眼晶体膜减轻眼睛有异物感等;她的推拿手艺也很高明,有的小孩子肚子痛,经过她搓揉推拿之后,很快就不再难受;她还会用刮痧拔罐法去治疗头疼鼻塞;还有的小孩大腿窝淋巴发炎,她会在脚踝部位用穴位放血法治疗等等。

      后巷婆在世时,几乎为每一家的老少看过病,不收一分钱,不吃别人家一碗饭,甚至不喝一杯水,她的大善大德曾感化着每一个人,在我们的心目中她是“活菩萨”。

      

      光阴似箭,日月飞流,转眼间几十年已经过去,许多往事在我的记忆中已渐渐模糊,但巷子里的几位婆的故事却仍然清晰如故,让我时时想起。她们的善行善举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和感染了党家巷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她们给后人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榜样,使子孙后代能够传承和保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为巷子里邻里之间关系的和谐立下极大的功劳,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铭记!

      史铁生说过:“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时间留不住的人,但爱和记忆可以。生命会结束,但爱不会被磨灭,逝去的人永远住在心间。

      感恩巷子里的那些婆,她们虽然普普通通,但却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闪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2024年8月22日
    【审核人:站长】

        标题:难忘巷子里的那些婆 ——党家巷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19892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