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小路和炊烟(散文)

  • 作者:蔚蓝枫叶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8-22 09:56:24
  • 被阅读0
  • 谈起乡愁,家乡那蜿蜒曲折的羊肠小路,和袅袅升起的炊烟至今最令我难以忘怀。

      乡间的小路,一眼望去曲径通幽,连接着村庄、户院、田野、县城和省城,连着河流还有无尽的远方。多少年来,就是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如同我们身体的血管遍布在家乡的四面八方。筑城了一幅幅最壮观、最美丽,天地合一的立体画卷。乡间的小路,是我少年时代最好的回忆。那时的乡间小路两旁生长着挺拔高大的白杨,散发着田园气息的泥土。记载着我成长经历中数不尽的欢声笑语。那时勤劳的爸爸妈妈春天播撒,秋天收获,冬天储藏,风里来、雨里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在乡间小路上不知要走多少个来来回回,流下多少辛劳的汗水。

      沿着乡间小路走,尽情地感受春天鸟语花香、小草烂漫、野菜野花的清香;夏天充满灿烂的阳光,秋天充满丰收的喜悦。尽情地欣赏弯弯的谷子、红彤彤的高粱、挂满枝头的玉米、大豆、如云似雪的棉花;尽情的仰望蓝天白云、柔和的月牙儿,释放着全天的疲劳,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冬天银装素裹,小路两旁麦苗在雪花的庇护下努力生长,像个好奇的孩子,它们从雪中偷偷探出头,好一派北国风光。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乡村的淡雅和气息,尤其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散发出淡淡的泥土味,浓郁的草香味,有时也夹杂着一股土腥味。此情此景都市里永远见不到也不可能见到的。

      春雨绵绵,爸爸驾着老牛拉着那张铧犁在田间耕种。黄昏时分,日落西山,那张犁铧伴随老牛一日的劳作终食饥息劳。成了孩童的“玩伴”。弟弟和小伙伴们追赶时,牛背成了掩体物,捉蟋蟀时,老牛是成功的见证者,赞美乡间风景时牛尾成了操纵盘。远处传来优美动听的笛声,使人也不由自主跟随笛声哼哼着唱起歌来。炊烟袅袅,人们如醉如痴任随曲声飞扬,肩上的锄头放下了。投林的倦鸟也载着夕阳的殷殷血焰归去了。

      夜深了,夏夜的乡间小路虽然幽静却不乏生机。皎洁的月光下,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听那青蛙响起了雄厚活力的嗓音:“呱”、“呱”、“呱”……蝈蝈唱出灵动,轻快的曲调。蟋蟀不甘落后,那低吟欢跃的歌声与风浪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交响乐。田野里仿佛成了昆虫们的音乐会大舞台。

      金秋的乡间小路上,车水马龙。我和妈妈在田里收,爸爸兴高采烈地赶着小毛驴一车车地往家运,玉米轴子、高粱穗子、大豆、花生、棉花等。乡亲们都忙碌起来,抢收抢种。乡间的小路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背的背、抬的抬、拉的拉。有赶着马车的,有赶牛车的,马和牛驴拉的是绿色农家肥和收割后的粮食作物。牛不是驮着犁耙就是拉着板车。畜尽其才,物尽其用,各尽所能。

      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在家乡的小路上穿梭奔波,留下了一道道清晰的车辙和响彻云霄的叭叭的鞭子声。家乡的小路上,留下了左邻右舍投亲靠友外出打工创业的脚印。留下了热血青年,青春无悔,保家卫国去参军的脚印。留下了莘莘学子怀揣理想和抱负上学的脚印。留下了改革开放后的个体户,万元户和企业家的脚印。也留下了芸芸众生你来我往、走东串西的脚印。留下了恋恋不舍、依依惜别女儿出嫁的脚印。

      家乡的小路上,记忆最深刻的还是看见老人拿的东西多了,就赶紧帮一帮。看见叔叔大爷推着车子上的东西歪了赶紧扶一把。看见小孩拎着篮子就赶紧拎一回。这一帮、一扶、一拎突显了家乡的人们热爱劳动,关心关爱他人、友善你我,小路上演绎了团结和谐的美好氛围。这氛围如同阳光雨露,温暖着乡亲们,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乡间的小路那重重叠叠的车辙印记,见证了人们披星戴月、挥汗如雨的身影。见证了农村的飞速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着父老乡亲美好的憧憬和梦幻。沧海桑田,岁月如歌,现在已经找不到也很难寻觅到过去的车辙。也听不到叭叭的鞭子声了。这让昔日的小路更加充满了迷人和梦幻般的色彩。梦幻穿越的是时空,已经越来越遥远,色彩就在眼前,只会越来越斑斓。

      在记忆的长河里,充满生机的乡间小路,曾经也有过人流如织、红旗飘飘的岁月,也有过乡亲们赶着马车、推着小车交公粮的浩荡车队。无论是激情的岁月,还是火红的年代,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光荣的历史。如今再次踏上这条即熟悉又亲切的乡间小路,仍然会记忆犹新甚至心潮澎湃。生我养我的家乡啊,那条流金般的小路上的故事,有我、有你、也有他的故事、故事里的故事......

      家乡小路上的故事越来越邈远,它让我记住的是乡情、乡音、留住的是乡愁,也使我想起家乡的小路是那么富有情调,那么的亲近。是啊,那个我和爸爸妈妈耕耘劳动天天走过的羊肠小路渐行渐远。那个充满诗意的羊肠小路,已经成为了一个美丽而又永恒的象征。它犹如一条天路通向远方,在天地间连着太阳,连着白云,连着星星和月亮,它是我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

      谈起乡情,故乡之于我,除了那羊肠小路以外,炊烟也是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故乡的炊烟,伴随着我长大,让我度过了一个充满童趣和快乐的童年,成为了我人生最美好的记忆。

      小时候,我村家家户户厨房都有柴火灶,燃烧的材料也是大自然的馈赠;秋后的棒皮,棒秸,冬天的树根,落叶。每家厨房屋顶上都有一个很长方方的、或圆柱形的烟囱凸出屋顶。有的烟囱顶部会用砖头砌个三角,有的用瓦片、或用铁皮半遮着,也有的两边留着洞孔出烟,其目的是为了预防雨水流入烟囱内。而大部分烟囱顶上什么都不盖。三餐时分,妈妈抓起一把干柴禾,往灶膛里送。点燃的柴火燃烧后穿过漆黑的烟道,从屋顶的烟囱中脱颖而出。化作袅袅炊烟冉冉升腾在空中,变成了千姿百态的云朵。在天空中轻舞飞扬。若即若离,随风而逝。此时万家灯火,整个村庄家家户户烟囱里都冒出了炊烟。都沉浸在这袅袅炊烟的氛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赏心悦目。

      清晨炊烟是农村起床的铃声和号角,轻盈而悠长的炊烟如同舞者般在空中盘旋、交织,最终温柔地缠绕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当晨曦初照,天边渐渐露出了温柔的蓝。轻轻薄雾笼罩着静谧的村庄,村头溪边柳树下,露珠还挂在叶尖,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是田野里最细腻的珍珠。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蜿蜒的田埂上,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暮色中的炊烟是农村劳累的归宿,袅袅炊烟缓缓升起,它们或浓或淡交织缠绕,在天空勾勒出一幅幅暖暖的温馨的画面。送走了黄昏。炊烟虽轻,这边是锅碗瓢盆的交响乐曲,那边是柴米油盐的酸甜苦辣。但无论如何,升起袅袅炊烟是象征一个美满家庭,更是妈妈深情的呼唤。妈妈一天的劳作总是从清晨灶台中开始,也是在傍晚灶台中结束。为了我们兄妹儿时上学,妈妈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喊我们起床背书、洗漱,然后再到厨房,往灶膛里塞第一把柴火,随着“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一股浓浓的白烟从屋顶的烟囱徐徐升起了炊烟。妈妈就开始在灶台上熟练地忙着添柴加薪,锅里咕嘟咕嘟地煮着热气腾腾的粥。炊烟,不刺鼻,不熏目,那柴火灶的味道透出爱的温暖。熊熊燃烧的火光映衬出妈妈慈爱的笑脸。饭菜熟了,妈妈把粥给我们端到饭桌上,拿上窝头、端上菜,催我们赶紧吃饭上学去。中午走在放学路上,我远远就能望见我家房顶上的炊烟袅袅升起。家中的饭菜香吊起了我的胃口,回到家中,妈妈正弯着腰手中的铲子轻轻在锅里翻动着,锅里的菜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围在饭桌前,香喷喷的饭菜,津津有味地吃着,爸爸问我们在学校谁又考了第一,谁有没有调皮,大家边吃边聊。

      出门在外,炊烟则是妈妈对儿女的盼望和期望。我每次回家,总见妈妈围着灶台转,与炊烟相伴。从早到晚,都在灶台上不停的忙碌着,操持着一桌可口饭菜。在妈妈心里,忙碌才有烟火,有烟火的家才是幸福的家,炊烟也伴随了妈妈一生的岁月。看到妈妈在灶台上忙,我也喜欢帮妈妈忙活。我搬一小凳子凑到妈妈前面坐在灶堂前,帮妈妈添柴、烧火。看着柴火在灶膛里燃烧,灶膛内噼里哗啦的声响。火红的火苗在欢腾跳跃,有时火焰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窜出灶堂探头探脑。随着妈妈拉风箱的节奏探出头来又赶紧缩了回去。袅袅炊烟升起,灶台上热气腾腾,在煮、炒、蒸中散发着各种香味的家常饭菜。那是妈妈满满的菜香和浓浓的爱,闻着妈妈煮的菜香味就是一种温馨幸福的享受。每当一年的春节爸爸妈妈烧火,而我则观察到不同的柴火,有着不同的炊烟,白的、紫的,灰的,乌黑的炊烟随风轻盈,飘逸。

      不同的气候也有不同的炊烟,阳光明媚时炊烟是直升的,云一样飘逸绚丽。阴雨蒙蒙时炊烟就绕着烟囱,炊烟就往烟囱倒跑,这叫“倒烟”,会让厨房的人呛得流泪。那各种袅袅炊烟融合一起,形成了村庄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一幅美丽的充满诗意的画卷。炊烟是村庄的灵魂,它见证了世代的更迭,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与温情。

      而今,光阴晃晃悠悠地,一闪而过,妈妈已耄耋之年,已不在能围着灶台转,而我们将接过妈妈的接力棒,接过妈妈岁月的炊烟。让这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更加温馨。

      故乡,乡间的羊肠小路和炊烟,这两大符号,是我童年和少年最美好的回忆,它已成为一种让我挥之不去的记忆和乡愁。

      2024年8月于天津
    【审核人:站长】

        标题:小路和炊烟(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19863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