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大学生活
文章内容页

金山寺感受到的“茶文化”

  • 作者:李旭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05-28 00:44:15
  • 被阅读0
  •   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其中不仅包含着茶学,还包含着技法、礼仪、情趣以及做派,用行家的话来说,其中有“茶艺、茶道、茶水、茶文、茶具、茶诗、茶画、茶典”乃至“茶德、茶品、茶精神”等诸多内容。

      有一次去乌兹别克斯坦考察,宾馆的隔壁住着一位福建的姓张的商人,因为都是中国人,又住成了邻居,自然多了些亲近。一天张先生邀请我去他的房间喝杯茶,我认为不过就是一种礼尚往来,去到房间,泡上一杯他们福建的大红袍,寒暄一番的事情。让我没有预料到的是,他住着一个商务大套间,客厅里摆着一整套茶具,包括一件古色古香的茶几。看着我的诧异,张先生笑着对我说:“你们北方人喜欢喝酒,我们那里的人喜欢喝茶。”他指着茶几以及其上的茶具:“这都是我专门从国内带来随我一起出差的,一是自己离不开,二呢,也借助茶文化结交几个乌兹别克朋友。”坐下后他用熟练的茶道程式为我展示茶艺,还特别强调,本以为这里的水不行,没想到一点不比国内的差,至少比国内的纯净水要好得多。

      张先生的招待使我第一次深入领略了茶文化的魅力。我的原来,不论这茶道、茶艺的功夫如何神妙虚静,品味优雅,如何安然恬淡,有仪式感,茶水总归于还是水,是用来解渴的,不渴就不必要喝茶。面对张先生的一番操作,我才知道,自己实在是浅陋无知了,这种无知说白了就是没文化。原来茶不但可以解渴,而且还可以当作高雅文化来玩儿。同时我也从中体味到了一个道理:茶文化是有层次的,既有高雅的一面,也有低微的一面。像张先生到外国公干,还要携带茶叶、茶几、茶具等众多喝茶的物事,仅来回的托运费就不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够做到的。我想到了我身边的亲朋好友,不少人都在喝茶,但极少有玩茶艺的,一来是没有文化,二来是没有条件,三来是最重要的:没钱。钱是玩出文化来的首要条件。

      这种没文化的浅薄是骨子里的,既有着遗传属性,也有着群聚环境属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在一个层次,是学也学不来的。张先生之前,就从小说中阅读过茶文化的魅力,感受过茶文化的博大。一本是中国人夏炜写得《铁观音》,一本是朝鲜人崔仁浩写得《商道》。《铁观音》叙述的是铁观音茶叶的前世今生,让茶叶以独立的身份进入了文学的殿堂,主题的伟大之处,在于对茶民的歌功颂德,很好地诠释了茶文化的平民意义。《商道》虽然是描写“一个卑微的杂货店员成长为天下第一商”故事的,但其中重点描写刻画的一只茶杯——“戒盈杯”,却饱含了茶文化中儒释道文化的真谛。两部作品中都有贵族、官僚乃至皇帝与茶叶的交结,但都有血腥味。十几年后,记住的还是老百姓的那点茶事,官僚贵族的“茶做派”几乎忘得一干二净。

      喝茶的讲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茶和水,这是茶文化的主体。没有了茶,没有了水,其他所有茶文化的内容都将成为空谈。这和抽烟一样,必须以烟和火为前提,没有了烟和火,烟文化也就失却了根基。

      茶自不待言,产地、品种、季节、气候、时间、制作工艺等等的不同,自然生发出许多不同的种类来,也就有了不同的价格。2018年,福建武夷山举行的一场茶叶拍卖会上,一斤大红袍卖出了438万元的天价。2019年,杭州举办的拍卖会上,一斤西湖龙井茶迈出了18万元,拍卖人还为没有卖出好价钱气得好几天睡不着觉。着实让老百姓们瞠目结舌了一把。而在大草原上牧民们日常喝的奶茶中添加的青砖茶,一斤不足30元。

      陆羽是茶文化的祖师爷,也是贵族茶文化的代表。他的《茶经•茶之煮》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多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这段经书后来经常被喝茶玩茶的人引用,以至于以后形成了“无泉水不泡茶”的讲究。历史记载,北京皇宫里喝的水和城里老百姓喝的水是不一样的,宫里喝的是玉泉山的泉水,城里喝的则是井水。这就和陆羽的《茶经》对应上了:最上等的山间“乳泉、石池漫流者”弄来的水,是皇帝及其臣子们喝的,品味自然高尚。城中的老百姓只能喝最下等的井水。茶叶更是大不相同,皇帝大臣们泡的是“雀舌”,城民们有点“高碎”就留着过年了。“高碎”,那是皇亲国戚、官僚贵族喝剩的渣滓。这样,文化的高低也就有了区分:“茶艺”和“牛饮”。

      据说陆羽不但分出了水的优劣差异,还具体指出过好水的所在。不过《茶经》没有记录。唐朝张又新写过一本书叫《煎茶水记》,据说就是根据陆羽的口述传下来的,这本书只有900字,开头就说:“故刑部侍郎刘公讳伯刍,于又新丈人行也。为学精博,颇有风鉴,称较水之与茶宜者,凡七等:扬子江南泠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斯七水,余尝俱瓶于舟中,亲挹而比之,诚如其说也。”

      这次和朋友到镇江的金山寺,看完金山寺金碧辉煌的庙宇,瞻仰完大雄宝殿、观音洞、法海洞后,从正门出来一路向西,便是金山寺公园的水陆园区部分。名胜古迹众多,其中的“芙蓉楼”和“天下第一泉”尤为著名。脍炙人口的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是在这座楼上写下的。隔水望去,在夕阳的照耀下,伟岸而虚幻,一丝丝的古意迎面扑来。芙蓉楼的旁边有一处围了汉白玉栏杆的泉水,这就是《煎茶水记》中所列的,号称“天下第一泉”的“扬子江南泠水”。这个“天下第一泉”原来比济南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历史更加悠长,也更见文化底蕴,而自己却一无所知,足见自己的孤陋寡闻。

      《太平广记》中记录了一则关于扬子江南泠水的故事:唐朝唐代宗时期,李季卿出任湖州刺史,来到了镇江,正好碰到陆羽也在镇江。李刺史久仰陆羽大名,便邀请陆羽来相见。到了驿站,将要吃饭的时候,李刺史说:“陆君是研究茶的学者,盖天下闻名矣,扬子南泠水又非常难得,今日学者和南泠水二妙千载难逢一遇,怎么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呢。”便命令办事干练稳当的军士,拿着水瓶,驾着小舟去取南泠泉水。水取回来之后,陆羽用勺子扬其水说:“这倒是扬子江的水,但不是南泠泉水,好像是江岸边打来的水。”军士说:“我驾着船亲自到达了南泠泉,很多人都见到了,怎敢弄虚作假?”陆羽不言,把瓶中的水向盆中倾倒,倒了一半,陆羽停了下来,又用勺子扬了扬说:“这才是南泠泉水。”军士大惊失色,跪下说:“我到南泠取了水,返回到岸边时,小船摇晃洒了一半,怕不够用,便用岸边的水补充满了。陆先生之鉴,神鉴也,不敢隐瞒了!”李刺史和随行的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经历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这便有了天下第一泉的名头桂冠。

      据有关史料记载,天下第一泉原来是在江中的,清代后期,随着长江北移,与金山同时登陆,离开了长江。以前金山岛周边有三个水曲,分称南泠、中泠、北泠。第一泉在中泠,所以叫扬子中泠泉。因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故又称“南冷泉”。以前要喝到真正的第一泉水,非常困难,汲水要乘着小船,冒着风浪,在茫茫大江中找准泉眼,然后把特制的铜壶垂下,到一定深度,用绳子揭开壶盖,汲满泉水,再盖上盖慢慢吊起。可见,要想用第一泉的水泡一杯茶,绝不是平民百姓可以做到的,平民百姓也没必要非去喝一碗泉水。第一泉的名贵和神秘就在于此。名贵和神秘,正是达官显贵的追逐。有记载的,李季卿、苏东坡、萨都刺、文征明等都专门带着歌姬来这里游玩品茗,寻找这名贵和神秘带来的感官刺激,现在都成了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第一泉登陆后,泉眼曾一度消失。清同治年间重新发现,光绪年间,知府王仁堪亲书“天下第一泉”五字镌刻在池壁,四周树白石栏杆,并拓地筑亭榭,种竹柳,形成一景。现在的达官显贵已经不再以此泉水泡茶为尊贵的渴求,倒是普通百姓,只要买得起一张50元的门票,都可以一睹这“天下第一泉”的芳容,并慨叹古人对茶水讲究的极致贡献。  2024.5.24

    【审核人:站长】

        标题:金山寺感受到的“茶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xiaoyuan/daxueshenghuowenzhang/17386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杨静杨静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39876篇
      • 获得积分:1112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