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在胶东半岛的一个山村,民俗活动非常丰富多彩,四五十年前,高跷和活报极其著名。是大年初一的经典节目,是和年饭一样的娱乐盛宴,意在为新的一年,开光喝彩。 一
高跷与活报,这两个词,在年轻人的字典里,几近消失,可在曾经的春节里,这是点亮一个村落的最美风景。
高跷,是归于民间舞蹈,表演者双足绑缚在两根棍儿上,棍儿顶端或靠顶端有踏脚板,手持道具,在场地或大街行走。
活报,是以纸扎的方式,表现各类物象,是舞蹈者手中的道具。这种文艺形式,在五六十年代的威海地区极为流行,可以说是专有项目。
到底为什么叫“活报”,我也破费神思,待行文再饶舌吧。
我们村对春节庆祝活动的最大贡献是将高跷和活报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别开生面的庆春形式。每当近年,和老者谈起曾经的春节,我都被推为主讲,古有“南桥之春”(村名南桥头)的说法,我为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豪。
我们村,在每年初一,一定要有一场相当隆重的高跷活报,将春节的喜庆推向高潮,南庄北疃,几乎齐聚村南街,几百表演,数千观者,场面宏大,堪称一绝。 二
三里南街,中间一处是社戏的戏台。初一,那里鞭炮齐鸣,将一村人吸引过去。高跷在戏台四周排布开,台上台下都有人给表演者打点。表演者坐在台边,麻绳捆脚于高跷踏板;台上有人给表演者简单画个脸谱,白脸黑脸花脸小丑脸,堪比川剧的“变脸”,我是挨个细看,看看是谁此时这么光鲜,他们都跟我做鬼脸獠牙状,一声惊叫,迅疾快闪躲到人缝里。锣鼓点,缓缓地敲着,就像怕敲坏了乐器,仿佛是要让人入睡的节奏。我明白,这个节奏是告诉那些人,要慢条斯理,尤其是半天敲一下锣,就像半夜打更,要等下一声锣鸣,太难。难得春节,该是以其节奏,留住新春的第一天吧。日子并不富裕,有春闹可弥补,素餐糟食,谁还计较。满足于食,常以“过大年的,谁家还不包顿肉包子吃”来点轻松的炫耀,似乎平时的窘迫都不值一提。
各色各式的活报,递到表演者的手中,戏台四周边是一圈五彩的花环一般。我担心没有谁更多关注踩高跷的人,目光都被活报摄去了,颇有喧宾夺主之意。
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准备好鞭炮,家长不多给钱,五角算是开荤了,我们早就把连接小鞭的线绳都除掉,留下一枚枚小鞭,衣兜里鼓鼓囊囊的,没有谁喊不能燃鞭,鞭都是哑的,安分于衣兜,时不时按一下衣兜,跃跃欲试,心情憋着,到时炸响。有的禁不住诱惑,时而掏出一枚,点着,抛得很高,在天空炸响。一定是衣兜的鞭炮多得会流出来,我们除了羡慕,一定投去讨厌的目光,狠狠地瞪一眼,想杀死那个不守规矩的孩子。也杀狠,明年要装上两兜小鞭,试试谁的先响完。这样一比,心中是满满的获胜感。其实,我也被同学先勤拖去提前燃鞭,心情不一样,好像一万只眼睛都投来羡慕的光。心情几度反转,跌宕起伏。
时而也有几声唢呐试声的,“鸿泰”大哥哥领衔,十几个唢呐手,举笛待发。真的是吊足了胃口,投去期待的目光,他们却视而不见。 三
开始了。开始,在此时,是一个令人激动的词。好像是用的《定军山》黄罗宝帐领将令的调子,这调子就像击鼓进军的急切,我喜欢杨子荣的骑马进深山的段子,但据说,没有人喧声烈的气势。唢呐声喧,催起了那些早就按捺不住的高跷人。人群霎那间闪开一条路,我们不能放走这拉开春闹序幕的精彩机会,将香头点燃,鞭炮在高跷队的前面“啪啪”作响。
头跷高约二尺,属于矬子,因为他要举起一个大红的灯笼,两人合抱的样子,灯笼写“五谷丰登”,转到哪个字,都是满心的喜欢,“五”是全,包罗万象,至于后面几个字,字字沉甸甸,自不必说了。这是春的最深刻主题,一直可以管到冬天,还有什么字具有如此强大的穿透力。
其后是各色夸张的农作物造型。金色的玉米,呲着大金牙,绒绒的穗茸飘逸如老者的胡须。我们一下子想起金牙伯,四下瞅瞅,未见,才安下心观看,生怕在身边,有这个想法都会被他张开的金牙吓一跳呢。紫红的高粱穗,不经摇,以纸球模拟的高粱粒啪啪直掉,这叫“爆秋”,提醒人们快动镰收割。最遭罪的是那个抱了个小麦个子的人,那架势,我们偷笑他抱新娘子。后来,人们还根据所持抱之物起了雅号。所以,走进我们村,如果不知某人的雅号,那就难找了。地瓜,萝卜,花生,大豆,大白菜,西红柿,西葫芦,大约我们那地里种植的,都上场了,漏掉哪一样都怕来年不丰收。农耕的主题,被夸张,被艺术化。这就是“活报”,这是从“活报剧”演变而来,“剧”情被拿掉,只剩下了主题词。这是农家以自产的成果来献给春节,古老的春节,祭神祭祖,也都是粮酒等物,一直传袭至今,最朴素的,往往最忠诚,他们也是在祈求神祖护佑他们的生活,唯一的希望就是物足年丰,从未高攀,幸福可以几度夸张,但不悬空,均来自土地。
唢呐一路,高跷踮踮。踩高跷那活儿很累,要不停地踮着,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有时候踩高跷的人故意做出要倾倒的样子,惹得周围的人“哎哟哎哟”地叫。那些都是高跷高手所为,故意逗逗观众的。踩高跷是技术活,如果不能把握平衡,很容易跌倒,尤其要用摆臂的动作,找到平衡点。所以,走一场高跷,下来会筋疲力尽,腰酸腿疼。最高的高跷是四五尺高,那人手持一面国旗,在空中左右摇摆,做“飘飘”状,我觉得这个高跷很好踩,他手里的旗杆,随时可以当一只腿,点地歇歇。如果累了,还可以吆喝人群躲开,以手握住房草靠墙休息。
若喜欢看场面的,就找一处高墙,居高临下,踩高跷的人那是红红绿绿,十分妖冶,中国人从来都是通过色彩的大红大绿来表达喜庆的,红绿本身就构成了一篇伟大壮丽的乐章。那时过年,人们多穿蓝灰色衣装,也有女人穿花色衣服的,空中一片红绿,地面彩色漾动,如波澜推涌,真是五彩和煊,点燃了一个盛大的春节。
那些红绿衣装来自村“老戏队”,也有村民捐助。我的父母就为村子捐献了戏台的大幕,侧幕,内幕,那些绸缎是父母从朝鲜回国带的,据说也出自中国,属于“丝绸之路”产品。当然,父母也捐了活报演出服,父亲有时也站在街边看看,如果他的拐杖变成高跷,他会怎样兴奋啊。毕竟我代替了父亲活跃在高跷队伍中,父亲得了一丝欣慰。那年,我随高跷队跑,新衣还被鞭炮烧了一个窟窿,父亲笑笑说,留个纪念吧。
还有一簇簇内敛的女人,均站在大门口,拥挤着推搡着。有的怕只露半个脸,干脆搬出凳子高亮亮地站着。全村人都要露露脸,怎么可以少了女人花。据说,他们善于观察评论,那个青年踩高跷带劲,就多了一双眼睛的观众,而且还会被青睐。不会像云贵的情歌酬和那么直接煽情,不知踩高跷的青年是不是站得高,更看得清那些女人的样子,是不是有过眼光的瞬间交织与碰撞。我所了解的,他们往往把这份喜欢和好感,不断在心中发酵,到一定的火候就找媒人提亲。鸿泰大哥哥就在春节闹活报被村里的粉子姑娘看中了,结婚时,我还去闹过洞房呢。
据说,那帮吹唢呐的,正月里腮帮子都是疼的。长吹的曲子多是京剧,我们村就有京剧队,春节一定上演一块,只是到了改革开放换了现代剧,紧跟着社会形势。约略记得几个曲目是选自《盗玉马》《空城计》《天仙配》《贵妃醉酒》的段子。这些段子,是否适合配上高跷舞蹈,那就要看踩高跷的人的悟性了,人们看热闹,哪管步点是否和乐。唢呐震耳,仿若鼓起一片松涛,叱咤风云的,在热闹的氛围里,曲子舒卷张弛,嘈杂纷扰,似有龙吟凤哕之妙,高亢而不婉约,激越而不缠绵。我想,那些吹奏的人,心中有缠绵,有得意,有欢悦,回家一定说说感受,题目应该叫“醉南街”吧。 四
在游庆活动中,也设计压轴惹眼的看点。
四个踩高跷的,抬着一尊巨大的粮仓。当然粮仓的重量很轻,不过,那些挂饰,却很繁纭。沿圈挂着玉米穗子,穿成串的大花生,网兜里装着地瓜,还有大白菜也抢眼。红绸飞扬,囍字贴了好几张。舞起来,肩头的扁担有节奏地颤着,可能就是为了平衡。这组高跷很招人,我们小孩子也戳个缝隙钻进去,随着四个高跷跑。有时候点了小鞭往那仓子扔,没有招致呵斥,估计是我们帮主庆丰收,“伸手不打笑脸人”嘛,我更是得意忘形,那些小鞭几乎都放给了粮仓了。
这仓子的构思完全不属于艺术,是生活的直接表达。那个年代的农民,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敬畏农事之心,越发迫切,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但没有限制住他们始终追求温饱的美好情愫。他们只想用这种形式留住丰满的农耕时光。谁还会想到今天,这些已经伸手可得呢。
锣鼓又起,开始卸妆了。初一,就这样在欢庆的氛围里过去了,剩下的时间,街上就安静下来,街两边的剁肉声此起彼伏的,年夜饺子要登场,没有“春晚”不打紧,我们有“南桥之春”伴随,话里话外,都是“庆丰”的主题,那些年从不跑题,说跑题,就是累了那些高跷人,本村演出完毕,马上奔赴外村,受邀是一种荣幸。距村20华里的石岛,向来繁华,素有“小香港”之称,不知是受邀还是“撒野”,我们村的高跷和活报,都进去了,那场面是万人空屋,争相目睹。能够把欢乐带给别人,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想法,这已经是一种可爱的民风了。我们有时候跟着去看,小村的场面不如我们村,人少,热闹度就低了。我们干脆就不去了,沿街捡拾那些没有炸响的鞭炮。引线短的,就把香火老远伸过去,哑巴鞭炮,我们拆开,露出火药,变成“天女散花”。
一年一度,人间总有清喜淡欢,日子再怎么混沌,怀着一颗感恩土地的心,就能抓到欢喜的引线。风俗,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如果腐败了,被丢弃了,我们的语言也就腐败了,如果没有这些风俗文化,我不知今年的初一可以说点什么了。这是英格兰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本·琼森对风俗的理解。信然。
那条南街,在365天里,都是推车吱呀的声音,都是匆匆奔往农田的脚步声,只有春节这一天,南街要换一个场面。站在高处走,极目丰收的景象;把收获的农物极度表现出来,展示农人最有份量的情感。在他们心中,一天就是一年。烟花散尽,却不凉,这股热量,一直存储在他们的心窝里。
听说,邻市的文登把高跷和活报又拾掇起来了,还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村的人也想再次把南街点亮。美丽乡村,要美到骨子里,把老情怀拿出来亮亮相。
我可能只能站在街边,为“南桥之春”喝彩了。
也买几挂鞭炮,逢孩子就送,从他们身上找我曾经的影子吧。 2024年2月1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高跷与活报,这两个词,在年轻人的字典里,几近消失,可在曾经的春节里,这是点亮一个村落的最美风景。
高跷,是归于民间舞蹈,表演者双足绑缚在两根棍儿上,棍儿顶端或靠顶端有踏脚板,手持道具,在场地或大街行走。
活报,是以纸扎的方式,表现各类物象,是舞蹈者手中的道具。这种文艺形式,在五六十年代的威海地区极为流行,可以说是专有项目。
到底为什么叫“活报”,我也破费神思,待行文再饶舌吧。
我们村对春节庆祝活动的最大贡献是将高跷和活报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别开生面的庆春形式。每当近年,和老者谈起曾经的春节,我都被推为主讲,古有“南桥之春”(村名南桥头)的说法,我为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豪。
我们村,在每年初一,一定要有一场相当隆重的高跷活报,将春节的喜庆推向高潮,南庄北疃,几乎齐聚村南街,几百表演,数千观者,场面宏大,堪称一绝。 二
三里南街,中间一处是社戏的戏台。初一,那里鞭炮齐鸣,将一村人吸引过去。高跷在戏台四周排布开,台上台下都有人给表演者打点。表演者坐在台边,麻绳捆脚于高跷踏板;台上有人给表演者简单画个脸谱,白脸黑脸花脸小丑脸,堪比川剧的“变脸”,我是挨个细看,看看是谁此时这么光鲜,他们都跟我做鬼脸獠牙状,一声惊叫,迅疾快闪躲到人缝里。锣鼓点,缓缓地敲着,就像怕敲坏了乐器,仿佛是要让人入睡的节奏。我明白,这个节奏是告诉那些人,要慢条斯理,尤其是半天敲一下锣,就像半夜打更,要等下一声锣鸣,太难。难得春节,该是以其节奏,留住新春的第一天吧。日子并不富裕,有春闹可弥补,素餐糟食,谁还计较。满足于食,常以“过大年的,谁家还不包顿肉包子吃”来点轻松的炫耀,似乎平时的窘迫都不值一提。
各色各式的活报,递到表演者的手中,戏台四周边是一圈五彩的花环一般。我担心没有谁更多关注踩高跷的人,目光都被活报摄去了,颇有喧宾夺主之意。
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准备好鞭炮,家长不多给钱,五角算是开荤了,我们早就把连接小鞭的线绳都除掉,留下一枚枚小鞭,衣兜里鼓鼓囊囊的,没有谁喊不能燃鞭,鞭都是哑的,安分于衣兜,时不时按一下衣兜,跃跃欲试,心情憋着,到时炸响。有的禁不住诱惑,时而掏出一枚,点着,抛得很高,在天空炸响。一定是衣兜的鞭炮多得会流出来,我们除了羡慕,一定投去讨厌的目光,狠狠地瞪一眼,想杀死那个不守规矩的孩子。也杀狠,明年要装上两兜小鞭,试试谁的先响完。这样一比,心中是满满的获胜感。其实,我也被同学先勤拖去提前燃鞭,心情不一样,好像一万只眼睛都投来羡慕的光。心情几度反转,跌宕起伏。
时而也有几声唢呐试声的,“鸿泰”大哥哥领衔,十几个唢呐手,举笛待发。真的是吊足了胃口,投去期待的目光,他们却视而不见。 三
开始了。开始,在此时,是一个令人激动的词。好像是用的《定军山》黄罗宝帐领将令的调子,这调子就像击鼓进军的急切,我喜欢杨子荣的骑马进深山的段子,但据说,没有人喧声烈的气势。唢呐声喧,催起了那些早就按捺不住的高跷人。人群霎那间闪开一条路,我们不能放走这拉开春闹序幕的精彩机会,将香头点燃,鞭炮在高跷队的前面“啪啪”作响。
头跷高约二尺,属于矬子,因为他要举起一个大红的灯笼,两人合抱的样子,灯笼写“五谷丰登”,转到哪个字,都是满心的喜欢,“五”是全,包罗万象,至于后面几个字,字字沉甸甸,自不必说了。这是春的最深刻主题,一直可以管到冬天,还有什么字具有如此强大的穿透力。
其后是各色夸张的农作物造型。金色的玉米,呲着大金牙,绒绒的穗茸飘逸如老者的胡须。我们一下子想起金牙伯,四下瞅瞅,未见,才安下心观看,生怕在身边,有这个想法都会被他张开的金牙吓一跳呢。紫红的高粱穗,不经摇,以纸球模拟的高粱粒啪啪直掉,这叫“爆秋”,提醒人们快动镰收割。最遭罪的是那个抱了个小麦个子的人,那架势,我们偷笑他抱新娘子。后来,人们还根据所持抱之物起了雅号。所以,走进我们村,如果不知某人的雅号,那就难找了。地瓜,萝卜,花生,大豆,大白菜,西红柿,西葫芦,大约我们那地里种植的,都上场了,漏掉哪一样都怕来年不丰收。农耕的主题,被夸张,被艺术化。这就是“活报”,这是从“活报剧”演变而来,“剧”情被拿掉,只剩下了主题词。这是农家以自产的成果来献给春节,古老的春节,祭神祭祖,也都是粮酒等物,一直传袭至今,最朴素的,往往最忠诚,他们也是在祈求神祖护佑他们的生活,唯一的希望就是物足年丰,从未高攀,幸福可以几度夸张,但不悬空,均来自土地。
唢呐一路,高跷踮踮。踩高跷那活儿很累,要不停地踮着,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有时候踩高跷的人故意做出要倾倒的样子,惹得周围的人“哎哟哎哟”地叫。那些都是高跷高手所为,故意逗逗观众的。踩高跷是技术活,如果不能把握平衡,很容易跌倒,尤其要用摆臂的动作,找到平衡点。所以,走一场高跷,下来会筋疲力尽,腰酸腿疼。最高的高跷是四五尺高,那人手持一面国旗,在空中左右摇摆,做“飘飘”状,我觉得这个高跷很好踩,他手里的旗杆,随时可以当一只腿,点地歇歇。如果累了,还可以吆喝人群躲开,以手握住房草靠墙休息。
若喜欢看场面的,就找一处高墙,居高临下,踩高跷的人那是红红绿绿,十分妖冶,中国人从来都是通过色彩的大红大绿来表达喜庆的,红绿本身就构成了一篇伟大壮丽的乐章。那时过年,人们多穿蓝灰色衣装,也有女人穿花色衣服的,空中一片红绿,地面彩色漾动,如波澜推涌,真是五彩和煊,点燃了一个盛大的春节。
那些红绿衣装来自村“老戏队”,也有村民捐助。我的父母就为村子捐献了戏台的大幕,侧幕,内幕,那些绸缎是父母从朝鲜回国带的,据说也出自中国,属于“丝绸之路”产品。当然,父母也捐了活报演出服,父亲有时也站在街边看看,如果他的拐杖变成高跷,他会怎样兴奋啊。毕竟我代替了父亲活跃在高跷队伍中,父亲得了一丝欣慰。那年,我随高跷队跑,新衣还被鞭炮烧了一个窟窿,父亲笑笑说,留个纪念吧。
还有一簇簇内敛的女人,均站在大门口,拥挤着推搡着。有的怕只露半个脸,干脆搬出凳子高亮亮地站着。全村人都要露露脸,怎么可以少了女人花。据说,他们善于观察评论,那个青年踩高跷带劲,就多了一双眼睛的观众,而且还会被青睐。不会像云贵的情歌酬和那么直接煽情,不知踩高跷的青年是不是站得高,更看得清那些女人的样子,是不是有过眼光的瞬间交织与碰撞。我所了解的,他们往往把这份喜欢和好感,不断在心中发酵,到一定的火候就找媒人提亲。鸿泰大哥哥就在春节闹活报被村里的粉子姑娘看中了,结婚时,我还去闹过洞房呢。
据说,那帮吹唢呐的,正月里腮帮子都是疼的。长吹的曲子多是京剧,我们村就有京剧队,春节一定上演一块,只是到了改革开放换了现代剧,紧跟着社会形势。约略记得几个曲目是选自《盗玉马》《空城计》《天仙配》《贵妃醉酒》的段子。这些段子,是否适合配上高跷舞蹈,那就要看踩高跷的人的悟性了,人们看热闹,哪管步点是否和乐。唢呐震耳,仿若鼓起一片松涛,叱咤风云的,在热闹的氛围里,曲子舒卷张弛,嘈杂纷扰,似有龙吟凤哕之妙,高亢而不婉约,激越而不缠绵。我想,那些吹奏的人,心中有缠绵,有得意,有欢悦,回家一定说说感受,题目应该叫“醉南街”吧。 四
在游庆活动中,也设计压轴惹眼的看点。
四个踩高跷的,抬着一尊巨大的粮仓。当然粮仓的重量很轻,不过,那些挂饰,却很繁纭。沿圈挂着玉米穗子,穿成串的大花生,网兜里装着地瓜,还有大白菜也抢眼。红绸飞扬,囍字贴了好几张。舞起来,肩头的扁担有节奏地颤着,可能就是为了平衡。这组高跷很招人,我们小孩子也戳个缝隙钻进去,随着四个高跷跑。有时候点了小鞭往那仓子扔,没有招致呵斥,估计是我们帮主庆丰收,“伸手不打笑脸人”嘛,我更是得意忘形,那些小鞭几乎都放给了粮仓了。
这仓子的构思完全不属于艺术,是生活的直接表达。那个年代的农民,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敬畏农事之心,越发迫切,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但没有限制住他们始终追求温饱的美好情愫。他们只想用这种形式留住丰满的农耕时光。谁还会想到今天,这些已经伸手可得呢。
锣鼓又起,开始卸妆了。初一,就这样在欢庆的氛围里过去了,剩下的时间,街上就安静下来,街两边的剁肉声此起彼伏的,年夜饺子要登场,没有“春晚”不打紧,我们有“南桥之春”伴随,话里话外,都是“庆丰”的主题,那些年从不跑题,说跑题,就是累了那些高跷人,本村演出完毕,马上奔赴外村,受邀是一种荣幸。距村20华里的石岛,向来繁华,素有“小香港”之称,不知是受邀还是“撒野”,我们村的高跷和活报,都进去了,那场面是万人空屋,争相目睹。能够把欢乐带给别人,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想法,这已经是一种可爱的民风了。我们有时候跟着去看,小村的场面不如我们村,人少,热闹度就低了。我们干脆就不去了,沿街捡拾那些没有炸响的鞭炮。引线短的,就把香火老远伸过去,哑巴鞭炮,我们拆开,露出火药,变成“天女散花”。
一年一度,人间总有清喜淡欢,日子再怎么混沌,怀着一颗感恩土地的心,就能抓到欢喜的引线。风俗,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如果腐败了,被丢弃了,我们的语言也就腐败了,如果没有这些风俗文化,我不知今年的初一可以说点什么了。这是英格兰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本·琼森对风俗的理解。信然。
那条南街,在365天里,都是推车吱呀的声音,都是匆匆奔往农田的脚步声,只有春节这一天,南街要换一个场面。站在高处走,极目丰收的景象;把收获的农物极度表现出来,展示农人最有份量的情感。在他们心中,一天就是一年。烟花散尽,却不凉,这股热量,一直存储在他们的心窝里。
听说,邻市的文登把高跷和活报又拾掇起来了,还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村的人也想再次把南街点亮。美丽乡村,要美到骨子里,把老情怀拿出来亮亮相。
我可能只能站在街边,为“南桥之春”喝彩了。
也买几挂鞭炮,逢孩子就送,从他们身上找我曾经的影子吧。 2024年2月1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