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弁山的存在,源于一幅名画,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山在南太湖岸,因山形似弁冠而名,亦因山中住户卞姓居多,故又名卞山。
四月中旬,在经历漫长的准备工作后,“元四家”各研究会首次会聚,地点选在湖州,“元四家”之一王蒙的故乡。关于元四家,王世贞将赵孟頫排首位,倪瓒排除在外。赵孟頫是元代画坛划时代的导师级人物,其主要成就在书法,一般通行的说法遵照董其昌的观点,赵孟頫让位倪瓒,且重新排序。
湖州的湖指太湖,以取名而言,同在太湖边的苏州、无锡却没沾半点光。真沾光也不好叫啊,湖市、湖北、湖西?乱套了。湖州古称吴兴,这个名称如今以市辖区的建制保留下来。弁山便在吴兴区。唐朝诗人陆龟蒙,出身没落世家,曾当过湖州刺史张搏幕僚,其间留下诗句,“更感弁峰颜色好,晓云才散已当门”,他曾随张搏往苏州,前后不过三年,后隐居松江甫里(今苏州吴中区甪直镇),终生不仕。陆龟蒙乃黄公望先祖,黄公望是陆龟蒙十三世孙。
我等一行,车到北坡山脚,在一处寺庙门口简易停车场下车。大队人马,在湖州朋友带领下,沿上山路上行。起初山路平缓,修得很平整,路两侧遍布高大的杨梅树,估计为人工种植,高处斜逸的枝条隐天蔽日,枝叶间可见细小的杨梅果。山路随山势渐趋陡峭,一下子变成了松树,绝非高大粗壮的那种,主干细而高,扭扭捏捏,高处分枝,树冠也不丰。透过稀疏的枝干,两侧庞大山体遮住视线。左边路下一条曲曲绕绕的山涧,闻不到水声,细流隐伏在枯叶与乱石间,在开阔处积水成潭,潭边长满竹子。同行几人忽然驻足,围着吴永祥手机屏指指点点。
吴永祥是湖州市文史馆馆员、吴兴区作协副主席,对赵孟頫、王蒙等颇有研究,他请大家留意对照《青卞隐居图》中松树的特点。画上虬枝弯干,表皮长着或大或小的斑点,似乎就是照着山路边松树的写生,以细节表现松树粗犷自然的美感,极具观赏性。
走上半山腰一处休息平台,已是汗流浃背。这里被人工平整为开阔地,靠山有正在施工的仿古建筑,不是庙宇,是山庄、观景台一类的园林建筑。向南仰望,可见青卞主峰云峰顶,“吴兴富山水,弁为众峰尊”,说的便是。众人有些犹豫,还要走多久?吴永祥说,这要看你们怎么走,最快少说四十分钟,海拔五百多米呢。啊?相当于虞山的两倍。众人登顶的热情倏尔被山风吹散了,山顶除了大煞风景的一排风力发电机,还有什么风景?应该有,太湖三万六千顷水面。天气不错,似乎能望见对岸,这个高度也可以,并非一览无遗的那种,山体限制了视角。对岸是苏州城吗?哦,是深入湖中的两个岛,东山与西山,直线距离不远。
至此,上山步道变成了石阶,窄窄地从建筑物山墙边往山林深处延伸。在石阶前看了几眼,有三五成群的驴友,着冲锋衣,提登山手杖,蹭蹭蹭越过我们身边,也有从山上下来的游客,热气腾腾,外衣系在腰间。他们都很年轻,有周末结伴登山的本地游客,有出行路过的外地驴友,也有慕名前来的外地游客。慕的什么名?是颜正卿、赵孟頫、陆龟蒙的诗文,还是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青卞隐居图》创作于1366年,是王蒙最具代表性画作,也是其晚期绘画艺术成熟的代表作。该图为纸本设色,纵式大立轴,在狭长的画幅中以高远法构图,山脚峰顶,画面最下方画潭水,山石矗立水中,给人湿润之感。丛树几棵,枝叶将画面下方空间填得结结实实。水潭右侧,一老者持手杖从潭边离开。老者身边,一条溪流从山中流淌下来,溪水汇合到下方溪潭,表现流水的线条比较粗,寓水流很急。
山体中间,是整幅画最为繁密最精彩的部分。左侧为山中水潭,由水汽、云气、雨水汇合成,林木环绕,如同山中仙境。水潭右上侧有一清晰可见的山溪,连接山巅瀑流和山脚溪流。山溪与水潭之间,几间茅舍掩映在林木之中。窗口内,一人独坐案旁,似作读书写字。正是这文化人的姿态表现“隐居”这一主题,如果画中人在喝酒,或在户外种菜、劈柴、打扫场院,与普通山民无异。这个人是谁?当然是赵麟,画作题款“至正廿六年四月黄鹤山人王叔明画青卞隐居图”,说明其时表兄赵麟在此隐居,而王蒙是客。说他自己是画中人也未尝不可,王蒙所处年代,不同于宋代山水画中建筑的宗教意味,画家更热衷于表现隐居理想,与特定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画作描绘是弁山景致,山体、山势,松木、溪涧、山道等元素,弁山无一不具,而画作更集中表现在一方狭窄的视角。画作顶端,一个令人生威的庞大山体,扭动的山峦彼此交错,这样的山在现实中显得很不合理。不合理之处还表现在整个构图,自下而上呈之字形取势布局,线条扭曲,气势骇人,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山体里躁动。这固然由王蒙繁密的画风与不求形式稳定的个性所决定,有没有其它因素在里边?这得从元帝国说起。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崖山海战灭南宋,成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帝国。蒙古族起源于北部高原,因气候寒冷,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大规模东征西伐,主要目标是攻城掠地、抢劫财富和人口,治理江山却不行,不过97年便江山易主。其间,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汉化迟滞,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为了招揽人才,忽必烈重用了一些汉族读书人,如刘秉忠、赵孟頫等,总体上汉臣地位不高。其间一批汉族文人士大夫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用消极避世来宣誓自己对朝廷的抵制。
深山中“林隐”,江湖之畔“渔隐”,构成了中国隐士文化的两大形态。元四家中倪瓒、吴镇皆有才华,但终身不仕。吴镇一生闭门隐居,闲时放情于山水,画作多以渔夫隐逸生活为题材,表达乐在风波、隐遁避世的态度。倪瓒原为无锡富豪,性好洁而迂癖,在社会动荡的元末卖去田庐,散尽家财,浪迹于五湖三泖之间,寄居村舍、寺观。姑且称这两位为“渔隐”,王蒙和黄公望则为“林隐”。相比之下,王蒙的隐,远无倪瓒、吴镇隐得彻底。倪瓒不仅自己不入仕,还多次奉劝王蒙不要做官。黄公望和王蒙在入仕的态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渴望做官,却深受官场排挤。黄公望年轻时在徐琰手下当掾吏,因穿着道袍去上班遭徐琰呵斥,愤而辞职,他过于率性,不适合官场。二十年后,人到中年的黄公望依然心存幻想,再入钱塘,在张闾手下当书吏,这时候他成熟多了,敬职秉公,勤勉踏实,公文写得好,公务处理好,却受张闾牵连入牢狱,遂彻底放下入仕的念想,转而致力于绘画艺术。而王蒙,一生都在入仕与隐居间徘徊、犹豫、矛盾,他似乎对官场有一种特殊的迷恋,所以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隐居”思想也是纠结而踌躇,这种纠结伴随他的一生。
王蒙的外祖父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不折不扣的皇孙贵胄,南宋末年当过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隐居不仕,屡次辟名,拒绝入仕,从这一点看是有些骨气的。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忽必烈遣侍御史程钜夫搜房江南遗逸,得二十余人,赵孟頫排在首位,被单独召见,遂重用之。这一场景在赵孟頫纪念馆以仿真蜡像呈现,忽必烈见赵孟頫神采飞扬,如神仙中人。另一面,忽必烈恩威并用,以其身家性命要挟。赵孟頫毕竟作为贰臣,当时受到前所未有的非议,却有诸多无奈。赵孟頫在任时做过很多好事,例如,修改刑法中死刑犯的量刑标准;在查办江南各行省执行钞法不力之罪中表现出极度宽容;在大都地震后,奏请世祖大赦天下,免除赋税,消弭天灾。赵孟頫这官做得不踏实,不只因为受人诟病,亦有内心的纠结。是故尽管深受宠遇,依然保持清醒头脑,要求到地方任职,远离政治中心,任上多次告假还乡,晚年主动隐退,借病乞归。
作为元四家最年轻的王蒙,由于受到家族影响,且未经历宋元改朝换代的动乱,故而对入仕并不排斥,甚至用心良苦,元朝曾在张士诚手下当幕僚。王蒙在政治上是亟想有所作为的志士,说其野心勃勃也不为过,只是终究缺乏政治才能,且生不逢时,恰好赶上元末政治动乱,迫使其不得不隐于黄鹤山中。1368年,朱元璋灭元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年,元四家中最年轻的王蒙刚刚进入花甲之年,依旧处于艺术生命中的黄金时代,他却选择入仕,洪武初年(1368)出任泰安知州,然终究没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反倒受胡惟庸案牵连于1385年死于明王朝监狱。
赵孟頫与王蒙,祖孙两人都是生不逢时,在入仕出仕之间,既相似,又相左。赵孟頫是官做得不踏实,做官时寻找机会退隐,而王蒙是隐居得不踏实,在隐居时寻求机会出山。
不妨通过作品,走进王蒙的山水世界。王蒙的山,不是真实世界的山,更多表现梦幻色彩。王蒙出身于“绘画世家”,幼时在绘画上直接承袭外公赵孟頫,但就绘画风格与赵孟頫关系不大,且赵孟頫并不以山水画见长,特别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繁密绘画特性与赵孟頫迥异。在“元四家”之中,倪瓒的“简”与王蒙的“繁”形成强烈的反差,而黄公望与吴镇介于两者之间。绘画语言及绘画风格的成型,是个人经历、秉性、审美、三观等综合因素的外在呈现。倪瓒的画,聊聊数笔,逸气横生,大段大段的留白,说明其淡然于世,孤寂无欲。王蒙《青卞隐居图》寓躲在山林中不为人知,表现的是隐士思想。其“繁线密点”技法,赋予了其山水变形的扭曲紧张的形态,是其矛盾的隐士思想图像式的呈现。他放不下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决心,隐只是为了等待时机,纠结矛盾的心绪犹如繁线密点缠绕着内心,塞满了精神世界。
王蒙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繁密山水”,中国画笔法中的卷云皴、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等为王蒙独创,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倪瓒毫不吝啬赞美: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在无此君。董其昌认为其为“天下第一山水”。明代沈周、清代石涛,在山水表现上直接取法王蒙。
说隐居,很自然想起湖州历史上另外一位人物,唐代诗人张志和。
张志和少年聪慧,十六岁明经入第,平步青云,曾官至正三品,后因事获罪,被贬为南浦县尉。在母亲与妻子相继离世后,有感于官场沉浮、人生无常,遂弃官丢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其奴、婢各一,张志和遂携奴婢隐居于湖州西边的苕溪、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渔樵为乐。大历九年(774年)冬天,因时任湖州刺史的旧友颜正卿邀请,去湖州城里拜会颜正卿并小住,后两人前往平望游莺脰湖,酒后不慎落水身亡。
早前的词牌与内容有关,后来逐渐演变为格式符号。“渔歌子”又名“渔父乐”,为唐教坊曲,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正体。张志和以渔歌子调所撰五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最有名,并入选语文教材。西塞山的归属颇有争议,有人说桃花、鳜鱼、白鹭等元素不足于指向湖州,教参注释,一说在浙江湖州,一说在湖北黄石。大抵没有通读全五首“渔歌子”,才有这么奇怪的疑问。比如“渔歌子”其三:“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霅溪,一般认为是东苕溪。“渔歌子”其四,起首为“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松江,在湖州东。菰,即茭白。莼菜不用解释了,为江南水八仙之一。
张志和的隐居,不在形式,而在其内心。倒不是足不出户,与世隔绝,他与外面的世界保持联系,经常去与西塞山相邻的杼山,与颜正卿、陆羽,喝酒喝茶,聊天赋诗。他是隐在内心,彻彻底底、死心塌地,曾经沧海难为水。张志和乃真正的解脱者,不执有也不执无,“醉宿渔舟不觉寒”“乐在风波不用仙”,潇潇洒洒,自在逍遥。
颜真卿看张志和的船破旧漏水,想帮他换一条船。张志和说:“希望有能够漂游的住所,来往于苕、霅之间。”其所言,似乎答非所问,其实很有禅意。张志和在西塞山隐居的第二年,结识了同样在苕溪隐居的茶圣陆羽,及杼上隐居的诗僧皎然,并开始撰写《玄真子》一书。陆羽问他,你和什么人往来?答曰:“我以太虚为室,明月为灯烛,与四海兄弟共处一室,不曾分离,何谈往来呢?”
常言,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隐不在于“身隐”,而在于“心隐”。王蒙想着逃离现实又舍不得喧嚣中的繁华,拿不起,又放不下,注定是个悲剧性人物。王蒙的离场,标志着元末隐士文化的终结,同时也宣告以描绘隐士精神世界为核心的江南文人山水传统的终结。
下得山来,便是太湖南岸。太湖岸线绵长,水面开阔浩淼。宽阔滨江堤岸向两端延伸,东一直到东太湖,西往长兴方向。隔着堤岸是一条内河,设水闸与太湖相通,里边居然有一个古村落。村子背靠弁山,面向太湖,小桥、老街、古木、旧舍,一切静谧安详。先前的小渔村正逐步改造为农家乐,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即将被打破,估计下次去没这般宁静了。远处,成群白鸥从湖面轻轻掠过,偶有几只穿越堤岸,光顾这个小村子。
草木无心自荣发,而鸟兽,也会贪恋人间繁华。
四月中旬,在经历漫长的准备工作后,“元四家”各研究会首次会聚,地点选在湖州,“元四家”之一王蒙的故乡。关于元四家,王世贞将赵孟頫排首位,倪瓒排除在外。赵孟頫是元代画坛划时代的导师级人物,其主要成就在书法,一般通行的说法遵照董其昌的观点,赵孟頫让位倪瓒,且重新排序。
湖州的湖指太湖,以取名而言,同在太湖边的苏州、无锡却没沾半点光。真沾光也不好叫啊,湖市、湖北、湖西?乱套了。湖州古称吴兴,这个名称如今以市辖区的建制保留下来。弁山便在吴兴区。唐朝诗人陆龟蒙,出身没落世家,曾当过湖州刺史张搏幕僚,其间留下诗句,“更感弁峰颜色好,晓云才散已当门”,他曾随张搏往苏州,前后不过三年,后隐居松江甫里(今苏州吴中区甪直镇),终生不仕。陆龟蒙乃黄公望先祖,黄公望是陆龟蒙十三世孙。
我等一行,车到北坡山脚,在一处寺庙门口简易停车场下车。大队人马,在湖州朋友带领下,沿上山路上行。起初山路平缓,修得很平整,路两侧遍布高大的杨梅树,估计为人工种植,高处斜逸的枝条隐天蔽日,枝叶间可见细小的杨梅果。山路随山势渐趋陡峭,一下子变成了松树,绝非高大粗壮的那种,主干细而高,扭扭捏捏,高处分枝,树冠也不丰。透过稀疏的枝干,两侧庞大山体遮住视线。左边路下一条曲曲绕绕的山涧,闻不到水声,细流隐伏在枯叶与乱石间,在开阔处积水成潭,潭边长满竹子。同行几人忽然驻足,围着吴永祥手机屏指指点点。
吴永祥是湖州市文史馆馆员、吴兴区作协副主席,对赵孟頫、王蒙等颇有研究,他请大家留意对照《青卞隐居图》中松树的特点。画上虬枝弯干,表皮长着或大或小的斑点,似乎就是照着山路边松树的写生,以细节表现松树粗犷自然的美感,极具观赏性。
走上半山腰一处休息平台,已是汗流浃背。这里被人工平整为开阔地,靠山有正在施工的仿古建筑,不是庙宇,是山庄、观景台一类的园林建筑。向南仰望,可见青卞主峰云峰顶,“吴兴富山水,弁为众峰尊”,说的便是。众人有些犹豫,还要走多久?吴永祥说,这要看你们怎么走,最快少说四十分钟,海拔五百多米呢。啊?相当于虞山的两倍。众人登顶的热情倏尔被山风吹散了,山顶除了大煞风景的一排风力发电机,还有什么风景?应该有,太湖三万六千顷水面。天气不错,似乎能望见对岸,这个高度也可以,并非一览无遗的那种,山体限制了视角。对岸是苏州城吗?哦,是深入湖中的两个岛,东山与西山,直线距离不远。
至此,上山步道变成了石阶,窄窄地从建筑物山墙边往山林深处延伸。在石阶前看了几眼,有三五成群的驴友,着冲锋衣,提登山手杖,蹭蹭蹭越过我们身边,也有从山上下来的游客,热气腾腾,外衣系在腰间。他们都很年轻,有周末结伴登山的本地游客,有出行路过的外地驴友,也有慕名前来的外地游客。慕的什么名?是颜正卿、赵孟頫、陆龟蒙的诗文,还是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青卞隐居图》创作于1366年,是王蒙最具代表性画作,也是其晚期绘画艺术成熟的代表作。该图为纸本设色,纵式大立轴,在狭长的画幅中以高远法构图,山脚峰顶,画面最下方画潭水,山石矗立水中,给人湿润之感。丛树几棵,枝叶将画面下方空间填得结结实实。水潭右侧,一老者持手杖从潭边离开。老者身边,一条溪流从山中流淌下来,溪水汇合到下方溪潭,表现流水的线条比较粗,寓水流很急。
山体中间,是整幅画最为繁密最精彩的部分。左侧为山中水潭,由水汽、云气、雨水汇合成,林木环绕,如同山中仙境。水潭右上侧有一清晰可见的山溪,连接山巅瀑流和山脚溪流。山溪与水潭之间,几间茅舍掩映在林木之中。窗口内,一人独坐案旁,似作读书写字。正是这文化人的姿态表现“隐居”这一主题,如果画中人在喝酒,或在户外种菜、劈柴、打扫场院,与普通山民无异。这个人是谁?当然是赵麟,画作题款“至正廿六年四月黄鹤山人王叔明画青卞隐居图”,说明其时表兄赵麟在此隐居,而王蒙是客。说他自己是画中人也未尝不可,王蒙所处年代,不同于宋代山水画中建筑的宗教意味,画家更热衷于表现隐居理想,与特定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画作描绘是弁山景致,山体、山势,松木、溪涧、山道等元素,弁山无一不具,而画作更集中表现在一方狭窄的视角。画作顶端,一个令人生威的庞大山体,扭动的山峦彼此交错,这样的山在现实中显得很不合理。不合理之处还表现在整个构图,自下而上呈之字形取势布局,线条扭曲,气势骇人,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山体里躁动。这固然由王蒙繁密的画风与不求形式稳定的个性所决定,有没有其它因素在里边?这得从元帝国说起。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崖山海战灭南宋,成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帝国。蒙古族起源于北部高原,因气候寒冷,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大规模东征西伐,主要目标是攻城掠地、抢劫财富和人口,治理江山却不行,不过97年便江山易主。其间,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汉化迟滞,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为了招揽人才,忽必烈重用了一些汉族读书人,如刘秉忠、赵孟頫等,总体上汉臣地位不高。其间一批汉族文人士大夫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用消极避世来宣誓自己对朝廷的抵制。
深山中“林隐”,江湖之畔“渔隐”,构成了中国隐士文化的两大形态。元四家中倪瓒、吴镇皆有才华,但终身不仕。吴镇一生闭门隐居,闲时放情于山水,画作多以渔夫隐逸生活为题材,表达乐在风波、隐遁避世的态度。倪瓒原为无锡富豪,性好洁而迂癖,在社会动荡的元末卖去田庐,散尽家财,浪迹于五湖三泖之间,寄居村舍、寺观。姑且称这两位为“渔隐”,王蒙和黄公望则为“林隐”。相比之下,王蒙的隐,远无倪瓒、吴镇隐得彻底。倪瓒不仅自己不入仕,还多次奉劝王蒙不要做官。黄公望和王蒙在入仕的态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渴望做官,却深受官场排挤。黄公望年轻时在徐琰手下当掾吏,因穿着道袍去上班遭徐琰呵斥,愤而辞职,他过于率性,不适合官场。二十年后,人到中年的黄公望依然心存幻想,再入钱塘,在张闾手下当书吏,这时候他成熟多了,敬职秉公,勤勉踏实,公文写得好,公务处理好,却受张闾牵连入牢狱,遂彻底放下入仕的念想,转而致力于绘画艺术。而王蒙,一生都在入仕与隐居间徘徊、犹豫、矛盾,他似乎对官场有一种特殊的迷恋,所以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隐居”思想也是纠结而踌躇,这种纠结伴随他的一生。
王蒙的外祖父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不折不扣的皇孙贵胄,南宋末年当过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隐居不仕,屡次辟名,拒绝入仕,从这一点看是有些骨气的。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忽必烈遣侍御史程钜夫搜房江南遗逸,得二十余人,赵孟頫排在首位,被单独召见,遂重用之。这一场景在赵孟頫纪念馆以仿真蜡像呈现,忽必烈见赵孟頫神采飞扬,如神仙中人。另一面,忽必烈恩威并用,以其身家性命要挟。赵孟頫毕竟作为贰臣,当时受到前所未有的非议,却有诸多无奈。赵孟頫在任时做过很多好事,例如,修改刑法中死刑犯的量刑标准;在查办江南各行省执行钞法不力之罪中表现出极度宽容;在大都地震后,奏请世祖大赦天下,免除赋税,消弭天灾。赵孟頫这官做得不踏实,不只因为受人诟病,亦有内心的纠结。是故尽管深受宠遇,依然保持清醒头脑,要求到地方任职,远离政治中心,任上多次告假还乡,晚年主动隐退,借病乞归。
作为元四家最年轻的王蒙,由于受到家族影响,且未经历宋元改朝换代的动乱,故而对入仕并不排斥,甚至用心良苦,元朝曾在张士诚手下当幕僚。王蒙在政治上是亟想有所作为的志士,说其野心勃勃也不为过,只是终究缺乏政治才能,且生不逢时,恰好赶上元末政治动乱,迫使其不得不隐于黄鹤山中。1368年,朱元璋灭元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年,元四家中最年轻的王蒙刚刚进入花甲之年,依旧处于艺术生命中的黄金时代,他却选择入仕,洪武初年(1368)出任泰安知州,然终究没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反倒受胡惟庸案牵连于1385年死于明王朝监狱。
赵孟頫与王蒙,祖孙两人都是生不逢时,在入仕出仕之间,既相似,又相左。赵孟頫是官做得不踏实,做官时寻找机会退隐,而王蒙是隐居得不踏实,在隐居时寻求机会出山。
不妨通过作品,走进王蒙的山水世界。王蒙的山,不是真实世界的山,更多表现梦幻色彩。王蒙出身于“绘画世家”,幼时在绘画上直接承袭外公赵孟頫,但就绘画风格与赵孟頫关系不大,且赵孟頫并不以山水画见长,特别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繁密绘画特性与赵孟頫迥异。在“元四家”之中,倪瓒的“简”与王蒙的“繁”形成强烈的反差,而黄公望与吴镇介于两者之间。绘画语言及绘画风格的成型,是个人经历、秉性、审美、三观等综合因素的外在呈现。倪瓒的画,聊聊数笔,逸气横生,大段大段的留白,说明其淡然于世,孤寂无欲。王蒙《青卞隐居图》寓躲在山林中不为人知,表现的是隐士思想。其“繁线密点”技法,赋予了其山水变形的扭曲紧张的形态,是其矛盾的隐士思想图像式的呈现。他放不下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决心,隐只是为了等待时机,纠结矛盾的心绪犹如繁线密点缠绕着内心,塞满了精神世界。
王蒙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繁密山水”,中国画笔法中的卷云皴、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等为王蒙独创,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倪瓒毫不吝啬赞美: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在无此君。董其昌认为其为“天下第一山水”。明代沈周、清代石涛,在山水表现上直接取法王蒙。
说隐居,很自然想起湖州历史上另外一位人物,唐代诗人张志和。
张志和少年聪慧,十六岁明经入第,平步青云,曾官至正三品,后因事获罪,被贬为南浦县尉。在母亲与妻子相继离世后,有感于官场沉浮、人生无常,遂弃官丢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其奴、婢各一,张志和遂携奴婢隐居于湖州西边的苕溪、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渔樵为乐。大历九年(774年)冬天,因时任湖州刺史的旧友颜正卿邀请,去湖州城里拜会颜正卿并小住,后两人前往平望游莺脰湖,酒后不慎落水身亡。
早前的词牌与内容有关,后来逐渐演变为格式符号。“渔歌子”又名“渔父乐”,为唐教坊曲,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正体。张志和以渔歌子调所撰五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最有名,并入选语文教材。西塞山的归属颇有争议,有人说桃花、鳜鱼、白鹭等元素不足于指向湖州,教参注释,一说在浙江湖州,一说在湖北黄石。大抵没有通读全五首“渔歌子”,才有这么奇怪的疑问。比如“渔歌子”其三:“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霅溪,一般认为是东苕溪。“渔歌子”其四,起首为“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松江,在湖州东。菰,即茭白。莼菜不用解释了,为江南水八仙之一。
张志和的隐居,不在形式,而在其内心。倒不是足不出户,与世隔绝,他与外面的世界保持联系,经常去与西塞山相邻的杼山,与颜正卿、陆羽,喝酒喝茶,聊天赋诗。他是隐在内心,彻彻底底、死心塌地,曾经沧海难为水。张志和乃真正的解脱者,不执有也不执无,“醉宿渔舟不觉寒”“乐在风波不用仙”,潇潇洒洒,自在逍遥。
颜真卿看张志和的船破旧漏水,想帮他换一条船。张志和说:“希望有能够漂游的住所,来往于苕、霅之间。”其所言,似乎答非所问,其实很有禅意。张志和在西塞山隐居的第二年,结识了同样在苕溪隐居的茶圣陆羽,及杼上隐居的诗僧皎然,并开始撰写《玄真子》一书。陆羽问他,你和什么人往来?答曰:“我以太虚为室,明月为灯烛,与四海兄弟共处一室,不曾分离,何谈往来呢?”
常言,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隐不在于“身隐”,而在于“心隐”。王蒙想着逃离现实又舍不得喧嚣中的繁华,拿不起,又放不下,注定是个悲剧性人物。王蒙的离场,标志着元末隐士文化的终结,同时也宣告以描绘隐士精神世界为核心的江南文人山水传统的终结。
下得山来,便是太湖南岸。太湖岸线绵长,水面开阔浩淼。宽阔滨江堤岸向两端延伸,东一直到东太湖,西往长兴方向。隔着堤岸是一条内河,设水闸与太湖相通,里边居然有一个古村落。村子背靠弁山,面向太湖,小桥、老街、古木、旧舍,一切静谧安详。先前的小渔村正逐步改造为农家乐,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即将被打破,估计下次去没这般宁静了。远处,成群白鸥从湖面轻轻掠过,偶有几只穿越堤岸,光顾这个小村子。
草木无心自荣发,而鸟兽,也会贪恋人间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