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末了,便开始自动地做盘点。
这盘点的习惯始于做编辑时。每年一到年末,我们都会设计一个盘点的栏目吸引读者投稿。这个栏目持续做了一二十年,一直很受欢迎,且每年盘点的来稿也都出乎意料地踊跃而精彩。
既然欢迎读者来盘点即将走过的这一年,那何妨自己也来盘点一下自己。
记得我去年盘点的是一年来我所淘过的那些书。
我的书大多是从旧书网上一本一本淘来的,有一折二折的,最便宜的买过1元钱的。今年其实也淘过不少书,但因为大多是为写书而买的,晒那些书,对很多读者而言会十分的无感,也因此,今年盘点就自动略去了淘书这一项。
那今年和往年还有什么不一样的?
当然会有很多不一样。
今年3月我退休了,似乎这是最大的不一样——可这还不是我想要说的,因为谁都会退休,有的人退而不休还在外面干活;有的人不退早休了,在家做宅人也很精彩;而我呢退与不退,在内心深处其实并无太大的不同。因为承蒙单位的关爱与宽容,我在48岁那一年退到二线后便做了很多一直想做的事情,比如自学绘画,让自己成为所谓的“书画修行者”是一种;再比如,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挖点想挖的文史矿藏,成为一个所谓的“文史人”这也是一种;等等吧,诸如此类,所以我的退休生活其实还要来得更早些,而不是仅始于2023这一年。
可2023之于我还是有些革命性的变化的。
一是我在2023年元旦那天,承女儿的多次提醒,开起了公众号“看冰的下午”。原本对开公众号我是意兴阑珊,并无多少兴趣,可没想到写着写着还写出兴趣来了,并趁胜追击写了一组“魏晋风度之王羲之”系列,再由写中医入手,采访师兄、海外名医杨观虎博士而写了他的一组系列文章,这两个系列就把我的公众号写出了一点影响。
而写作本身带来的变化,可不只是公众号的订阅数增长这一点。对我们这种非网红写作者而言,流量本身也不是写作的目标。细究起来,写作让人思维变得活跃,变得兴奋,让每天的生活变得充实,这是其一;其二是,原本我们只是浮于生活表面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但写作本身会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缜密,对生活的观察和认知会更深入也更全面——这唯有写作才能带来。当然,写作还有发现的快乐。相信很多写作者都会对这一点感同身受。
因为写公众号,还有朋友推荐我去写《安徽文化读本》医药篇。有幸参与其中,为安徽的医药文化做点小小的普及贡献,亦有荣焉。
此外,2023年还应邀为某个著名视频号改写了20来篇小作文。在高手的引领下学习写作这一新类型,亦让人有一种意外之喜。千万不要以为这种写作是低难度写作,其技术难度其实并不低。我的体会是,要写好小作文,要有广泛的阅读量还要用心思考。所以董宇辉小作文事件出来后,我多少也有一点自己的感受与判断。
实操与理论原本就不是一体两面。写作者就应努力尝试各种新的表达方式,与时代合轨而不是脱轨。
我有朋友在安徽的写作圈里并不出名,但这些年来我看着她在写作领域不断拓宽,先写畅销书,后在平台上写历史,影响还不小;2023年开始她在尝试做“说历史”的视频,从文案到图片到剪辑全部一人搞定。太让我佩服了。她是退休多年的老大姐,是我的学习榜样。
今年我把停了十多年的小说写作又重新捡起来。发表了一个儿童小说“我和程志玲的故事”。还有一个短中篇没敢拿出来,不成熟呗。但自己感觉能写就是一个进步。
2023年,因编辑厚爱,还在《江淮文史》《合肥地情活页》《庐江地情活页》《合肥文艺》及《安徽日报》上发表了数篇文史类稿件。让自己成为“文史人”,已不是梦想。
这一年我都是5点起。我的写作时间都在早上完成。白天该干嘛还干嘛。这几个月正为老家浙江永康写一本书《陈亮师友录》,已写就七八万字,计划2024年6月前出稿。这本书是继《大宋名臣包拯》之后,第二本和宋人有关的书。每天一早埋在故纸堆里,让我感觉无比的快乐。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还要提一下我的女儿大头马。
不久前,老家一个记者采访我,问我是如何影响大头马的。我回答她,如果说影响,在她写作之初,我确实曾经影响过她;但现在,是她影响了我。她在写作上的认真,执着,写作达到的高度,和为写作不惜付出很多,这都值得我学习。
她今年出了两本书,获了两个奖。
上半年出海外游记《东游西荡》,下半年出中短篇小说集《国王的游戏》,这两本书都入选过月度好书榜,反响颇不俗。
两个奖,一个是10月初获“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约作家”,她是三名年度特约作家之一。她近年来写的几本书,王蒙先生都看了,还把她请到家中给了不少鼓励。第二个是12月底,她的小说《白鲸》获江苏省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的中篇小说奖。
她在2023年上半年因在南京动物园体验生活、下半年在合肥开网约车,而被很多媒体采访。而我在年末,受邀为合肥市包河区图书馆主持一档读书活动,虽然以前多次和读书活动打过交道,但那都是做策划或做嘉宾,而亲自去主持一档读书活动则是首次。去时惶恐,还好没出丑,一口气居然站着讲了两个小时不停顿。这也是拜写作之赐。
如果说要给我的2023总结个关键词,那只有两个字——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