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手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人戏说,当下除了监狱里的人犯、脑子有病的傻子和娘胎里的婴儿外,几乎人手一机,普及率之高,令人咋舌、叹为观止!有人告诉我,现在通过智能手机几乎没有办不到的事,不要说用微信翻查字典、寻访故友、谈情说爱、吵架离婚、购物卖货、造谣生事、违法犯罪,连法院也可以利用手机微信在线上开庭审理宣判,就是说手机无所不能,与人已经须臾不可分离。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向相反方向发展。今天我又犯“多动症”,用相对论聊聊手机的利弊!
谈起手机的好处可真不少,手机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简单。QQ、微信、酷狗音乐、腾讯视频、美颜相机等多功能软件,证明人类科技的进步,时代的进步。手机的好处可以说数也数不清。我觉得生活中最伟大的发明是手机,为什么是手机呢?因为我觉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而且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手机的长处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例如:以前的手机是使用案键,可是现在的手机就是使用触控型的智能型手机了,可说是科技上的一大进步。现代智能手机的功能远远超过一般的手机,它有许多的应用程序可以帮你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或者你也可以用来娱乐,降低你烦燥的心情,而且还有一种应用程序不用电话就可以和别人聊天,甚至你只要用手机就可以到电脑上的一些网站浏览,或者看新闻查资料,几乎无所不能。但手机引发的坏处越来越显现。从生理角度看,就是常常使用的话,其发射出的辐射和蓝光极可能引发大脑的疾病,还会造成我们视觉上的伤害,很可能害我们变成低头族,所谓的低头族就是因为许多人常常滑手机而头低低的看着手机萤幕,这个动作可能影响到脖子的伤害。而且关着灯长时间玩手机,可能会影响睡眠,更严重的,有可能还会致盲。
其次,打乱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我的一个朋友是一名律师,每天都忙的很,像一个永远也不停下的陀螺,吃饭时打电话,看电视时打电话,看书时打电话,就连睡觉时被人吵醒打电话,要是有人找他,他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手机全天开机,有事打我电话。”真忙啊!我想他一天不碰电手机都不可能。
战友的一个高中生孙子,手里攥着一个手机,天天都要过电话瘾,打电话一聊就是一个小时,能丛东边的明星讲到西边的歌手,滔滔不绝,有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概!为此,她的爸爸妈妈予以没收。他们说,“高中生每天逮着手机聊可不行,影响学习才怪呢!”
手机的出现固然是现代化高科技产品,那么,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为何有那么多人沉迷在手机的世界里而不能自拔。许多人没有手机就如同活不下去了一般。不少学者认为手机弊大于利。手机对我们的伤害,远不止让我们得病这么简单,他还有可能像一把利剑一样,飞快地夺走我们的性命。就像去年七月发生的那个事件一样,“一女子因为低头看手机不看路,一脚踩空从天桥跌落致重伤”,看手机、踩空、摔倒、头部向下、重力加速度,这是女子从天桥掉落下来的场景,这一摊鲜血令人望之生畏!这一则则血的教训告诫我们,手机玩多了,是会丧命的。
手机还像是一堵高墙,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听过一个故事,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到父母家去聚餐,父母很长时间没见到孩子很是想念,做了一大桌好吃的,可一家三口连吃饭时都在玩手机,父亲想聊天都没有人理他,最后摔下饭碗愤然离席。由此可见,手机不仅危害生命,还成为了挡在亲情之间的一堵高墙。我们往往因为过度使用手机而忽视了身边的人,从而使人与人的间的关系更加稀松。而且手机中还会有许多的钓鱼网站、诈骗短信,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掉入那万丈深渊。
综上,手机固然有多多好处,但往往物极必反,其越来越多的弊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才是。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适可而止地利用好自己的手机,把珍贵的时间用来多多陪同家人、朋友。更多的时候,请放下手机,去享受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千世界吧!
灯下漫笔:口德与人品
社会上总有一些令人不耻甚至痛恨之人,见人好就不开心,见人落难幸灾乐祸,长舌妇般在人前背后叽叽咕咕说风凉话,有的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绘声绘色地传播“负面的最新消息”,他们往往图一时之快,却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口德。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人中原本相互毫无利害关系(如熟识的同事)的人,竟然也口无遮拦地糟践他人——实属心态扭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语言是有温度的。冷言冷语、冷嘲热讽、盛气凌人、苛薄冷漠、态度冰冷……会让人痛苦难受,记恨多年。温馨真诚、语带赞美、接纳尊重、热情拥抱、微笑鼓励……却让人如沐春风,如浴冬阳。所以,在言语上──适度的输、适度的退让,制造“对方的赢”,就可以让敌人变成朋友。
没有口德,就没有品德。最难听的声音是嘲讽、讥笑;最好听的声音是赞美、鼓掌。
人在不顺心、生气时,自我控制力较差,就常“口无遮拦”。而且,人在生气失控时,就喜欢用“负面特质”的形容词,加诸到对方身上,例如:“你猪啊,笨啦,蠢啦,你去死啦……”
有时,我们觉得,“是他激怒我”、“是他惹我生气”、“我也是为他好”,所以,我有权生气、有权“骂一骂来发泄”。可是,我们发泄情绪的话,会刺痛别人,会使人承受不了啊!一个人被语言深深伤害,其伤痕会永远留下,而且时常“隐隐作痛”。
我们都去参加过许多宴会,想想看,最后一道佳肴,是不是都是“甜点”?好像大部分的宴会,最后上桌的,都是使人觉得“香甜可口的点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主人希望客人离去时,嘴上都留着“甜甜好吃”的印象。
人际关系虽然不像宴会,时间一到,就需离开;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口德”、“口无遮拦”而刺伤别人,则这令人难以下咽的菜,就很可能成为双方关系的“最后一道菜”。当我们的客人离去时,嘴里留着的,不是“香甜可口”的滋味,而是“苦辣想吐”的痛恨啊!
“体验,是体谅的开始!”当我们被人侮辱、歧视、瞧不起时,我们才知道,自己是多么不愿意“受侮辱、受歧视、被看轻”;然而,这也是我们学习到的功课--以后,我们绝不能像那些“没口德”的人一样,去无情地伤害别人。
爱默生说过:“用刀解剖关键性的字,它会流血!”真的,听到别人刺伤我们、没口德、或刻薄的话,我们的心真的会“流血”。也因此,“会让别人的心流血”的话,绝不要从我们的口中说出;因为,没“口德”的人,就没有“品德”。
犹太人有一句谚语:“天下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东西也是舌头。”
有些话,未经思考即脱口而出,它对别人的杀伤力,比砍对方一刀还痛,痛不欲生。我在执法机关看到听到的类似当场因暴力语言激情杀人的案例不少,都是口德惹的祸。
综上,人议人很正常,但应该注意口德,摈弃一种阴暗心理。窃以为,即使议论别人的错,也别夹杂私人的情绪而添油加醋和夸大其词,更不能背后造谣生事、中伤别人。因为你说别人的各种坏话很快会被当事人知晓,修养好的不当一回事,耐心差的很可能埋下祸根,结冤争斗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需要的倒是美善的沟通,化干戈为玉帛,将心比心退一步,可以海阔天空,那种口德具有极大魔力的!它能融化人际厚厚的冰墙,也会带给人们快乐与温暖!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