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史春旺:话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农村人们的“住”和“行”(二)

  • 作者:西门官人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10-06 09:13:06
  • 被阅读0
  •   下面说说“行”

      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也是人们相互交往、建立联系的重要方式。

      要说“行”,路(道)是行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前的岁月,在农村从村子里的街道到去田间耕种的小路都是泥土路,一遇到下雨天,人们出行办事、干活就得歪着脚板踏着泥泞的路前行,那时有很少人能穿上雨鞋。农业学大寨前,村子里的田地都是零散地块,其道路基本上都是不规则的乡间泥土小路。到了60年代后期,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大队将村庄东南西北的所有地块统一规划成了多块大农田,并按序号而称。每号大农田基本按生产小队原来的地亩划分出30、50甚至100亩一小块,然后通过培土打埂打水渠进行分割。其道路也随着农田建设划分的农田,建成相应直行宽阔的大道并逐渐垫上细砂石。每年秋收前,村里就会组织劳力修整所有大道,以方便人们秋收拉运庄稼。

      那时,全县通往县内外的所有国道、县道、乡间道路都是泥沙碎石路面,弯道众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当时的道路维护由县交通部门设立的养路道班负责,人员都是从各村抽派,每个人每天由生产队记一个工,国家补助0.15元钱,人们称作“三个大镚工”。我村八队社员姚必魁,家中排行老六,麻子脸,长年在公路垫砂子,人们就给他送了个顺口溜“六疤子,没法子,上汽路垫砂子”。直到1973年夏天全县才有了第一条三级沥青柏油路,即夏广公路夏源至县城路段,以后其它公路也逐渐修建成沥青路面的公路,后来逐步发展成二级、一级公路。

      图1原始的田间小路及原来的国道、县道、乡间道路(砂石路)和农业学大寨后的农田建设及农田大道

      有了较好的路(道),人们出行才顺利方便。在交通出行方面,六七十年代的人们主要依靠步行和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

      那时,人们到田地里干活或外出出行一般都是步行,农民们到田地里干活都是先在一个据点集中,而后统一肩扛上农具步行出工到田间地头,有的地块较远得行走3、4里路。

      人们到集市赶集或到临近村走亲戚、办事基本上是步行。记得我哥几个小时候正月到五里路外的柳子疃村给姨姨拜年,当走到路边有深沟的地段,就绷紧了神经,加快了脚步,因为大人们常说那里会遇到打劫杠子。也有个别人骑自行车,但都是从自由市场上买的旧自行车。1973年1月我上了西合营中学读高中,这时我哥哥也在读高二,开始我俩都是每天来回步行16里路跑校,后来父母为解决我俩交通问题,凑集了几十元钱,从集市上托人帮助给买了一辆旧自行车,每天由哥哥带上我去一块上学。

      人们要出远门,开始乘的是解放牌敞篷汽车,后来有了封闭式的篷子车。到大、中城市,得从张家口、宣化去乘坐火车。那时,由于交通工具的匮乏和公共交通设施的不完善,人们出行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长途旅行或出差时,人们往往需要提前购买汽车票或火车票,并忍受长时间的旅途颠簸和不便。

      记得那些年份青年参军入伍时,就是每个公社集体乘解放牌敞篷车到县武装部集中。当时西合营到县城车票价为0.6元,西合营到张家口车票价是3.3元。从70年代开始,姑娘们结婚要彩礼就时兴要“三大件”,其中就有一大件是自行车。当时我同队的一姑娘与高店村一供销社职工结婚,就为其哥哥要了一辆新飞鸽牌自行车。从那时起,能说上话的人们要到西合营或县城办事都去和他借用。我到县城和买主取生产队卖骡子款就是借用的这辆自行车。我第一次去县城就是1974年和叔伯哥哥各借一辆破旧自行车,送我二大娘到当时的县武装部某副部长家当保姆。遇着生产队去交公粮、这时人们新婚接亲多数是用自行车接送,农也有用骡马大皮车接送的。卖瓜卖菜、修车或给牲口钉掌去西合营集日时,人们都时常搭车去赶集。据老年人们说,过去人们都是肩挑近百十来斤山货,步行几十甚至几百里路到县内其它集镇或宣化、张家口、坝上去做小买卖。也有骑着毛驴走亲或做小买卖的。

      图2那个时代人们步行和出行时的交通工具

      那些年代生产队耕、耩、耙、运等耕作主要靠牛、马、驴、骡驾的大、小车以及其它耕作工具去完成。60年代中期以前普遍用的是木轮车,以后逐渐更换成胶皮轱辘车。一匹马、骡驾辕,前面有两头骡马 拉套的叫三驾马车,有三头骡马拉套的叫四驾马车。但大多数生产队只有一头骡马拉套的两驾马车,当车载量大时,就再找一头骡马或毛驴挂个外边套,也叫"搭稍子"。那时候的生产队基本上有一至二辆两驾骡马车或有一辆骡马车,一辆牛车。后来又有了毛驴驾辕的小双轮车。农时季节,这些车辆进行田地耕作,农闲时跑跑运输搞点副业,或给社员去煤矿拉两车煤,每户分百十来斤过冬。夏收时节,每到中午或傍晚,装着高高的庄稼的马车出现在村里,响起"吱一响一吱一响"的剐木(刹车)声(方言叫摩杆),此起彼伏,成为一首首很动听的乐曲。每年交公粮那几天,全村所有骡马车齐出动,粮库周边停着数十辆骡马车,车倌们互相交流、互相调侃成为当时车倌们的乐趣。那时候骡马车外出跑运输搞副业或为县、公社、大队搞工程拉石头,车倌们都威风凛凛。1976年10月1日后西合营公社发动全公社各大队加固横涧水库大坝,当时我们大队派我和另一名大队干部分两班,各带领6辆骡马大车日夜到水库拉土方垫坝。大坝上车水马龙,车倌们的喊叫声、马蹄声伴随着东方红链轨拖拉机压坝的轰隆声此起彼伏,好一派热闹景象。

      图3那时生产队木轱辘车、大皮车、小双轮车

      那个时代人们之间的通讯联系也十分不便。亲戚朋友、同事、子女等在外上学、参军、工作或经商做买卖、出差的人们,家里、单位或个人如有事需要书信往来,一般情况下基本上是通过邮电局投寄信件联系沟通,每封信贴8分钱的邮票,路途较远的,邮局根据情况要求再加一张邮票。特别重要的票证、证明等可走挂号信,每封信2毛钱。邮寄现金按金额、邮寄物品按重量适当收费。走平信一般5至10天,甚至半个月左右时间才能到达。逢年过节,当外面有亲戚的人家给寄来钱或物品后,村里人都十分羡慕。还好那时我在内蒙工作的表哥每年冬季就给父亲寄一块砖茶,解决了父亲喝茶问题,每年过年给寄10元钱,缓解了家庭过年购买年货的缺钱问题。

      图4 那时的邮票、邮筒、电话、接话员及邮递员

      另外有线电话、电报也是人们沟通联系的主要方式,人们往往有急事时都是通过电话或电报的方式尽快联系沟通。给本公社范围内打电话为短途电话;给县域内其它公社和县城打电话为长途电话;往县外直到各省市拨打电话为国内长途电话;往国外拨打电话为国外长途电话。短途电话不付费,长途电话根据县区、省内外、国外分级付费,每分钟付费从2毛至1元不等。拨打电话一般是先用大队或单位(辘轳把)电话拨打到公社话务室分机,然后再由话务员层层接转到相关邮电局分拨到所要联系的目的地进行联系。电话不能联系的就发电报,发电报按字数收费,每个字根据路途远近收费5分或1毛。所以人们在发电报时为了节省钱都是请村里的文化人尽量缩短文字,一般不写过程和原因,直接进入主题,简明扼要说明目的及要求,如“母病重速回”等。

      图5那时的邮递员及邮电局电话厅和邮寄物品工作台

      综上所述,六七十年代的吃穿住行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人们仍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改善生活条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审核人:站长】

        标题:史春旺:话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农村人们的“住”和“行”(二)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20964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