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张守福:景点上的“人情味”

  • 作者:小小科科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10-04 14:20:14
  • 被阅读0
  •   每个地方的人文景观,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往往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品牌。我们到各地旅游,大都能看到诸多历史文化遗存,如千年古村落、百年老街镇、城墙、书院、古塔、祠堂、庙宇、道观、老井、亭子、府衙、阁楼、石桥、关隘、古墓、遗址,等等。这些带有先人气息的场所,现如今基本上都成了网红旅游打卡地,长年累月接受世界各地游人的观览,成为一地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文化文化,文之化之。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核心点在于“以人为本”。石头不是文化,木头不是文化,砖头不是文化,但石雕、木雕、砖雕就是文化,如“徽州三雕”,成为了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种来自民间底层、由民间发明创造、劳动人民广泛参与的文化,是一种有“人情味”的文化呈现。也就是说,一切自然景观和自然物体,一但被勤劳的人们刻上了印记,植入了情感,吸纳了人的气息,有了人的温度,就有了文化意蕴。

      “人情味”,即人的情感和意味,是人文景观的灵魂。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每个人文景点,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依附有一定的优美故事,散发出袅袅升起的烟火气息。所以,人文景点讲好有温情的故事,让故事打动人、吸引人、激荡人,是支撑景点持续火爆的“半壁江山”。而与之相对应的,这些景点如果没有故事或讲不好故事,则是极其乏味的,也是留不住人的。

      景点上的故事没有固定模式,可谓脑洞大开、五花八门,从天上到地下,从高山到平原,从陆地到大海,诸如什么大闹天宫、龙宫探宝、七仙女下凡、大槐树做媒,以及随处可见的望夫石、连理枝、母子树、龙头岩、凤凰台……如此等等,目的是通过故事情节本身的知识点和教育功能,给以游人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亲切感、愉悦感、归属感、仪式感、收获感,从而让广大游客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这里,记得住这里,不愿意离开这里,以使其有留下来、说出去、想再来的好奇和欲望。

      南京地区有一报恩寺,寺内建有“肉身殿”,供奉一肉身和尚,法号佛定,装了金身,浑身上下金光闪闪。与其他真身造型所不同的是,法师的右手食指挑着一只布鞋,其状甚为奇特。导游介绍说,佛定法师遁入空门之前,他是结过婚的,在新婚之夜,一心向佛的他说服新娘,互放一条生路,互相成全对方,当晚就悄悄离开家乡,远行至报恩寺出家了。丈夫走后,新婚妻子终难断情,难免暗自流泪,在家亲手纳鞋底,鞋底上绣有祥云图案,眼泪滴于其上,祥云纹路斑斓,看上去多了一些伤感。就这样,她为丈夫做了一双布鞋,千里迢迢寻至报恩寺奉上。佛定法师见状,遂规劝妻子:“吾已入空门,汝何必痴情?”妻答曰:“送鞋一双,以了痴情。”佛定法师深受感动,双手接了过去,解开鞋带,自己留下一只,另一只交予妻子,连连叹道:“痴情,痴情,吾何忍情?”于是,他向妻子深深鞠了一躬,泪流满面,双手合十,礼送娇妻归乡。佛定法师圆寂后,肉身端坐不倚,散发阵阵香气,故弟子为其装了金身,把法师珍藏一生的那只布鞋,挂在了他的右手上,男左女右,意谓佛定法师虽然成了佛,但他心里面装着妻子,一生没有忘记妻子的情谊,不是冰冷冷的,仍有浓浓的“人情味”,充满了人间温情。想必,每位游客至此,听到这个感人的故事,一股暖流纵贯全身,都会心生感慨,怀揣温暖而行。

      这,就是人文景点的独特魅力。

      人文景点首先表达的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形成,长期的积淀,有根有脉,连绵不绝,且不断创新发展,只有进行时,永远没有完成时。历史是一位巨人,它从远古走来,时疾时缓,却也从没有停下行走的步伐。江河奔腾,大浪淘沙,多少昔日的无限辉煌,如今却沉浸在书籍中,埋藏在土层下,湮没在残垣断壁里,亦或被人们口口相传,终为一曲曲故事传说,让后人去寻古探幽,溯流穷源,发散思维,以至于在博物馆、档案馆、文史馆、方志馆、乡贤馆里,倾听那远古的回音。

      人文,能够折射历史文化的光芒。有了人文,就有了历史厚重,更显文明氤氲。

      有些人文景点,既有丰富而多元的趣味性,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比如,安徽蒙城县有个嵇山,历史上也叫鸡山,景点中有一处“唤鸡楼”,楼虽不大,相貌平平,但通过讲解员一说,却顿感故事美妙,引人入胜。据传说,这座山上曾有只仙鸡,每天拂晓打鸣,唤醒人们早早地起来耕耘。这山得了仙鸡的气息,海拔也就越长越高,站在山顶之上,能够看到对面河流之北的石山。民间认为,鸡得了食(石),山边的子民就会出人才、出状元,过上美满富足的日子。那知,突遇兵荒马乱,官兵在嵇山上打仗,仙鸡无处藏身,只好向东南方飞走了。人们怀念这只仙鸡,就在此地修建了一幢“唤鸡楼”,想把美丽的仙鸡呼唤回来,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民间的呼声。

      白居易有语:“动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景点,自然的也好,人文的也好,都是人们的旅游目的地,说白了,都要满足游人的审美需求,寻找到在当地、在家里、在工作场所得不到的幸福和快乐。不仅要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上满足需求,最最重要的,恐怕还是要满足游人情感上的需求,即体验上的审美愉悦。用情感温暖游人,让景点充满“人情味”,那么,这个景点就会像磁铁石一样,强力吸引四面八方的游人。

    【审核人:站长】

        标题:张守福:景点上的“人情味”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208887.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小小科科小小科科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8篇
      • 获得积分:165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