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孙家平:我们的伙食

  • 作者:刍斌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8-16 18:58:23
  • 被阅读0
  •   有人说,少年时代的日子是一生记忆的底色,以后的记忆只是在底色上涂涂抹抹。于我而言,吃,是大学时代记忆的重要底色。

      我是1982年上大学的。从紧张到窒息、单调到崩溃的高中阶段跨进大学生活,犹如从沙尘悬浮、雾霭弥漫的北京城突然闯入绿草茵茵、蓝天白云的科尔沁大草原,有种醉氧的眩晕感。记得到大学报到时,时间是下午四点左右,在中学时的这个时间段正是下午课时最紧的时候,但一进校园,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等运动场所人头攒动,热火朝天。第一学期课程表排出,一周22节课,六天时间上午都没有排满,而且几乎没有作业,与高中相比,这简单不能叫上课。于是彻底放飞,逛省城、打球、郊游、约同乡聚会,无聊时到图书馆看小说,整天漫无目的、无拘无束。陆游的《龟堂杂兴》“曳杖东冈信步行,夕阳偏向竹间明。丹枫吹尽鸦声乐,又得霜天一日晴。”很能对应当时的生活状态。

      学业没有压力,经济压力也很小。上学基本免费,可以申请助学金,助学金分四档:12元、15元、17.5元、21.5元。刚进校时,学校要求自己测算家庭人均收入,人均收入超过40元的同学不能享受助学金,当场有几个同学放弃了申请,来自农村的学生几乎全部享受每月21.5元的最高档助学金,对于生活节俭的学生,基本不需家庭负担。

      助学金直接以饭菜票形式发放,每个月由生活委员到伙食科去领,然后分发给大家。如不够,则需要自己花钱和粮票自行购买,如有余额的饭菜票可以在学校当现金流通。基本上男生还差一点,女生有结余。每天打饭在窗口排队,菜有五分(大白菜)、一角(时鲜蔬菜)、一角五分(小炒)、三角(纯肉),伍角的就是一大盘红烧肉或鸡块、鱼块了。

      当时恢复高考没几年,学校的设施大多因陋就简,偌大的食堂大厅只有几张圆形大桌子,没有凳子,后来才配上卡座。但大家极少站在大厅吃饭,人手一只大搪瓷缸子、一只铁勺,饭菜打在一起,或者几人围站一圈,边吃便聊着某个共同的话题:男足能否出线、女排能否卫冕;或者回到宿舍继续那盘未下完的棋;或者干脆端着饭缸,看看宣传栏里寻物启示、失物招领等各类告示,以及自发张贴的小字报:有吐槽学校食堂、澡堂的,有发布校园八卦新闻,如学生谈恋爱被学校保卫处抓了先行、某日两个男生疑似三角情决斗、某系一大四学生在农村的对象到校控诉现代“陈世美”等等。

      大学的伙食对我而言就是天堂一样的美好,早餐一两稀饭两只馒头(二两一只),从食堂走回寝室,正好吃完;中晚餐各半斤米饭,一份蔬菜一份小炒,隔三差五来一份纯肉解馋,每次打红烧肉时觍着脸要求打菜师傅多打点肥肉,打菜师傅一脸懵逼:多要肥肉?等证实没有听错后,奖赏一勺肉汤。城市出生的阿璠问我:你不怕肥肉腻人?我说瘦肉容易塞牙缝。听得阿璠惊异莫名。后来参加工作,一次去乡镇出差,在一家饭店就餐,据接待方介绍,该店以红烧蹄膀为一绝。一只完整的猪蹄膀上桌,浓油赤酱,色泽金黄,猪皮、肥肉、瘦肉、骨头层次分明。面对这香喷喷、红扑扑、亮晶晶、颤巍巍的美味尤物,一桌人欲食犹惧、不敢动箸,带队领导鼓励我敢为人先,试着用筷子挑上一块送入口中,肉质滑嫩,肥而不腻,口感酥软,入口即化,于是馋欲征服了矜持,顾不上斯文,用手抓住蹄骨,先将皮咬住,猛地一吸,皮下肚,再似吃蛋卷一样一圈圈地吃肉,先肥肉后瘦肉,风卷残云,最后只剩下骨头。惊得众人目瞪口呆。饭店老板说,这是本店蹄膀吃的最彻底的一次,生蹄膀可有两斤七两噢!

      比我高两届的老乡老谭经常买最贵的菜吃,一直很羡慕,以为老谭家有矿,一次我问他一个月家里补贴他多少伙食费,他摇头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解决温饱,哪有钱补贴?助学金足矣!我说出疑惑,他神秘一笑:这是秘密,暂时不可泄露。直到他临毕业时我为他送行才给我揭密,原来老谭有绝招,每次打菜前先把搪瓷缸外部底面淋上水,递缸给打菜员的时候故意放在已收的菜票上,软塑料材质的菜票极易粘附湿漉漉的缸底,这样经常有斩获:大多数是五分、一角、两角,偶尔也会黏住较厚材质的伍角。此类行为涉嫌“行窃”,虽说学生“窃”票不为偷,但以我胆小腼腆的本性,始终没敢付诸实施,一次无意中黏住了一张一斤的饭票,还主动归还,骨子里还是拾金不昧式的好青年。只是耽误了多少顿红烧肉!

      熬到大三时,学校在原来的一二三食堂外,以承包形式另外增加了一个对外营业食堂,营业食堂的菜式相对多样,还可点菜。印象最深的是,猪蹄0.25元一个,散装鲜啤酒是0.25元一斤。于是,每当有外校老乡拜访,或几个“死党”同学相约,便去营业食堂打打牙祭。饭缸盛菜、水瓶装酒(一瓶可装四斤啤酒),筛满啤酒,啃上猪蹄,嚼着花生米,那心情不亚于现在在星级酒店吃大餐。

      学校东门口是集市中心,有邮局、书店、菜场,还有一家售卖百货的知青商店。一次到邮局寄信,无意中发现隔壁的知青商店出售一种叫方便面的食品,方块形状、塑料纸包装,一包0.21元。出于好奇买了一包,回寝室后按照说明用开水泡上,几分钟后,打开饭盒盒盖,那股从未闻过的馥郁香气扑面而来,尝上一口,那波纹状的面条滑嫩弹牙,真有“此味只应天上有,世间哪能几次尝”的感觉。后来读到一首题为《泡面》的诗“方被书生浸热汤,便如美女练霓裳,面含万种缠绵意,香溢轩窗绮梦扬”,把方便面提升至爱情角度,其浪漫意境就领悟不了了。多年以后,对方便面的感觉一直停留在“泡面香溢满屋香,一碗泡面解饥肠”的物质层面。

      最难忘的吃场是进校不久的一次集体包饺子。

      1983年的元旦是我们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元旦,班委们一合计,决定元旦那天,以寝室为单位,邀请本小组的女同学参加,集体包饺子迎接新年。我生长在江南,主食是米饭,偶而吃顿面条、啃只馒头,还未曾吃过饺子,更别说自己包饺子了,因此,我格外期待。

      包饺子所用一应炊具由家住省城的同学负责提供。当天即进行分工,同寝室的八位弟兄都是饭来张嘴的主,只能干些粗活、跑腿活:四人负责将煤炉煤球、砧板、擀面杖、刀具、锅瓢等炊用家什从家住学校的学民同学家里搬到寝室,四人负责采购面粉、猪肉、蔬菜和油盐酱醋等食材原料,本组三位能干的女同学莉、燕、清,当仁不让地充当主厨角色。

      莉负责和面,如同魔术般,一会儿便将加水后成面絮状的面粉搓揉成光滑的面团。面团揉好后,在盆里放置20-30分钟,谓之醒面。燕和清负责制作馅料,动作协调娴熟:猪肉、大葱剁碎混合,加盐、酱油腌制,白菜、韭菜剁碎后挤出水分,搅拌入馅。然后把醒发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继续用手揉搓一下,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把每一个小剂子团成圆形,然后按成扁圆,再拿擀面杖擀薄。这一系列动作被莉演绎得行云流水,一手飞快地转动扁圆,一手不停地滚动面杖,一张张大小相等、中间厚四周薄的饺子皮如流水线上的产品,涓涓而出。接下来就是包饺子。三个女生包饺子速度飞快,饺型饱满、饺褶均匀、形如弯月,端坐在盘子里,如一群排列整齐的小白鹅。可我包的饺子,不是馅放多了就是馅放少了,将皮简单对折,用手捏紧,摊在盘中,像一条翻肚的死鱼。莉安慰道,饺子不要看形状,只要不破皮,不露馅就好吃。

      饺子包好后,急不可耐地检验成果。大号铝锅烧开水,将一群小白鹅噼里啪啦赶下去,加水、烧开,几次反复,打开锅盖,漂浮着一个个弯弯的月亮。捞起,装盘,真是“晶莹皮似玉,馅美咽生津”。正享用间,隔壁寝室老范闯进来,嚷嚷说他们的锅太小了,可有大锅借用?一眼瞥见寝室格柜上的一只铝盆,不由分说,端上就走:借用一下。那是大力他们几个球痞晚上洗脚用的脚盆。

      第二天,老范来还盆,大力问,这盆当锅好用嘛?老范说,当然,大盆煮饺子就是方便,200多个饺子,两锅就煮完了,煮出的饺子真香!谢了!

    【审核人:站长】

        标题:孙家平:我们的伙食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uibi/jieriduanxin/19694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刍斌刍斌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4篇
      • 获得积分:85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