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山南镇地处江淮分水岭,缺水易旱,土壤贫瘠,气候灾害频繁。
每逢干旱,数日无雨。塘坝干涸,禾苗焦枯,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都成了问题。这时,村民对水的渴求非常强烈,一提到水,不由得喉结咕嘟一声,狠狠咽下一口唾沫。茶余饭后,老人们将他们遭遇过旱年的那些往事向你娓娓道来,历次在与旱魔的斗争中,老井都是一等一的功臣。
老井位于山南老街十字路口向北百余米处,井深十余丈,水清味甜,清凉不涸。老街因井得名“大井巷”。相传老井建于元末明初。刘伯温率军路经大潜山脉,见这里山清水秀,就让大军安营扎寨,进行修整。当时正值大旱,沟干河枯,田地龟裂,百姓焚香拜天,求雨无果。刘伯温见此情景,心急如焚,决定勘察泉眼,命士兵为百姓打井取水。在勘察过程中,刘伯温夜观天象,意外发现海龙王第九太子盘踞在此,日后九龙子要大闹大明,天下大乱。为大明未来着想,刘伯温下令士兵在龙的七寸处挖了这口水井,井底用大石块压住泉眼,这样龙就被制服了。据说此井泉眼直通大海,泉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地百姓喝上了甘甜的泉水,无不欢呼雀跃。
历史的传说,增添了老井的神秘感和厚重感。井台的大青石条油光发亮,进潭口四周因终年扯水时井绳的摩擦,留下了道道深深的沟痕,那都是岁月的烙印。
老井夏日水凉,走近井台,便感一阵凉意扑来。冬日水暖,远望可见井口热气袅袅。
每天清晨,老井总是最早醒来,迎接四面八方前来挑水的人群,井台边成了老街最热闹的地方。那个时代通讯极不发达,传播消息最快的场所莫过于井台了。人们聚集在这里,在等待汲水时,侃大山也是最好的休闲方式。话题覆盖面广,大到国家大事、经济形势,小到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甚至还有镇子里的桃色新闻。讲述者口若悬河,唾沫星子飞溅,说到激动时手舞足蹈,活灵活现,听者兴趣盎然,有时还刨根问底,争论一番,此时人们完全忘记了疲劳和心中的不愉快。
在井边,挑水工唐老二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唐老二光棍一人,以挑水为生。家家户户的水缸,除了一些自家有壮劳力的,大都靠唐老二肩上的一根扁担、两只水桶,从老井里挑水来灌满。唐老二身体壮实,长方脸、背微驼,脸上总带着微笑。他常年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老式土布裤褂,双肩上戴着一个圆形垫肩,脚着一双力士鞋,夏天戴一顶破草帽。在井边,只见他左手攥着井索头,右手将水桶往井里一抛,轻轻一摆,双手轮番上提,眨眼功夫,满满一桶水就汲上井台,桶口还荡着几片水花。一担水轻松上肩,走起来,扁担一颤一颤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两只水桶里各放有一块方形小木片,防止走动时桶里的水溅洒出来。每到水缸前,他扁担不下肩左右开弓,先后将两桶水倒入缸里,人们啧啧称赞他的力气大。
唐老二为人憨厚,从不斤斤计较。那时挑一担水大概是两分钱,当时的两分钱,可以买一盒火柴,或者一个烧饼。有人故意多给点钱,他不接受,没有零钱找的时候,都要在下次挑水补上,给孤寡老人挑水也从来不收费。唐老二说自己是一个人吃饱一家人不饿,他挑水得来的钱大都赞助了贫困人家,给上不起学的孩子交学费。乡亲们感念他的好,每天挑水结束,他的水桶里都会多一两颗熟鸡蛋,几把青菜……夕阳下,一个挑着水桶的身影逐渐被拉长,直至消失在暮色里。
老井源源不断,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从来不吝啬自己的乳汁。几百年来,她默默奉献造福百姓。老街人也非常珍爱她,逢年过节或者枯水的季节,乡亲们自告奋勇参与水井清理。用水泵抽干井水,青壮们腰绑绳索,下井清除杂物、捡尽沉渣、清除淤泥、疏通泉眼,经过一番养护清洗,井水更加清澈了。
每进入干旱缺水期,老井总会挺身而出,奉献甘泉。据说1968年大旱,禾苗点得着火,河塘沟渠无处有水,老井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挑水,每天井边取水的人排成长队。尽管挑水人车水马龙,从早到晚,络绎不绝,甚至有人在夜里偷水浇地,但井水从未断过,始终清澈透明。安然度过了旱灾,众乡亲不约而同来到井边,焚香膜拜,以谢老井的哺育之恩,其庄重的程度不亚于祭祖。
时光荏苒,如今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变美了,群众变富了,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早已结束了挑水吃的历史。老井完成了她的使命,静静地匍卧在老街的角落,见证着古镇的变迁和发展,见证着朴素淳厚的乡风民情。
饮水思源,代代相传。乡亲们的心中始终搁着老井,搁着一份永远感恩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