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起草的碑文写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建国与立碑、历史与英雄、神圣与永恒,在这一时空中凝聚为强大的磁场,慷慨争气、激荡人心。敬重历史崇尚英雄是一个民族基本的价值标准,是一个国家团结统一、向上向善、创造未来的精神动力。在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加注重尊重和珍惜中华民族、中国革命、新中国的历史,更加敬仰和爱护为民族历史、革命历史、新中国历史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决不让歪曲历史亵渎英雄的错误言论混淆视听,涣散人心。
战争年代,英雄用血肉之躯铸就了钢铁长城
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时代标识和时代印记。恩格斯说过:“人们酷肖于他的时代,远胜于酷肖他们的生身父母。”人民军队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在历史的狂涛巨澜中塑造英雄的样子,从南昌城出发,经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自卫还击作战,一代代军人“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同伴的尸体”,又开始了无畏英勇的战斗。
我们经历过世界战争史上最悲壮的死亡行军-长征。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将其比作犹太人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和美国人征服西部。布热津斯基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来讲,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不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的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红一方面军出发时有8.6万人,到陕北时只剩下不到6000人。
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斗争里,我们完成了基因重组和测序,把一支脱胎于旧军队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队伍改造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锻造了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
在朝鲜战争中,有一场战役震惊了全世界,他就是上甘岭战役,其炮火密集程度甚至远超二战水准,联军出动了大炮300门,飞机3000多架,联军先是在3.7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投以数百万发计的炮弹,上甘岭山头被削平2米多,山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当联军步兵朝这地狱洗礼过的山梁前进时,一群衣衫褴褛的志愿军从烈火中钻出来,用步枪、手榴弹、刺刀、石头甚至牙齿把他们打了下去,阵地一日数易其手,被撕碎后又被烧焦的尸骸布满山岭。甚至在联军不计代价拼尽全力占领表面阵地后,志愿军依然不依不饶,他们退守坑道,绝不屈服,直至坚持到了己方凶猛的反攻及最后的胜利。直到今天,上甘岭战役仍是美西点军校的讨论课题,在无数次沙盘推演后,他们始终不明白,在武器、装备、人数绝对占优的情况下,为什么拿不下上甘岭。
美军始终不能破解志愿军为什么听到冲锋号就拼命冲锋。“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回忆说:“只要他一响起,共产党的军队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每当这时,联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他们将这种“魔法”称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就是我军的血性,所体现出来精神对物质的压制,是意志对钢铁的胜利,是信念对生理的叫板。毛泽东曾说:“这支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上甘岭是人民军队的精神地标,每一杯泥土都包含着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英雄精神。战后编纂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撼人心魄的话:“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碉堡,堵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一句“普遍现象”,背后是无数年轻的生命,是热血铸盾、遍地英雄。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收复百年来的精神失地,极大地提振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这场战争中,我军展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构成,经受了炼狱般的铁血锻造。秦基伟将军在回忆上甘岭战役时说,上甘岭战役打出了国威军威。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和平时期,英雄是“一座山”“一堵墙”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军的样子,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树立起来的。1927年10月,脚磨起了血泡却坚决不坐担架的毛泽东拄着拐杖宣布上井冈山的三条记律就是:“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在毛泽东眼里,一个红薯就是一颗民心。
“从三大记律、八项注意”到今天的“八项规定”,人民利益是不变的价值原点。我党我军的生命力正在于此。
我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我军总是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总有砥柱中流的身影。脚踏实地在祖国的大地上,与人民生死相依,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安泰,就是老百姓眼里的 “放心牌”“安全牌”。
2008年一场雨雪冰冻灾害使南方十几个省通信中断、电力中断、交通中断,在国家发生重大灾害的关键时刻,百万名官兵闻令而动,夜以继日,破除冰雪。担负维护广州火车站春运秩序的某部官兵,连续奋战39个小时之后,在换岗休息时,4名战士斜倚在路边的护栏上,累得站着就睡着了。这个感人至深的画面被摄影记者敏锐的捕捉并“定格”,感动着亿万百姓。
一位雕塑家被照片上的军人形象深深震撼,专程到部队请出4名战士,参照原型创作纪念性铜雕《九天九夜》。如今《九天九夜》已成为广州雕塑公园的标志性雕塑之一,而他的价值不仅在艺术表现的技巧,更在于他承载和再现了中国军人作为民族脊梁的一种气质、一种精神。在雕塑的底座上刻着这样一首诗:“醒着时,他们是一堵墙,守卫生命;睡着时,他们是一座山,震撼心灵”。
坚决回击歪曲历史亵渎英雄的错误思潮
两军对垒,心胜则气盛。心败则势败。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说:“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和言论比军队的坦克推进更快、更深入。”拥有几百万核弹头和400万大军的苏联,没有倒在敌人的炮弹下,却在思想战里一夜之间红旗落地,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信仰上的东西要守住,守不住就会魂断命丧;精神上的东西不能丢,丢掉就会变质变色。
毁灭英雄的形象,解构光辉的历史,往往比枪炮更容易让一个民族屈服。当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英雄被恶意诋毁,那精忠报国舍生取义还有什么意义?祖国和人民遭受外侮的时候,还有谁愿意挺身而出。有人在网上诋毁“狼牙山五壮士”,是“欺诈当地村民”的“土匪”,把无恶不作的日寇描述成为“主持正义”的英雄;有所谓实名认证的著名大学历史系学者,以专家的身份污蔑“共军左权”不是战死的;有人站在敌人立场上,把刘胡兰为民锄奸说成是“从法律角度看,刘胡兰是不折不扣的杀人犯,应当受到当时法律的制裁”;有人撰文说“没人亲眼看见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言下之意就是英雄有假;有人打着科学求证的幌子说什么邱少云身上燃火后,一动不动“违背生理常识”;有人凭着几部战争片就发议论,“美军的机枪完全可以把前面的人射成两节,黄继光即使冲上去也马上挂了”,等等。
此类歪曲历史、亵渎英雄的言论,涉及范围上至领袖人物、下至普通一兵,前至井冈山时期、后至改革开放以后,大至党的重大决策,小至私人生活琐事,通过恶搞和炒作吸引眼球。这类低级趣味的言论,激起了无数爱国人士的义愤,很多历史见证人或研究学者站出来逐条加一批驳,维护历史真相。为何有人要处心积虑的诋毁英雄?因为英雄是一个民族的旗帜,前进途中的路标,砍倒了旗帜,毁掉了路标,人们就会迷失方向,人心涣散,思想混乱。
历史可以研究但不能无中生有;英雄可以追问,但不能恶意揣测。培塑敬重历史、崇敬英雄的心理,净化提升我们的民族精神,首先就要捍卫历史的尊严,维护英雄的形象。历史证明,要想从精神上摧毁一个民族,瓦解一个国家,从诋毁英雄下手最为见效,然后在结合抹黑领袖、歪曲历史。这三部曲唱下来,就很可能实现其扰乱内心的阴险目的。倘若我们缺乏应有警觉,对此掉以轻心,就是对民族的犯罪,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英雄是历史天空的灿烂星辰
仰望历史的浩瀚星空,无数英雄人物灿若星河,从岳飞“奋勇抗金、精忠报国”、邓世昌“驾舰撞向吉野号”,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英勇堵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英勇献身、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威武雄壮的英雄赞歌。一位著名学者说过:“社会就是被模仿”。英雄的不朽壮举无法“拷贝”,但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德如同种子一般,可以广为传播,塑造出更多舍身报国的仁人志士。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英雄就是这样的民族脊梁,其精神气魄将流传千古激励后人。
英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塑造着历史,英雄的伟业与历史的变迁密切相关。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如果没有一代代中华英雄、千百万革命先烈“我以我血荐轩辕”献身民族复兴、推动民族进步,就没有中国革命的一次次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无论是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先进分子,还是从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共产党人,他们担当民族的脊梁,肩负民族的命运,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不惜献出生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视死如归,“刑场上的婚礼”壮烈如诗,22勇士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狼牙山五壮士绝然跳崖宁死不降……人民军队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中,战功卓著、英雄辈出,烈士无数。青山埋忠骨、清明泪断魂。人民英雄事迹伟大、人格高大、贡献不朽,如同历史天空上的灿烂星辰,历史因他们的存在而倍放光彩,天空有他们的镶嵌格外壮丽。
一个国家有灵魂,一个民族有信仰,一个人有追求,这一切正是千千万万有名的无名的英雄身上体现出来的。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正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个人所崇尚的优秀品质。
时代需要英雄,事业呼唤英雄。英雄辈出,群星灿烂,是一个军队战无不胜、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我们缅怀英雄,继承其遗志,争做新时代的英雄,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