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余启明:五月宣纸香(宣城纪行之二)

  • 作者:余启明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5-13 00:11:19
  • 被阅读0
  •   5月3日、4日下午,我们分别参观位于泾县境内的中国宣纸文化园和位于宣州区境内的宣城市博物馆,探寻国之瑰宝宣纸的前世今生。

      (笔者和另一半,在宣城市博物馆大门前)

      纸,是国人们引以为傲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宣纸,又被称为纸中极品。它耐老化,不易变色,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写字作画,“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少虫蛀,寿命长,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之誉。

      (宣纸)

      李可染、郭沫若、刘海粟、黄冑、吴冠中、赖少其等大师,与宣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李可染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宣纸,特意前往泾县的宣纸厂定制,并加印“师牛堂”字样。他用这样的纸,创作出多幅代表性作品,如《树杪百重泉》和《漓江山水天下殊》等。郭沫若试用泾县新生产的宣纸后,认为质量优良,挥笔为厂家写下如下文字:“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作,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就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树皮和沙田稻草,前为主,后为辅。原料备好后,要经过反复蒸煮、洗涤、捶打、晾晒,才能制成。真可谓“得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进而挥洒出行云流水般的诗情画意!

      (采树皮)

      宣纸诞生于唐代。佐证之一,便是唐代张彦远在其所著《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

      宋末,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徙至泾县西乡小岭,以造宣纸为生。自此,泾县小岭曹氏一族,逐渐发展成宣纸制造业中的佼佼者。

      元代,创作直抒胸臆的水墨写意画成为风尚。宣纸特有性能,为这种画提供了广阔的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这极大的刺激了宣纸业的发展。

      明代,宣纸业在全国造纸业中居于首要地位,宣纸生产步入重要发展阶段。宣德年间(1426一一1435)产纸尤佳。

      清中晚期,泾县北乡西乡,逐渐发展成宣纸制造中心。

      1915年,泾县小岭桃记牌宣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

      1936年,泾县汪六吉牌宣纸,在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获奖。

      1937至1949年,宣纸生产几乎停顿。

      新中国成立后,宣纸生产迎来新生。泾县人民政府,建立了国营纸厂。

      1992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国宣纸集团公司”。

      (采稻草)

      2002年8月,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联酋召开的政府间常务会议上,公布宣纸制作技艺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20年7月,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宣纸同样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其制作工序近百道。从采集原料到成品出厂,需两年以上时间。世界上最大的宣纸三丈三(长11米,宽3.3米),需40多人同时捞制。

      (捞纸)

      (晒纸)

      (捞制三丈三)

      追寻宣纸发展足迹告一段落以后,我忽然想到,宣城一一位于长三角的这片土地,历史悠久,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山清水秀,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不正是一张硕大无比的优质的宣纸吗?两百多万英雄的宣城人民,是一定会在艳阳的照耀下,挥动巨笔,在这张神奇的纸上,绘制岀更新更美的画图的!

    【审核人:站长】

        标题:余启明:五月宣纸香(宣城纪行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16933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