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一门拱极佑滁阳

  • 作者:傅国河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4-05-09 06:37:57
  • 被阅读0
  •   散文:滁州古城行走·甲辰十二月令系列篇三

      一门拱极佑滁阳

      (朗读版,正文830字)

      傅国河(安徽滁州)

      甲辰农历三月,滁城已是堤翠柳浪、莺飞燕舞。从丰泰门起步的古城行走,在聆听鼓楼历史的回音,伴着西涧悠悠的吟唱后,一路来到了滁城的北门——拱极门。

      古老的拱极门,和滁城一样古老。

      时针回拨,我们能将其诞生定格在唐代,名曰“望泗”门,明代时改称“拱极”门,意为天下众城为星,拱卫京城和“拱卫皇权”。

      滁州襟江连淮,南接金陵,北望中原,是拱卫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畿辅,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拱极门,雄踞在原北大街往北延伸路段上的护城河边,默默守护着滁城千年,更是见证了历史的刀光剑影。

      五代十国时期,北周将领赵匡胤奉命进攻清流关。他暗度陈仓,绕道进攻滁州城北门。守将皇甫晖顾念城中百姓,出城和他交战身亡。滁州失守,北周势如破竹,尽取淮南之地,赵匡胤也才有机会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滁州实是大宋王朝肇基之地。

      第二次刀光剑影,是发生在明末崇祯八年(1635年)的滁州守卫战。高迎祥率领农民起义军主力部队围攻滁城,滁州知州刘大巩、南太仆寺卿李觉斯率众坚守城池,七省统兵卢象升和关宁铁骑祖宽率部增援,最终守卫滁州成功,避免了一场被屠城的浩劫。

      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人民解放军由拱极门整装入城。从此,古老的滁城再一次获得了新生。

      2018年,为重现古城风貌,北湖综合改造规划时,将跨越北湖的南谯北路路段由路改建成桥,在大桥南端就近异地重建一座城门,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拱极门。重建后的拱极门整体呈现为明朝府城城墙规制,共三层建筑,下设三个门洞。中孔为双向两车道,两个边孔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通行,现已成为滁城“北大门”新地标。

      新的拱极门横跨北湖之上,巍峨雄壮。登楼远眺,秀丽的北湖尽收眼底。它是由古代护城河扩宽而成,南通滁州西涧,东接南湖,出下水关入小沙河,汇入清流河,一路流淌奔向浩荡的长江。

      历史的风雨,早已将护城河边的古城墙冲刷殆尽,只是在老滁城的东北角尚存百米的明代土质城墙遗址,在无声地诉说着滁城的过往和沧桑,也似乎在召唤着人们能给予它应有的保护,留住一段历史,留住一缕乡愁。

      2024.5.9

    【审核人:站长】

        标题: 一门拱极佑滁阳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sanwen/xushisanwen/16835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