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见桂花在门前晒床单,那粉底的大花床单,被麻绳勒出一条麻花印。那年她二十三岁,新婚。晒床单、晒被子是她的最爱。她喜欢温暖的阳光的味道。她嫁给了村里最勤快的小伙子,日子过得甜蜜而自信。她父亲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当年她父亲从朝鲜战场回国后,被组织上安排到......[浏览全文]
一路上,我眼望窗外,神情专注,生怕错过了什么美景。草原风光、荒漠地带和农耕景象依次出现,让我领略了自内蒙古到陕北大自然不同的风景。尤其是那昔日的荒山秃岭,而今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而不见一片裸露土壤的黄土高原令我惊愕和感叹。她神奇的变化使我禁不住怀疑自己的......[浏览全文]
春天里,我们这些顽童会来到大树林,爬上柳树,用柳条编成一个圈,戴在头上,这样简易的柳条帽是从电影里学来的。戴上柳条帽个个神气十足,仿佛一下子变成了“小英雄”。而后我们就会“雄赳赳气昂昂”来到大树林的深处,此处有杏树一大片。此时,杏花盛开,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像......[浏览全文]
年少时,放学回家,总要踮起脚尖,采下几棵熟透的柿子,一边吃着,一边与小伙伴们围着树和水塘,嬉戏打闹。这还不够,还用书包将一些半熟的柿子装着带入家中,用芝麻秆插进柿子四周,老人说这样熟得快些。大晴天,置于窗台上,让太阳尽情普照。阴天或下雨天,便将插好的柿子收回,放在稻......[浏览全文]
我又忽然看见一位背着我的少女,一身天蓝色布衣,梳着一条长辫,倾斜着弧度优美的身子,歪着脖颈,揪着一截桂花,脸贴着瓣,粉嫩的小嘴角似在亲吻那打着尖儿的花蕊。我问一声∶“表姐……你在干吗……”,表姐有些惊慌,先是眼睫毛忽闪忽闪,尔后脸上迅速泛起一层淡淡的红晕。她的......[浏览全文]
在一个拐角处,孩子告诉我:“爸爸,你看这几朵花的颜色漂亮很”。我仔细看了几眼,发现那些花朵果然静谧悠然,超凡脱俗。它们展露着亮蓝色的外衣,展现着奇特的外形,还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清香。我对孩子说:“咱可以小心翼翼地摘几朵,先拿到手中”。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觉得眼......[浏览全文]
买票时被告知,因为十一尚未到,景区内住宿的人不多,里面的小吃街尚未开放,住宿的用水照明都没有保证,我们犹豫不决,在停车场徘徊。这时有车停下来询问票价,并告诉我们前面不远的村子里有农家地坑院,价格便宜。于是留下电话,让他们找到好的地坑院一定联系我们。我们留在景......[浏览全文]
乌桕树现在已成了一种稀罕物种,凡是乌桕树成气候的地方,就成了旅游的胜地。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在皖南山区的田野村庄到处都有,田埂上、河埂上一棵棵高大的乌桕树,亭亭华盖、比比皆是。我没有考证,这些树是何年何因所栽?当时那么遍植,一定有他的经济价值,估计跟......[浏览全文]
水车上,下垂着的铁制链条上挂着一个挨一个的水箱,水箱是约尺长、半尺宽上大下小梯形状并延伸到水里。水车上,横插着一根比胳膊还粗的长木棍,那木棍就像推碾子、推磨的碾棍磨棍,推动或拉动木棍,水车就转起来。那转动的水车,就把灌满水的水箱从井下提到井口,倒在井沿渠口......[浏览全文]
种瓜,应该是农家不可少的农活儿。“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种的应该是生食的甜瓜。不然,孩子们怎么会那么感兴趣?多少年里,农民过的都是自给自足的农耕日子,庄稼人除了植桑养蚕,栽果树,种瓜就是主要经济收入。当然,瓜果梨桃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副食......[浏览全文]
这次回乡小住,冬日美好,乡间宁静,我陆续拜会了五六个新朋旧友。他们和我一样,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陆丰乡村,吃不饱是共同的记忆,跳出农门走向远方是当年共同的愿望。于是,随着大海早潮涨,他们涌进了城,成为第一代进城的农民。接着又把妻儿老小陆续接进城里,乡村渐渐......[浏览全文]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这是苏轼在《超然台记》开篇的一句话,深以为然,乐趣随处有,不捡自然无。已过天命之年,经常回忆起童年的一些趣事,往往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在那个物质匮乏、色彩单调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也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回......[浏览全文]
忽然就想起了成都金堂的鲜花山谷。周小林和她的夫人——确切地说是他的爱人。爱上一个万里挑一的人,为她放弃一切,躲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偏远角落,为她栽花种草,为她付出辛劳,为她引来花香鸟语,为她遍植蜀葵芙蓉和百合。蜀葵是四川的独一无二的花,芙蓉是成都独一无二的卉......[浏览全文]
家乡的那条山沟溪,一直流淌在心里。这是一条原始的溪,也是一条灵动的溪。它是广渡溪的一条支流,而广渡溪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河道,溪面宽广,溪水很深,古时常有竹伐船只在河面上顺流而下,是一条商贸流通的航道,故被称为广川河。广川河水向东流,汇入峡口河,直奔江山江,成为钱江......[浏览全文]
语口渡石拱桥,借地而得桥名,桥因石拱而誉,有着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上杭旧县村乡最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桥跨小溪,而寺立桥的下游水口,市设西北桥头,寺、桥、市一体,颇具匠心。东桥头连接珠吉滩上大路,西桥头通往“镇佑宫”,北通捡窑石,南傍小河里(今旧县河),西北桥头乃集市墟......[浏览全文]
凌家湖是一国营农场,原属安徽省民政厅,现属安徽省农科院,位于定远县,西离炉桥镇约10公里。老婆四岁时曾随爷爷奶奶在此生活过半年时光,一直叨咕曾在此发生的儿时趣事。有推门走进正在上课的教室,大摇大摆旁若无人,被当老师的小姑拧着耳朵拖出课堂的记忆;有四岁的小身......[浏览全文]
每逢春节,我便从遥远的大城市返回家乡与二老团聚。在家过完年,过了正月十五,就又返回去。临行前天夜里,全家吃过晚饭,二老就又开始忙碌起来:为我包馄饨,第二天清晨临走时吃。父亲低着头在幽暗的灯光下择菜,母亲弯着腰慢条斯理地和面……一直忙碌到大半夜,一帘儿有模有样......[浏览全文]
我外公有三兄弟,姓何,是诸暨何西村人,因投亲靠友迁居欢潭村(欢潭村是我外公的外婆家),都在欢潭外婆家成家立业。我外公是老大,解放后土改,我外公家在欢潭大墙门务本堂居住,我二外公家在范氏庵居住,我小外公家在欢潭老街居住。我外公是个蔑匠师傅,我二外公是个杀猪师傅,我......[浏览全文]
它由众多支流汇聚而成,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甚至更早。在地质纪年的漫长岁月中,它见证了无数生命的繁衍生息和消亡,相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的存在显得渺小而虚无。然而,正是这种漫长而深远的历史积淀,赋予了这条河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浏览全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村子不大,十七八户人家,八九十口人。为了抵御寒冷,零零散散的房屋依一个小山丘而建。住的是土坯房,大都用的是丈二或丈四长的檩条,五至七尺长的椽搭建的。屋顶没有仰层,椽檩被烟熏得漆黑。门窗全部是木料做成的,窗棂上糊着麻纸,安装起玻璃的人家很少。一......[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