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云:“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意思就是古公亶父,把山洞来挖,把地洞来打,那时候没把房子搭。陶复陶穴,指窑洞,即陕州地区的特色民居——地坑院。
是日,到达地坑院民俗文化园附近时天色已晚,民俗园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那一段山路盘曲,空气尤好,因为尚未到国庆,显得极为冷清。
买票时被告知,因为十一尚未到,景区内住宿的人不多,里面的小吃街尚未开放,住宿的用水照明都没有保证,我们犹豫不决,在停车场徘徊。这时有车停下来询问票价,并告诉我们前面不远的村子里有农家地坑院,价格便宜。于是留下电话,让他们找到好的地坑院一定联系我们。我们留在景区周围安心拍照,大约十来分钟,果然打来电话,让我们赶紧过去,说找到一家非常干净的地坑院,加了彼此微信,调好导航,一路找过去。
车子拐进一小村,夜色里十分安静,家家户户都有红灯笼照明。我们来到位于张汴乡曲村的41号地坑院——清香苑。随主人拾阶而下,来到位于地面下的院子,放下行李,趁着主人准备晚餐,我们顺着台阶又来到地面,想看看地坑院真实的样子。
地坑院的上面是这样的
已是夜色阑珊,从地坑院的上面望下去,小院子呈长方形,四周都是凿墙而建的窑洞式的房间,一条斜斜的台阶连接着地面与院落,院子里红彤彤的灯笼将一座小院笼得暖意融融,每个门洞的上方都是半圆形的窗户,木格的窗棂,先前到达的两家已经挑选好喜欢的房间,主人在院中的灶前忙着炒菜,饭香四溢。
我们的房间里有一个大炕,炕前有炉子,季节不到所以炉子是冷的,房间里是没有卫生间的,院子里有公用的卫生间,主人说地坑院的建筑下水很是问题,我们在院子里的公用水龙头那里接水洗漱,院子中间是一方菜地,另一个房门前有一个很深的下水道,上面有网状的铁漏斗,可以倒脏水用,最奇特的是院子中的炉灶,一个主灶后面接连是几个副灶,最后是一个高高的烟囱,这就是著名的穿山灶。
晚餐非常可心。女主人和小姑娘一顿忙碌,端上几个清清爽爽的菜和粥,还有穿山灶上大锅蒸的馒头,我们洗洗手就赶紧坐下就餐,吃得干干净净,然后出门转悠。
地面上有一架地方特色的秋千,高高的直插云天,仰头看着就头晕目眩,而且是要站着荡,主人请我们试试,饶是我一向胆大,竟连站上去的勇气都没有。
穿山灶
村中都是地坑院,有的院子里灯火通明,有的没有客人入住,只有几盏红灯笼在夜色里寂寞着。街道边种着杏子、山楂、葡萄、西红柿等,矮矮的篱笆墙围着,路上铺着大片油葵和玉米,正在晾晒。
是夜,我们睡在地坑院的大土炕上,从花窗可以望见夜空中的一轮弯月,红灯笼映照着花窗,有种新奇喜庆的感觉。
早上,主人商量我们和另外两家一起吃早餐,我们很愉快的拼了一个大桌,大馒头是女主人和她的女儿早上刚蒸的,麦香浓郁,穿山灶上炒出来的几个荤素菜也格外香,还有女主人拿手的熏茄子,那天的早餐,我们三家人一起喝着大锅熬的小米粥,吃着大锅馒头,一桌子的菜肴,被我们一扫而空。
饭后女主人带着我们去她的葡萄园摘葡萄,路过一片梨园,主人让我们摘几个尝一下,说这是此地的特色梨,鸭蛋大小,形似新疆香梨,水润香甜,疑惑满树的梨子压弯了枝条却没有人摘,女主人告诉我们,没有销路,这些梨子就这样浪费了,我们一路唏嘘不已。主人家的葡萄园约有几亩地的样子,打理得非常好,紫色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的,我们摘了很多,装在主人特意带来的塑料袋中,主人说她的葡萄也没有销路,一部分冷藏起来了,一部分就带着客人来摘了吃。我们边摘边吃,葡萄酸甜适口,大家又嗟叹销路的问题,也替主人出着各种主意。我们车上带了一个小型的冰箱,这些葡萄伴随了我们好几天的行程呢。摘完葡萄回来的路上我们三个女人小贪心发作,悄悄溜进人家的梨园摘了一包梨,我们几个自我解嘲说,反正没有人摘嘛。西行的路上,虽然也买各种水果吃,却独独难忘这梨的味道。
和客人们告别,他们要去附近的景点一游,我们志不在彼,决定在张汴乡再消磨掉这个早上的时光。小村很安静,几乎看不到村民,正所谓“进村不见人”。仔细地拍了地坑院的照片,从地面向下看去,它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样子:长方形的院落,斜伸下去通入院落的台阶,拱形的门洞以及院落中间的小菜地和院子一角的穿山灶。
无人机拍摄的地坑院
村中老人说,这种地坑院也叫天井窑院,院落一般为长方形,周围凿有窑洞,豫西人民在建这样的地坑院时,先是在选好的平地上挖一个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上凿洞,有8孔、10孔、12孔这几种院落,窑洞按照功能分主窑、客窑、厨窑、居住窑、牛羊窑、杂物窑、茅厕窑等等。厨房里面会有排烟管通到地面,在院子中间会有一眼窨井,窨井一般都有好几米深,这样方便排水,下雨时的水也会流进去,这样也是防止雨水倒灌进窑洞里。在张汴乡曲村,这样的地坑院有一百多座,这种地下四合院,千百年来深受豫西山区人民的喜爱,也是民居史上的奇观。
院中的穿山灶也是有讲究的,灶心之间相通,依次排列,共九个灶孔,热气上走炉温会逐渐减弱,在第一个灶口烧火,第一个锅火力最旺,几个锅同时操作,非常高效,依次可以蒸、煮、炖、焖、保温等,穿山灶外观粗朴,是用砖头加上黄泥垒起来的,保温好,非常实用,制作当地美食十碗席必须在穿山灶上完成,十碗席一般是七个热菜,三个凉菜,蒸菜炖菜,凉拌菜,十个碗上桌,人手一个大馒头,吃起来格外香。
每家的烟囱也不一样,各具特色,但是一律都高高地矗立在院子里,于是我各种角度去拍。
一家地坑院上面有几位敲葵花籽的大姐,和她们闲聊,拍下了一位坐在地上的老姐姐敲油葵的画面,老姐姐很有喜感,总是停下手里的棒子认真摆拍,我家这位爱较真的摄影者就一遍遍地给她纠正,让她只管敲,我们随意拍就好,偏偏她听不懂,耳朵也有点背了,于是一拍她就配合地停下手中的工具,笑嘻嘻地看着镜头,如是反复重拍,把我和敲油葵的几位大姐逗得前仰后合。
有趣的是,油葵的香气引来几只小松鼠,在周围的木桩间、草丛里探头探脑,偷吃、快速逃走,如此反复,机灵可爱的样子惹得我们童心大发,拍了好久。令我感慨的是村人也不在意,任由它们偷吃,只是偶尔出声吓唬,绝不真心伤害,令我大为开心。
转到一家地坑院附近,竟然是一个小型的剪纸艺术馆,我们想进去看看,主人不在,邻居说是去地里劳作了,遂热心地将他叫了回来,主人是一位退役军人,几个窑洞都挂着满墙的剪纸作品,从我个人的欣赏水平来看,这剪纸的水平非常不错,主人是一名叫李九发的退役军人,他剪的花鸟鱼虫以及四美图、巾帼英雄图、还有民间的胖娃娃、鲤鱼图、以及二十四孝图都栩栩如生,挂满了了窑洞的墙壁,连床下的柜子里也满满当当的都是他的剪纸作品。听他用家乡话娓娓道来,说着自己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与传承,很是感动,真希望这种民间的传统文化,如主人所愿那样,一代代传承下去。
我们买了两套喜欢的剪纸,和李九发老人在他的小院中合影留念,小院里葡萄满架,架下的时令菜蔬也正蓬勃地长着,几盆兰花开得正盛。这位老军人,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有关剪纸的故事。
一种不舍的情愫,让我一遍遍地在村中晃悠。小村院落安静,行人寥寥,阳光下有种遗世的美好。我要好好的记住这一刻,感受陕南人民的乡土智慧,感受顺坡拾阶而下的院落里的静谧世界。遥想当年,晨间鸡鸣狗吠,夜来户户闭灯,小村安静美好。这样的生活,如此的诱惑着我。
“唯有闻声不见村,风送炊烟缭绕飞。待看地坑如天井,嬉笑源于穴居人”,穴居人,多么古老又渐行渐远的词汇。走在村落安静少人的街道上,感受安静惬意的古村文化的同时,遗憾这样的村居生活在渐渐消失,现代文明正在蚕食着古老的一切,车子缓缓驶出小村的那一刻,我怅然回首,心下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