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海蛎来……卖——海蛎来……”女人的叫卖声,拖着长长的尾音响在红墙黑瓦拥簇下的街巷里,恍如昨日,却是半个世纪之前的袅袅回音。
北方的冬天,薄暮时分,即便没有下雪,也会寒风扑面。那个时候,城里没有高楼大厦,街道上没有车来车往。安安静静的街巷里,转角处忽然响起“卖海蛎来”的叫卖声。这声音由远至近、由模糊到清晰,母亲便会递给我一个大碗和五毛钱,嘱咐道,听着点,别错过了。卖海蛎子的全是郊区或是乡下的女人,她们没有固定的摊位,只能走街串巷地叫卖,没有固定的路线。也别说,恰是因为女人叫卖,那声音便在绵长悠扬中掺杂着铜铃般清脆,浓浓的地方口音透着一股亲切劲,让我聆听了一冬又一冬,铭记了半个多世纪。
“卖——海蛎来……卖——海蛎来……”叫卖声已经近在耳畔了,开门便看见了红色的头巾,火红火红的,在寒冬里格外耀目。三角形头巾包裹下的是一张冻得红彤彤的脸,与头巾的红一样刺眼。女人见有人来,拿起一个漏勺,轻轻地从一个薄铁皮打制的小桶里舀出海蛎子,接着桶沿顿一顿,倒入一个碗里,五毛钱一碗,不用称量。女人把她碗里的海蛎子倒入我的碗里,然后换一把勺子从桶里舀一勺汁水,浇到我的碗里。我瞅一眼小桶,还有半桶肥美的海蛎子,桶的周边泛着亮晶晶的冰碴。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冬季里暖胃暖心的食材。
海蛎子属于贝类,有着坚硬的外壳。带壳的,我们俗称“蛎子头”,去掉外壳的才叫“海蛎子”。所以,那一小桶海蛎子是一大堆蛎子头里剜挑出来的,这也是没有在上午叫卖海蛎子的原因,整个上午女人们都在岸边“括(音,既剜挑)海蛎子”。至于追加上那一勺原浆,是因为我们清洗海蛎子从来不加水,只用原浆清洗,这样可以保持海蛎子的鲜味。
捧着一碗海蛎子回家,家里就弥漫开一股鲜溜溜的味道。这至鲜的味道直扑鼻腔,令人垂涎,我常常会捏起一只海蛎子生吃,冰凉,特鲜。论说起来,我写散文的描写功力尚可,但海蛎子的鲜,我却无法用语言描写。这么说吧,我们这些海边长大的人,只要一闻到这股鲜味,立马就精神振奋,甚至表现出亢奋的状态:哇,太鲜了!
拥有五毛钱海蛎子的晚上,晚餐注定是萝卜丝海蛎子包子,这是从当年到如今我们这旮旯最经典的包子。萝卜擦成丝焯水断生,切成碎末,海蛎子若是个头大就用刀拦两下,加入少许盐、姜末,调成馅料。发面或是烫面均可,包成包子上锅蒸熟。一锅热气腾腾、鲜味十足的包子把一家人围拢在一起,足以让这个冬天的晚上变得丰腴而温馨。
若干年前,大弟和弟媳从北京回老家过年。大弟考到北京的高校读书,毕业后就留在北京工作。如今五十多岁的人,算起来离开家乡已经几十年了。春节里少不了大鱼大肉,吃腻了,妻子说包萝卜丝海蛎子包子吃吧。弟媳是地道北京人,吃过萝卜丝海蛎子,包子后,赞不绝口,还要把剩下的包子打包,第二天返京后带给她爸妈尝尝。
大概从那年春节以后,妻子都要在深冬季节给大弟家快递一盒海蛎子。弟媳有时炸海蛎子吃,也会油煎着吃,还学会了包萝卜丝海蛎子包子,大海的味道就这么着飘到了皇城根下,一如漂泊的游子。
除了包包子,海蛎子的吃法很多,可以油炸、油煎、烧烤、做汤。将海蛎子挂糊炸至金黄,蘸着椒盐吃,这是传统家常菜“炸蛎黄”。将豆腐切丁加汤煮沸,下入海蛎子,湿淀粉勾芡,撒点青葱香菜末,便是一碗鲜香的海蛎子羮。将蛎子头去掉一面的壳,放到炭火上烤,这是年轻的口味“烤生蚝”……但我觉得通常生吃最能体验其鲜美的口感。小时候生吃海蛎子比较粗犷,留下野生生的印象。算好了潮汐,等到大海退潮的时候,穿着水鞋淌过浅水,在礁石上寻找海蛎子。野生海蛎子个头不大,鸡蛋大小附着在礁石上,用带着尖角的刨子或是螺丝刀一类的工具很容易撬下来。撬开外壳,连汁带肉送入口中,鲜溜溜的感觉从味蕾直逼脑门,便一个跟着一个地撬海蛎子,即便不小心被海蛎壳划破手,也不肯停下来。这个时候,若是能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玉米面饼子,那就完成一次食物间最完美的搭配,面朝大海,美美地饱餐一顿,这比瞥见春暖花开要务实得多。
吃剩下的海蛎子壳,我们会留一部分拿回家。海蛎子壳有药用价值,据说用来治疗惊悸、失眠等症状。是否能改善睡眠,我没试过,十几岁的孩子每天没心没肺地过着,哪来的失眠。但牡蛎壳含有大量钙质,把牡蛎壳用锤子锤成粉末掺入鸡食中喂给母鸡,可以有效防止下软壳蛋。
后来,读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才见识到生食牡蛎的文雅。“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文学艺术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活,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留意身边女性生吃海蛎子的情形,都没有达到莫泊桑描写的那种状态。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其一就是北方人性格粗犷,她们不屑于那般做作矫情;其二就是海蛎子连壳带肉比手掌都大,无法做到“吸”,只能大口大口地吃,才能体验到嫩滑盈口、鲜甜绕舌的美妙。
当然生食海蛎子也可以做到文雅,那就是凉拌着吃。大雪节气那天,朋友给我送来一盒海蛎子肉,说是杏树屯野生海蛎子。杏树屯是一个港湾,也是一个码头,那里盛产海蛎子,野生的、养殖的都有。这盒海蛎子每只约有一元钱那么大的个头,颜色灰黑,比起那些白胖白胖的大海蛎子,它们就是丑小鸭。恰是这种小海蛎子是凉拌海蛎子的首选,个头小容易入味,而且特别鲜。将海蛎子原浆洗净、淋水后,放置碗中,佐以青红辣椒、蒜末、姜末、香菜末,少许酱油、醋、糖、盐,倒入适量蚝油,拌匀即可。吃的时候不要用筷子夹,要用小勺舀着吃,一二只海蛎子搭配汤汁,入口香甜爆口,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自己的了。
许多内地人分不清鲜与咸,甚至搞不清楚鲜与腥的区别。早年主持央视《天天饮食》的刘仪伟是成都人,他曾在节目里问倪萍:海鱼不腥吗?倪萍想都没想地回道:吃的就是腥味。倪萍作为青岛人不会分辨不清鲜与腥,她说的腥指的就是鲜。海蛎子的这个鲜劲,或许也会被内地人说成腥,鲜腥不分嘛,但鲜美的味道不是字词上的辨析,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鲜需要品味,才知其美。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需要品味。
海蛎子学名叫牡蛎,广东一带称之为“蚝”,闽南又把它叫做“蛎房”。目前,在我们这里存在三种叫法并存的现象,既牡蛎、生蚝、海蛎子。前两天在浴池洗澡时,见一人赤裸着身子在纵论海蛎子与牡蛎及生蚝的区别。如果按照达尔文《物种的起源》视角,牡蛎、海蛎子、生蚝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就一个吃食而言,我则视三者为一物,只是不同地域有不一样的叫法,或者不同的语言环境有不同的称呼。就像我们这里管“贻贝”叫做“海红”,而南方沿海地区却叫做“淡菜”“青口”,甚至叫做“东海夫人”,都拟人化了,彰显出很浓郁的文化气息。
牡蛎,这一叫法最为文雅,很容易让人想起国色天香的牡丹。牡蛎壳细看起来,弯弯曲曲有点像一朵花,只是灰白的颜色,缺少花的五彩。生蚝,这个叫法最为霸气,令人有一股豪迈澎湃的心理体验。十二月中旬,我们这里开启了“蚝”情冬游季,也叫“生蚝节”,说蚝吃蚝,豪情万丈。
不过,我还是喜欢海蛎子这个叫法。虽然“卖——海蛎来……卖——海蛎来……”的叫卖声早就退出城市的街巷,但海蛎子依然鲜美着整个冬季。街头巷尾,一声“老板,海蛎子多少钱一斤?”听着就鲜溜溜的。
北方的冬天,薄暮时分,即便没有下雪,也会寒风扑面。那个时候,城里没有高楼大厦,街道上没有车来车往。安安静静的街巷里,转角处忽然响起“卖海蛎来”的叫卖声。这声音由远至近、由模糊到清晰,母亲便会递给我一个大碗和五毛钱,嘱咐道,听着点,别错过了。卖海蛎子的全是郊区或是乡下的女人,她们没有固定的摊位,只能走街串巷地叫卖,没有固定的路线。也别说,恰是因为女人叫卖,那声音便在绵长悠扬中掺杂着铜铃般清脆,浓浓的地方口音透着一股亲切劲,让我聆听了一冬又一冬,铭记了半个多世纪。
“卖——海蛎来……卖——海蛎来……”叫卖声已经近在耳畔了,开门便看见了红色的头巾,火红火红的,在寒冬里格外耀目。三角形头巾包裹下的是一张冻得红彤彤的脸,与头巾的红一样刺眼。女人见有人来,拿起一个漏勺,轻轻地从一个薄铁皮打制的小桶里舀出海蛎子,接着桶沿顿一顿,倒入一个碗里,五毛钱一碗,不用称量。女人把她碗里的海蛎子倒入我的碗里,然后换一把勺子从桶里舀一勺汁水,浇到我的碗里。我瞅一眼小桶,还有半桶肥美的海蛎子,桶的周边泛着亮晶晶的冰碴。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冬季里暖胃暖心的食材。
海蛎子属于贝类,有着坚硬的外壳。带壳的,我们俗称“蛎子头”,去掉外壳的才叫“海蛎子”。所以,那一小桶海蛎子是一大堆蛎子头里剜挑出来的,这也是没有在上午叫卖海蛎子的原因,整个上午女人们都在岸边“括(音,既剜挑)海蛎子”。至于追加上那一勺原浆,是因为我们清洗海蛎子从来不加水,只用原浆清洗,这样可以保持海蛎子的鲜味。
捧着一碗海蛎子回家,家里就弥漫开一股鲜溜溜的味道。这至鲜的味道直扑鼻腔,令人垂涎,我常常会捏起一只海蛎子生吃,冰凉,特鲜。论说起来,我写散文的描写功力尚可,但海蛎子的鲜,我却无法用语言描写。这么说吧,我们这些海边长大的人,只要一闻到这股鲜味,立马就精神振奋,甚至表现出亢奋的状态:哇,太鲜了!
拥有五毛钱海蛎子的晚上,晚餐注定是萝卜丝海蛎子包子,这是从当年到如今我们这旮旯最经典的包子。萝卜擦成丝焯水断生,切成碎末,海蛎子若是个头大就用刀拦两下,加入少许盐、姜末,调成馅料。发面或是烫面均可,包成包子上锅蒸熟。一锅热气腾腾、鲜味十足的包子把一家人围拢在一起,足以让这个冬天的晚上变得丰腴而温馨。
若干年前,大弟和弟媳从北京回老家过年。大弟考到北京的高校读书,毕业后就留在北京工作。如今五十多岁的人,算起来离开家乡已经几十年了。春节里少不了大鱼大肉,吃腻了,妻子说包萝卜丝海蛎子包子吃吧。弟媳是地道北京人,吃过萝卜丝海蛎子,包子后,赞不绝口,还要把剩下的包子打包,第二天返京后带给她爸妈尝尝。
大概从那年春节以后,妻子都要在深冬季节给大弟家快递一盒海蛎子。弟媳有时炸海蛎子吃,也会油煎着吃,还学会了包萝卜丝海蛎子包子,大海的味道就这么着飘到了皇城根下,一如漂泊的游子。
除了包包子,海蛎子的吃法很多,可以油炸、油煎、烧烤、做汤。将海蛎子挂糊炸至金黄,蘸着椒盐吃,这是传统家常菜“炸蛎黄”。将豆腐切丁加汤煮沸,下入海蛎子,湿淀粉勾芡,撒点青葱香菜末,便是一碗鲜香的海蛎子羮。将蛎子头去掉一面的壳,放到炭火上烤,这是年轻的口味“烤生蚝”……但我觉得通常生吃最能体验其鲜美的口感。小时候生吃海蛎子比较粗犷,留下野生生的印象。算好了潮汐,等到大海退潮的时候,穿着水鞋淌过浅水,在礁石上寻找海蛎子。野生海蛎子个头不大,鸡蛋大小附着在礁石上,用带着尖角的刨子或是螺丝刀一类的工具很容易撬下来。撬开外壳,连汁带肉送入口中,鲜溜溜的感觉从味蕾直逼脑门,便一个跟着一个地撬海蛎子,即便不小心被海蛎壳划破手,也不肯停下来。这个时候,若是能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玉米面饼子,那就完成一次食物间最完美的搭配,面朝大海,美美地饱餐一顿,这比瞥见春暖花开要务实得多。
吃剩下的海蛎子壳,我们会留一部分拿回家。海蛎子壳有药用价值,据说用来治疗惊悸、失眠等症状。是否能改善睡眠,我没试过,十几岁的孩子每天没心没肺地过着,哪来的失眠。但牡蛎壳含有大量钙质,把牡蛎壳用锤子锤成粉末掺入鸡食中喂给母鸡,可以有效防止下软壳蛋。
后来,读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才见识到生食牡蛎的文雅。“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文学艺术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活,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留意身边女性生吃海蛎子的情形,都没有达到莫泊桑描写的那种状态。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其一就是北方人性格粗犷,她们不屑于那般做作矫情;其二就是海蛎子连壳带肉比手掌都大,无法做到“吸”,只能大口大口地吃,才能体验到嫩滑盈口、鲜甜绕舌的美妙。
当然生食海蛎子也可以做到文雅,那就是凉拌着吃。大雪节气那天,朋友给我送来一盒海蛎子肉,说是杏树屯野生海蛎子。杏树屯是一个港湾,也是一个码头,那里盛产海蛎子,野生的、养殖的都有。这盒海蛎子每只约有一元钱那么大的个头,颜色灰黑,比起那些白胖白胖的大海蛎子,它们就是丑小鸭。恰是这种小海蛎子是凉拌海蛎子的首选,个头小容易入味,而且特别鲜。将海蛎子原浆洗净、淋水后,放置碗中,佐以青红辣椒、蒜末、姜末、香菜末,少许酱油、醋、糖、盐,倒入适量蚝油,拌匀即可。吃的时候不要用筷子夹,要用小勺舀着吃,一二只海蛎子搭配汤汁,入口香甜爆口,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自己的了。
许多内地人分不清鲜与咸,甚至搞不清楚鲜与腥的区别。早年主持央视《天天饮食》的刘仪伟是成都人,他曾在节目里问倪萍:海鱼不腥吗?倪萍想都没想地回道:吃的就是腥味。倪萍作为青岛人不会分辨不清鲜与腥,她说的腥指的就是鲜。海蛎子的这个鲜劲,或许也会被内地人说成腥,鲜腥不分嘛,但鲜美的味道不是字词上的辨析,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鲜需要品味,才知其美。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需要品味。
海蛎子学名叫牡蛎,广东一带称之为“蚝”,闽南又把它叫做“蛎房”。目前,在我们这里存在三种叫法并存的现象,既牡蛎、生蚝、海蛎子。前两天在浴池洗澡时,见一人赤裸着身子在纵论海蛎子与牡蛎及生蚝的区别。如果按照达尔文《物种的起源》视角,牡蛎、海蛎子、生蚝应该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就一个吃食而言,我则视三者为一物,只是不同地域有不一样的叫法,或者不同的语言环境有不同的称呼。就像我们这里管“贻贝”叫做“海红”,而南方沿海地区却叫做“淡菜”“青口”,甚至叫做“东海夫人”,都拟人化了,彰显出很浓郁的文化气息。
牡蛎,这一叫法最为文雅,很容易让人想起国色天香的牡丹。牡蛎壳细看起来,弯弯曲曲有点像一朵花,只是灰白的颜色,缺少花的五彩。生蚝,这个叫法最为霸气,令人有一股豪迈澎湃的心理体验。十二月中旬,我们这里开启了“蚝”情冬游季,也叫“生蚝节”,说蚝吃蚝,豪情万丈。
不过,我还是喜欢海蛎子这个叫法。虽然“卖——海蛎来……卖——海蛎来……”的叫卖声早就退出城市的街巷,但海蛎子依然鲜美着整个冬季。街头巷尾,一声“老板,海蛎子多少钱一斤?”听着就鲜溜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