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厅明亮、精美的大吊灯照耀下,82岁的老父亲一阵侃侃而谈后,又陷入短暂的沉默——满脸肃穆的他是在回忆遥远的过去,是在总结他们那一代人经受过的众多苦难和艰辛(父亲出生于1942年),更是在用一生见证伟大的祖国沧海桑田、山河巨变的75年。
我是在一个周六的傍晚,向满头银丝的父亲询问起他的孩童和青年时代。当下的初冬已略显寒意,但室内敞亮而温暖,茶几上的果盘里香梨、红苹果、黄桔堆成了尖尖的小山。然后,我们的话题沉重而伤感,仿佛冬的寒夜瞬间就要笼罩下来。
1942年的腊月,父亲降生在一个贫农的家庭。爷爷给父亲取名叫“无生”,意思是记载此刻一贫如洗的家境,暗喻父亲将来一定要“无”中生“有”。因是文盲不识字,错写成了“吾生”。从此父亲的名字就与爷爷的本心初意大相径庭了。我不了解此段历史,还以为此名字含有深意,是爷爷叫父亲长大后光宗耀祖,逢人夸赞“这是我生的儿子”。现在才明白是啥都没有,真正的无产阶级一员。
柴米油盐是一个家庭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那时的奶奶家赤贫如洗。首先就是家里时常没有余粮剩饭,青黄不接是家常事,空空的粮缸整天张着大嘴嚷嚷“饿啊饿”。奶奶为解燃眉之急,时不时拿一种升子桶,到左邻右舍借个半升米,米重也就一斤多一点的样子。还就是拿一个小酒盅,装满也就一两油,去借一点点将就一下。一日的炒菜,仅仅是倒一点点的油,锅底闪一下油光而已。菜是全靠水煮出来的,而且是青菜、南瓜满天飞。煮饭则是采用了分两步走的奇妙“技法”——第一步水放少些,把米煮个半生不熟;第二步加大量的水,煮熟的饭一下子就发起来很多。我痛心地想,头回听到煮饭还有这样的;虽然米饭看起来像爆米花一样多些,可一两米还是一两米,不会无端增加的——这就是一种自欺欺人而又无可奈何的“障眼法”。就这样,食粮还常常用萝卜、南瓜、红薯来做替代品或半替代品。
父亲突发笑脸的说,食粮中最好的要数蕨根粉和小麦了。山里的野菜当然是奶奶家的一种主食,但只要见到蕨根,立马高兴地採回家。把蕨根榨汁做成粉,这是如藕粉一样的好东西。奶奶还在家里仅有的一亩地里种上麦子,收成后,把小麦磨成面粉。改善一下生活时,就用锅铲把面粉团一一打成饺子形(没有馅的),直接下锅煮熟,就成为了父亲眼中的一道美味佳肴。还有出竹笋的季节,单纯吃水煮笋子,也是填饱肚子挺不错的正餐。
父亲兄弟姐妹六个,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爷爷奶奶自然是要不分昼夜、不管寒暑地做事。可一天劳累下来,也就挣个块把钱或者几毛钱。爷爷是个篾匠,就像旋转的陀螺停不下来,下班后继续在家做篾事至深夜。那时点的油灯是一种铁质、宽口、纵深浅的碗形物。自家用棉花搓成灯芯。所用燃油是自个上山,在桐子树上摘些桐籽,压榨成桐油充当的。——一盏晃着昏暗的光的油灯就摆在了木桌上。还有简单的,拿个旧碗倒扣过来,在底部的凹槽倒点桐油,搁上灯芯,一盏不能再简朴的油灯也亮起来了。当天全黑下来时,这样的油灯是照不远的,自然照不亮堂屋。眼睛模糊的爷爷就靠熟能生巧,半抹黑继续多做出些竹椅、竹篮、竹席、竹床等。那低首、弯腰、挥手的坚定的黑色身影,在父亲的描述中,仿佛穿过70多年的时空隧道,一下子闪现在我眼前,心被震撼了,也被感伤紧紧地拽着。有时,为了按时交货,也为了多交货,疲惫的爷爷在深夜背着做好的篾器,擎着松枝做成的火把,急匆匆地走在黑黢黢的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有规律摇摆的身躯,在“滋滋”燃烧的火把映照下,恰似一名远征的士兵。“爷爷,我多想化作一只萤火虫,飞在你的跟前,给你作伴,给你多一丝光芒!”我默然祈求。
父亲8、9岁了,该读书了。可家境贫寒,又要照顾弟弟妹妹,父亲的学业就是三天两头地待在家里,还要适当地做些家务。幸运的是,父亲的班主任陈光亮老师是个热心非凡、责任满心、忠于教育事业的老先生。一见到父亲没来上学,就忙不迭地赶到奶奶家,一再重申“小孩子要读书,才有出息,长大才能为国家做事”。还主动免除父亲的所有学费。可就是这样,父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还是家和学校来来回回的折腾。小学三年级通过期末考试后,父亲就没再在家乡小镇上过学。好在那会,桐油灯换成了煤油灯,而且有了灯罩,父亲晚上可帮爷爷做些事,已是一个小“大人”。父亲后来的知识水平,都是在参军后在军校补上的。
“苦的事情还很多。”在我的一再追问下,父亲深沉而缓缓地说。
18岁的父亲仍然只有一条长裤和一条短裤,一年四季都如此。一次,父亲在洞口县的三门,从小河放竹排到大河。他事先把裤子牢牢压在大石头下,可等事做完了,裤子还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汹涌的河水冲走了。父亲伤心懊恼了好几天,还不敢给爷爷奶奶说。衣服都是大人穿了小孩穿,哥哥穿了弟弟妹妹穿,再补一补又可穿一人。家中缺少被子,一年四季睡篾席,下垫稻草,冬天捂被窝半天都不得热的。布匹是紧俏商品,做好的新被套都先泡米汤水,浆一下,结实耐用;可盖起来,被窝是微微撑起的,身体四周有空隙,冬天一样不暖和。风扇之类的物品是无法想象的。到了炎热的夏季,就在屋顶吊一块2、3个平方的布,拿一条长绳牵着,来回地拉动,丝丝微风就多多少少消除了点酷暑。
时间一转到了1973年,我呱呱坠地了。相较于父亲的出生,可以说我是含着金汤匙见到了这个幸福的世界的(我出生在军医院)。那时父亲已是光荣的解放军副指导员。打我记事起,“电”已不再是稀缺的东西。部队还有自己的发电机,夜里部队的军营和家属院都是亮敞敞的。就算熄灯号响起,军营瞬间一片漆黑,可人感觉心里仿佛驻有一盏闪闪发光的明灯,解放军叔叔的夜学、夜训、夜练的火热场面一幕幕铺展在眼前。
1979年父亲光荣转业,回到家乡小城。1980年我开始上学读书,我的学生生涯基本就在80年代。那会,记得最清楚的开心事就是能看到精彩的电视剧如《霍元甲》《西游记》等。好不容易等到周末,也是我们小孩子能看电视的时间,急切的心早就像一只叽叽喳喳的小鸟飞出了胸膛。可有时偏偏傍晚停电了(城市是早就通电的,可供电不稳定),沮丧的我有时就悲伤地躺在床上唉声叹气、辗转反侧,连与小伙伴们的游玩都毫无兴趣。
我们这一代人是要求接受义务制教育的,自然不会像父亲那样晚上做事而不读书。可停电的事时有发生,开始是点蜡烛。那时家家都有一盒一盒的白蜡烛。小小的灯芯跳跃着橘黄的火苗,光线正好把小书桌覆盖。我和哥哥妹妹就一同挤在小书桌旁,埋头苦读。随着蜡烛的渐燃渐短,这时就得拿个高脚杯倒过来,把短蜡烛插在上面,这样光芒重新“站得高射得远”。后来有了烛台,就方便多了,而且蜡烛不会被大风刮倒。
蜡烛燃烧时,每一滴烛泪如珍珠般滚落,会在一旁聚集,凝固成晶莹洁白的“瀑布”。那时我爱好把这“瀑布”轻轻掰下来,当玩具收藏起来,最多的时候有十多个。兴致来时,我常常把玩,感叹烛火“冶炼”下的这种“白玉石”般的精美。瞧着瞧着,这“瀑布”仿佛在心底活了,飞流直下三千尺,其身后的高山巍峨挺拔,青翠欲滴;其下的水潭波光粼粼,水花四溅,真是叹为观止的壮丽景观!
大概在小学三年级,煤油灯加入了停电时我们家照明用具的行列。这是大大的进步——一方面它有灯罩,不仅会放大火焰,而且不会被风吹得火苗直摆,造成眼睛容易疲劳;另一方面它能调节火光大小,可见“夜”行事。不过蜡烛灯可有个趣事,就是“飞蛾扑火”。一些细小的蚊虫打着旋儿围着火光,一部分就“赴汤蹈火”,用伟大的烈焰打上生命的句号。无论是蜡烛还是煤油灯,在黑漆漆的屋里,昏暗的光都会把自己读书的身影印在身后的墙壁上,随着灯光的摇摆或者自己摆动身姿,那大大的黑影也会在墙壁上左右游走,让人惧感有鬼魅在身后张牙舞爪。一个人在家时,我经不住这种恐惧,常回头看,确保无此物后,才继续埋头写作业。
随着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大尺寸的彩色电视机,随着老旧的录音机被VCD所取代,人们大踏步地迈进了90年代。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快速建设,电渐渐不再是稀罕物,停电的次数也从一个月的好几天变成了一年才几天。到我结婚时的2005年,停电的恐惧感已基本消失在人们的欢歌笑语中,城市的街景也渐渐不再“黑白”分明。
2019年3月,我搬入新家,入住了本市比较高档的小区。在近5年的美满居住中,我记得小区一共才停电3次(记住这个数字,也正是太少了)——一次3小时左右,一次7小时左右,一次还才半小时。这些年,我在家里还养了不少金鱼,相关设备是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供电的。每每看到游姿优雅的一条条美丽的金鱼,幸福的满足感灌满周身。
此时已是深夜11点,“天上的街市”来到了人间——夜市热闹非凡,人群熙熙攘攘,推杯换盏的夜宵摊热火朝天。我眺望不远处的大道,它像一条白练蜿蜒着伸向远方,一排排的路灯像坚强无畏的卫士,守护着这辉煌灯火照耀下的祥和、平安、繁荣之夜。
我是在一个周六的傍晚,向满头银丝的父亲询问起他的孩童和青年时代。当下的初冬已略显寒意,但室内敞亮而温暖,茶几上的果盘里香梨、红苹果、黄桔堆成了尖尖的小山。然后,我们的话题沉重而伤感,仿佛冬的寒夜瞬间就要笼罩下来。
1942年的腊月,父亲降生在一个贫农的家庭。爷爷给父亲取名叫“无生”,意思是记载此刻一贫如洗的家境,暗喻父亲将来一定要“无”中生“有”。因是文盲不识字,错写成了“吾生”。从此父亲的名字就与爷爷的本心初意大相径庭了。我不了解此段历史,还以为此名字含有深意,是爷爷叫父亲长大后光宗耀祖,逢人夸赞“这是我生的儿子”。现在才明白是啥都没有,真正的无产阶级一员。
柴米油盐是一个家庭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那时的奶奶家赤贫如洗。首先就是家里时常没有余粮剩饭,青黄不接是家常事,空空的粮缸整天张着大嘴嚷嚷“饿啊饿”。奶奶为解燃眉之急,时不时拿一种升子桶,到左邻右舍借个半升米,米重也就一斤多一点的样子。还就是拿一个小酒盅,装满也就一两油,去借一点点将就一下。一日的炒菜,仅仅是倒一点点的油,锅底闪一下油光而已。菜是全靠水煮出来的,而且是青菜、南瓜满天飞。煮饭则是采用了分两步走的奇妙“技法”——第一步水放少些,把米煮个半生不熟;第二步加大量的水,煮熟的饭一下子就发起来很多。我痛心地想,头回听到煮饭还有这样的;虽然米饭看起来像爆米花一样多些,可一两米还是一两米,不会无端增加的——这就是一种自欺欺人而又无可奈何的“障眼法”。就这样,食粮还常常用萝卜、南瓜、红薯来做替代品或半替代品。
父亲突发笑脸的说,食粮中最好的要数蕨根粉和小麦了。山里的野菜当然是奶奶家的一种主食,但只要见到蕨根,立马高兴地採回家。把蕨根榨汁做成粉,这是如藕粉一样的好东西。奶奶还在家里仅有的一亩地里种上麦子,收成后,把小麦磨成面粉。改善一下生活时,就用锅铲把面粉团一一打成饺子形(没有馅的),直接下锅煮熟,就成为了父亲眼中的一道美味佳肴。还有出竹笋的季节,单纯吃水煮笋子,也是填饱肚子挺不错的正餐。
父亲兄弟姐妹六个,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爷爷奶奶自然是要不分昼夜、不管寒暑地做事。可一天劳累下来,也就挣个块把钱或者几毛钱。爷爷是个篾匠,就像旋转的陀螺停不下来,下班后继续在家做篾事至深夜。那时点的油灯是一种铁质、宽口、纵深浅的碗形物。自家用棉花搓成灯芯。所用燃油是自个上山,在桐子树上摘些桐籽,压榨成桐油充当的。——一盏晃着昏暗的光的油灯就摆在了木桌上。还有简单的,拿个旧碗倒扣过来,在底部的凹槽倒点桐油,搁上灯芯,一盏不能再简朴的油灯也亮起来了。当天全黑下来时,这样的油灯是照不远的,自然照不亮堂屋。眼睛模糊的爷爷就靠熟能生巧,半抹黑继续多做出些竹椅、竹篮、竹席、竹床等。那低首、弯腰、挥手的坚定的黑色身影,在父亲的描述中,仿佛穿过70多年的时空隧道,一下子闪现在我眼前,心被震撼了,也被感伤紧紧地拽着。有时,为了按时交货,也为了多交货,疲惫的爷爷在深夜背着做好的篾器,擎着松枝做成的火把,急匆匆地走在黑黢黢的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有规律摇摆的身躯,在“滋滋”燃烧的火把映照下,恰似一名远征的士兵。“爷爷,我多想化作一只萤火虫,飞在你的跟前,给你作伴,给你多一丝光芒!”我默然祈求。
父亲8、9岁了,该读书了。可家境贫寒,又要照顾弟弟妹妹,父亲的学业就是三天两头地待在家里,还要适当地做些家务。幸运的是,父亲的班主任陈光亮老师是个热心非凡、责任满心、忠于教育事业的老先生。一见到父亲没来上学,就忙不迭地赶到奶奶家,一再重申“小孩子要读书,才有出息,长大才能为国家做事”。还主动免除父亲的所有学费。可就是这样,父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还是家和学校来来回回的折腾。小学三年级通过期末考试后,父亲就没再在家乡小镇上过学。好在那会,桐油灯换成了煤油灯,而且有了灯罩,父亲晚上可帮爷爷做些事,已是一个小“大人”。父亲后来的知识水平,都是在参军后在军校补上的。
“苦的事情还很多。”在我的一再追问下,父亲深沉而缓缓地说。
18岁的父亲仍然只有一条长裤和一条短裤,一年四季都如此。一次,父亲在洞口县的三门,从小河放竹排到大河。他事先把裤子牢牢压在大石头下,可等事做完了,裤子还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汹涌的河水冲走了。父亲伤心懊恼了好几天,还不敢给爷爷奶奶说。衣服都是大人穿了小孩穿,哥哥穿了弟弟妹妹穿,再补一补又可穿一人。家中缺少被子,一年四季睡篾席,下垫稻草,冬天捂被窝半天都不得热的。布匹是紧俏商品,做好的新被套都先泡米汤水,浆一下,结实耐用;可盖起来,被窝是微微撑起的,身体四周有空隙,冬天一样不暖和。风扇之类的物品是无法想象的。到了炎热的夏季,就在屋顶吊一块2、3个平方的布,拿一条长绳牵着,来回地拉动,丝丝微风就多多少少消除了点酷暑。
时间一转到了1973年,我呱呱坠地了。相较于父亲的出生,可以说我是含着金汤匙见到了这个幸福的世界的(我出生在军医院)。那时父亲已是光荣的解放军副指导员。打我记事起,“电”已不再是稀缺的东西。部队还有自己的发电机,夜里部队的军营和家属院都是亮敞敞的。就算熄灯号响起,军营瞬间一片漆黑,可人感觉心里仿佛驻有一盏闪闪发光的明灯,解放军叔叔的夜学、夜训、夜练的火热场面一幕幕铺展在眼前。
1979年父亲光荣转业,回到家乡小城。1980年我开始上学读书,我的学生生涯基本就在80年代。那会,记得最清楚的开心事就是能看到精彩的电视剧如《霍元甲》《西游记》等。好不容易等到周末,也是我们小孩子能看电视的时间,急切的心早就像一只叽叽喳喳的小鸟飞出了胸膛。可有时偏偏傍晚停电了(城市是早就通电的,可供电不稳定),沮丧的我有时就悲伤地躺在床上唉声叹气、辗转反侧,连与小伙伴们的游玩都毫无兴趣。
我们这一代人是要求接受义务制教育的,自然不会像父亲那样晚上做事而不读书。可停电的事时有发生,开始是点蜡烛。那时家家都有一盒一盒的白蜡烛。小小的灯芯跳跃着橘黄的火苗,光线正好把小书桌覆盖。我和哥哥妹妹就一同挤在小书桌旁,埋头苦读。随着蜡烛的渐燃渐短,这时就得拿个高脚杯倒过来,把短蜡烛插在上面,这样光芒重新“站得高射得远”。后来有了烛台,就方便多了,而且蜡烛不会被大风刮倒。
蜡烛燃烧时,每一滴烛泪如珍珠般滚落,会在一旁聚集,凝固成晶莹洁白的“瀑布”。那时我爱好把这“瀑布”轻轻掰下来,当玩具收藏起来,最多的时候有十多个。兴致来时,我常常把玩,感叹烛火“冶炼”下的这种“白玉石”般的精美。瞧着瞧着,这“瀑布”仿佛在心底活了,飞流直下三千尺,其身后的高山巍峨挺拔,青翠欲滴;其下的水潭波光粼粼,水花四溅,真是叹为观止的壮丽景观!
大概在小学三年级,煤油灯加入了停电时我们家照明用具的行列。这是大大的进步——一方面它有灯罩,不仅会放大火焰,而且不会被风吹得火苗直摆,造成眼睛容易疲劳;另一方面它能调节火光大小,可见“夜”行事。不过蜡烛灯可有个趣事,就是“飞蛾扑火”。一些细小的蚊虫打着旋儿围着火光,一部分就“赴汤蹈火”,用伟大的烈焰打上生命的句号。无论是蜡烛还是煤油灯,在黑漆漆的屋里,昏暗的光都会把自己读书的身影印在身后的墙壁上,随着灯光的摇摆或者自己摆动身姿,那大大的黑影也会在墙壁上左右游走,让人惧感有鬼魅在身后张牙舞爪。一个人在家时,我经不住这种恐惧,常回头看,确保无此物后,才继续埋头写作业。
随着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大尺寸的彩色电视机,随着老旧的录音机被VCD所取代,人们大踏步地迈进了90年代。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快速建设,电渐渐不再是稀罕物,停电的次数也从一个月的好几天变成了一年才几天。到我结婚时的2005年,停电的恐惧感已基本消失在人们的欢歌笑语中,城市的街景也渐渐不再“黑白”分明。
2019年3月,我搬入新家,入住了本市比较高档的小区。在近5年的美满居住中,我记得小区一共才停电3次(记住这个数字,也正是太少了)——一次3小时左右,一次7小时左右,一次还才半小时。这些年,我在家里还养了不少金鱼,相关设备是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供电的。每每看到游姿优雅的一条条美丽的金鱼,幸福的满足感灌满周身。
此时已是深夜11点,“天上的街市”来到了人间——夜市热闹非凡,人群熙熙攘攘,推杯换盏的夜宵摊热火朝天。我眺望不远处的大道,它像一条白练蜿蜒着伸向远方,一排排的路灯像坚强无畏的卫士,守护着这辉煌灯火照耀下的祥和、平安、繁荣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