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国家宝藏——碑林(散文)

  • 作者:吴需荣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1-19 18:46:36
  • 被阅读0
  • 繁华之地有静谧之所,天子脚下聚文人墨客。这就是国子监的真实写照吧。庭院深深处,历史悠悠情。又是一部重要的石经——唐开成石经,立于国子监。同样立于国子监的,还有玄宗手书的《孝经》碑,被称为石台孝经。唐朝覆灭,政治中心从此远离了西安,国子监也不在了,只有这些碑留了下来。宋人开始,陆续将一些重要碑刻移至这些碑身边,集中保存,由此形成了碑林博物馆。碑林之盛,囊括了几乎中国所有书法家的作品,还有很多皇帝的亲笔。

      石台孝经

      石台孝经,当之无愧的国宝,其地位在碑林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和开成石经,是碑林之始,而开成石经本身不是一块碑,是一组石头。所以,只有它的位置在碑林的中轴线,而且是在最前面,是迎客第一碑,所有其他碑刻都自它开始两侧排列。如果说碑林是朝堂,那它就是当之无愧的皇帝。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碑——人民英雄纪念碑,梁思成林徽因就是采用了它的形制,可见它已经是中国石碑的典范。

      讲解员说孝经兼涉三帝,意指正文是玄宗书写,碑首是他儿子肃宗题跋,内容是孔子编纂,而孔子是文帝。说孔子是帝,那是硬凑的了,孔子一直没正式封帝,他最高封号是文宣王,因为封号是皇帝给的,国无二君,皇帝怎么可能封另一个人为帝。中国习惯说“三”,从广义上来说,孔子在百姓中的地位甚至高于帝王,就这样凑合了。石碑下面有三台石阶,象征大地的承载,碑身象征着君王,碑顶有云霞的纹饰,象征上天的护佑。这样的形制,基本也成了石碑的规范。石碑碑顶上还有九宫格,东西南北是除泰山的五岳,象征四方,而中间则是长安,代替了五岳独尊的泰山,这当然是四方拱卫京畿,而京畿统领四方之意。

      这块碑是唐玄宗手书,充分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首先碑文是隶书,古朴端庄,写的很漂亮,足以媲美专业的书法家了。还有内容是孝经,由唐玄宗亲自作疏解读。历史上为儒家经典作疏解读的都是学者大儒,是皇帝的独此一人,独此一经。这也是这块石碑珍贵的原因之一。

      百善孝为先,在封建时代,父亲对孩子是绝对的权威,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所以二十四孝图中才会有卧冰求鲤,杀子事父这样极端的故事。统治阶级宣扬这样的孝道,是用这样的父子关系比拟君臣关系,希望君王对臣子也拥有绝对的权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这样的观点从来不是孔孟之道,而是后世腐儒们迎合统治者创立的。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双方的地位有差异,但权利义务是相对的,君要像个君,才要求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才要求子要像个子。孟子更直接,直接说民为重君为轻,天子无道,臣下伐之理所当然。孔子讲孝道,讲守孝三年,也是基于一个人出生后三年,什么都不懂,都是父母的关爱才能够让他长大,也就是说,守孝三年是回馈父母三年之爱。反言之,如果父母在一生下孩子后就放任不管,这样的父母不值得守孝。我们现代强调自由,破除了人身依附关系,基本回到了孔子的原初思想。父子的关系也是双向关系,父亲对未成年孩子有养育义务,孩子对老年父亲有赡养义务,只是可惜的是,我们更多的时候是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而孩子不愿为父母付出,就像摸金校尉的规矩,如果父子下墓,必须父亲先出来,因为父亲从来不会丢下孩子,而孩子很可能会丢下父亲。所以,孝经,孝道,任何时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当然,也有人说,玄宗宣扬孝道是因为他看上了当时还是儿媳的杨玉环,所以提示儿子要孝顺,后来经过高力士的一番操作,确实是趁了玄宗的心。这种解读,估且一笑了之吧。

      昭陵六骏

      昭陵是李世民的墓,六骏是曾经陪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六匹战马,李世民把他们的浮雕立于昭陵,让他们永远守在自己的身边。现在六骏的浮雕存于碑林博物馆,他们都是国宝,因为他们的创造人是阎立本这样的大师。可惜的是,他们命运多舛,只有四匹是真迹,还是在出国路上被截住救下的,还有两匹就没那么幸运了,流失到了国外,现在在美国宾夕法利亚大学博物馆,碑林陈列的只是仿制品。

      李世民是少有的马上夺天下的皇帝之一,而且他是真正的马上夺天下,因为他经常身入一线战阵,像一个普通将领,并不是像朱元璋那样只在朝堂指挥。也许,他那时候才二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只有亲入战阵的一线将领,才知道宝马的作用,正像当年李儒劝董卓把赤兔马给吕布时所说,宝马,对君王来讲只是玩物,但对将领来讲可能就是生命。李世民正是亲自充当了将领,所以宝马就是他的生命。后来的结果也印证了这点,这六骏无不死于战场,说明李世民真是百战余生,在刀山火海中夺得的天下。在冷兵器时代,战马是一个将领最亲密的伙伴,甚至比保镖侍卫更重要,因为它离将领最近。战马的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代替了将领的死亡,是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将领,所以李世民对六骏感情很深,因为他们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六骏是他的救命恩人,而不是骈养于槽枥之间的玩物。他将六骏的浮雕立于昭陵,既是对六骏的感恩和怀念,也是给六骏事实上立了纪念碑,让后人祭祀自己的时候不忘六骏,不忘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

      一将功成万骨枯。古往今来,每次战争的背后,功成名就的都只有少数的胜利者,更多的牺牲者则成了陪衬,无人知晓。人都如此,更何况战马。在有的将领看来,战马只是一种军备,和一杆好枪,一具精甲差不多,是战场上的易耗品。死了只是有些可惜,但很快会有新的战马出现。李世民的战马更换也很频繁,可想而知,如果当时还有战争,他拥有的将不止六骏,肯定会有第七骏甚至第八骏。但是,他没有忘记战马,当然也不会忘记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这让他赢得了人心。总体说来,李世民是个重情重义的皇帝,他能开创贞观之治不是偶然。

      六骏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护佑李世民开创了大唐基业,为百姓带来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他们是烈士,六骏图就是他们的忠魂。可惜的是,忠魂没有荣归故里,与自己守护的英雄和百姓在一起,而是流落海外,孤单落寞。忠魂无所安,国人的耻辱,而我们也只能祈祷终有一天,那两匹马能够回来和它们的战友团聚。

      颜氏家庙碑

      最早知道颜真卿,是因为他擅楷书,是个书法家。后来知道了,他还是名臣,是忠烈之士,是被叛臣杀害的,是为国捐躯。看了颜氏家庙碑,才知道,颜家世代忠良,满门忠烈。正是因为颜家满门忠烈,尤其是颜杲卿一家被史思明杀害以后,皇帝为了褒奖颜家,特旨允许颜家建家庙祭奠逝者。大臣建家庙者,朝中仅此一例。家庙建好后,颜真卿七十二岁,撰写了这个颜氏家庙碑,主要列举了颜家先贤,重申了颜家家训。这是他最后一块碑,因为再往后三年,他自己也被叛军杀害了。

      颜真卿字如其人,写字磅礴大气,为人也堂堂正正。在安史之乱中,其兄颜杲卿抗贼身死,即为文天祥《正气歌》中所说“为颜常山舌”,他被推举为北方义军首领。平叛成功后,他因功被封鲁郡公,成为国家重臣。他从不趋炎附势,遇事每犯颜直谏。李希烈叛变后,丞相卢杞建议他去招降,实则借刀杀人。他慨然而去。到李希烈军中,他软硬不吃,痛斥贼人,最终被缢死。噩耗传至朝廷,满朝痛哭,将士们受到激烈,奋勇讨贼,最终平叛。颜真卿的一生堂堂正正,对得起他的字,对得起他的家族。也许,胸中自有正气,字也才能够方正圆润,正大光明。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特色,因为中国字不是拼音符号,字本身就富含文化底蕴,有的就是简单的画。这种文字好看是好看,但是写的很慢,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所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简化。随着互联网的日新月异,中国汉字不像拼音文字可以很容易输入电脑,在新时代卡壳了,直至有人重又提出当年钱玄同提出的废除汉字的建议。所幸,王选院士带领的团队,通过大量复杂的编码,将每一个汉字的每一笔,每一弯曲等细节都用二进制代替,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从而让中国汉字跟上了时代。尤其不简单的是,方正字库研究团队,没有就此止步,为了弘扬传统中国书法艺术,创造性的将书法艺术引入字库,通过对碑帖的研究,分析每个书法家的艺术特色,再推而广之,把每个汉字都用这个特色进行再造。也就是说,以颜体为例,基本上相当于由颜真卿把中国所有汉字都又写了一遍,存入字库。这当然不可能,那只有借助颜体现在存世的字,将其偏旁部首进行拆解再造,有时还要自己创造。毫无疑问,能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本身就要有很高的书法造诣,于是,那些码字的理工技术男们,天天临帖,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书法家、艺术生。中国书法在现实的流传中,是从实用走向了艺术,在计算机的字库里,我们的工程师们,同样完成了中国文字从实用到艺术的转变。中国人不绝的创造力,真正传承并发扬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想想那些提倡废除汉字的人们,确实小看我们中国人的伟力了。

      颜真卿已成为过去,但是颜氏家庙碑还在,堂堂正正的颜氏家风还在,并融入中华文明血脉,影响着未来的每一个人。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第一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恩来总理亲自用颜体书写。人民尊敬的总理,书写人民英雄,用的是正气磅礴的字体,立于祖国的心脏,中华民族不朽的盛事。

      忠孝不朽,正气不朽,碑林不朽,中华精神不朽。
    【审核人:站长】

        标题:国家宝藏——碑林(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2285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心怡心怡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74199篇
      • 获得积分:3037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