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阳明河(散文)

  • 作者:佳华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4-10-29 12:13:05
  • 被阅读0


  •   村里的苹果园后面,有一条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的小河,名叫阳明河。它就像唐僧取经路上的流沙河一样,是我走读路上必须涉过的河流。

      阳明河,单看名字似乎有点文化含量,想必大多数人会以为和历史名人王阳明沾亲带故,况且村里还有一个被改做小学的阳明寺。当然,我也希望它们能和王阳明沾亲带故,那样也好有点说法,哪怕就那么一点点联系!遗憾的是没有,它们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一直无亲无故寂寂无闻着。我曾想方设法的探究,最终也没找到关于它们的只言片语。

      一条河,一座庙,纵使它们的名字取得那么好,也没有被载入历史的“家谱”,只好与世无争地野生着,从不考虑被人记上一笔,得到一个可以流传后世的“名份”。

      说历史公平,其实也挺不公平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用佛教的说法是“众生平等”。但事实上,有的会不厌其烦地被历史一次又一次地眷顾,更多的则被历史无情地冷落。就像一粒尘埃,的的确确存在着,但又像压根没有什么存在感。想想也是,历史是人写就的,关注被关注的,冷落被冷落的,这是人性使然。

      

      二

      从苹果园看园人的小屋出来是一片不太宽的河床,遍地生长着一种叫做“棉槐条子”的灌木,开花的时候一穗一嘟噜,远远望去就像枝条顶上笼着一片紫色的烟雾,有一种魅惑人的美。它枝条细长、光滑柔韧,冬天的时候,村里心灵手巧的人会把它割下来编成篮子、粪箕子以及与胶轮车配套的筐,那是村里人过日子的必备工具。没想到,短短的几十年,这些工具统统进入了乡村记忆展览馆,变成了令老一代人追忆、新一代人好奇的符号。估计若干年以后,手编这门手艺也可能变成“非遗”了。时代发展变化的真快,不断地淘汰,不断地创新,这也许就是发展的必然规律吧!

      除了“棉槐条子”,河床上还生长着一些杨树、柳树、榆树、板栗树,这些树都是大树,它们用发达的根系抗拒着一次次洪水的冲刷,保护那些弱小的灌木不被洪水连根拔走。

      阳明河别看平时不愠不火、不疾不徐的,像一个温良孱弱的老者,实则几乎每年夏天都要发作一次。一旦发作,浊浪滔天,水与岸平,弄得村里人好几天不得安宁。大人们心惊胆战,可孩子们却没心没肺般地快乐着。我们用长竹竿绑上网兜,站在河上的大桥中央,一边看着跃跃欲试着想往桥上翻滚的巨浪,一边惊心动魄地捞取水上飘过来的东西。上游洪水所到之处,毁坏了不少村庄、田地和果园,门板、桌椅、棉被、猪、羊、鸡、西瓜、苹果、甜瓜……随着浊浪上下翻滚着,浩浩荡荡,一往无前。大的我们捞不了,只能捞取一些瓜果安慰安慰不知餍足的胃。桥头上的大人们一边担心地看着我们捞,一边替上游遭遇洪灾的人家叹息着。他们不像孩子们那样没心没肺,他们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痛惜。

      洪水过后,我们蹚着泥水去河床上“探宝”。那些大树裸露的树根,那些未被冲走的灌木,被洪水洗刷得干干净净,也替我们挡住了一些“宝贝”。有瓜果梨桃,有瓶瓶罐罐,有鞋帽玩具,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我们怀着莫大的好奇心,兴奋地在丛林中探索,惊呼声此起彼伏。偶尔我们也会有意外的收获。一不小心踩上一个硬硬的东西,立定了看,原来是一只正想往河里逃窜的王八。草丛下边的水洼里冷不丁窜出一条水蛇,吓得我们吱哇乱叫,慌乱中摸个石头亟待砸过去,仔细一看却是一条黄鳝。有一次,一个叫来运的伙伴竟然发现了一条被裸露的断树根勾住鳃的大鱼,在浅水里急得乱跳。早起和节礼弟兄两个围上去捉,却被鱼啪啪两下甩尾甩倒在水里。听见动静我们一哄而上,七手八脚地把鱼按在水里,来运用力把鱼死死地抱在怀里,从树根上取下来,嘴里嘟囔着杀了一人一块,飞快地抱回家了。一人一块的鱼肉当然没有看见,后来只听说那条鱼有二十三斤重。

      发生在河床上的故事其实很多。那些大树无一没遭过我们施虐,杨树、榆树的树杈砍下来做弹弓、枪托、陀螺,柳树的树枝掰下来做柳哨、柳帽,大树们粗大的树干用来当靶子练飞镖、飞箭。面对施虐,唯一敢回怼我们的是板栗树,它不止一次用板栗尖利的外壳刺破我们的手,砸破我们的头。

      我们的快乐简单得无以复加,几乎不知道世上还有痛苦、忧愁、焦虑、烦恼、压力这样的东西存在。即使上课回答不出问题被老师罚站在毒辣辣的太阳底下划定的圈圈里,即使背课文磕磕绊绊被老师一次又一次用书脊砸掉帽子,即使考试成绩从最好的第一滑落到最差的第一,这些都无法阻遏我们骨子里汩汩流淌的快乐。为什么?因为我们活着就是活着,没有想过要成为什么;上学就是上学,没有想过要考上什么;吃饱穿暖了,没人告诉我们还有锦衣玉食肥马轻裘……我们就像那些自然生长的树,简单地、无欲地、傻傻地活着,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

      

      三

      河床中间本没有路,一代又一代人走,走的人多了便有了一条几十米长的小路。因为走读,我们踏着他们的足迹成了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新一代人。不知道谁是第一个走这条路的人,曾经的他们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也不知道以后的一代又一代是否也走这条路,走这条路又去干什么?岁月有时候让人感觉真实得触手可及,有时候又让人感觉虚无得缥缈无痕。

      路的尽头是阳明河的最窄处,宽约十米,河面上架了一座又矮又窄的石桥。水稍大时,石桥便隐没在水里。这时候如果想过河,要到桥的上游拐弯处。那个地方的河中央有一个芳草萋萋的“鹦鹉洲”,“鹦鹉洲”两边的水里长着几块露出水面的大石头,人在上面可以蹦跳着过河。

      石桥矮小也就罢了,可令人费解的是它不知道何年何月断掉了,村里人都叫它“断桥”。通过它过河,要在桥面上稍微助跑一下,跳到对岸断掉那一段的桥墩上。初一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躲在课桌洞里偷偷看完了《白蛇传》,知道了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杭州有一个西湖,西湖上也有一座“断桥”,它是许仙和白娘子发生故事的地方。同样是“断桥”,西湖上的有故事,阳明河上的难道就不能有吗?我天真而浪漫地想,也想阳明河的“断桥”生出一段缠绵悱恻、光怪陆离的故事。

      

      四

      那年夏天实行夏时制,午休时间特别长,但村里的孩子们都没有午睡的习惯,中午便觉得漫长而寂寥。于是,我和大海、路银、爱知四个人,每天草草吃完午饭就去断桥下游一个叫折湾的地方游泳摸鱼。

      折湾是阳明河河水的汇集处,河面宽阔,两岸还有不少泉,清冽的泉水源源不断地向河里流淌。雨水不多的时候,折湾里的水清澈见底,可看见水底自由自在潜游的鱼虾。听村里老人说,活了七八十年了,天再旱,折湾里的水从没干涸过。他们还略带神秘地说,折湾最深的水底下有片炕席那么大的泉眼,一直通到东海龙宫。老一辈人对养育他们的山水田园往往有一种图腾式的崇拜,河里哪个地方的水好喝,山上哪个旮旯的地耐旱,园上哪一片菜地萝卜白菜长得好,都能与龙王、山神、土地爷攀上关系。他们的嘴里,随时都能炫宝似地秃噜出一串又一串的神奇故事。折湾的水是村里的宝水,他们无比虔诚地膜拜着。孩子们却无知无忌,把那里当作绝好的天然浴场。

      因为有众多泉水汇入,折湾的水哪怕在酷夏也是冰冷的。我们常常把偷摘来的西瓜、甜瓜放进去泡一会儿,拿上来用拳头砸开分吃,那种凉丝丝甜蜜蜜透彻心扉的感觉可以秒杀以后吃过的所有瓜果。水太凉,我们在水里其实也不敢游太长的时间,游一会儿就要坐在河边的石头上呆一会。从冰冷的水里上来,乍一接触火辣辣的太阳,全身的毛孔瞬间都敞开了,似乎听得见钻入体内的凉气透过大张的毛孔咝咝咝往外冒气的声音。

      游够了,我们便拿上从村卫生室讨来的盐水瓶子,到藏身在臭蒲和水草之间的泉里,灌上一瓶水,放上几粒糖精,把剪断针头的输液管含在嘴里,然后一只手高举着瓶子,一边往“断桥”走,一边往嘴里“输液”。四个人以这种怪异的姿势鱼贯而行,想想真是挺滑稽的,但想起如今的他们,一个大脑受了刺激孑然一身,一个终日劳苦生活困顿,一个生活所迫远赴不毛之地,我突然感到那是一种带着伤感的幽默,心隐隐地痛了好一阵。这些与河水与清泉都没有关系,但面对这条河,不能不想到他们。

      

      五

      回到“断桥”,我们是想“考古”的,因为都看了《白蛇传》,都认为“断桥”肯定有故事。少年的想法,就是如此没有来由的怪异。

      我们嘴里输着“液”,头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把眼睛当作放大镜,仔细查看桥面上的每一个细节。看完桥面看桥墩,看完桥墩钻到桥底下看桥背面,试图从桥上发现我们想要的“故事”。功夫没有白下,“故事”还是有的,但不是我们想要的“故事”。每天从桥上来来回回,我们竟从没注意过“断桥”的桥面是用石碑铺的。碑身光滑平整,大小整齐划一,只要做好桥墩,铺在上面压根不用再进行任何加工。只不过有几块碑的内容不太合适,凭我们有限的学识,也认得出那是逝去的人墓前的墓碑。另外几块,有的是曲里拐弯我们认不出的文字,有的是密密麻麻模糊不清我们解读不了的文言文。那些曲里拐弯的大概是篆书,那些解读不了的文言文不知道记载着什么故事。

      我对石碑没有研究,凭少年时的模糊记忆更是无法准确判断墓碑之外的石碑来自哪里、记载的什么,但我挺佩服建造石桥的人。我的所见所闻里,从未发现石碑还有作此用途的,尤其是墓碑。凭建造者想法之奇诡、举动之大胆分析,我想只有一个可能,即这座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的产物。如此判断,一切便也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断桥”之所以断,估计是那块墓碑的后人不忍祖上的名讳在这里遭人践踏取走了。墓碑之外的那些石碑,应该来自于村后的阳明寺,因为除了阳明寺村里再也没有能够称得上古迹的地方了。

      在“断桥”的身上,我们没有寻找到好玩的蛛丝马迹,对所谓的“历史”,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从那时起,我心里便有了一个“断桥”情结。工作后第一次到杭州出差,安顿好行李我便马不停蹄地赶往西湖,奔赴魂牵梦萦的“断桥”,才知道真正的“断桥”原来不是真的断桥,它是由于孤山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而得名。我上下左右查看,也没有发现脑海中想象的该有的痕迹。它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桥,只不过有幸生在了杭州西湖,我怅然若失。这个念头释然了,但我闲暇时偶尔还会想,那些墓碑的后人不知道流落到了何方?如果他们看见会作何感想?我在里面上过五年小学的阳明寺到底有什么来历?那些石碑上到底刻了些什么?偶尔也会想,历朝历代架桥修路都是造福桑梓功德无量的好事,墓碑的主人九泉之下即使有知,应该也不至于气得从桥上跳起来吧!

      怀念无需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古迹,不一定出名,也不一定解读得清楚,但却是生活环境里的情结,也许乡愁寄存其上,便使我们无法回避。

      

      六

      夏天的阳明河水是欢快的,我们也是欢快的。冬天的阳明河水是沉默的,它一沉默我们就有烦恼。河水一旦结冰,我们就不敢在“断桥”上起跑、跳跃,即使几滴水在桥面或对面桥墩上凝结成冰粒,我们都有摔得头破血流的风险。迫不得已,我们只能从上游的“鹦鹉洲”那里蹦跳着过河。对于有力无处使、不窜跳就难受的我们来说,河里结冰倒也无妨,天上下个小雪也倒无所谓,我们真正担心的是下大雪。

      有一年快放寒假的时候,我们学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放学后老师布置作业,要求第二天上课时人人会背。我像念经一样在家里背了一个晚上,结果还不太熟练。第二天一大早惴惴不安地打开屋门去上学,顿时被门外的大雪闪了眼睛:门口的雪积的比门槛还要高,鹅毛般的大雪还在漫天飞舞,天地一片白茫茫。我和大海、路银一边咯吱咯吱踩着没膝的积雪,一边呼哧呼哧喘息着背《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情此景,让我感觉这雪好似专为我们下的,以至于这篇课文我背得出奇的熟练、记得出奇的深刻,直到现在依然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我们三个就像茫茫雪原中缓慢移动的三个小黑点,一点点一点挪到了“断桥”的桥头。站在桥头,看着被大雪覆盖的阳明河,我大张着嘴,被眼前的景色镇住了。我何曾见过这样的河:它像熟睡的少女温柔地静卧在柔软的河床之中,身上覆盖着洁白无瑕的雪毯。远远望去,只看见高低起伏的诱人轮廓和蜿蜒曲折柔和伸展的曼妙曲线。偶尔一两声河底水流的涌动,像极了少女轻微的鼾声。树木是白的,芦苇是白的,岩石是白的,一切都是白的,整个世界仿佛被净化了一般,透着梦幻般的色彩。偶尔,一只鸟飞起,树上扑簌簌的洒落一地银雪;一阵风吹过,舞起漫天的白雾。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披着蓑衣,坐在断掉那一端的桥面上垂钓,或者有神仙姐姐身着红纱在桥面上翩翩起舞,我想是再好不过的。

      无疑,大雪后的阳明河是极美的,美得不可名状,美得无法呼吸。不过,饱览了美景之后,我的心里却像雪雾一样迷茫,那是一种天地之间个人如雪粒般渺小、孤单、无所依附的迷茫。
    【审核人:站长】

        标题:阳明河(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meiweny.cn/zheli/chenggongzheli/21620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美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