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时候,最先接触的古诗便是唐•李绅的这首《悯农》了,可谓是口口相传,家喻户晓。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依然在民间广泛流传,就连上学前班的孙子也百读成诵。他把餐桌上的每一粒米,田地里的每一粟稻谷,都是农家人面向黄土背朝天、顶烈日冒严寒,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实际描写的淋漓尽致。
“秋阳绚烂映金黄,老少齐心收获忙。玉米田中声鼎沸,柿林树下韵悠扬”,张沛兰老师的诗句与我小时候秋收场景对号相融、真实写照。那时候,以到秋收季节,谈不上果红花绿,塄边地头只有零星的柿子树,再就是满地的玉米、少量谷子高梁,农民一年的期望就在这春花秋实的季节里。这时对于农民来说,世间最美的事物,莫过于涨红了脸的高粱,咧开了嘴的苞米,黄澄澄的玉米粒和笑弯了腰的子谷子……。所以,哪怕需要在半夜里耕田或收割,他们也会不辞辛劳,不说一句累,不喊一句苦。
农村秋季主栽作物是玉米,以到玉米成熟后就集中人力、集中时间火速收回,给适时种麦抢回时间。
收玉米是一个要全家出动的大活,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时候,玉米得靠人力一个一个徒手掰下来。此时,全村人不论老少、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都回家收秋,就连学生也有秋假的。
在关中农村,每年过了白露,就开始拾掇秋收工具,安短把镢锄、寻找担绳、修理架子车、犁、背篓、笼等。颇有经验的老农天天随地转悠,察看玉米成熟情况,排列收割顺序,确定开挖地块及时间。
挖玉米是最辛苦、最费劲的一项工作。分掰棒棒和挖玉米秆两步,先掰或先挖均可。一般先掰玉米棒棒,以便挖玉米秆时轻松些。
玉米是竖行,过去行距一般是40--45公分宽(两徒犁宽),株距约20公分,亩株数2800株左右。而掰棒棒是竖着掰,横着行。掰棒人站在两行中间左右掰,顺行向前约3米左右,再倒回来掰紧邻两行至前两行掰到处,目的是便于挖秆。将掰的棒棒扔在地里合适的地方,一般在3米处相对集中左右扔棒方便的地方。本次3米横着掰完后下一个3米将掰的玉米棒反向扔在一起,如此反复。
挖玉米秆方法基本相同,左手抓在玉米秆地面向上50公分处,右手拿短把镢锄挖,秆粗的一般挖两镢,秆细的一镢即可。按每行竖行挖5株左右,再横向挖。挖一颗用镢锄将根部弹几下,把根部带的土弹完。将挖的玉米秆顺行平铺到地上,这样玉米挖完后就能看到横行单摆平铺的玉米秆,玉米秆在地里晾晒后,减少水份,便于拉回。最早时是牛犁地,要用劲将玉米根全部挖出来,后来农业机械化普及后,就从根部午弦头处斩断就行。
挖玉米出力受苦也就罢了,还有身体上的伤痛使人难以接受,为了收获只能强忍。玉米叶片上有一层绒毛,可以帮助玉米叶片呼吸,供给玉米生长的叶绿素。但掰棒挖秆刷到人脸上、胳膊上烧疼烧疼,连续几天都缓不过神来,洗多次都有烧疼感,甚至还有玉米叶子划破肌膊的情况,使人难以接受也只能忍受。
掰棒挖根结束后,就开始往回拉棒。把地里一堆一堆的玉米棒装架子车拉回。如果是天气好,就把架子车直接拉到地里拉运方便;若天气不好时,就用笼或装到蛇皮袋里,分次提(扛)到路边再拉回,堆在院子里合适的地方。白天整地种麦,晚上或闲时剥棒棒。
剥棒棒就是剥玉米苞叶,一家老小都会参与进来,忙不过来的话左邻右舍还会互相帮忙,大家围在一起边叙话边干活。把玉米苞叶剥到剩下2--3个苞叶为止,然后将2--4个棒绑在一起,形如体育用品哑铃,等待上架风干。把不带苞叶的净棒摆放在太阳能晒上的地方,晒干后粉玉米糁子即食,在那个饥不果腹的时期“跟着碌碡过个年”。
玉米架有立架和吊架两种。立架是找一根端直的木头立栽在地上,在距离地面向上约50公分处绑一个斜架(约20公分),把绑好的玉米窜窜以立柱为中心,从斜架处向上缠绕,形成一个玉米柱子。吊架形似过去农村的秋千,用四根木头绑两个杈平行栽在两头,杈上架一个比较粗的木头横梁,梁上约60公分绑一根绳或铁丝;随着农村人生活水平的改善,吊架也改成两个砖礅中间架一个粗钢管,钢管上全部用的是铁丝,铁丝的下端离地面约50公分绑一个斜挡。把带有苞叶的棒棒缠在铁丝上,形成园柱状玉米窜窜,一个吊架有5、6窜,可容3、4亩地。无论是立架或吊架,都要放在通风处,防潮易风干。
过去农村厦房比较多,基本上都是一边淌水的斜椽房。条件有限的家庭就在房檐口的顺水头头上绑个铁丝或绳,顺檐墙掉下来,挂成玉米窜窜靠在檐墙上。也有寻一根椽,两端绑在两个顺水头头上,将形似哑铃的玉米窜搭在木椽上,总之凡是利于防潮风干的地方及方法都用上。
待玉米风干后,也就到农村冬闲了,各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始剥玉米粒。那时候没有机器,大家都是用手一根根的剥玉米粒,白天农事琐事杂多,晚上剥的时间多。用笸萝或筛筛(农村用的一种农具),若天气尚好不太冷,就在房间围着笸萝剥,遇到天冷就把筛筛端在炕上剥。后来有了手持脱粒机,方便了很多,不过这种机子很容易卡,而且是单棒脱粒,虽然比手剥快,但用的时候得很小心;再后来就有了全自动的玉米脱粒机,把机器往门上或院子以支,两人或三人用锨往进喂都行,既快又剥的干净,更重要的是把玉米棒棒稍为晾一下湿也能剥,特别方便省事!
收玉米最难最出力的是拉玉米秆。那时候,是因为气候、品种等原因,玉米成熟与小麦播种互争时间,总有一点重合期,不是绿挖玉米就是推迟种麦时间,影响单季作物质量。因此,把玉米秆挖倒后很快就要转走,给种麦腾地,适应秋播时效,也能保障家里生活用柴。挖玉米当天运气好,天晴太阳红,铺在地里的秸秆晒一下,水份减少拉的轻,省力又快;若遇雨天就难了,秸秆又湿又重,地面湿滑,不拉腾不了地也没柴烧,拉费尽周折,只能将玉米秆抱到路上装车拉回。
玉米相对于小麦种植是短期作物,生长周期短。为了解决两季作物时间重合,影响小麦播种期的困难,约于一九八二年开始,政府强力推进麦垅点播技术。就是在小麦收割前10天左右,在麦地里点播玉米,等割麦时玉米已出苗有10公分左右,既不影响割麦,也能使玉米提前收获,给秋播留有足够的时间。
农谚说,“麦吃牛功,秋吃人功”。种麦是牛壮力饱犁的深,麦就种在丰收的基础上;而玉米全凭人工作务,一生需要施两次肥,锄两次地夹一次玉米。出苗后施一次肥,约1米高施一次喇叭肥。最早是土粪,小苗时把粪拉到地里上一次,喇叭肥时把粪拉到地头,用锨端着进地施肥。小苗锄一次叫松苗,半米时锄一次草,喇叭口施过肥时再夹一次玉米,就是顺着玉米行把两边空行的土搂到玉米根部,使玉米扎根在土梁中,防倒保墒,正如农谚所说,“要得玉米结大棒,就得挖着转个向”。
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优品种不断出新,玉米种植周期缩短,不再与秋播争时间;单犁播种,种肥同播,省力省时;玉米收割机将掰棒、挖秆、剥棒一次完成,农民只需剥颗晒粮就完成了秋收,尽管亩株数在4000株以上。
农耕文明的发展和绵延到现在,农民在农用机械的帮助下,虽然借助新的设备农业生产的体力强度减轻;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留守侬村的人只有老小,一生务农的农民仍视土地为命根,依然保持着早出晚归、看日头吃饭、抢收抢种的务农方式,坚守着难以割舍的农耕情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时候,最先接触的古诗便是唐•李绅的这首《悯农》了,可谓是口口相传,家喻户晓。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依然在民间广泛流传,就连上学前班的孙子也百读成诵。他把餐桌上的每一粒米,田地里的每一粟稻谷,都是农家人面向黄土背朝天、顶烈日冒严寒,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实际描写的淋漓尽致。
“秋阳绚烂映金黄,老少齐心收获忙。玉米田中声鼎沸,柿林树下韵悠扬”,张沛兰老师的诗句与我小时候秋收场景对号相融、真实写照。那时候,以到秋收季节,谈不上果红花绿,塄边地头只有零星的柿子树,再就是满地的玉米、少量谷子高梁,农民一年的期望就在这春花秋实的季节里。这时对于农民来说,世间最美的事物,莫过于涨红了脸的高粱,咧开了嘴的苞米,黄澄澄的玉米粒和笑弯了腰的子谷子……。所以,哪怕需要在半夜里耕田或收割,他们也会不辞辛劳,不说一句累,不喊一句苦。
农村秋季主栽作物是玉米,以到玉米成熟后就集中人力、集中时间火速收回,给适时种麦抢回时间。
收玉米是一个要全家出动的大活,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时候,玉米得靠人力一个一个徒手掰下来。此时,全村人不论老少、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都回家收秋,就连学生也有秋假的。
在关中农村,每年过了白露,就开始拾掇秋收工具,安短把镢锄、寻找担绳、修理架子车、犁、背篓、笼等。颇有经验的老农天天随地转悠,察看玉米成熟情况,排列收割顺序,确定开挖地块及时间。
挖玉米是最辛苦、最费劲的一项工作。分掰棒棒和挖玉米秆两步,先掰或先挖均可。一般先掰玉米棒棒,以便挖玉米秆时轻松些。
玉米是竖行,过去行距一般是40--45公分宽(两徒犁宽),株距约20公分,亩株数2800株左右。而掰棒棒是竖着掰,横着行。掰棒人站在两行中间左右掰,顺行向前约3米左右,再倒回来掰紧邻两行至前两行掰到处,目的是便于挖秆。将掰的棒棒扔在地里合适的地方,一般在3米处相对集中左右扔棒方便的地方。本次3米横着掰完后下一个3米将掰的玉米棒反向扔在一起,如此反复。
挖玉米秆方法基本相同,左手抓在玉米秆地面向上50公分处,右手拿短把镢锄挖,秆粗的一般挖两镢,秆细的一镢即可。按每行竖行挖5株左右,再横向挖。挖一颗用镢锄将根部弹几下,把根部带的土弹完。将挖的玉米秆顺行平铺到地上,这样玉米挖完后就能看到横行单摆平铺的玉米秆,玉米秆在地里晾晒后,减少水份,便于拉回。最早时是牛犁地,要用劲将玉米根全部挖出来,后来农业机械化普及后,就从根部午弦头处斩断就行。
挖玉米出力受苦也就罢了,还有身体上的伤痛使人难以接受,为了收获只能强忍。玉米叶片上有一层绒毛,可以帮助玉米叶片呼吸,供给玉米生长的叶绿素。但掰棒挖秆刷到人脸上、胳膊上烧疼烧疼,连续几天都缓不过神来,洗多次都有烧疼感,甚至还有玉米叶子划破肌膊的情况,使人难以接受也只能忍受。
掰棒挖根结束后,就开始往回拉棒。把地里一堆一堆的玉米棒装架子车拉回。如果是天气好,就把架子车直接拉到地里拉运方便;若天气不好时,就用笼或装到蛇皮袋里,分次提(扛)到路边再拉回,堆在院子里合适的地方。白天整地种麦,晚上或闲时剥棒棒。
剥棒棒就是剥玉米苞叶,一家老小都会参与进来,忙不过来的话左邻右舍还会互相帮忙,大家围在一起边叙话边干活。把玉米苞叶剥到剩下2--3个苞叶为止,然后将2--4个棒绑在一起,形如体育用品哑铃,等待上架风干。把不带苞叶的净棒摆放在太阳能晒上的地方,晒干后粉玉米糁子即食,在那个饥不果腹的时期“跟着碌碡过个年”。
玉米架有立架和吊架两种。立架是找一根端直的木头立栽在地上,在距离地面向上约50公分处绑一个斜架(约20公分),把绑好的玉米窜窜以立柱为中心,从斜架处向上缠绕,形成一个玉米柱子。吊架形似过去农村的秋千,用四根木头绑两个杈平行栽在两头,杈上架一个比较粗的木头横梁,梁上约60公分绑一根绳或铁丝;随着农村人生活水平的改善,吊架也改成两个砖礅中间架一个粗钢管,钢管上全部用的是铁丝,铁丝的下端离地面约50公分绑一个斜挡。把带有苞叶的棒棒缠在铁丝上,形成园柱状玉米窜窜,一个吊架有5、6窜,可容3、4亩地。无论是立架或吊架,都要放在通风处,防潮易风干。
过去农村厦房比较多,基本上都是一边淌水的斜椽房。条件有限的家庭就在房檐口的顺水头头上绑个铁丝或绳,顺檐墙掉下来,挂成玉米窜窜靠在檐墙上。也有寻一根椽,两端绑在两个顺水头头上,将形似哑铃的玉米窜搭在木椽上,总之凡是利于防潮风干的地方及方法都用上。
待玉米风干后,也就到农村冬闲了,各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始剥玉米粒。那时候没有机器,大家都是用手一根根的剥玉米粒,白天农事琐事杂多,晚上剥的时间多。用笸萝或筛筛(农村用的一种农具),若天气尚好不太冷,就在房间围着笸萝剥,遇到天冷就把筛筛端在炕上剥。后来有了手持脱粒机,方便了很多,不过这种机子很容易卡,而且是单棒脱粒,虽然比手剥快,但用的时候得很小心;再后来就有了全自动的玉米脱粒机,把机器往门上或院子以支,两人或三人用锨往进喂都行,既快又剥的干净,更重要的是把玉米棒棒稍为晾一下湿也能剥,特别方便省事!
收玉米最难最出力的是拉玉米秆。那时候,是因为气候、品种等原因,玉米成熟与小麦播种互争时间,总有一点重合期,不是绿挖玉米就是推迟种麦时间,影响单季作物质量。因此,把玉米秆挖倒后很快就要转走,给种麦腾地,适应秋播时效,也能保障家里生活用柴。挖玉米当天运气好,天晴太阳红,铺在地里的秸秆晒一下,水份减少拉的轻,省力又快;若遇雨天就难了,秸秆又湿又重,地面湿滑,不拉腾不了地也没柴烧,拉费尽周折,只能将玉米秆抱到路上装车拉回。
玉米相对于小麦种植是短期作物,生长周期短。为了解决两季作物时间重合,影响小麦播种期的困难,约于一九八二年开始,政府强力推进麦垅点播技术。就是在小麦收割前10天左右,在麦地里点播玉米,等割麦时玉米已出苗有10公分左右,既不影响割麦,也能使玉米提前收获,给秋播留有足够的时间。
农谚说,“麦吃牛功,秋吃人功”。种麦是牛壮力饱犁的深,麦就种在丰收的基础上;而玉米全凭人工作务,一生需要施两次肥,锄两次地夹一次玉米。出苗后施一次肥,约1米高施一次喇叭肥。最早是土粪,小苗时把粪拉到地里上一次,喇叭肥时把粪拉到地头,用锨端着进地施肥。小苗锄一次叫松苗,半米时锄一次草,喇叭口施过肥时再夹一次玉米,就是顺着玉米行把两边空行的土搂到玉米根部,使玉米扎根在土梁中,防倒保墒,正如农谚所说,“要得玉米结大棒,就得挖着转个向”。
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优品种不断出新,玉米种植周期缩短,不再与秋播争时间;单犁播种,种肥同播,省力省时;玉米收割机将掰棒、挖秆、剥棒一次完成,农民只需剥颗晒粮就完成了秋收,尽管亩株数在4000株以上。
农耕文明的发展和绵延到现在,农民在农用机械的帮助下,虽然借助新的设备农业生产的体力强度减轻;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留守侬村的人只有老小,一生务农的农民仍视土地为命根,依然保持着早出晚归、看日头吃饭、抢收抢种的务农方式,坚守着难以割舍的农耕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