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漂泊在外的孩子看孩子,我和老伴十分荣幸地来到了北京。
我们在北京的寓所,是西城区德胜街道的一个大院内。大院外是一个不算大的公园,叫人定湖公园。顾名思义,公园里的这个湖,是“人定”的,而非天然的。我第一次在公园里绕圈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因为我们家乡也有一座“人定湖”──比这个湖大出几倍的小房身水库,我曾经是那座水库起始至终的挖掘者。公园的简介牌上介绍说,本公园始建于1958年,市政府发动社会各界群众在此挖湖、植树,形成了基础。而我们院的老住户说,挖掘人定湖的“社会各界群众”中的主力军,是北京地质学校的学生们。因为当年他们的学校就在我们这个院内。直到1994年,人定湖经过了一番全面的改造,辟为公园,到1996年完成,6月1日起对游人售票开放。十年后的2007年,又对公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成为今天的这个样子,并且是“敞门入场,无人检票”了。
由于城市的发展,围绕人定湖逐年盖起了很多楼房。人定湖公园从当年的“野园子”变成了今天的“街心公园”。如果从高空俯瞰,人定湖公园就像是一片小小的剪纸片贴在了一页方格本的中央一样。公园的四周全是横平竖直的街道,顶在公园的围墙外。给人的感觉是人定湖公园从天而降,硬嵌入到这个街区似的。其实正好相反,就拿我们住的这栋楼房来说,据说是1978年建造的,比人定湖的开发整整晚了二十年。
我和老伴来北京,是给我们的儿子哄孩子来了。哄孩子,就需要一个去处。人定湖公园成全了我们,也成全了和我们一样的人们。
在我们大院,我家住的这栋楼离公园是最近的了,大楼的房墙与公园的围墙相距只有8米,从我们的楼道门走到公园门还不足50米。我们每天都要进出公园几次,幸亏现在不收费了,就算是“不差钱”,如果每次进出都被门卫查票,你说麻烦不麻烦!现在好!门卫只是阻拦自行车和宠物入内,行人随便!
这个公园面积不大,设施也不多,特别是没有儿童玩耍的设施。但是,我感觉这里却是很适合陪伴孩子成长、也是最适合老年人休闲的地方。树多,花多,座椅多,草坪面积大。在园区内有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圆心十多个,供人们做各种活动。常来这里消磨时光的有两大类人:一是和我们一样的“义务保姆”,这类人基本都是外地人,天南地北,南腔北调,“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另一类就是退休以后无事可干的人。这类人绝大多数是北京本地人。有些年岁特大的,坐着轮椅,还有专职护工陪护。而那些年纪较轻身体很好的“闲人”,则是“制造公园亮丽风景”的主力军。
从早晨6点钟开园,到晚上9点半闭园,不管什么季节,不管什么天气,整天没有断人的时候。跑步走圈的,抒拳舞剑的,做操健身的,击球踢毽的,唱歌练嗓的,跳舞展段的,真是各显风骚:乘凉赏景的,静坐养神的,摄影录相的,说古谈今的,下棋打牌的,练字抚琴的,绝对惬意怡然。有人说:人就可以构成风景,这话很对,人定湖公园里的游人就是人定湖公园风景的组成部分。
既然游人也算风景,那么这道风景也不能总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公园北部有一个被称为中心广场的圆心,总有几个人在那里抽鞭猴。他们的鞭猴都是花钱买的,听说一百元钱一个呢,价格很贵,铁制的并带有闪光灯和蜂鸣器。也许是花了钱,就要把它的各种功能都发挥出来才不亏,所以这些玩家们都把蜂鸣器打开,嗡嗡嗡响成一片。再加上像爆竹一样的鞭响,别说小孩,就是大人也受不了。我每次带孩子经过那里,都得连跑带颠,用最快的速度逃离。我曾经进过公园管理处的大门反映情况,一位姓耿的负责人接待的。他直言说管不了。我说:不是管,而是劝阻,把蜂鸣器关上难道鞭猴就抽不转了吗?他说:其实很多活动都有扰民的成分,在咱们公园里,就发生过放风筝刮破了别人的耳朵,抖空竹引来楼上居民往下扔酒瓶子的事件。但是,出了事,只能报警,让警察来解决,因为我们没有执法权哪!──听吧,真是不交流不知道,我们虽然气愤难忍,人家却有管理难度。那咱就避开点,多理解多包涵少添麻烦少添乱吧!
相比之下,看孩子的我们这类人就规矩多了。除了有时会放纵孩子到插着“请勿践踏草坪”警示牌的草地上戏耍之外,很少有其他捣乱行为。我们的重大使命是看护好孩子不出意外。唱歌跳舞的场合是我们最爱去的地方,但也是多当看客较少参与。我老伴看孩子的时候比我多,她结识了很多朋友。开始时她爱寻东北老乡,时间长了,她认识到了:友情与地域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地域的差异反倒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行”们凑到一起了,什么都交流,主要的话题还是油盐酱醋,日常生活。哪个超市的什么菜便宜了,什么菜怎么做更好吃,自己的孩子又有什么聪明亮点了,今天谁谁谁怎么没带孩子出来是不是回老家了……
我没有我老伴陪孩子逛公园的时候多,但是我敢说我在公园的这个圈子里结识的人一点也不比她少。就连公园四个大门一个小门的五个门卫中就有四个与我是好朋友。当然,除了普通朋友,我最看重的还是文友。在我结识的文友中,除了著名诗人郭小川的女儿郭晓惠以外,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名叫杨超然(网名北斗)的老兄。他的家乡是江南,而我的家乡在塞北,相隔万里,素昧平生。但是在公园的几次邂逅,我们就成了挚友。我们生长在同一个时代,我们的感受是相同的;我们不论谈起什么话题,我们的观点总是一致的。他说的南朝北国,我能搭上腔;我侃的秘闻旧事,他能接上茬。我们每一次相会,都有聊不够的话题唠不完的嗑,总之,我们比那初恋的情侣还亲密。我经过了他的测验关之后,他把“半生心血成一帙,篋底沉香十载余”的长篇小说《蛮荒之歌》打印稿交给我看。我积极地鼓动他出版这部书,并且不揣冒昧地给书写了序言。
人定湖公园每天都有大量的游人和路人流进流出,而“存客量”就像那人定湖里的湖水一样,多一些少一些都能海涵。即使是最活跃的常客久没光顾,公园也并没显得冷清和寥落;哪怕是特匆忙的生人穿园而过,也能为公园增添熙攘和繁荣。我也不一定永远住在人定湖公园的身边,因为人都是活动着的,况且我还是租房户,说不定哪天我就会告别这里。但是人定湖公园在我心中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在人定湖公园里结识的朋友们我更不会忘记。有的朋友已经离开了人定湖,甚至已经远离了北京,根本不会再回来了,但是我们仍然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我的永远的人定湖啊,青青湖滨,悠悠我心;但为君故,写此小文!
我们在北京的寓所,是西城区德胜街道的一个大院内。大院外是一个不算大的公园,叫人定湖公园。顾名思义,公园里的这个湖,是“人定”的,而非天然的。我第一次在公园里绕圈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因为我们家乡也有一座“人定湖”──比这个湖大出几倍的小房身水库,我曾经是那座水库起始至终的挖掘者。公园的简介牌上介绍说,本公园始建于1958年,市政府发动社会各界群众在此挖湖、植树,形成了基础。而我们院的老住户说,挖掘人定湖的“社会各界群众”中的主力军,是北京地质学校的学生们。因为当年他们的学校就在我们这个院内。直到1994年,人定湖经过了一番全面的改造,辟为公园,到1996年完成,6月1日起对游人售票开放。十年后的2007年,又对公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成为今天的这个样子,并且是“敞门入场,无人检票”了。
由于城市的发展,围绕人定湖逐年盖起了很多楼房。人定湖公园从当年的“野园子”变成了今天的“街心公园”。如果从高空俯瞰,人定湖公园就像是一片小小的剪纸片贴在了一页方格本的中央一样。公园的四周全是横平竖直的街道,顶在公园的围墙外。给人的感觉是人定湖公园从天而降,硬嵌入到这个街区似的。其实正好相反,就拿我们住的这栋楼房来说,据说是1978年建造的,比人定湖的开发整整晚了二十年。
我和老伴来北京,是给我们的儿子哄孩子来了。哄孩子,就需要一个去处。人定湖公园成全了我们,也成全了和我们一样的人们。
在我们大院,我家住的这栋楼离公园是最近的了,大楼的房墙与公园的围墙相距只有8米,从我们的楼道门走到公园门还不足50米。我们每天都要进出公园几次,幸亏现在不收费了,就算是“不差钱”,如果每次进出都被门卫查票,你说麻烦不麻烦!现在好!门卫只是阻拦自行车和宠物入内,行人随便!
这个公园面积不大,设施也不多,特别是没有儿童玩耍的设施。但是,我感觉这里却是很适合陪伴孩子成长、也是最适合老年人休闲的地方。树多,花多,座椅多,草坪面积大。在园区内有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圆心十多个,供人们做各种活动。常来这里消磨时光的有两大类人:一是和我们一样的“义务保姆”,这类人基本都是外地人,天南地北,南腔北调,“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另一类就是退休以后无事可干的人。这类人绝大多数是北京本地人。有些年岁特大的,坐着轮椅,还有专职护工陪护。而那些年纪较轻身体很好的“闲人”,则是“制造公园亮丽风景”的主力军。
从早晨6点钟开园,到晚上9点半闭园,不管什么季节,不管什么天气,整天没有断人的时候。跑步走圈的,抒拳舞剑的,做操健身的,击球踢毽的,唱歌练嗓的,跳舞展段的,真是各显风骚:乘凉赏景的,静坐养神的,摄影录相的,说古谈今的,下棋打牌的,练字抚琴的,绝对惬意怡然。有人说:人就可以构成风景,这话很对,人定湖公园里的游人就是人定湖公园风景的组成部分。
既然游人也算风景,那么这道风景也不能总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公园北部有一个被称为中心广场的圆心,总有几个人在那里抽鞭猴。他们的鞭猴都是花钱买的,听说一百元钱一个呢,价格很贵,铁制的并带有闪光灯和蜂鸣器。也许是花了钱,就要把它的各种功能都发挥出来才不亏,所以这些玩家们都把蜂鸣器打开,嗡嗡嗡响成一片。再加上像爆竹一样的鞭响,别说小孩,就是大人也受不了。我每次带孩子经过那里,都得连跑带颠,用最快的速度逃离。我曾经进过公园管理处的大门反映情况,一位姓耿的负责人接待的。他直言说管不了。我说:不是管,而是劝阻,把蜂鸣器关上难道鞭猴就抽不转了吗?他说:其实很多活动都有扰民的成分,在咱们公园里,就发生过放风筝刮破了别人的耳朵,抖空竹引来楼上居民往下扔酒瓶子的事件。但是,出了事,只能报警,让警察来解决,因为我们没有执法权哪!──听吧,真是不交流不知道,我们虽然气愤难忍,人家却有管理难度。那咱就避开点,多理解多包涵少添麻烦少添乱吧!
相比之下,看孩子的我们这类人就规矩多了。除了有时会放纵孩子到插着“请勿践踏草坪”警示牌的草地上戏耍之外,很少有其他捣乱行为。我们的重大使命是看护好孩子不出意外。唱歌跳舞的场合是我们最爱去的地方,但也是多当看客较少参与。我老伴看孩子的时候比我多,她结识了很多朋友。开始时她爱寻东北老乡,时间长了,她认识到了:友情与地域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地域的差异反倒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行”们凑到一起了,什么都交流,主要的话题还是油盐酱醋,日常生活。哪个超市的什么菜便宜了,什么菜怎么做更好吃,自己的孩子又有什么聪明亮点了,今天谁谁谁怎么没带孩子出来是不是回老家了……
我没有我老伴陪孩子逛公园的时候多,但是我敢说我在公园的这个圈子里结识的人一点也不比她少。就连公园四个大门一个小门的五个门卫中就有四个与我是好朋友。当然,除了普通朋友,我最看重的还是文友。在我结识的文友中,除了著名诗人郭小川的女儿郭晓惠以外,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名叫杨超然(网名北斗)的老兄。他的家乡是江南,而我的家乡在塞北,相隔万里,素昧平生。但是在公园的几次邂逅,我们就成了挚友。我们生长在同一个时代,我们的感受是相同的;我们不论谈起什么话题,我们的观点总是一致的。他说的南朝北国,我能搭上腔;我侃的秘闻旧事,他能接上茬。我们每一次相会,都有聊不够的话题唠不完的嗑,总之,我们比那初恋的情侣还亲密。我经过了他的测验关之后,他把“半生心血成一帙,篋底沉香十载余”的长篇小说《蛮荒之歌》打印稿交给我看。我积极地鼓动他出版这部书,并且不揣冒昧地给书写了序言。
人定湖公园每天都有大量的游人和路人流进流出,而“存客量”就像那人定湖里的湖水一样,多一些少一些都能海涵。即使是最活跃的常客久没光顾,公园也并没显得冷清和寥落;哪怕是特匆忙的生人穿园而过,也能为公园增添熙攘和繁荣。我也不一定永远住在人定湖公园的身边,因为人都是活动着的,况且我还是租房户,说不定哪天我就会告别这里。但是人定湖公园在我心中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在人定湖公园里结识的朋友们我更不会忘记。有的朋友已经离开了人定湖,甚至已经远离了北京,根本不会再回来了,但是我们仍然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我的永远的人定湖啊,青青湖滨,悠悠我心;但为君故,写此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