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唢呐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辽南一带出了一个唢呐王。大名:王传兴,身上有个哥,父亲是南河湾吹了一辈子的唢呐艺人。那时候,不像现在信息发达,网络空间辽阔。乡村经常停电,也缺少娱乐活动。王传兴的爹,王大脑壳,没事就吹唢呐。清晨,鸡没打鸣,狗没吠。王大脑壳便披衣下地,清清嗓子,用昨夜的茶水,漱了口。捏起一块红绸布仔细擦拭完唢呐,推开木门,来到房后。他家独门独院,在南河湾上游。紧挨着莽莽苍苍的大青山,他站在一座灰褐色的岩石上,冲着东方冉冉升起的日头,嘴唇与唢呐如即如离,清脆的声乐,仿佛滔滔不尽的南河奔涌而来。南河湾被王大脑壳的唢呐声喊醒,接着,一道一道铁门,木门,柴门,错落有致的打开。夜晚被翻走,烟火一下子将南河湾撕了一个豁口。很久以来,人们不必看座钟,不听鸡叫,习惯王大脑壳的唢呐报时。如果哪一天早上,南河湾没了唢呐声。那些男人女人一定下地完了,孩子上学迟到。他们会凑在南河湾大街上,互相打听王大脑壳,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抑或夫妻吵架?说着,猜测着,最后你拉我拽跑到王大脑壳家探个究竟。原来,王大脑壳出去给人吹唢呐,贪了杯,夜里回来晚,一觉天亮。王大脑壳也愿意被南河湾人重视,他感到这是活着的尊严和价值。试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受大家的器重,不该自豪吗?且不说他精湛的唢呐艺术。同时吹一样的曲子,王大脑壳不像别人,腮帮子鼓得溜圆,吹胡子瞪眼,还满头大汗,有时吹得连环屁都出来了。王大脑壳掌握吹唢呐技巧,气运丹田,无论是姿势,元气,精神状态。他拿捏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太累。少一寸,太假。不多不少,不上不下,刚刚好。乐感,有时候需要人的灵性去唤醒,不仅仅在吹得功夫。王大脑壳最拿手的曲子《百鸟朝凤》《全家福》《送新娘》《打枣》《黄土情》等,有十几个曲目。
辽南地区,大凡有小伙娶亲,大姑娘出嫁,孩子满月酒,房子上梁,乔迁新居,丧葬白事,都去请王大脑壳,谁个红白事儿没请到王大脑壳的唢呐队,丢面子。王大脑壳本来想把唢呐艺术传给大儿子王传国,结果,王传国一门心思想读书,考学。王大脑壳一掂量,这是求之不得的事儿,王家祖坟也该冒青烟了,吹唢呐也吹不出铁饭碗,由他去吧。王传国也争气,果然考上师范大学,后在镇里中学教书。王大脑壳实际上,眼巴巴指望二儿子王传兴考个公务员,问题是王传兴不爱读书,上课就睡觉,常常抓毛毛虫吓唬女班主任,读到初一,就嚷着不念了。王大脑壳那个气,肺都快气炸了。解下皮带,质问王传兴,你不读书,你能干什么?王传兴嘴一喏,说,吹唢呐呗!王大脑壳说,就你,你是这块料?!你要吹个好样儿,我叫你三声爹!
王传兴梗着脖颈,挑衅的说,此话当真?王大脑壳说,谁说话不算数,谁是王八!
王传兴说,一言为定?
王大脑壳立马回应:驷马难追。
大伙都当王大脑壳是玩笑话,又在气头上,没当回事儿,各自忙。王传兴却牢记于心,他喜欢吹唢呐,多少个夜晚和清晨。爹的唢呐声,令他痴迷,像打了鸡血似的浑身热血沸腾。尤其是月光若水的夜里,那一个又一个欢快的,明朗的,急促的,缓慢的曲调,像南河宽广的波澜,在他的内心徜徉,流转,他觉得人世间再也没有哪种音乐,能胜过唢呐声。王大脑壳忙于生计,也许忽略了王传兴的成长与嗜好。
父子俩这一次的针锋相对,让王传兴更加决定了将唢呐艺术进行到底的信念。王大脑壳去哪里吹唢呐,都带着王传兴,一开始,王传兴在唢呐队打杂,给师兄们背东西,拉场子,建台子,端茶倒水。只有夜阑人静,大伙歇息时,他才有空摸摸唢呐。为不影响唢呐队的人休息,传兴拿着唢呐跑到河边,或者远离人群的地方,联系吹奏。
有一回,在东港一家吹唢呐,那家儿子大婚,钱特别厚实,专门指名让王大脑壳吹唢呐,无巧不成书,那天中午,王大脑壳多吃了几枚海螺,没料到海螺有点不新鲜,弄得王大脑壳拉肚子,一趟一趟跑厕所。身上没力气,吹不了唢呐。脸色拉得苍白,东家大红包都接了,关键时刻掉链子,损失的可不是钱,还有王家唢呐班的声誉。七八个人在主人安排的房间,商量对策,一筹莫展之际,只听角落了一声,“我上吧。”几双眼睛齐刷刷射过去,一看是王传兴,全不可置信的说,你?开什么玩笑啊?平时,也没见你吹唢呐,别捣乱!王大脑壳第一个说。
爹,你就让我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我不行?
事已至此,外面,罗家大院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就是为听王大脑壳的唢呐来的。王大脑壳撑着虚弱的身子,有气无力的说,传兴,你可千万别砸了场子!队里十几口人的命运,掐在你手里……
嗯,爹,知道了。
王大脑壳和徒弟们都为王传兴捏了一把汗,心提到嗓子眼了。此时,许多双眼睛死死盯着台上。王传兴左手握着唢呐,步子有些凌乱,走上台前,深呼吸一口。唇与唢呐若即若离,音质洪亮,似高山流水般倾斜下来,或短或长,或高或低,或急或慢。一首曲子,有鸟鸣,有潮水拍击海岸声,有明月里荷塘的蛙叫;有汽车的喇叭,有自行车清澈的铃声,有老人的笑声,小孩子的哭泣,也有风在呼啸,列车在行驶,骏马在奔腾,羊群在山坡缓缓移动,咩咩咩,有牛在河畔哞哞哞。水井的辘轳声,船工的吆喝声,好一派繁忙热闹的生活场景。看台下的老少爷们,大闺女小媳妇们,整个听呆了,台上台下鸦雀无声,一开始对王传兴唢呐艺术的质疑,啪啪被打脸。这真是后生可畏,一曲终了,大家愣了十秒钟,然后,场子爆发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一问才知年轻人是王大脑壳的二儿子!王大脑壳呢?做梦没想到,儿子王传兴会一鸣惊人,吹唢呐的功底如此深厚!和王大脑壳如出一辙惊奇的还有王传兴的师兄们,他们将王传兴高高举起,欢喜异常。
王大脑壳当时也是花甲之年,王传兴能继承他的唢呐事业,算是功德圆满,后继有人了。在此后的演出中,王大脑壳有意让传兴掌控和把握,他幕后操作。基本上甩手了,王传兴的唢呐吹奏胜他老子一筹。音质,音色,音量,以及在曲子的节奏拿捏上,较王大脑壳精确。更值得一提的是,王传兴会自己作曲作词,八十年代中后期,辽南地区的唢呐艺术,盛况空前。无论是民间演出,还是行走在各大中小剧院演出,王传兴的唢呐吹奏,往往都是压轴戏。他被人亲切的称为“唢呐王”不喊他名字,直接叫唢呐王。所到之处,姑娘媳妇们身前身后围着,王传兴最终娶了一个小学老师做老婆。可惜的是,王传兴在九十年代初,开车去县城参加一家婚宴的吹奏,途中遭遇车祸,成了植物人,即便醒了,口齿不清,生活无法自理,别说吹唢呐了。
唢呐艺术近几年几乎销声匿迹,吹唢呐的艺人,也越来越少。那些年的唢呐声,只活在纸间,这种民间艺术与当下的时代渐行渐远。
二、扎纸匠
扎纸匠大张,生了一张驴脸,拿他母亲的话说,一宿摸不到头,脸长,眼睛还小。都奔三十了,还没成家。加上他是扎纸匠,乡下人都挺忌讳这个活儿。为死去的人,扎车马,扎房子,扎金童玉女,扎箱子柜子。什么都扎,按照买家要求来。大张整天呆在房间里,埋头扎纸活儿,见阳光的机会就少,脸长不要紧,又搞得很苍白,瘦巴巴的,往那一杵,像极了他扎好的纸人。二级小风就能把大张吹倒似的,走在大街上,大姑娘小媳妇,碰到就躲。大白天活见鬼,大张有时气呼呼的说,真是一帮有眼不识泰山的家伙,俺有扎纸的手艺,嫁给俺,享福吧。大张这话一点不虚,纸匠在乡村是香饽饽,一场纸活下来,能赚个百八十块,八九十年代,这可不是小数目。逢哪天大张得有两家纸活,虽然够大张忙碌的,村子都睡了,月亮偏西了,星星也歇着了,大张依旧在六十瓦的灯光下扎纸人,纸马,纸车。他家五间房子,除了厨房,其它几间统统被纸活占据。那些红男绿女,不仔细看,和真人没什么区别。大张有时内心也涌动一种恐惧,毕竟是孤身一人,守着栩栩如生的纸人,窗户开着,乌鸦的叫声划破暗夜的寂静,着实瘆得慌。大张家平时,没几个人来串门,只有村子里或者外村屯的人需要纸活,才难得有人来,带来一丝烟火气。另外,大张是扎纸活的,屋子里堆满各种纸张,不易生火。他就买了一只电饭锅,小炒锅。弄得饭菜,打发日子。
后来,大张娶回一个二婚的,带着一个六岁丫头。那女的也不错,进门第二年为大张生了一个儿子。大张扎纸活愈来愈有奔头,在辽南地区,扎纸匠大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了儿子后,大张和老婆盖了一座两层小楼。楼房留着住人,扎纸活仍然在老房子里。
纸匠在民间一直活跃,不像唢呐匠,近乎消失。大张活着活着,成了老张后,儿子大学毕业在城市安家落户,女儿嫁在距离老张三十里外的镇子,两个孩子不希望老张干纸活了,随着丧葬制度的改变,很多家庭都选择简约式送别亲人。嫌扎纸活麻烦,新农村新气象,干这个丢人。老张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扎纸活是一门手艺,且在乡村流行几百,几千年,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老张对儿女义正言辞的说,你俩要是孝顺,就别逼我,我扎了一辈子纸活,就这点爱好,让我开开心心做下去不行吗?老张的孩子们就没再阻拦他。我搬到滨海城后,回老家探望父母,有时在街上遇到老张,脸还是长,不过,面色红润,人比以前胖了很多。问他还扎纸活不?老张摇摇头,不扎了,为保护山林生态环境,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不许上坟烧纸,丧葬扎纸活的寥寥无几了,老张耸了耸肩膀,说,不扎纸活,失业了。有时,见老张领着他的孙子,外孙女,在街上遛达,满脸笑容。
我知道,在我们那一带村屯,老张之后,再也无人扎纸活了。
三、木匠
我三叔是木匠,在八十年代那会儿,吃香的喝辣的,三叔骑着自行车,车座上托着打家具用的,凿子,锛,锯子,墨斗,鲁班角尺、曲尺、油擦、刨子、斧子,拉钻,搬钻,摇钻等等。三叔走街串巷,每到一家做箱子,柜子,椅子板凳,甚至新房的门窗,就会在对方家存几宿。东家呢,为得到满意的家具,自然是好酒好菜款待三叔。那阵子,三婶给他生下一儿一女,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三叔走哪,小嘴吃锃亮,小皮鞋一穿,白衬衫和蓝裤子就是三叔的标配。小分头一梳,非常精神。木匠是手艺人,十里八乡的女孩子顶喜欢嫁给木匠,铁匠们。三叔即便是两孩子的爹,也是抢手货。三婶压力很大,怕三叔红苹果出墙,咋办?地里一堆农活,还得照顾一双儿女,脱不开身,她让自己的弟弟,跟着三叔学木匠活儿。三叔不愿带小舅子,又拧不过三婶,也就屈从了。小舅子被三叔带了两年,木活一点一点也会做了。小舅子像特务似的,三叔走哪跟那,上茅厕接手,他也紧随其后。人毕竟是人,不是动物,圈着拴着跑不了。小舅子硬是没看住三叔,他这个姐夫。在他眼皮子底下,和一个女人好上了,回来后,闹着和三婶离婚,三婶不是省油的灯,三婶说,你和我离婚,我就到公社去告你,去那个女人家算账,我要让全公社的人,都知道你张木头不是好人,叫你们身败名裂。
三叔一听,老实了,男人上半身是理性的,下半身是感性动物。他可不想毁了自己,毁了孩子。三叔后来基本不出去打家具了,在家给人打家具,不走远。木活和人品不能不说关系紧密,谁不想结交品德好的人?但三叔的木活,无可挑剔,在木匠群体里,属于佼佼者。同样是做一口箱子,三叔在木头的选择上,很严格。不管是红木,枣木,杨木,梨木。三叔在做工这一关,极其谨慎,木头不能太薄,也不可太厚。尺寸的把握更是寸土不让,精准狠。箱子,柜子,必有一道锁。其他木匠,订个锁环就中,三叔不,三叔亲自用木头做一对蝴蝶扣,两方一扣,稳稳当当,严丝合缝,都不用上锁。大凡请三叔做过箱子柜子,壁橱,写字桌的人,对三叔的木匠手艺赞不绝口。
我们家小从一只板凳,风匣,筷子,木碗,大到桌椅木窗,立柜,梳妆台。只要是木活,基本是三叔的杰作。三叔做得家具送走一茬又一茬姑娘,迎来一批又一批媳妇,他打造的棺材,也把人一个一个盛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三叔和乡村所有木匠一样,在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小镇,县城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一家一家家具城,木器加工厂,做出的家具花样繁多,像大街小巷流行牛仔裤,港台明星歌曲那么火爆,劲道。成品木质家具,订一套,送货上门,服务周到。不像以前请木匠打造家具,供吃供住,还赔上笑脸。没几个人请三叔出山,三叔家门庭冷落,没木活做,三叔和三婶的生活水平,一下子跌了三丈。三叔的木匠活手艺,也没人继承,在他这一代就土崩瓦解了。
有依可据的是,三叔那时代的木匠,做出来的家具,农具,的确精致,结实耐用。我父母的饭桌,木头锅盖,陈旧的箱子,红柜,皆是三叔留下的精湛手艺。一件木质家具,几代人享用。家具城,家具店卖得一些木质家具,粗制滥造,经不住岁月的熏染,容易碎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辽南一带出了一个唢呐王。大名:王传兴,身上有个哥,父亲是南河湾吹了一辈子的唢呐艺人。那时候,不像现在信息发达,网络空间辽阔。乡村经常停电,也缺少娱乐活动。王传兴的爹,王大脑壳,没事就吹唢呐。清晨,鸡没打鸣,狗没吠。王大脑壳便披衣下地,清清嗓子,用昨夜的茶水,漱了口。捏起一块红绸布仔细擦拭完唢呐,推开木门,来到房后。他家独门独院,在南河湾上游。紧挨着莽莽苍苍的大青山,他站在一座灰褐色的岩石上,冲着东方冉冉升起的日头,嘴唇与唢呐如即如离,清脆的声乐,仿佛滔滔不尽的南河奔涌而来。南河湾被王大脑壳的唢呐声喊醒,接着,一道一道铁门,木门,柴门,错落有致的打开。夜晚被翻走,烟火一下子将南河湾撕了一个豁口。很久以来,人们不必看座钟,不听鸡叫,习惯王大脑壳的唢呐报时。如果哪一天早上,南河湾没了唢呐声。那些男人女人一定下地完了,孩子上学迟到。他们会凑在南河湾大街上,互相打听王大脑壳,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抑或夫妻吵架?说着,猜测着,最后你拉我拽跑到王大脑壳家探个究竟。原来,王大脑壳出去给人吹唢呐,贪了杯,夜里回来晚,一觉天亮。王大脑壳也愿意被南河湾人重视,他感到这是活着的尊严和价值。试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受大家的器重,不该自豪吗?且不说他精湛的唢呐艺术。同时吹一样的曲子,王大脑壳不像别人,腮帮子鼓得溜圆,吹胡子瞪眼,还满头大汗,有时吹得连环屁都出来了。王大脑壳掌握吹唢呐技巧,气运丹田,无论是姿势,元气,精神状态。他拿捏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太累。少一寸,太假。不多不少,不上不下,刚刚好。乐感,有时候需要人的灵性去唤醒,不仅仅在吹得功夫。王大脑壳最拿手的曲子《百鸟朝凤》《全家福》《送新娘》《打枣》《黄土情》等,有十几个曲目。
辽南地区,大凡有小伙娶亲,大姑娘出嫁,孩子满月酒,房子上梁,乔迁新居,丧葬白事,都去请王大脑壳,谁个红白事儿没请到王大脑壳的唢呐队,丢面子。王大脑壳本来想把唢呐艺术传给大儿子王传国,结果,王传国一门心思想读书,考学。王大脑壳一掂量,这是求之不得的事儿,王家祖坟也该冒青烟了,吹唢呐也吹不出铁饭碗,由他去吧。王传国也争气,果然考上师范大学,后在镇里中学教书。王大脑壳实际上,眼巴巴指望二儿子王传兴考个公务员,问题是王传兴不爱读书,上课就睡觉,常常抓毛毛虫吓唬女班主任,读到初一,就嚷着不念了。王大脑壳那个气,肺都快气炸了。解下皮带,质问王传兴,你不读书,你能干什么?王传兴嘴一喏,说,吹唢呐呗!王大脑壳说,就你,你是这块料?!你要吹个好样儿,我叫你三声爹!
王传兴梗着脖颈,挑衅的说,此话当真?王大脑壳说,谁说话不算数,谁是王八!
王传兴说,一言为定?
王大脑壳立马回应:驷马难追。
大伙都当王大脑壳是玩笑话,又在气头上,没当回事儿,各自忙。王传兴却牢记于心,他喜欢吹唢呐,多少个夜晚和清晨。爹的唢呐声,令他痴迷,像打了鸡血似的浑身热血沸腾。尤其是月光若水的夜里,那一个又一个欢快的,明朗的,急促的,缓慢的曲调,像南河宽广的波澜,在他的内心徜徉,流转,他觉得人世间再也没有哪种音乐,能胜过唢呐声。王大脑壳忙于生计,也许忽略了王传兴的成长与嗜好。
父子俩这一次的针锋相对,让王传兴更加决定了将唢呐艺术进行到底的信念。王大脑壳去哪里吹唢呐,都带着王传兴,一开始,王传兴在唢呐队打杂,给师兄们背东西,拉场子,建台子,端茶倒水。只有夜阑人静,大伙歇息时,他才有空摸摸唢呐。为不影响唢呐队的人休息,传兴拿着唢呐跑到河边,或者远离人群的地方,联系吹奏。
有一回,在东港一家吹唢呐,那家儿子大婚,钱特别厚实,专门指名让王大脑壳吹唢呐,无巧不成书,那天中午,王大脑壳多吃了几枚海螺,没料到海螺有点不新鲜,弄得王大脑壳拉肚子,一趟一趟跑厕所。身上没力气,吹不了唢呐。脸色拉得苍白,东家大红包都接了,关键时刻掉链子,损失的可不是钱,还有王家唢呐班的声誉。七八个人在主人安排的房间,商量对策,一筹莫展之际,只听角落了一声,“我上吧。”几双眼睛齐刷刷射过去,一看是王传兴,全不可置信的说,你?开什么玩笑啊?平时,也没见你吹唢呐,别捣乱!王大脑壳第一个说。
爹,你就让我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我不行?
事已至此,外面,罗家大院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就是为听王大脑壳的唢呐来的。王大脑壳撑着虚弱的身子,有气无力的说,传兴,你可千万别砸了场子!队里十几口人的命运,掐在你手里……
嗯,爹,知道了。
王大脑壳和徒弟们都为王传兴捏了一把汗,心提到嗓子眼了。此时,许多双眼睛死死盯着台上。王传兴左手握着唢呐,步子有些凌乱,走上台前,深呼吸一口。唇与唢呐若即若离,音质洪亮,似高山流水般倾斜下来,或短或长,或高或低,或急或慢。一首曲子,有鸟鸣,有潮水拍击海岸声,有明月里荷塘的蛙叫;有汽车的喇叭,有自行车清澈的铃声,有老人的笑声,小孩子的哭泣,也有风在呼啸,列车在行驶,骏马在奔腾,羊群在山坡缓缓移动,咩咩咩,有牛在河畔哞哞哞。水井的辘轳声,船工的吆喝声,好一派繁忙热闹的生活场景。看台下的老少爷们,大闺女小媳妇们,整个听呆了,台上台下鸦雀无声,一开始对王传兴唢呐艺术的质疑,啪啪被打脸。这真是后生可畏,一曲终了,大家愣了十秒钟,然后,场子爆发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一问才知年轻人是王大脑壳的二儿子!王大脑壳呢?做梦没想到,儿子王传兴会一鸣惊人,吹唢呐的功底如此深厚!和王大脑壳如出一辙惊奇的还有王传兴的师兄们,他们将王传兴高高举起,欢喜异常。
王大脑壳当时也是花甲之年,王传兴能继承他的唢呐事业,算是功德圆满,后继有人了。在此后的演出中,王大脑壳有意让传兴掌控和把握,他幕后操作。基本上甩手了,王传兴的唢呐吹奏胜他老子一筹。音质,音色,音量,以及在曲子的节奏拿捏上,较王大脑壳精确。更值得一提的是,王传兴会自己作曲作词,八十年代中后期,辽南地区的唢呐艺术,盛况空前。无论是民间演出,还是行走在各大中小剧院演出,王传兴的唢呐吹奏,往往都是压轴戏。他被人亲切的称为“唢呐王”不喊他名字,直接叫唢呐王。所到之处,姑娘媳妇们身前身后围着,王传兴最终娶了一个小学老师做老婆。可惜的是,王传兴在九十年代初,开车去县城参加一家婚宴的吹奏,途中遭遇车祸,成了植物人,即便醒了,口齿不清,生活无法自理,别说吹唢呐了。
唢呐艺术近几年几乎销声匿迹,吹唢呐的艺人,也越来越少。那些年的唢呐声,只活在纸间,这种民间艺术与当下的时代渐行渐远。
二、扎纸匠
扎纸匠大张,生了一张驴脸,拿他母亲的话说,一宿摸不到头,脸长,眼睛还小。都奔三十了,还没成家。加上他是扎纸匠,乡下人都挺忌讳这个活儿。为死去的人,扎车马,扎房子,扎金童玉女,扎箱子柜子。什么都扎,按照买家要求来。大张整天呆在房间里,埋头扎纸活儿,见阳光的机会就少,脸长不要紧,又搞得很苍白,瘦巴巴的,往那一杵,像极了他扎好的纸人。二级小风就能把大张吹倒似的,走在大街上,大姑娘小媳妇,碰到就躲。大白天活见鬼,大张有时气呼呼的说,真是一帮有眼不识泰山的家伙,俺有扎纸的手艺,嫁给俺,享福吧。大张这话一点不虚,纸匠在乡村是香饽饽,一场纸活下来,能赚个百八十块,八九十年代,这可不是小数目。逢哪天大张得有两家纸活,虽然够大张忙碌的,村子都睡了,月亮偏西了,星星也歇着了,大张依旧在六十瓦的灯光下扎纸人,纸马,纸车。他家五间房子,除了厨房,其它几间统统被纸活占据。那些红男绿女,不仔细看,和真人没什么区别。大张有时内心也涌动一种恐惧,毕竟是孤身一人,守着栩栩如生的纸人,窗户开着,乌鸦的叫声划破暗夜的寂静,着实瘆得慌。大张家平时,没几个人来串门,只有村子里或者外村屯的人需要纸活,才难得有人来,带来一丝烟火气。另外,大张是扎纸活的,屋子里堆满各种纸张,不易生火。他就买了一只电饭锅,小炒锅。弄得饭菜,打发日子。
后来,大张娶回一个二婚的,带着一个六岁丫头。那女的也不错,进门第二年为大张生了一个儿子。大张扎纸活愈来愈有奔头,在辽南地区,扎纸匠大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了儿子后,大张和老婆盖了一座两层小楼。楼房留着住人,扎纸活仍然在老房子里。
纸匠在民间一直活跃,不像唢呐匠,近乎消失。大张活着活着,成了老张后,儿子大学毕业在城市安家落户,女儿嫁在距离老张三十里外的镇子,两个孩子不希望老张干纸活了,随着丧葬制度的改变,很多家庭都选择简约式送别亲人。嫌扎纸活麻烦,新农村新气象,干这个丢人。老张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扎纸活是一门手艺,且在乡村流行几百,几千年,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老张对儿女义正言辞的说,你俩要是孝顺,就别逼我,我扎了一辈子纸活,就这点爱好,让我开开心心做下去不行吗?老张的孩子们就没再阻拦他。我搬到滨海城后,回老家探望父母,有时在街上遇到老张,脸还是长,不过,面色红润,人比以前胖了很多。问他还扎纸活不?老张摇摇头,不扎了,为保护山林生态环境,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不许上坟烧纸,丧葬扎纸活的寥寥无几了,老张耸了耸肩膀,说,不扎纸活,失业了。有时,见老张领着他的孙子,外孙女,在街上遛达,满脸笑容。
我知道,在我们那一带村屯,老张之后,再也无人扎纸活了。
三、木匠
我三叔是木匠,在八十年代那会儿,吃香的喝辣的,三叔骑着自行车,车座上托着打家具用的,凿子,锛,锯子,墨斗,鲁班角尺、曲尺、油擦、刨子、斧子,拉钻,搬钻,摇钻等等。三叔走街串巷,每到一家做箱子,柜子,椅子板凳,甚至新房的门窗,就会在对方家存几宿。东家呢,为得到满意的家具,自然是好酒好菜款待三叔。那阵子,三婶给他生下一儿一女,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三叔走哪,小嘴吃锃亮,小皮鞋一穿,白衬衫和蓝裤子就是三叔的标配。小分头一梳,非常精神。木匠是手艺人,十里八乡的女孩子顶喜欢嫁给木匠,铁匠们。三叔即便是两孩子的爹,也是抢手货。三婶压力很大,怕三叔红苹果出墙,咋办?地里一堆农活,还得照顾一双儿女,脱不开身,她让自己的弟弟,跟着三叔学木匠活儿。三叔不愿带小舅子,又拧不过三婶,也就屈从了。小舅子被三叔带了两年,木活一点一点也会做了。小舅子像特务似的,三叔走哪跟那,上茅厕接手,他也紧随其后。人毕竟是人,不是动物,圈着拴着跑不了。小舅子硬是没看住三叔,他这个姐夫。在他眼皮子底下,和一个女人好上了,回来后,闹着和三婶离婚,三婶不是省油的灯,三婶说,你和我离婚,我就到公社去告你,去那个女人家算账,我要让全公社的人,都知道你张木头不是好人,叫你们身败名裂。
三叔一听,老实了,男人上半身是理性的,下半身是感性动物。他可不想毁了自己,毁了孩子。三叔后来基本不出去打家具了,在家给人打家具,不走远。木活和人品不能不说关系紧密,谁不想结交品德好的人?但三叔的木活,无可挑剔,在木匠群体里,属于佼佼者。同样是做一口箱子,三叔在木头的选择上,很严格。不管是红木,枣木,杨木,梨木。三叔在做工这一关,极其谨慎,木头不能太薄,也不可太厚。尺寸的把握更是寸土不让,精准狠。箱子,柜子,必有一道锁。其他木匠,订个锁环就中,三叔不,三叔亲自用木头做一对蝴蝶扣,两方一扣,稳稳当当,严丝合缝,都不用上锁。大凡请三叔做过箱子柜子,壁橱,写字桌的人,对三叔的木匠手艺赞不绝口。
我们家小从一只板凳,风匣,筷子,木碗,大到桌椅木窗,立柜,梳妆台。只要是木活,基本是三叔的杰作。三叔做得家具送走一茬又一茬姑娘,迎来一批又一批媳妇,他打造的棺材,也把人一个一个盛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三叔和乡村所有木匠一样,在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小镇,县城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一家一家家具城,木器加工厂,做出的家具花样繁多,像大街小巷流行牛仔裤,港台明星歌曲那么火爆,劲道。成品木质家具,订一套,送货上门,服务周到。不像以前请木匠打造家具,供吃供住,还赔上笑脸。没几个人请三叔出山,三叔家门庭冷落,没木活做,三叔和三婶的生活水平,一下子跌了三丈。三叔的木匠活手艺,也没人继承,在他这一代就土崩瓦解了。
有依可据的是,三叔那时代的木匠,做出来的家具,农具,的确精致,结实耐用。我父母的饭桌,木头锅盖,陈旧的箱子,红柜,皆是三叔留下的精湛手艺。一件木质家具,几代人享用。家具城,家具店卖得一些木质家具,粗制滥造,经不住岁月的熏染,容易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