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村庄令》在手,有些日子。在某个清晨或深夜,我慢慢咀嚼那些旧时光中的碎片。穿过时光的隧道,与那些过往的人和事相遇。岁月的画卷缓缓地打开,村庄、房屋、田园慢慢呈现;外婆、小姨、菊英、老太、玩伴……次第跃然纸上。我在那些旧事中纠结和徘徊,喜悦、伤感、震撼、感动……大司村,像岁月深处的光,给人温情的抚慰和温暖的注视。
慈悲是生命灿烂的底色。外婆,是“我”童年最亲近的人,也是“我”人生路上第一个老师,她教会了“我”做人、做事,教会了“我”热爱生活,心怀慈悲。那时生活艰苦,外婆瘦小柔弱;长期劳作,外婆身躯弯曲。命运多舛,外婆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孤独寂寞,但她从来不向命运低头,不向生活屈服,她坚强、勤劳、慈善。“我”五岁到外婆家,跟着外婆学会了烧饭、洗衣,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怎样去生活,也学会了包容和豁达。
读《村庄令》,常常莫名地感动,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那些戛然而止的文字,无声地流淌着人世间的真情和大爱,我喜欢这样简洁而富含哲理的语言,跟魏老师的为人一样,大气,有趣味。《夕阳下山岗》中,“我”路过外公和大舅的坟墓,望一眼,又望一眼,而外婆低着头只顾往前走。这段场景在《村庄令》中出现过几次,白描的手法,淡淡几笔,外婆没哭,但我似乎看到外婆在无数个黑夜或孤寂的时候,哭得肝肠寸断,她把悲伤深深地隐藏在内心深处,把温暖与爱传递给别人,这就是外婆的慈悲,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童年的“我”,无数次地望着山岗,希望父亲来看我,哪怕是看到一个非常像父亲的男人,也欣喜半天。有一天,父亲真的来了,“我”撒开腿奔跑,内心是狂喜的,见到父亲,“我”却倔强地立在那里,一动不动,等父亲走过来。“那晚,我煮了一大锅稀饭,和父亲吃了。”“那晚,我没让小铁头陪,而和父亲睡在一张床上。”没有太多的铺陈,没有多余的笔墨,但又令人回味无穷。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却让人潸然泪下,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画面,像无声电影一样,打动人心,引人共鸣,让人震撼。虽然五岁就被父亲送到外婆身边,但“我”没有怨言,反而懂得体恤大人,感恩父母,热爱生活。我一次次地回味着大司村那个外来少年的一言一行,他过早地懂得了人世间的疾苦与悲伤,过早地懂得了生活的炎凉与薄情,也用自己的故事启迪人,教育人,感化人。
苦难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大司村虽然贫穷,但苦难的生活没有击倒魏老师,反而让他更加的坚强,他在那个穷困的村庄里度过了童年、少年,学习成绩优异,自立自强,对人宽容大度,处事豁达。正如他在后记中说的“支持我成长的最初营养无疑来源于这个村庄。它是我生命最初的温床。”
外婆是勤俭节约的,但她对小外孙强子却是宠爱有加的,大方的。她省吃俭用,为外孙做的确良的白衬衫,“那是一件比白纸还白,比月光还薄的衬衫”,几十年以后,强子还深深地记得外婆带他去扯布料,量衣服的情景。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那件白衬衫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外婆给强子买钢笔,尽管昂贵,尽管强子一次次把钢笔弄丢了,尽管心疼,但外婆总是二话不说,给强子再买一支钢笔。从文字里,能够看出外婆的读书人的敬仰,还有对强子的希望和爱。阅读《村庄令》,感受那些与外婆陪伴的日子,那些童年的玩伴,那些乡村的人情世故,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多么的真实,多么的难得。滋养着作者的村庄,也通过文字,滋养着读者。
《模糊的面孔》这一章节中的菊英、司有虎、司家仁、小铁头,他们反复出现在作者的文字里,像一个个跃动的符号,是具体的,生动的,有情感的。“当我像一件物品一样留在了大司村”,是菊英像大姐姐一样关爱和呵护着“我”。“我和外婆赌气,躲在竹林里。”是菊英来找“我”。“我放牛时将牛弄丢了”,惊恐无助的时候,是菊英帮“我”找回了牛。她还教会了“我”做饭。村庄的每一个人,与“我”有着生命的交集,在大司村里长大的“我”,被他们温暖着。“善和光明,是孤苦的外婆和那座贫瘠的村庄赐予我一生的财富。”外婆和村庄,就是那岁月深处的光,照亮着魏老师,也温暖着读者。
周末读《村庄令》,六岁的二宝要我读给她听,她听得认真,听得专注,听得出神,她问我:“强子不住在森林里,不是跟熊大熊二住在一起吗?他住在外婆家吗?”我没有跟她解释,而是继续读《村庄令》。大司村,对六岁的她来说,充满着神秘的气息,那些人和事,都让她觉得新奇。
希望更多的读者读到《村庄令》,让那岁月深处的光,照亮和温暖你我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