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处很奇异的地形。高高的黄土坡,四面环绕,一块块自留地,在它身下延展向南。几条斜插下去的黄土路,均匀分割了黄土坡。黄土坡的东面,是从南面层叠大山里涌出来的沙土路。总会有红色或绿色的拖拉机喷吐着黑烟,在路拐角处冲出来,摇头晃脑向镇里奔去。
年轻的母亲把这里叫作家西地,距离村庄有二十分钟路程。我沿着秋日的小径走向村外,路边不断有野枣的枝条探出来,明黄色的野菊花穿插其中,麻雀在路上蹦蹦跳跳,一只绿色的大蚂蚱跳到了我头上……我咽了一口口水。我曾见母亲在灶膛下掏出过它,它的身子被烧得焦黄,腿都没了。如果轻轻咬上一口,会有一种香气在嘴巴里“嘭”的一下子炸裂。母亲形容它,“一香一个跟头”。有的蚂蚱肚里有籽,如一粒粒芝麻挤在一起。一个“籽”,就是一声“嘭”,无数的“嘭”在嘴巴里绵延不绝地响着、香着,心里也翻腾起无数次的跟头。
母亲撅断一根玉米秸,撸下几片绿油油的玉米叶,径直把剩下的秆子送进嘴里。嚼几下后,吐出渣滓,然后扔掉。再撅一根,再尝。终于有一根让她的表情放松了,于是她便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送进嘴里,甘甜甘甜的,味道像秋梨,又略带一点玉米特有的香气。我兴冲冲地拿着它,站在地头上。天边有一轮又大又红的日头斜照着我们。母亲看它一眼,估量一下时间,转身重新钻回玉米地。那片墨绿色,海一样荡漾着的玉米地张开温柔的口,衔起母亲,将她送到深处。我蹲下来,从一株株玉米秸秆的缝隙中,追寻她的身影。我看到她在地的深处,蹲下去,拔下与玉米争抢营养和生存机会的杂草,汗水从额头滚落,摔进脚下的泥土。后来,她索性跪着,爬着,一寸寸,一点点向前挪动。那一刻,母亲离大地最近,与一株玉米面目相同,血脉相连,在大地辽远深厚的脉搏里簇拥着、亲近着,糅杂于一处。
母亲在某一年的春天生了病。这场病潜伏在她身体内部已久,爆发只是迟早。那段时日,母亲开始暴食暴饮,并迅速消瘦。疾病折磨着她,使她烦躁易怒,且不再去家西地,只能整日躺在炕上。而地里的活计,却铺天盖地而来。我和父亲时常面面相觑,忽然感到,之前母亲顶起的不是半边天,而是这个家的整片天。做不了活的母亲把我们支使得团团转,却依旧达不到她想要的效果。后来,家西地成了父亲躲避灾难般责骂的避难所。但每次去了没多久,就一脸土灰,宛如瘟鸡,耷拉着脑袋,撅着锄头回来了。母亲感觉奇怪,几次询问,父亲三缄其口。
事情的来龙去脉,在一个飘着细雨的春日早上,有了答案。
父亲的一个侄媳妇来找母亲。侄媳妇推门而入时,母亲正在东间屋的饭桌前吃东西。五六个煮熟的鸡蛋,一大碗热腾腾的小米摆在母亲面前。她生病后,总是感觉饥饿。侄媳妇带来了真相,也激发了母亲的斗志。
家西地是由三家人的地块组成的。左边相邻的那家女人,最近总是无缘无故恶骂父亲,一生隐忍且懦弱的父亲从不还口,只装作听不见。侄媳妇见过几次,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来找母亲说明情况。母亲童年丧父,姥姥一个人拉扯五个子女长大。在农村,没有顶梁柱的家庭,不仅是生活困顿,也得或多或少承受一些欺压或者霸凌。母亲因此养成了男人一样的性子,打架不分男女,从未输过。平时村里人多少对她都有忌惮。母亲的病,让左邻女人看到了希望。女人对这块地,这一整块家西地觊觎已久。右边的邻居,早被女人吓跑胆,几乎放弃了耕种,地里的草长得比庄稼还高。证明地界的木头橛子也被那女人一挪再挪,几乎占去了一半。母亲不在家西地,女人就对着我父亲骂:俺家施过肥的水,跑你家地里,肥了你家的地,你就得把地转给我。父亲看着比自己胖大一圈的女人,看着她嘴巴一上一下的碰撞,吓得诺诺:说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转身便丢盔卸甲离开。
母亲得知真相之后的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上午九点多,母亲已经在给自己做第二顿饭了。父亲苦着脸,眼睛落不到实处。又到了该浇地的日子,那女人一定又等在地里。女人庞大而壮硕的身体,狡黠而骄横的眼神,如石磨,在父亲的心上,一遍又一遍地碾压着。母亲看在眼里,却一声不吭,叽里咕噜一堆吃得扒拉进去,身上逐渐有了力气。然后站起来,对父亲说,我去浇地了。
母亲在父亲诧异又担忧的眼神里,步履生风走出去。父亲一度以为她的病好了,直到看到她空荡起来的衣服才知道,她确实消瘦了好多。
母亲尚未回到家里,捷报就飞遍了村里的每一条街巷。侄媳妇兴奋得脸都红了,眼睛里闪着星星:俺婶子就是厉害,把她揍得嗷嗷叫。小抓钩(我们这里抓地用的)一下一下猛揍,不打别的地方,专打屁股。又疼,又不伤人。会打!说得母亲像是英雄。也确实是,左邻女人在村里横行已久,从未吃过败仗。
左邻在无声无息间与人交换了地块,从家西地撤离。右邻一家也回来了,地里的草不见了,地橛子也回到了正常位置。
家西地长玉米,也长小麦。这两类农作物是土地性质决定的。家西地是我们一家四口的口粮地,不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只不过,随着斗转星移,先前的政策有了松动,一大片葱绿盎然的大姜占据了这里。家西地的主人公差不多换成了父亲,他以比母亲还要热忱的态度,如日月星辰般长在了姜地里。
大姜可不同于玉米和小麦,它是娇贵的孩子,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人的照看与喂养。即便父亲付出了此生最大的耐心与努力,这孩子还是不可避免地病了。是传染病,一株传染十株,十株传染百株。几乎在一夜之间,先前昂首挺胸器宇轩昂的姜苗萎靡了,叶黄了,垂下头去。在此之前,父亲以无数次的冷暴力和说教,才从母亲手里夺来对家西地的耕耘权。母亲不是反对大姜这个物种,而是在见证并考察了无数大姜犯病的例子之后,心里有了掂量。她不是不信任父亲,而是不信任风,不信任水。因为这病毒很嚣张,有时候只需要一阵风,或者一股流经病地的水,就能够迅速生根、繁衍并扩散。哪块地要是受了病,其他人只有在那片土地上站一站,脚底就有了携带病毒的可能。
母亲读书不多,有些睿智却无师自通。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给母亲如何判定人性,如何照顾庄稼,如何审时度势。母亲与其他农妇不同的是,她懂得思考,并懂得举一反三。她有农村人的善良朴素,也有农村人特有的狡黠与智慧。在我们这儿,母亲甚至可以作为一个标杆。家西地就是明晃晃的证明。她种的玉米,棒子大,皮子白。她种的小麦,产量高且很少秕粒。
父亲要的丰产与财富一夜崩塌。无数药粉与操劳追着太阳,星星和月亮,撒进家西地垂头丧脑的大姜身上。依然无果之后,父亲仰头向天,长出一口气,他看到瓦蓝瓦蓝的天空上,有一团山一样阔大巍峨的白云,毫无预兆地分崩离析了。父亲知道,自己要的“姜山”(江山)永不再来了。
父亲能够对自己读过的书、写过的字、经过手的数字过目不忘,他修剪的果树,总能结出最丰满、最合理的果实,却在人情世故、种地过日子上处处比不过母亲。他们在一铺炕上滚着,却如同欢喜冤家般明争暗斗了一辈子。家西地里一度葳蕤鼎盛的大姜,是父亲这一生最接近翻身的时刻。一个夕阳残照的傍晚,家西地四周笼着一层薄薄的雾气,那条从大山深处钻出来的河流,哗啦啦地叫着。沙土路两旁的白杨树垂下阴影。父亲环视着熟悉的、一成不变的景色,面无表情地从家西地撤离,把夕阳、流水、白杨树远远地撇在了村庄以外的旷野里。那天,在薄雾与逐渐洇上来的暮气中,地里仅剩下三分之一的大姜,如同残兵败将般凄惨地目送着它们战败的将军。
父亲从那天起,直至那年的大雪飘起,都没有再去家西地。是母亲顶着若干意味不明的眼神将剩余的大姜从地里起出,一并贱卖。之后找人治理生病的土地,重新种上小麦。那些种子在地表下悄无声息地睡着,母亲则开始了精心地守护与勘查,早中晚必去田间地头给这些祖宗们请安。这种祈祷式的照看有了结果。有一小簇芽苗在即将落雪的某一天傍晚,针芒般刺破家西地的寂静。母亲抑制住内心的狂喜,波澜不惊地回到家里,面容平和地包饺子。这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出现的美食,吃得我们舔嘴抿舌,开心不已。母亲并没有松懈,家西地去得愈加频繁。地里的小麦,先是一小簇,后来便一行行,一垄垄地出现在母亲眼前。母亲深吸一口气,整个人松下去,蹲下去,身子几乎揉进了泥土里。远远望去,像一幅怪异的、造型奇特的上古图腾。
家西地活过来了。直起身子的母亲没有抬头看天,她知道天上没有她想要的东西。只有抓紧了脚下这一亩三分地,日子才会从从容容地向前。
母亲实在算不得热爱土地。家西地只是她寻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对手工的热爱要比对土地的深沉。母亲会剪窗花,会做花饽饽,会做衣服,会绣花。只要是农村女人会的行当,她没有不会的。不仅仅如此,男人会的,她也会。比如编筐,比如砌墙等。她跟自己不会做的活儿有仇,必须要学会而后精通才算痛快。所以,母亲的日子总是忙碌着的,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半夜。仿佛,这些才是她存在的意义。她更像是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一株野草,长在家西地,长在围绕着家西地的一个圈子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越折磨越顽强,越打压越坚忍。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的种庄稼,有的种花草,有的种理想,有的种算计。一万种不同的种子,最终会结出一万种不同的人生。
年轻的母亲把这里叫作家西地,距离村庄有二十分钟路程。我沿着秋日的小径走向村外,路边不断有野枣的枝条探出来,明黄色的野菊花穿插其中,麻雀在路上蹦蹦跳跳,一只绿色的大蚂蚱跳到了我头上……我咽了一口口水。我曾见母亲在灶膛下掏出过它,它的身子被烧得焦黄,腿都没了。如果轻轻咬上一口,会有一种香气在嘴巴里“嘭”的一下子炸裂。母亲形容它,“一香一个跟头”。有的蚂蚱肚里有籽,如一粒粒芝麻挤在一起。一个“籽”,就是一声“嘭”,无数的“嘭”在嘴巴里绵延不绝地响着、香着,心里也翻腾起无数次的跟头。
母亲撅断一根玉米秸,撸下几片绿油油的玉米叶,径直把剩下的秆子送进嘴里。嚼几下后,吐出渣滓,然后扔掉。再撅一根,再尝。终于有一根让她的表情放松了,于是她便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送进嘴里,甘甜甘甜的,味道像秋梨,又略带一点玉米特有的香气。我兴冲冲地拿着它,站在地头上。天边有一轮又大又红的日头斜照着我们。母亲看它一眼,估量一下时间,转身重新钻回玉米地。那片墨绿色,海一样荡漾着的玉米地张开温柔的口,衔起母亲,将她送到深处。我蹲下来,从一株株玉米秸秆的缝隙中,追寻她的身影。我看到她在地的深处,蹲下去,拔下与玉米争抢营养和生存机会的杂草,汗水从额头滚落,摔进脚下的泥土。后来,她索性跪着,爬着,一寸寸,一点点向前挪动。那一刻,母亲离大地最近,与一株玉米面目相同,血脉相连,在大地辽远深厚的脉搏里簇拥着、亲近着,糅杂于一处。
母亲在某一年的春天生了病。这场病潜伏在她身体内部已久,爆发只是迟早。那段时日,母亲开始暴食暴饮,并迅速消瘦。疾病折磨着她,使她烦躁易怒,且不再去家西地,只能整日躺在炕上。而地里的活计,却铺天盖地而来。我和父亲时常面面相觑,忽然感到,之前母亲顶起的不是半边天,而是这个家的整片天。做不了活的母亲把我们支使得团团转,却依旧达不到她想要的效果。后来,家西地成了父亲躲避灾难般责骂的避难所。但每次去了没多久,就一脸土灰,宛如瘟鸡,耷拉着脑袋,撅着锄头回来了。母亲感觉奇怪,几次询问,父亲三缄其口。
事情的来龙去脉,在一个飘着细雨的春日早上,有了答案。
父亲的一个侄媳妇来找母亲。侄媳妇推门而入时,母亲正在东间屋的饭桌前吃东西。五六个煮熟的鸡蛋,一大碗热腾腾的小米摆在母亲面前。她生病后,总是感觉饥饿。侄媳妇带来了真相,也激发了母亲的斗志。
家西地是由三家人的地块组成的。左边相邻的那家女人,最近总是无缘无故恶骂父亲,一生隐忍且懦弱的父亲从不还口,只装作听不见。侄媳妇见过几次,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来找母亲说明情况。母亲童年丧父,姥姥一个人拉扯五个子女长大。在农村,没有顶梁柱的家庭,不仅是生活困顿,也得或多或少承受一些欺压或者霸凌。母亲因此养成了男人一样的性子,打架不分男女,从未输过。平时村里人多少对她都有忌惮。母亲的病,让左邻女人看到了希望。女人对这块地,这一整块家西地觊觎已久。右边的邻居,早被女人吓跑胆,几乎放弃了耕种,地里的草长得比庄稼还高。证明地界的木头橛子也被那女人一挪再挪,几乎占去了一半。母亲不在家西地,女人就对着我父亲骂:俺家施过肥的水,跑你家地里,肥了你家的地,你就得把地转给我。父亲看着比自己胖大一圈的女人,看着她嘴巴一上一下的碰撞,吓得诺诺:说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转身便丢盔卸甲离开。
母亲得知真相之后的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上午九点多,母亲已经在给自己做第二顿饭了。父亲苦着脸,眼睛落不到实处。又到了该浇地的日子,那女人一定又等在地里。女人庞大而壮硕的身体,狡黠而骄横的眼神,如石磨,在父亲的心上,一遍又一遍地碾压着。母亲看在眼里,却一声不吭,叽里咕噜一堆吃得扒拉进去,身上逐渐有了力气。然后站起来,对父亲说,我去浇地了。
母亲在父亲诧异又担忧的眼神里,步履生风走出去。父亲一度以为她的病好了,直到看到她空荡起来的衣服才知道,她确实消瘦了好多。
母亲尚未回到家里,捷报就飞遍了村里的每一条街巷。侄媳妇兴奋得脸都红了,眼睛里闪着星星:俺婶子就是厉害,把她揍得嗷嗷叫。小抓钩(我们这里抓地用的)一下一下猛揍,不打别的地方,专打屁股。又疼,又不伤人。会打!说得母亲像是英雄。也确实是,左邻女人在村里横行已久,从未吃过败仗。
左邻在无声无息间与人交换了地块,从家西地撤离。右邻一家也回来了,地里的草不见了,地橛子也回到了正常位置。
家西地长玉米,也长小麦。这两类农作物是土地性质决定的。家西地是我们一家四口的口粮地,不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只不过,随着斗转星移,先前的政策有了松动,一大片葱绿盎然的大姜占据了这里。家西地的主人公差不多换成了父亲,他以比母亲还要热忱的态度,如日月星辰般长在了姜地里。
大姜可不同于玉米和小麦,它是娇贵的孩子,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人的照看与喂养。即便父亲付出了此生最大的耐心与努力,这孩子还是不可避免地病了。是传染病,一株传染十株,十株传染百株。几乎在一夜之间,先前昂首挺胸器宇轩昂的姜苗萎靡了,叶黄了,垂下头去。在此之前,父亲以无数次的冷暴力和说教,才从母亲手里夺来对家西地的耕耘权。母亲不是反对大姜这个物种,而是在见证并考察了无数大姜犯病的例子之后,心里有了掂量。她不是不信任父亲,而是不信任风,不信任水。因为这病毒很嚣张,有时候只需要一阵风,或者一股流经病地的水,就能够迅速生根、繁衍并扩散。哪块地要是受了病,其他人只有在那片土地上站一站,脚底就有了携带病毒的可能。
母亲读书不多,有些睿智却无师自通。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给母亲如何判定人性,如何照顾庄稼,如何审时度势。母亲与其他农妇不同的是,她懂得思考,并懂得举一反三。她有农村人的善良朴素,也有农村人特有的狡黠与智慧。在我们这儿,母亲甚至可以作为一个标杆。家西地就是明晃晃的证明。她种的玉米,棒子大,皮子白。她种的小麦,产量高且很少秕粒。
父亲要的丰产与财富一夜崩塌。无数药粉与操劳追着太阳,星星和月亮,撒进家西地垂头丧脑的大姜身上。依然无果之后,父亲仰头向天,长出一口气,他看到瓦蓝瓦蓝的天空上,有一团山一样阔大巍峨的白云,毫无预兆地分崩离析了。父亲知道,自己要的“姜山”(江山)永不再来了。
父亲能够对自己读过的书、写过的字、经过手的数字过目不忘,他修剪的果树,总能结出最丰满、最合理的果实,却在人情世故、种地过日子上处处比不过母亲。他们在一铺炕上滚着,却如同欢喜冤家般明争暗斗了一辈子。家西地里一度葳蕤鼎盛的大姜,是父亲这一生最接近翻身的时刻。一个夕阳残照的傍晚,家西地四周笼着一层薄薄的雾气,那条从大山深处钻出来的河流,哗啦啦地叫着。沙土路两旁的白杨树垂下阴影。父亲环视着熟悉的、一成不变的景色,面无表情地从家西地撤离,把夕阳、流水、白杨树远远地撇在了村庄以外的旷野里。那天,在薄雾与逐渐洇上来的暮气中,地里仅剩下三分之一的大姜,如同残兵败将般凄惨地目送着它们战败的将军。
父亲从那天起,直至那年的大雪飘起,都没有再去家西地。是母亲顶着若干意味不明的眼神将剩余的大姜从地里起出,一并贱卖。之后找人治理生病的土地,重新种上小麦。那些种子在地表下悄无声息地睡着,母亲则开始了精心地守护与勘查,早中晚必去田间地头给这些祖宗们请安。这种祈祷式的照看有了结果。有一小簇芽苗在即将落雪的某一天傍晚,针芒般刺破家西地的寂静。母亲抑制住内心的狂喜,波澜不惊地回到家里,面容平和地包饺子。这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出现的美食,吃得我们舔嘴抿舌,开心不已。母亲并没有松懈,家西地去得愈加频繁。地里的小麦,先是一小簇,后来便一行行,一垄垄地出现在母亲眼前。母亲深吸一口气,整个人松下去,蹲下去,身子几乎揉进了泥土里。远远望去,像一幅怪异的、造型奇特的上古图腾。
家西地活过来了。直起身子的母亲没有抬头看天,她知道天上没有她想要的东西。只有抓紧了脚下这一亩三分地,日子才会从从容容地向前。
母亲实在算不得热爱土地。家西地只是她寻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对手工的热爱要比对土地的深沉。母亲会剪窗花,会做花饽饽,会做衣服,会绣花。只要是农村女人会的行当,她没有不会的。不仅仅如此,男人会的,她也会。比如编筐,比如砌墙等。她跟自己不会做的活儿有仇,必须要学会而后精通才算痛快。所以,母亲的日子总是忙碌着的,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半夜。仿佛,这些才是她存在的意义。她更像是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一株野草,长在家西地,长在围绕着家西地的一个圈子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越折磨越顽强,越打压越坚忍。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的种庄稼,有的种花草,有的种理想,有的种算计。一万种不同的种子,最终会结出一万种不同的人生。